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写西方节日特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02194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写西方节日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先写西方节日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先写西方节日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先写西方节日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先写西方节日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写西方节日特点.docx

《先写西方节日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写西方节日特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写西方节日特点.docx

先写西方节日特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先写西方节日特点

  篇一:

浅谈西方的七大传统节日

  浅谈西方的七大传统节日

  摘要:

传统的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节日的由来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体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世界,寄托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必须从他们的传统节日入手,才能了解到他们的文化特色与民族特点。

  关键字:

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愚人节、母亲节、情人节、万圣节

  AbsTRAcT:

Thetraditionalnationalfestivalisanationalhistoricalandculturalaccumulation.Theoriginofthefestivaliscloselyconnectedwithpeopleslife,itembodiesthepeoplesabundantemotionworld,forthepeopletolovelife.Tounderstandthecultureofanation,muststartfromtheirtraditionalfestivals,tounderstandtheirculturalcharacteristicsandnational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christmas;easter;Thanksgiving;AprilFool’sDay;mother’sDay;saintValentine’sDay;halloween

  一、圣诞节(christmas)

  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诞生的日子,公认的日期是12月25日。

圣诞节本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全民性的节日,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甚至非洲,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很盛行。

圣诞节指圣诞日或圣诞节节期(christmastide),即12月24日至第二年1月6日这段时间。

另外人们把12月24日夜为圣诞前夜(christmaseve)。

  在公元前一年,耶稣诞生在犹太的一座小城--伯利恒。

当时,圣母玛利亚在与丈夫若瑟返往家乡时所有的旅店客满,玛利亚在马槽里产下耶稣。

当耶稣安详的睡在马槽,在遥远的东方有三牧羊人追随天上的一颗明亮星星找到耶稣,并朝拜他。

牧羊人在旷野中也听到有天使的声音在天上发出,向他们报耶稣降生的佳音。

后来,人们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庆祝圣诞节。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

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

绿色的是圣诞树。

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

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二、复活节(easter)

  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一个宗教节日。

每年,春分过去,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就是复活节。

日期年年不同,一般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

  公元325年,尼西亚会议决定,为纪念基督教的创始人耶酥复活,将每年的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定为复活节。

从复活节开始以后的一周称为复活节周(easterweek),在此期间,教徒每天进行祈祷。

  复活节有不少传统习惯,最典型的要数复活节彩蛋。

古人常把蛋视为多子多孙和复活的象征。

后来基督教徒又赋予蛋新的涵义,认为它是耶稣墓的象征,未来的生命就是从其中挣脱而出世的。

复活节时人们把鸡蛋染成红色,代表耶稣受难时流出的鲜血,同时也象征复活后的快乐。

还有一种古老的习俗,是把煮熟的鸡蛋送给街头的孩子们做游戏,他们把蛋往前滚,谁的蛋最后破,谁就获得胜利,蛋全归他所有。

  兔子也是复活节的象征。

因为兔子繁殖力很强,所以人们把它视为新生命的表现者。

大人常绘声绘色地告诉孩子复活节彩蛋是兔子下的,并把彩蛋放在花园里,让孩子们玩找蛋游戏。

现在每逢复活节,美国大小糖果店总要出售用巧克力制成的复活节小兔和彩蛋。

这些彩蛋小的和鸡蛋差不多,大的竟有甜瓜那么大,孩子们自然喜欢,送给亲戚朋友,也不失为上佳礼品。

  三、感恩节(Thanksgiving)

  感恩节是美国和加拿大独有的节日。

它的起源于300多年前一批100多人的欧洲移民到了美国,饥寒交迫很难活下来,大部分人在头一年的冬天就冻死饿死了,剩下的50多人,在当地原居民印第安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钓鱼、打猎、种玉米和南瓜,这些人在第二年喜庆丰收的时候,举行了感谢上帝的庆祝活动,并且邀请印第安人一起参加。

这就是感恩节的由来。

后来,美国林肯总统宣布每一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从此美国就有了新的公休日。

  今天,在美国人心目中,感恩节是比圣诞节还要重要的节日。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基督徒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市乡镇到处都有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

分别了一年的亲人们也会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圆,品尝以“火鸡”为主的感恩节美食。

