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问对.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00799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7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问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针灸问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针灸问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针灸问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针灸问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问对.docx

《针灸问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问对.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灸问对.docx

针灸问对

<篇名>针灸问对

书名:

针灸问对

作者:

汪机朝代:

明年份:

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

<篇名>刻针灸问对叙

属性:

石山居士校集诸方书于朴墅精舍。

南涧子过之。

出示针灸问对一册。

南涧子受读。

作而言曰。

嘻。

余于斯集。

重有感焉。

是可刻也已。

夫道仁也。

夫医仁术也。

术之神者。

莫捷于针。

盖人受天地一气以生。

本自流通充溢。

阏注羸痼。

斯病矣。

是故轩、岐、仓、扁针之说兴焉。

方其心悟神遇。

动会肯綮。

游刃有间。

而目牛无全。

夫亦善通天地一气。

非外铄也。

是故其为书也。

言赜而粹。

辞微而则。

旨邃而玄。

后世学无根要。

遂苦其奥。

置而不讲。

徒夸于手法取穴之末。

若今之针家者。

扣其所以。

瞠目无对。

无惑乎施之靡效尔。

斯集也。

汇为问对。

粹以赜章。

则以微着。

玄以邃通。

俾夫神于昔者。

神于今。

完天和。

溥仁术者。

其斯取的无穷焉。

又从而引伸触长。

以仁夫身者仁其心。

时其私翳而针之。

认得为己之中。

将周流动荡。

无一息之匪仁。

圣门求仁功夫。

岂待别易涂辙。

则夫斯集也。

进于技而几于道矣。

若彼支离色取。

曰求仁求仁者。

其真为不知痛痒。

乌足以语此。

嘻。

余于斯集。

重有感焉。

是可刻也已。

居士姓汪氏。

讳机。

字省之。

别号石山。

夙业儒。

医其余事。

而他方书称是。

已悉有刻云。

\x嘉靖壬辰年菊月南涧程镔子砺书\x

<篇名>序

属性:

客有过余者。

坐间语及针灸。

盛称姑苏之凌汉章。

六合之李千户者。

皆能驰名两京。

延誉数郡。

舍此他无闻焉。

余曰。

休歙有商于彼者。

亦尝从之游而授其业矣。

因得闻其详焉。

语凌则曰。

熟于穴法。

凡所点穴。

不必揣按。

虽隔衣针亦每中其穴也。

语李则曰。

用意精专。

凡所用穴。

必须折量。

以墨点记。

方敢始下针也。

余尝论之。

凌则尚乎简略。

李则尚乎谨密。

取穴之法。

简略者终不及谨密者之的确也。

但素、难所论针灸。

必须察脉以审其病之在经在络。

又须候气以察其邪之已至未来。

不知二家之术。

亦皆本于素、难否乎。

客曰。

皆非吾之所知也。

余因有感。

乃取灵枢、素、难及诸家针灸之书。

穷搜博览。

遇有论及针灸者。

日逐笔录。

积之盈箧。

不忍废弃。

因复序次其说。

设为问难以着明之。

遂用装潢成帖。

名曰针灸问对。

以便老景之检阅焉。

庶或亦有补于针灸之万一也。

后之精于此者。

尚惟改而正之。

幸甚。

\x嘉靖庚寅冬长至日祁门朴墅汪机省之序\x

<篇名>卷之上

属性:

或曰。

内经治病。

汤液醪醴为甚少。

所载服饵之法才一二。

而灸者四五。

其他则明针法无虑十八九。

厥后方药之说肆行。

而针灸之法。

仅而获存者。

何也。

曰。

内经上古书也。

上古之人。

其知道乎。

劳不至倦。

逸不至流。

食不肥鲜。

以戕其内。

衣不蕴热。

以伤其外。

起居有常。

寒暑知避。

恬虚无。

精神内守。

病安从生。

虽有贼风虚邪。

莫能深入。

不过凑于皮肤。

经滞气郁而已。

以针行滞散郁。

则病随已。

何待于汤液醪醴耶。

当今之世。

道德已衰。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纵欲以竭其精。

多虑以散其真。

不知持满。

不解御神。

务快其心。

逆于生乐。

起居无节。

寒暑不避。

故病多从内生。

外邪亦易中也。

经曰。

针刺治其外。

汤液治其内。

病既属内。

非藉汤液之荡涤。

岂能济乎。

此和、缓以后。

方药不宜于今。

汤液宜于今。

而不宜于古也。

经曰。

上古作汤液。

为而弗服。

中古之时。

服之万全。

当今之世。

必齐毒药攻其中。

针灸治其外。

虽形弊血尽而功不立。

此之谓也。

或曰。

针灸宜于古。

而不宜于今。

吾已闻命矣。

然今之病。

亦有针灸而愈者。

何也。

经其病立已。

盖病之初起。

邪之新客。

当此之时。

元气未伤。

邪气尚浅。

以针除之。

甚得其宜。

学人察识于此。

而于用针治病。

亦可以知其大概矣。

故曰。

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其次刺其未盛者也。

其次刺其已衰者也。

下工刺其方袭者也。

与其形之盛者也。

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

故曰。

方其盛也。

勿敢毁伤。

刺其已衰。

事必大昌。

或曰。

九针之所主。

皆外伤欤。

抑亦有内伤欤。

经曰。

一曰针。

头大末锐。

令无得深入。

主病在皮肤无常者。

二曰员针。

筒身员末。

主无。

四曰锋针。

筒其身。

锋其末两三隅。

主四时八风。

客于经络为痼病者。

令可以泄热出血而发痼病也。

五曰铍针。

末如剑锋。

主寒与热争。

两气相搏。

合为痈脓。

可以取大脓也。

六曰员利针。

令尖如。

且员且锐。

微大其末。

反小其身。

主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

令可深内以取之也。

七曰毫针。

尖如蚊虻喙。

长一寸六分。

静以徐往。

微以久留。

主邪客经络。

而为寒热痛痹者也。

八曰长针。

锋利身薄。

主深邪远痹。

八风内舍于骨解腰脊骨腠间也。

九曰大针。

大如梃尖。

微员。

主淫邪流溢于节解皮肤之间。

以写机关之水也。

九针长短大小各有所施。

不得其用。

疾弗能移。

病浅针深。

内伤良肉。

病深针浅。

病气不写。

病小针大。

气写大甚。

病大针小。

气不泄泄。

机按。

今之针士。

决痈用锋针铍针。

其他诸病。

无分皮肤肌肉血脉筋骨。

皆用毫针。

余者置而不用。

甚有背于经旨矣。

于此而知九针所主。

多系外邪薄凑为病。

用针施泻。

深中病情。

使今之人而有是病。

针亦在所必用。

若夫病邪大甚。

元气已伤。

决非针之所能济矣。

假如痨瘵阴虚火动。

法当滋阴降火。

针能滋阴否乎。

痿症肺热叶焦。

法当清金补水。

针能补水否乎。

经曰。

阴阳形气俱不足。

勿取以针。

而调以甘药是也。

知此则病之可针不可针。

亦可以类推矣。

奈何世之专针科者。

既不识脉。

又不察形。

但问何病。

便针何穴。

以致误针成痼疾者有矣。

间有获效。

亦偶中耳。

因而夸其针之神妙。

宁不为识者笑耶。

或曰。

针灸当明经络。

可晓以否。

曰。

直行者。

谓之经。

经有十二。

所以行血气。

通阴阳。

以荣于身者也。

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

阳明注足阳明、太阴。

太阴注手少阴、太阳。

太阳注足太阳、少阴。

少阴注手厥阴、少阳。

少阳注足少阳、厥阴。

厥阴复注手太阴也。

(此则荣气之行也。

然卫气昼但行于阳。

而不行于阴。

夜但行于阴。

而不行于阳。

不与荣同道。

不与息数同应。

)又曰。

五脏之道。

皆出于经隧。

以行气血。

气血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生。

是故守经隧焉。

(隧。

潜道也。

经脉行而不见。

故谓之经隧。

详见阳经外络内。

阴经内络外条。

)旁出者。

谓之络。

(经之横支。

交接别经者。

)十二经有十二络。

(如太阴属肺。

络大肠。

手阳明属大肠。

络肺之类。

)兼阳跷络、阴跷络、脾之大络。

为十五络也。

皆从十二经之所始。

转相灌溉。

朝于寸口、人迎也。

又曰孙络。

(小络也。

经脉为里。

支而横者为络。

络之别者为孙络。

又曰。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

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节者。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也。

