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9035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docx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

64                    学分:

4

适用专业:

康复技术

先修课程:

考试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康复医学是社会开展与进步的产物,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共同构成现代医学体系。

"康复评定技术"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的根底课程。

康复评定技术为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康复机能评定理论与技术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根底知识、根底理论和根本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求表达“三基〞思想,即根本知识、根本理论和根本技能,不仅实用、适用、够用并到达全国康复治疗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根本要求。

它要以"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学根底"等课程的学习为根底,也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疾病概要"等课程的根底。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根底课程,是专业根底课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也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康复机能评定的含义,掌握康复机能评定的具体方法,如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平衡协调能力的评定、步态分析、ADL评定及疼痛和感觉功能的评定等。

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职教理念,应用“任务驱动工程教学〞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环节中,到达真正意义上的“学〞和“教〞,即学生在做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做中传授理论和培养学生技能,表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课堂给学生;而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4学时,学分为4学分。

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工程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展,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XX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立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时机。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根本生理指标测量、人体形态学测量、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肌X力评定、平衡协调能力的评定、步态分析及ADL评定的相关根本理论;

2.理解心肺功能评定、疼痛的评定、运动控制障碍评定及高级脑功能障碍评定的相关理论;

3.了解环境的评定、生活质量评定的相应理论。

〔二〕能力目标:

1.独立并规X地完成根本生理指标测量、人体形态学测量、关节活动X围测量、徒手肌力和肌X力测定、协调与平衡功能的评定、疼痛的评定和感觉功能评定;

2.会应用量表进展ADL、言语功能、认知功能和吞咽功能的评定;

3.了解应用仪器设备进展等速肌力测定、肺功能测定、心功能评定和步态分析;

4.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与患者进展良好的沟通交流;

5.能够运用网络资源进展学习。

〔三〕素质目标:

1.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表达出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耐心和细心;

2.热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有较好的学习兴趣;

3.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尊敬师长,尊重患者。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课程内容选取

表1课程工程和学习情境设计一览表

工程序号

工程名称

情境

学习内容

学时

1

康复评定总纲

康复评定

1.掌握康复评定的根本概念、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康复评定的考前须知

2.熟悉康复评定的三个层面、常用的康复评定实施方法

3.了解康复评定在康复临床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及检查与测量方法的评估

10

物理疗法评定

1.掌握评定目的及评定的工作流程

2.熟悉评定方法和评定步骤

3.熟悉评定工程分类

作业疗法评定

1.掌握作业活动及分类、作业评定的工作流程、作业评定的评定步骤

2.熟悉作业评定的方法

3.熟悉人-环境-作业活动模式及影响作业活动的因素

根本生理指标的测量

1.掌握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定义及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测量方法

2.3.熟悉根本生理指标的调节机制

人体形态学测量

1.掌握各体表标志点及人体形态学测量的测量方法

2.熟悉考前须知

2

 

运动功能评定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1.掌握关节活动度的定义与分类、影响关节活动度的生理因素及各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量

2.熟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测量目的和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方法与步骤

3.熟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适应症与禁忌证和结果分析与记录

10

徒手肌力检查

1.掌握肌力的定义与肌的分类、肌收缩类型与影响肌力的因素及各肌力的具体检查方法

2.熟悉评定目的和适应症与禁忌证

肌X力的评定

1.掌握肌X力的定义、肌X力的检查方法及痉挛的评定标准

2.熟悉异常肌X力

3.熟悉功能评定量表

步态分析

1.掌握步态分析的目的、步行周期的定义、正常步行周期的根本构成及常见病理步态的原因及表现

2.熟悉适应症与禁忌证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耐力的评定

1.掌握肌肉耐力、心肺耐力的定义及最大摄氧量、无氧阈、代谢当量的定义

2.熟悉耐力评定的结果分析及肌肉耐力的评定

3

发育性反射及反响的评定

反射检查

1.掌握反射与反射弧、反射的分类及反射的检查方法

2.熟悉反射检查的目的和反射检查的考前须知

3.了解结果记录与分析

4

发育性反射与反响的评定

1.掌握脊髓、脑干和中脑及大脑皮质所控制的反射或反响

2.熟悉脊髓、脑干和中脑及大脑皮质所控制的反射或反响的检查方法,以及这些反射或反响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和临床意义