在节日的餐桌上,上至总统,下至庶民,火鸡和南瓜饼都是必备的。

这两味“珍品”体现了美国人民忆及先民开拓艰难、追思第一个感恩节的怀;日情绪。

因此,感恩节也被称为“火鸡节”。

四、愚人节(AprilFool’sDay)

  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

愚人节起源于法国。

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即目前的公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

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庆祝新年。

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大加嘲弄。

在4月1日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

从此人们每逢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习俗。

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愚人节,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

典型的传统做法是布置假环境,如把房间布置得像过新年一样,等客人到来时则祝他们“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

有的人把细线拴着的钱包丢在大街上,自己在暗处拉着线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捡起钱包,他们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钱包拽走。

还有人把砖头放在破帽子下面搁在马路当中,然后等着看谁来了会踢它。

小孩们会告诉父母说自己的书包破了个洞,或者脸上有个黑点,等大人俯身来看时,他们就一边喊着“四月傻瓜”,一边笑着跑开去。

  五、母亲节(mother’sDay)

  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

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母亲节是个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这一天,家里的男成员要把全部家务活都包下来,儿女们每人都要做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以尽孝道。

即使远在异地的孩子,也要打电话向母亲表示祝贺。

这一天,美国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

母亲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欢愉;母亲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达哀思。

  母亲节创立后,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按惯例,“国际母亲节”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举行。

虽然,有一些国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时节庆祝属于他们的母亲节,然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如丹麦、芬兰、意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亚和比利时等等,都是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的。

  六、情人节(saintValentine’sDay)

  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

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其他国家也已开始流行。

而在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七夕节也是姑娘们重视的日子,因此而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由于能表达共同的人类情怀,各国各地纷纷发掘了自身的“情人节”。

  七、万圣节(halloween)

  按照基督教的习惯,每年的11月1日为万圣节,是纪念所有圣徒的日子。

万圣节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celtic)的新年节庆,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渡过严冬。

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

  在英国,万圣节前夕可以说是一个鬼节。

因为大多数活动都与“鬼”有关。

每到万圣节前夕这天晚上,人们就围坐在火炉旁,讲述一些有关鬼的故事,有时让一些在场的小孩听起来好生害怕。

有的人把萝卜或甜菜头挖空,做成一个古怪的头形的东西,在上面刻上嘴和眼睛,在其内放上一枝点燃的蜡烛,看上去古怪、让人害怕,然后把它挂在树枝上或大门上,据说这样可以驱逐妖魔鬼怪。

  在美国,人们制作“南瓜灯”。

小孩们身穿古怪的服装,头戴面具,装扮成鬼怪的形象,手里提着一盏南瓜灯,从一家走到另一家,在大门口大声叫着“是请客还是要我们捣乱。

这时若主人不请客,这些顽皮的孩子就会动真格地捣乱,有的在主人的门把上涂上肥皂或往玻璃上洒肥皂水;有的干脆把主人的门给卸下来;还有的顺手拿走主人放在门口的日常小用品等。

但人们对这些天真可爱的小客人一般还是欢迎的,并且事先都准备好糖果或零钱。

听到这些小孩来到时,他们马上迎出来,给孩子们分发糖果或零钱。

  参考文献

  [1]LinealDavis.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m],ForeignLanguageeducationandResearchpress,20XX

  [2]周叔麟,c.w.pollardJuneAlmes.新编英美概况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3]李念培,孙正达.英国[m],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

  [4]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5]陈科峰.西方节日的文化底蕴与跨文化交际[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4)

  篇二:

西方特色节日

  西班牙西红柿节

  西班牙巴伦西亚市以北40公里的布尼奥尔是一个只有9000居民的小镇,但每年一度别具一格的西红柿节却使这个小镇闻名于世。

  内容:

每年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小镇的居民与来自西班牙及世界各地的游客,共约3万多人,早早就来到镇上的人民广场准备欢庆这一节日.他们还不断齐声呼喊:

西红柿,西红柿,我们需要西红柿!

