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基本概念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258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基本概念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一章基本概念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一章基本概念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一章基本概念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一章基本概念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基本概念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

《第一章基本概念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基本概念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基本概念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

第一章基本概念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篇生涯认识篇

第一章人与生涯

【导引个案】

爬楼梯的故事

在一幢公寓楼里,有两兄弟一起住。

一天,他们一起去郊外爬山。

傍晚时分,等他们回到公寓楼的时候,发现大厦停电了!

这真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两兄弟都住在大厦的顶楼。

那么,顶楼是几楼呢?

顶楼是80楼。

很恐怖吧。

虽然两兄弟都背着大大的登山包,但看来,也是别无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

“我们爬楼梯上去吧。

于是,他们就背着一大包行李开始往上爬。

到了20楼的时候,他们觉得累了,于是弟弟提议说:

“哥哥,行李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它放在20楼,我们先上去,等大厦恢复电力,我们再坐电梯下来拿吧。

”哥哥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

“好啊。

弟弟,你真聪明呀。

”于是,他们就把行李放在20楼,继续往上爬。

卸下了沉重的包袱之后,两个人觉得轻松多了。

他们一路有说有笑地往上爬。

等到了40楼,两人又觉得累了。

想到才爬了一半,还有40楼要爬,两人就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停电公告,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60楼。

到了60楼,两人筋疲力尽,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

哥哥对弟弟说:

“算了,只剩下最后20楼,我们就不要再吵了。

”于是,他们一路无言,安静地继续往上爬。

终于,80楼到了。

到了家门口,哥哥长吁一口气,摆了一个很酷的姿势:

“弟弟,拿钥匙来!

”弟弟说:

“有没有搞错?

钥匙不是在你那里吗?

”……钥匙还留在20楼的登山包里!

虽然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却真实反映了我们的人生。

20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压力,不停地做功课、考试、升学,就好像是背着一个很重的登山包,加上自己也不够成熟,没有什么社会经验,所以走得很辛苦。

20岁以后,从学校毕业出来,踏上工作岗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好像是卸下沉重的包袱。

所以说,从20岁到40岁,是人一生中最愉快的20年。

到了40岁,人到中年,发现青春早已逝去,但又有很多遗憾,于是开始骂老板不识货,怪家人不体恤,埋怨国家,埋怨社会……就这样在抱怨遗憾中又过了20年。

到了60岁,发现人生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再埋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

于是,默默走完自己最后的岁月。

到了生命的尽头,突然想起:

好像有什么忘记了。

是什么呢?

是你的钥匙,你人生的关键。

你把你的理想、抱负、关键都留在了20岁,没有完成。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生像一次不可逆的单程旅行。

想一想,是不是也要等到40年之后、60年之后才来追悔?

想一想,我们最在意的是什么?

我们希望将来的自己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些什么来预防这个遗憾发生呢?

本章重点探讨生涯发展的轨迹,了解生涯、生涯规划及生涯各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学习生涯规划的理论。

重点掌握生涯发展理论,能够对自己的生涯进行大致的规划。

第一节生涯与人生发展

青少年是人生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大学阶段则是一个人步入社会的前奏,是完成人生从学生到工作人员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为了顺利地完成这次转折,在未来的人生中取得更大的成功,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站在人生高度看待大学时光,正视社会现实,客观分析自我,善于抓住机遇,善于迎接挑战。

一、生涯的含义

“生涯”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庄子所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里,生为生命,涯为边际的意思。

庄子所说的意思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需要我学习、探索的却是无边无岸的”。

生涯就是我们每个人有限的全部人生旅程。

生涯的英文是Career,在希腊,Career这个词蕴含着疯狂竞赛的精神,最早常用作动词,如驾驭赛马,后来又引申为道路,即人生的发展道路。

美国国家生涯发展协会对生涯一词有如下定义:

生涯是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1]。

美国职业理论专家舒伯(SuperDE)认为:

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方向与历程,它统合了人的一生中各种职业和生活的角色;是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的角色的整个过程,由时间(个人生命的时程)、广度(扮演角色的多少)、深度(角色投入程度)三个方面构成。

霍德和班纳茨(Hood&Banathy)对生涯的定义为:

生涯包括个人对职业的选择和发展、对非职业性或休闲活动的选择与追求,以及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参与的满足感[2]。

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金树人先生认为“生涯”一词涵盖了三个重点:

①生涯的发展是人一生当中连续不断的过程;②生涯包括个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与工作有关活动的经验;③这种经验塑造了独特的生活方式[3]。

韦伯斯特(Webster)认为,生涯是个人一生职业、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的总称,即个人终身发展的历程[1]。

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生涯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生涯是不断选择和创造的:

生涯是一个人的愿望和可能性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妥协和权衡的产物,是一个不断的连续选择的结果。

(2)生涯是终身发展和连续的:

生涯不是某一特定工作或者职责的时间段,本质上讲是持续一生的过程。

生涯发展是一生中连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过程。

(3)生涯是独特的和有目的的:

是指生涯因个人的动机、抱负和目标而形成与发展的,反映了个人的价值观和信念。

生涯是个人依据其人生规划与人生目标,为自我实现而开展的独特的生命历程,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生涯历程。

(4)生涯是多角色交互的综合体:

生涯不仅是一个人的“职业”或者“工作”,还包含了个人的生活风格,即同时期所有的生活角色(家长、配偶、持家者、学生)交互作用,以及人们整合和安排这些角色的方式。

二、生涯发展

歌德曾说:

“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没想到成长。

”生涯的概念尽管不能等同于生命,但生命的成长事件却构成了生涯的不同色彩。

在各家理论对生涯的解释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生涯发展理论。

(一)哈维赫斯特的生涯发展阶段任务

美国心理学家哈维赫斯特(R.J.Havighurst,1973)认为,一个人在其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都需要完成不同的“发展任务”,所谓“发展任务”,是社会对个体在这一年龄阶段的期望,期望其在行为上能够达到的程度。

哈维赫斯特认为“发展任务”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生理的成熟和成长;二是文化和社会的要求或期望;三是个人的价值和期望。

所谓身心发展良好,是指个体在某一年龄阶段表现出的行为符合社会对该年龄的要求,即个体能做好该年龄阶段应该做的事。

哈维赫斯特主张教育应当把人生意义和生活价值的指导放入生活知识的学习之中,不仅应当学习如何生活,而且应当懂得为什么生活,即生活的目的,将探索生存意义视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如表1-1所示。

其实,成长是伴随着我们一生的任务。

哈维赫斯特曾做过这样的概括:

“关于儿童的兴趣历史久远且内容丰富。

对青年的兴趣是较为近期出现的,而对成年人的研究兴趣从真正意义上讲则是自20世纪后半期才起步的。

”确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一直认为发展只局限在从出生到青年期这段时间内,进入成年以后,人的各种心理特点基本保持稳定,很少发生变化。

表1-1哈维赫斯特个体在每一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1]

阶段

发展任务

婴儿期与

儿童早期

(0~6岁)

学习走路;学习食用固体食物;学习说话;学习控制排泄机能;学习认识性别和有关性别的行为和礼节;获得稳定的肌肉运动;形成对社会和身体的简单概念;对父母、兄弟姐妹及他人产生感情联系;学习判断是非并发展良知

儿童晚期

(6~12岁)

学习游戏所必需的身体技能;形成健全的自我态度;学习与同伴和谐相处;学习扮演适合自己性别的角色;发展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发展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观念;发展良知、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发展对社会团体和制度的态度

续表

阶段

发展任务

青少年期

(12~21岁)