4

运动控制功能的评定

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

1.掌握协调运动与协调运动障碍的分类及评定的方法与步骤

2.熟悉评定的考前须知

3.了解评定的适应症与禁忌证

6

平衡功能的评定

1.掌握平衡的定义、平衡功能的分类及平衡功能的评定方法

2.熟悉适应症与禁忌证

运动控制障碍的评定

1.掌握评定内容与方法及Brunnstrom肢体功能恢复阶段

2.熟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控制障碍及评定目的

3.了解运动控制的模型与结论

5

心肺功能评定

心肺功能评定

1.掌握心电运动试验方法的选择及禁忌证和适应证

2.熟悉六分钟步行试验及心功能分级

3.了解心电运动试验结果分析

2

6

高级脑功能的评定

感觉功能的评定

1.掌握躯体感觉传导通路、躯体感觉分类及检查步骤与方法

2.熟悉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3.了解结果记录与分析

22

疼痛的评定

1.掌握疼痛的分类及疼痛评定方法

2.熟悉疼痛评定的目的

3.了解疼痛评定的结果记录

高级脑功能障碍的评定〔认知功能〕

1.掌握认知功能与认知功能障碍、感觉、知觉的定义及知觉障碍分类

2.熟悉注意障碍的评定方法及记忆障碍的评定方法

3.了解执行功能的评定方法

吞咽功能的评定

1.掌握吞咽障碍的定义、吞咽过程与解剖构造及评定方法

2.熟悉评定步骤及辅助检查

3.了解结果记录与分析及引起吞咽障碍的疾病

言语功能的评定

1.掌握失语症的分类

2.熟悉构音障碍评定方法

3.了解失语症评定的常用量表

7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作业活动的评估

1.掌握ADL的评定方法、ADL的定义及常用的评定工具和使用方法

2.熟悉生产性活动的定义、分类及评定的对象与评定时期

3.了解生产性活动评定的必要性与目的和生产性活动的评定内容与方法及休闲活动的评定

6

生活质量的评定

1.掌握生活质量的定义及ADL与QOL的关系

2.了解评定的方法、内容与构成及结果分析

2

8

社会心理及环境的评定

社会心理及环境的评定

1.掌握心理技能、社会技能的定义及自我管理技能的定义

2.了解社会心理技能和心理成分评定的目的及评定方法

3.了解环境评定的定义和方法,及评定的临床意义

2

〔二〕学习情境设计

表2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1

物理疗法评定

学时

4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评定目的及评定的工作流程

2.熟悉评定方法和评定步骤

3.熟悉评定工程分类

能力目标:

会康复评定得工作流程和评定方法。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气,具备与病人沟

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1.评定目的及评定的工作流程

2.评定方法和评定步骤

3.评定工程分类

案例法

角色扮演法

模拟实训

小组讨论

媒体与媒介

学生具备能力

教师要求

多媒体设备

各种评定工具

1.掌握评定目的及评定的工作流程;熟悉评定方法和评定步骤;了解评定工程分类

2.会康复评定得工作流程和评定方法。

3.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气,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的掌握和理解。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学习情境2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学时

10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关节活动度的定义与分类、影响关节活动度的生理

因素及各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量

2.熟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测量目的和关节活动度测量的

方法与步骤

3.了解关节活动度测量的适应症与禁忌证和结果分析与

记录

能力目标:

会使用常用的关节活动度测量得方法和步骤。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气,具备与病人沟

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1.掌握关节活动度的定义与分类、影响关节活动度的生理因素及各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量

2.熟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测量目的和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方法与步骤

3.熟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适应症与禁忌证和结果分析与记录

案例法

角色扮演法

模拟实训

小组讨论

媒体与媒介

学生具备能力

教师要求

多媒体设备

各种评定工具和量表

1.掌握关节活动度的定义与分类、影响关节活动度的生理因素及各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量;熟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测量目的和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方法与步骤;熟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适应症与禁忌证和结果分析与记录。

2.会使用关节活动度测量得方法和步骤。

3.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气,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的掌握和理解。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

学习情境3

发育性反射及反响的评定

学时

10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反射与反射弧、反射的分类及反射的检查方法

2.熟悉反射检查的目的和反射检查的考前须知

3.了解结果记录与分析

能力目标:

会使用反射的检查方法。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气,具备与病人沟

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1.掌握反射与反射弧、反射的分类及反射的检查方法

2.熟悉反射检查的目的和反射检查的考前须知

3.了解结果记录与分析

案例法

角色扮演法

模拟实训

小组讨论

媒体与媒介

学生具备能力

教师要求

多媒体设备

各种评定工具和量表

1.掌握反射与反射弧、反射的分类及反射的检查方法;熟悉反射检查的目的和反射检查的考前须知;了解结果记录与分析。

2.会使用反射的检查方法。

3.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风气,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1.对本教学情境系统而透彻的掌握和理解。

2.了解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