中午时分,一枚爆竹腾空而起,本年度的西红柿节宣告开始。

它是西班牙一年一度的民间传统节日,被喜欢它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番茄大战”。

节日当天,成千上万的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脱掉上衣,奋力把透熟多汁的西红柿掷向其他人,游戏规则是西红柿必须捏烂后才能出手,以免打伤他人。

当然,这样做也可以使西红柿更粘乎。

很快,西红柿汁就在小镇的街道上形成了一条条没过膝盖的河流,而人们的身体和欢笑也都淹没在西红柿红色的海洋之中。

地面上流的是西红柿浆,人们身上也被染得这鲜红。

一个小后,“西红柿战”结束。

此时,外地的旅游者可以到镇政府临时设置的300个淋浴处或附近的河沟去洗刷身上的“西红柿汁”,而当地居民则一起动手,用水笼头将广场冲刷得一干而净。

  起源:

布尼奥尔镇的“西红柿节”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

8月的一天中午,有几个好朋友在人民广场的一家饭店就餐,酒足饭饱后,一时兴起,就开起玩笑来了。

他们拿起了附近菜店的西红柿当武器,互相攻击。

以后,每年同一天,他们都在同一地点用西红柿“开战”,渐渐地附近居民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这个原本是朋友间的玩笑则演变成了西班牙最吸引国内外旅游者的传统节日之一了。

  西班牙斗牛节

  西班牙是世界上著名的“斗牛王国”。

有人说:

在西班牙没有不斗牛的节日,也没有不爱看斗牛的地区。

近年来每年有5000万外国游客进入西班牙,而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是奔着看斗牛而来的。

  内容:

西班牙的斗牛历史悠久,13世纪时便有了斗牛节。

现在,西班牙共有大小斗牛场400多个,最大的斗牛场可容纳2万人。

每年斗牛次数达5000场以上。

斗牛所用之牛是专门喂养的,放养于农村,尽可能要它们少见人。

放养时间是4—6年。

  斗牛要举行入场式。

首先奏乐乐曲雄壮奔放。

乐曲声中,斗牛士入场。

他们身穿绣花紧身衣,紧腿裤,头戴三角帽。

斗牛士一般2o来名,他们的队伍由两名骑士率领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

这之后由主持宣布斗牛开始。

  一场斗牛表演要有6头公牛出场,它们的体重在370-500公斤之间。

每斗一头牛大约耗时20分钟。

每头牛的名字、年龄和体重都由主持向观众进行介绍。

斗牛士更少不了要介绍给观众。

每当介绍到有名气的斗牛士时,全场会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一个斗牛士水平的高低,不但要看他挑逗公牛的技术,而且要看他是否有一剑杀死公牛的本领。

凡是能一剑结果公牛性命的,主持会当众宣布褒奖斗牛士牛耳一只;如果他挑逗动作一直出色,还奖给他牛尾一条。

  起源:

"西班牙斗牛",起源于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动(杀牛供(:

先写西方节日特点)神祭品)。

13世纪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世开始这种祭神活动演变为赛牛表演(真正斗牛表演则18世纪中叶)。

现在西班牙300多斗牛场(最大的是马德里的文塔斯斗牛场,可容纳2.5万人)。

每年3月~11月是西班牙斗牛节,通常以星期日和星期四为斗牛日(使用体重4千公斤的非洲纯种公牛)。

  德国慕尼黑啤酒节

  德国是个盛产啤酒的国家,其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德国所产啤酒质优味醇、品种多样,享誉世界。

而巴伐利亚的啤酒产销量又居德国第一,其首府慕尼黑的啤酒馆规模庞大,数量繁多,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开始的啤酒节,更是载誉全球。

慕尼黑以其优质的啤酒、欢乐的气氛、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为其啤酒节每年引来600万游客。

节日期间,人们像潮水般涌向慕尼黑的特蕾莎草地,热闹非凡。

  内容:

啤酒节的第一天早上,身着传统服装的德国各州代表及其他国家的游行队伍汇聚一起,在慕尼黑市市长与酒厂老板的带领下,游行至活动重要的举办场地特蕾莎草地。

那里已经架设起数座巨型啤酒帐篷,里面摆满了由慕尼黑6大酿酒厂特为节日酿造的“十月啤酒”。

人们用装饰华丽的马车运送啤酒,在巨型帐篷里开怀畅饮的同时,欣赏铜管乐队演奏的悦耳的巴伐利亚民歌民调。

  在啤酒节现场,传统的巴伐利亚民族服装格外惹眼,有穿着艳丽的紧胸绣花衣裙姑娘,也有一身传统背带短裤装束的男人。

一个个身材矫健、热情奔放的巴伐利亚啤酒女郎穿梭在人群中,把一杯杯荡漾着白色泡沫的鲜啤酒端到了人们面前。

人们坐在传统的长板凳上及长木桌前,享受着德国啤酒、当地特色的烤猪腿和面包圈。

巴伐利亚人的热情好客烘托出一个让人释放热情的磁场。

除此之外,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让人目不暇接,有赛马、射击、杂耍、各种游艺活动、戏剧演出、民族音乐会等。

