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9021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6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内科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心血管内科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心血管内科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心血管内科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心血管内科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血管内科应急预案.docx

《心血管内科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内科应急预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血管内科应急预案.docx

心血管内科应急预案

第一节科室应急预案1

一、科室人员紧急替代程序与替代方案3

二、科室消防安全应急预案4

三、突发地震时的应急预案7

四、失窃的应急预案9

五、遭遇暴徒时的应急程序10

六、科室网络系统瘫痪的应急预案11

七、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12

八、科室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处置预案13

九、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14

十、病房发现传染病病人时的应急预案15

十一、科室突发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应急处置预案16

十二、紧急封存患者病历及反应标本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7

十三、科室无床位时的应急处置预案19

十四、科室停氧或氧气终端漏气的处置应急预案20

十五、停中心负压和突然停中心负压的应急预案21

十六、停电的应急预案23

十七、停水的应急预案24

十八、泛水的应急预案25

十九、门诊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6

二十、电梯故障应急预案27

二十一、心电监护仪故障应急处理预案29

二十二、心电图机故障应急处理预案30

二十三、输液泵、注射泵故障应急处理预案31

第二节医疗部分应急预案32

二十四、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的应急预案32

二十五、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的抢救预案33

二十六、呼吸机应急处理预案34

二十七、急性心肌梗死抢救预案35

二十八、急性左心衰的抢救预案36

二十九、大咯血的应急预案及程序38

三十、医疗技术风险处置与损害处置预案39

三十一、新技术、新项目风险处置预案40

三十二、突发群体中毒的应急预案43

三十三、患者病情危重家属拒绝治疗的处理预案44

第三节护理部分应急预案45

三十四、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的应急预案45

三十五、病人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应急预案46

三十六、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47

三十七、发生用药错误时的应急预案48

三十八、发热病人分诊、就诊处理程序49

三十九、输液发热反应的应急程序50

四十、患者输血时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51

四十一、输液过程中发生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52

四十二、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预案53

四十三、患者自杀倾向时或自杀后应急预案54

四十四、患者发生误吸的应急预案55

四十五、患者发生躁动的应急预案56

四十六、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57

四十七、患者发生精神症状时的应急预案67

第一节科室应急预案

一、科室人员紧急替代程序与替代方案

1.门诊人员紧急替代

(1)门诊人员替代制度

如遇突发情况,普通门诊若不能出诊,本人于开诊前及时通知本科室应急班人员出诊。

2.病房人员紧急替代

(1)白天:

如因工作繁忙而人员,或白班1医务人员因意外情况不能坚持完成工作时,由白班2替代完成;若后者没有能力完成该诊疗操作,则需向科主任报告,请求派相应的人员替代,如有必要,可报告医务科或院领导,予以协调解决。

(2)夜间及节假日:

当遇到人员不足,或当班人员因故不能坚持完成工作时,由当班人员负责联系本科室二线值班人员接替,并报告科主任,如有必要可报告院总值班或院领导。

(3)转诊病人接送病人由应急班人员负责。

3.术中人员紧急替代

手术中若发生手术人员,尤其是术者因某些意外情况不能坚持完成手术时,由其下一级医师(第一助手)替代其完成手术;若后者没有能力或资质完成该手术,则需向其所在的科主任或医疗组长报告,请求派相应的医师上台,必要时汇报医务科协调解决。

二、科室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本科室消防安全工作,提高发生火灾时快速反应能力,迅速有效开展报警、疏散、扑救工作,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以下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3、科室情况介绍

科室位于大足区二环南路东段(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1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内有室内消火栓、灭火器、手动报警按钮、疏散引导箱,消防通道在楼层东侧、西侧及中部。

二、现场指挥

职责:

对现场人员进行分工、协调,并向上级领导和院办汇报情况。

三、报警组

人员:

白班:

办公班,夜班:

低年资值班护士

职责:

发现“着火”“119”报警,报警时必须镇静,说明发生火灾的具体位置:

大足区二环南路东段(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13层,何种物质燃烧,着火面积,现场附近是否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现场是否有人员被困等基本情况,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报警完成后,迅速补充到疏散引导组。

四、初期火灾扑救组

人员:

坐班医师或值班医师

职责:

发现“起火”后,现场的工作人员在一分钟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迅速将本楼层电源、气源切断,并利用附近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对起火部位进行初期火灾扑救,防止火势的蔓延。

五、疏散引导组

人员:

办公班,低年资值班护士

职责:

疏散引导组成员充分利用本楼层应急疏散装备箱内器材,引导人员有序从安全出口进行疏散,并注意避让救援人员,防止发生碰撞和踩压情况。

人员疏散完毕后,疏散引导员应逐个房间进行搜查(喊话),确认没有无关人员滞留在火灾现场。

危重(行动不便)病人的疏散方法:

当班护士立即对楼层所有人员进行有序疏散,先近后远(先疏散离火源近的,后疏散远的),先重后轻(先疏散重病患者或行动不便人员)。

六、其他

1.第二灭火力量和专业救援队到达后,协助他们开展灭火、疏散工作。

2.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3.协助火灾事故调查处理。

火灾处置流程图:

火灾的处置流程图

三、突发地震时的应急预案

为了做好发生地震时的救治工作,为了更有效地组织撤离、疏散的能力,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减少损失,我科室特制定了本预案。

1.地震来临,值班人员应冷静面对,关闭电源、水源、气源、热源,尽力保障人员的生命及国家财产安全。

2.发生强烈地震时,需将患者撤离病房,疏散至空旷地带。

撤离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维持秩序,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恐惧。

3.情况紧急不能撤离时,叮嘱在场人员及患者寻找有支撑的地方蹲下或坐下,保护头颈、眼睛,捂住口鼻。

4.维持秩序,防止混乱发生。

5.注意防止有人趁火打劫。

6.预案流程见图

地震流程图

四、失窃的应急预案

一、失窃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维持好病房秩序,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

(二)加强巡视,做好安全工作,随手带门,经常检查门窗。

(三)介绍住院须知时向患者介绍安全知识,保管好贵重物品与现金。

(四)一旦发生失窃,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五)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协助做好侦破工作。

【程序】

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做好安全工作

向患者介绍安全知识保管好贵重物品与现金

发生失窃做好现场保护工作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

协助做好侦破工作

五、遭遇暴徒时的应急程序

       

 

六、科室网络系统瘫痪的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网络故障或瘫痪时。

二、目的:

保障网络故障或瘫痪时医疗护理工作有序开展。

三、步骤:

1.首先检查网络是否连接;

2.连接正常仍然无法进入工作站,打信息科。

3.确定网络系统瘫痪,告知医生下手工医嘱,办公护士手工转抄医嘱,联系药房借药;

4.告知患者家属,暂停办理出院,待系统恢复;

5.主动联系信息科,预计恢复网络的时间;

6.系统恢复后通知医生下达将所有手工医嘱下达于电脑上,医嘱处理完毕通知办公班;

7.需要办理出院的患者通知家属办理出院手续。

七、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

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二)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

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

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三)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

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1片,并通知医务科、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程序】

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

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八、科室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处置预案

一、目的

及时上报医院感染暴发病例,做到早期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

二、规定

(一)当发现临床科室7天内发生3例或3例以上疑似感染暴发病例时,科室应于12小时内向院感科报告。

(二)科室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的隔离、积极治疗,环境的消毒处理等措施,防止感染的继续蔓延。

(三)发现同一病区送检标本的病原体有聚集现象时,应在12小时内报告院感科。

(四)院感科接到报告后与科室的感染控制小组成员一起,立即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微生物学监测,通过根源分析等方法查找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五)科室应保留感染暴发疑似病人的所有治疗相关的物品(如药品、留置针等),供院感科进行细菌培养查找感染源。

(六)院感科通过分析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合细菌分子生物学同源性分型结果做出最终判断。

(七)明确医院感染暴发后,院感科完成调查报告并向院领导、院所感染委员会汇报。

(八)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属于法定传染病的,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

九、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

(一)紧急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冼;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冼后,应当用消毒液,如:

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二)暴露后评估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院感科或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十、病房发现传染病病人时的应急预案

1、发现甲类或乙类传染病,在第一时间内通知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等)。

2、根据传染源的性质,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保护同病室的患者。

4、患者使用的物品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理。

5、患者出院、转出后,应按传染源的性质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发现甲类或乙类传染病,立即通知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医务处、护理部、院感染办公室等)

根据传染源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保护同病室的患者,必要时应隔离观察

患者使用的物品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理

患者出院、转出后,应按传染源的性质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十一、科室突发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应急预案】

(一)医疗投诉发生后,科室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隐匿不报者,将承担一切后果。

(二)由医疗问题所致的纠纷,科室应先调查,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控制事态,争取科内解决,防止矛盾激化,并接待纠纷患者及家属,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针对患者的意见解释有关问题,如果患者能够接受,投诉处理到此终止。

(三)主管部门接到科室报告或家属投诉后,应立即向当事科室了解情况,与科主任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如果患者能够接受,投诉处理到此终止。

如果患者不能接受,请患者就问题的认识和要求提供书面的材料;然后找有关责任人调查了解问题的详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向分管副院长汇报,与患者协商处理意见,如患者接受,处理到此终止。

(四)对主管部门已接待,但仍无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