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兴隆第二中学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9027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兴隆第二中学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兴隆第二中学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兴隆第二中学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兴隆第二中学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兴隆第二中学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兴隆第二中学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兴隆第二中学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兴隆第二中学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兴隆第二中学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兴隆第二中学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兴隆第二中学【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O2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B.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时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D.

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3.按右图所示装置,将试剂x注入装有试剂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

则不可能的组合是

选项

x

y

A

氧化钙

B

硝酸铵

C

氢氧化钠

D

稀盐酸

A.AB.BC.CD.D

4.“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北京市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与“绿色奥运”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建成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网络

B.综合治理环境,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C.进行信息化建设,奠定“数字北京”的基础

D.建设和改造水、电、气、热等生活设施

5.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面上酒精燃烧起来,灭火措施正确的是(  )

A.用嘴吹灭B.用水冲灭

C.不管它,让它自然熄灭D.用湿抹布盖灭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体中重要的供能营养素有:

蛋白质、油脂、微量元素

B.日常生活中用得较多合成材料有:

塑料、合金、橡胶

C.农业生产中主要的化学肥料:

氮肥、磷肥、复合肥

D.工业上除去油污的方法有:

汽油擦洗、洗涤剂清洗、烧碱溶液洗涤

7.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

A.硫酸B.硝酸C.pH为5的溶液D.烧碱溶液

8.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础自然学科。

请你运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新装修的房子中有异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C.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9.我国是世界上产盐最早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制盐历史,用现在的观点来看,他们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

A.蒸发溶剂

B.同时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和蒸发溶剂的方法

C.冷却热饱和溶液

D.加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10.下列有关浓硫酸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稀释浓硫酸

取少量浓硫酸放入烧杯中,缓慢倒入水,并用玻璃棒搅拌

证明腐蚀性

取少量浓硫酸,滴在纸张或木片上

证明吸水性

取少量浓硫酸,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除氢气中的水分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并用向上排气法收集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11.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物质燃烧需要空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

C.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1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分子间间隔变大

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13.【最新】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今年要下降3%.下列做法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冬季用燃煤发电取暖

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C.植树造林,加大城市绿化面积

D.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二、实验题

14.分析硫、木炭、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问题。

(1)铁丝燃烧时,需在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火柴所起到的作用是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_____。

(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3)铁丝燃烧瓶底的水可用细沙代替,它们共同的作用是_____;硫、铁丝燃烧实验中用到的氧气,最好采用_____法收集;

(4)A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A、B、C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均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其中A图中水的作用_____。

15.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资料1:

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资料2: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资料3:

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

①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

②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加热。

探究一 气体制备

(1)若采用资料3中方法①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可选用图1中_____装置(填序号),收集氨气选用_____装置(填序号),检验试管中已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

(2)若采用资料3中方法②来制取氨气,其发生装置若用来制取氧气,写出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探究二 氨气测定

(3)实验室常用稀硫酸来吸收氨气(NH3),生成硫酸铵[(NH4)2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4)用上述原理和图2实验装置测定某公厕中氨气含量平均值。

经过较长时间不间断的测定共吸取2m3的空气,最后称得Ⅰ装置增重了40mg。

该公厕空气属于人体感受_____(填序号)程度。

某同学认为测得结果与自身感受不相符,请你分析产生这一误差的可能原因:

_____。

探究三 氨气用途

研究人员发现氨气还可用来制作新型燃料电池,其制作工艺流程如图3。

(5)该流程中可重复利用的物质是_____(写一种)。

(6)步骤①加入K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7)从环保角度看,直接供氨式碱性燃料电池的优点有_____。

三、填空题

16.某镇有座硫酸厂,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含H2SO4的酸性废水.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1)分析该镇下酸雨的原因:

_____;

(2)举一例说明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_____;

(3)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二氧化硫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4)该镇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_____

A将硫酸厂搬离该镇

B建议环保部门下令整改

C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SO2处理后排放

D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

(5)可用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处理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6)浓硫酸弄到手上后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若是稀硫酸弄到手上,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这样做,理由是_____.

17.回答下列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如图是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要减轻被蚂蚁叮咬后(向人体注入了甲酸)出现的皮肤搔痒、红肿症状,最适宜涂抹上表中的物质_____(写名称).

(2)熏醋可杀死房屋空气中的感冒病毒,熏蒸时很远就会闻到食醋的气味,从分子的观点解释该现象是_____.

(3)小苏打(化学式为NaHCO3)可以中和发酵面团中的有机酸,这说明小苏打溶于水显_____(填:

“酸性”、“碱性”);面团中没有反应的小苏打受热会分解为苏打、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氢氟酸(HF)可用来在玻璃(主要成分:

SiO2)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雕刻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4HF+SiO2=R↑+2H2O,则R的化学式为_____.

(5)农药“波尔多液”可以杀灭柑橘上的害虫,它是将熟石灰加入硫酸铜溶液中搅拌而成.其混合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不能使用铁制容器的原因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

四、流程题

18.小兰同学去浮龙湖游玩时,用瓶装了一些湖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样中加入明矾静置后过滤,在实验室里,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_____。

(2)小兰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一条)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

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5)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有_____(填序号)

A 洗脸、刷牙、洗澡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B 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板

C 将生活废水排入河流 D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五、计算题

19.向某锌粉样品(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123.4g。

使其充分反应,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古诗词涉及蜡烛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古诗词涉及到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爆竹燃放过程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铁杵磨成针,只发生了形状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解析】

【分析】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高锰酸钾的分解固体质量减少,所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时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增大直至高锰酸钾完全分解;碱性物质不管怎么稀释pH都不会小于7。

【详解】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

2,该图象是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关系而不是O2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故A不正确;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高锰酸钾的分解固体质量减少,所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时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增大直至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故B不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加水后碱性减弱,pH减小,无论怎样加水,其pH总是大于7,不会小于7,故C不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相同的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酸反应后,镁产生的氢气多,因为镁比铁活泼,所以镁最先反应结束,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利用的是函数图象表示化学反应中某些量的变化,这也是这几年常考的题型.做这种题关键是要把图象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属于难题。

3.B

【详解】

A、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会使U型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故正确;

B、固体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大量热量,会使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右侧下降,故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后和水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会使U型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故正确;

D、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会使U型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故正确。

故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