通过这些活动,慕尼黑人充分表现出了自己民族热情、豪放、活跃的性格。

天快黑的时候,人们站在一排排长凳上,和着大厅中央乐队的演奏,载歌载舞,尽兴狂欢。

碰上脍炙人口的歌曲,全场近千人手拉着手,一起随着音乐引吭高歌。

啤酒一直供应到晚上10点半,这时乐队齐奏催促人们回家的曲子,在泰瑞莎广场上的活动则在晚上11时结束,可是不少游客却还是意犹末尽,留连忘返,许多人仍会转战至通宵开放的酒馆续饮。

欢乐的情绪、高昂的精神将伴随着醇醇的酒香弥漫于慕尼黑的整个空气中。

起源:

源于19世纪为庆贺巴伐利亚储君卢德亲王与萨克森·希尔登豪森的黛丽丝公主共结百年之好而举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

德国的10月正值大麦和啤酒花丰收的时节,人们在辛勤劳动之余,也乐得欢聚在一起,饮酒、唱歌、跳舞、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延续至今。

  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

  潍坊国际风筝节是风筝运动最有影响力的活动,每年举办一次。

潍坊国际风筝节一般定于每年4月20日至25日在风筝都潍坊举行。

1984年举办第一届潍坊风筝节以来,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

旅游者以4月20日前抵达潍坊为宜。

  内容:

潍坊市被各国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国际风筝联合会的总部就设在潍坊风筝博物馆。

潍坊也是中国的风筝之乡,制作历史悠久,属中国三大风筝派系之一,与京、津风筝齐名鼎立,享誉中外。

潍坊风筝题材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和民间生活气息。

每年4月20日至25日举行潍坊国际风筝节,每年都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赛。

[举办开幕式,放飞仪式,国际风筝比赛,国内风筝大奖赛,评选风筝十绝,参观风筝博物馆,观看杨家埠民间艺术表演,参观民俗旅游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娱乐等。

  潍坊国际风筝会是我国最早冠以“国际”,并有众多海外人士参与的大型地方节会。

其创立的“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模式,被全国各地广为借鉴。

国际风筝会的举办,让世界了解了潍坊,也使潍坊更快地走向了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潍坊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为了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打好节会牌、唱好节会戏的新路子,从第16届开始,尝试市场化运作的办会模式,使风筝会越办越好,吸引了众多游客,风筝会期间还同时举办了鲁台贸洽会、寿光菜博会、潍坊工业产品展销会、昌乐珠宝展销订货会、临朐奇石展销会等经贸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风筝会期间,前来潍坊进行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经贸洽谈、观光旅游、对外交流、理论研讨、新闻报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国内外宾客近60万人。

起源:

潍坊是风筝的发祥地。

早在20世纪30年代,潍坊就曾举办过风筝会。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潍坊风筝又焕发了生机,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风筝展览和放飞表演。

1984年4月1日,在美国友人大卫·切克列的热心帮助和山东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拉开帷幕。

  巴西狂欢节

  2月的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奔放的狂欢节,它对女性化的狂热程度举世无双,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数百万人。

在巴西各地的狂欢节中,尤以里约热内卢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

  内容:

狂欢节在复活节前47天(一定是星期二),而复活节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春分在阳历虽然大致固定,但是“月圆”相对阳历是不固定的,而“星期日”更是相对两者都不固定,所以就有了巴西狂欢节在每年的日期的不确定性。

巴西旧都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规模最大,在节日的三天三夜里,全城上下倾巢而出,人们不分肤色种族、贫富贵贱,都潮水般涌上街头,男女老少个个浓妆艳抹,狂歌劲舞,尽情宣泄。

盛大的桑巴游行是狂欢节的高潮,大型彩车簇拥着“国王”和“王后”领先开路,身材喷火的拉丁女郎身着比基尼或上身全裸,与男舞者大跳热情奔放的桑巴,把气氛带动到最高点,让游客也情不自禁地加入狂欢的人群当中。