接受个人的体型、长相和性别角色(接受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部分,努力去改变可以改变的部分);与年龄相近的异性和同性建立新而成熟的关系(性别意识明显,既能谈好情又能念好书);情绪上不再依赖父母和其他成人(学习独立,但此阶段也容易与师长、他人产生冲突);准备适应婚姻和家庭生活(寻求爱的认同与肯定);树立经济上独立的自信态度,选择职业并做好就业准备(了解自己的职业取向,培养能力,了解就业信息,探索职业);发展行使公民权利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观念,发展对社会负责的行为(从承担责任中寻找自己的定位,肯定生命价值);将自我价值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发展道德价值体系(随着个体成长,逐渐了解生命的意义,从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自己的价值体系,是一种自我奉献的价值观还是一种自我享乐的价值观,是一种服务社会价值还是一种功利社会价值,全看此阶段的发展)

成年期

(21~40岁)

选择配偶;学习过婚后的配偶生活;开始组建家庭;抚育子女;管理家庭;开始从事一种职业;履行公民责任;参与合乎自己性格和志趣的社团活动

中年期

(40~60岁)

完成成年人的公民和社会职责;建立并维持某种经济水准的生活;帮助青少年子女成长为可靠、幸福的成年人;开展中年期的闲暇活动;与配偶维持密切关系;承受并适应中年期的生理变化;与年迈父母相互适应

老年期

(60岁至死亡)

适应逐渐衰退的体力和健康状况;适应退休和收入的减少;适应配偶的死亡;与其他老年人建立密切联系;履行对社会和公众的义务;建立美满的人生

20世纪50年代以后,对老年人的关心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老年个体的心理变化特点,有关老年心理的研究也日渐蓬勃地开展起来。

但遗憾的是,有关长达几十年的成年期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依旧相当薄弱。

尽管如此,近年来从毕生角度(Life-span)出发研究个体发展业已成为当前发展心理学的一种主要的研究取向。

(二)生物社会生命周期

生物社会生命周期是从生理变化的角度来看待人的发展,其特征为单向性和不可逆性,这使我们在生涯阶段中随时会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感,从而进一步体现积极主动开发、管理生涯的意义。

一个人的生物社会生命周期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或者说取决于两大因素。

(1)人体所发生的生物性变化。

如一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发生预期的生理变化,逐渐成长、长大,形成诸如青春期、成人期、中年期、更年期等多个阶段。

(2)与年龄相关的预期的社会文化准则。

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具有一种复杂的“年龄层系统”——个人应当做什么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如何行事的一系列预期。

例如,儿童被预期是贪玩、好动、耍性子的;青少年被预期是不定型的、精力旺盛的、易冲动的,正奋力向成年靠拢;成年人被预期有承担工作和家庭方面的责任与义务;老年人则被预期精力和体力逐渐衰退,更多地沉浸在自我闲暇之中,接受自己责任水平的减退。

正如孔子所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就是典型的与年龄相关的预期的社会文化准则。

正是上述生物力和随之而来的与年龄相关的预期社会文化准则,构成了一个人的生物社会生命周期。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年龄与人生阶段,了解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应解决的任务,从而更好地进行生涯规划。

美国学者埃德加·施恩(EdgarSchein)对生物社会生命周期的主要任务和导致这些任务的发展问题给出了一个广义的描述,如表1-2所示[1]。

表1-2(男子)生物社会生命周期的阶段和任务

年龄范围

面临的问题

特定任务

青少年至30岁伊始

①进入成人世界。

②对各种成人角色做出暂时承诺。

③发展个人自我意识,获得与自己的朋友亲密相处的能力。

④变得更能辨别个人的各种关系。

⑤建立个人自身的生活结构和方式

①脱离原点家庭倾向(18~24岁)。

②凭借同辈群体力量,获得支持而不是一味依赖。

③做出有效的教育与职业选择。

④不靠父母支持或个人原有的住房条件,建立自己的住房和家庭。

⑤学会与配偶相处。

⑥确立新的个人和群体成员资格和社团承诺。

⑦发展未来的一种自我图像,一个个人的“梦”。

⑧寻找良师,吸取他们身上有益的东西。

⑨克服“全知全能”、“自信早期选择不可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