艳丽的服饰、强劲的音乐、火辣辣的桑巴舞和风光旖旎的巴西美女让人流连忘返。

  另外,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市的狂欢节独具特色。

由于巴伊亚人不愿将它市场化,这里的狂欢节得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成为巴西传统和狂欢节精神最真实的体现。

  起源:

相传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始于19世纪中叶。

最初,狂欢节的规模不大,仅限于贵族举行的一些室内化妆舞会,人们戴上从巴黎购买的面具,尽情地欢乐。

1852年,葡萄牙人阿泽维多指挥的乐队走上了街头。

随着节奏明快的乐曲,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也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来了,整个城市欢腾起来了。

  篇三:

六年级语文下册一二单元综合试题

  (把句子改写为夸张句)

  一、看拼音,写词语3.照样子,仿写句子。

  chāyānɡzh?

líyōuyǎyǎnɡzūnchǔyōu例: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会发芽。

()()()()蜡烛,如果,那。

shūjíkūwěibiānpàozhānɡdēnɡji?

cǎi鲜花,如果,那。

()()()()4.“减负”为孩子们赢得课外时间。

“减负”有益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二、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起来)

  六年级语文下册月考一

  藏戏(cánɡzànɡ)吞噬(shìsì)引吭(kánɡhánɡ)绽放(dìnɡzhàn)招徕(1áiya)盛开(shanɡch?

nɡ)单调(tiáodiào)响彻(qiacha)活佛(f?

fú)载歌载舞(zàizǎi)三、根据意思写词语1.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2.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3.极短的时间;瞬间。

()4.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5.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四、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话。

()堂大笑能歌善()一无()有赞叹不()开山()祖秩序井()()拥而至随心所()毫无()意安然无()和()相处崇山()岭你要写的一段话是:

五、读句子,比较画线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写出意思骄傲:

1.看到中国人自己建造的飞机,我们无比骄傲。

()2.只要取得一点成绩,他便骄傲起来。

()大意:

3.小明大意了,把钥匙丢到家里了。

()4.学习古文,首先要明白它的大意。

()新鲜:

5.今天妈妈买回来的蔬菜很新鲜。

()6.如今轿车进入家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1.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改为陈述句)2.这雨真大呀!

七、回忆与积累

  1.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句意:

2.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句意:

3.“其一人专心致志,惟;一人虽听之,,思援”这句话的意思是:

4.“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对这句话

  你如何理解?

5.默写《元日》: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从诗中我们了解到春节习俗有哪些?

6.补写下列句子,并写出其出处。

,孰能无惑?

出处一鼓作气,。

出处种树者,种德者。

出处操千曲而后晓声,。

出处

  八、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上序号,并在后面正确答案上画“”()接着,小花按老师教的方法细心地做起来。

()于是她想:

自己也来做一只风筝。

  ()最后,小花去野外放风筝。

()星期天,小花在野外看到有人在放风筝。

()看着风筝飞上天空,小花开心地笑了。

()首先,小花找出制作风筝的材料。

()想到这儿,她立刻跑回家。

这一段话整理的依据是(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总分结构方式)。

九、阅读理解运用

(一)顶碗少年(片段)场子里一片喧哗。

台上,项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cu?

)了。

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

“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

”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

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jiǎ),轻轻摇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

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1.这段文字运用了描写、描写、描写和描写等手法,把当时的情形如画面一样展现我们眼前。

2.用“”画出描写少年第二次顶碗失败神态的句子。

想象一下他当时会怎么想?

3.白发老者走到少年面前,嘴里低声说了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

发挥想象,把老者说的话写下来。

(二)北京的春节(片段)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灯火通宵:

守岁:

2.用横线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3.除夕的门外一般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你能为你家写上几副春联吗?

(1)

(2)(3)

  4.写一段话,描述你们一家吃团圆饭的情景。

  (三)花灯节日往往最能集中表现一个民族的习俗和欢乐。

西方的圣诞、复活、感恩等节日,大多带有宗教色彩,有的也留着历史的遗迹。

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中,

  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

多么穷的家里,圣诞节也得挂满五色小灯泡的小树。

孩子们一夜醒来,袜子里总会有慈祥的圣诞老人送的什么礼物。

圣诞凌晨,孩子

  们还可以到人家门前去唱歌,讨点零花钱。

我小时候,每年就是一个节一个节地盼。

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前额还给

  用雄黄画个“王”字,就是为了避五毒。

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葚、有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缝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