非髀肉筋骨也。

)问曰。

荣卫之气。

亦有别乎。

曰。

荣者。

水谷之精气也。

和调于五脏。

洒陈于六腑。

乃能入于脉也。

故循脉上下。

贯五脏。

络六腑也。

卫者。

水谷之悍气也。

其气剽疾滑利。

不能入于脉也。

故循皮肤之中。

分肉之间。

熏于肓膜。

散于胸腹。

逆其气则病。

从其气则愈。

不与风寒湿气合也。

(详见井荥俞经合注)或曰。

经脉与络脉异乎。

曰。

经脉十二者。

伏行分肉之间。

深而不见。

其虚实也。

以气口知之。

诸脉之浮而常见者。

皆络脉也。

诸络脉不能经大节之间。

必行绝道而出入。

复合于皮中。

其会皆见于外。

故诸刺络脉者。

必刺其结。

上甚血者。

虽无结。

急取之。

以写其邪而去其血。

留之发为痹也。

凡诊络脉。

色青则寒且痛。

赤则有热。

鱼际络青。

胃中寒。

鱼际络赤。

胃中热。

其暴黑者。

留久痹也。

其有赤有黑有青者。

寒热气也。

青短者。

少气也。

凡刺寒热。

皆多血络。

必间日一取。

大血尽而止。

乃调其血实。

或曰。

经病络病。

治有异乎。

经曰。

邪之客于形也。

必先舍于皮毛。

留而不去。

入舍于孙络。

留而不去。

入舍于络脉。

五脏乃伤。

此邪之从皮毛而入。

极于五脏之次也。

如此。

则治其经焉。

(邪客于经。

左盛则右病。

右盛则左病。

亦有移易者。

左痛未已。

而右脉先病。

如此者。

必巨刺之。

左刺右。

右刺左。

必中其经。

非络脉也。

)今邪客于皮毛。

入舍于孙络。

留而不去。

闭塞不通。

不得入于经。

流溢于大络。

(即前血络。

外不得出。

内不得入故也。

)而生奇病也。

(病在血络谓奇邪)夫邪客大络者。

左注右。

右注左。

上下左右。

与经相干。

而布于四末。

其气无常处。

不入于经俞。

故曰缪刺。

(络病。

其痛与经脉缪处也。

亦宜左刺右。

右刺左。

虽与巨刺同。

此刺络而彼刺经也。

)或曰。

十二经脉皆络三百六十五节。

节有病。

必被经脉。

治之亦有法乎。

曰。

五脏得六腑。

相为表里。

经络支节。

各生虚实。

其病所居。

随而调之。

病在脉。

调之血骨。

淬针药熨。

病不知所痛。

两跷为上。

身形有痛。

九候无病。

则缪刺之。

(缪刺者。

刺络脉。

左痛刺右。

右痛刺左。

)痛在于左。

而右脉先病者。

巨刺之。

(巨刺者。

刺经脉也。

左痛刺右。

右痛刺左。

)必谨察其九候。

针道毕矣。

或曰。

经病亦有宜刺者乎。

经曰。

肝病。

实则两胁痛引少腹。

善怒。

虚则目KTKT无所见。

耳无所闻。

善恐。

如人将捕之。

取其经厥阴与少阳。

(非其络病。

故取其经。

取厥阴治肝气。

少阳调气逆。

)气逆则头痛。

耳聋不聪。

颊肿。

取血者。

(胁中气满。

独异于常。

乃气逆之诊。

随其左右。

有则刺之。

)心病。

实则胸中痛。

胁支满痛。

膺背肩甲间痛。

两臂内痛。

虚则胸腹大。

胁与腰相引痛。

取其经少阴、太阳。

舌本下血。

其变病。

刺中血。

(或呕变也。

在掌后。

去腕半寸。

)脾病。

实则身重善饥。

肉痿。

足不收。

行善螈。

脚下痛。

虚则腹满。

肠鸣飧泄。

食不化。

取其经。

太阴、阳明、少阴血。

肺病。

实则喘咳逆气。

肩背痛。

汗出。

尻阴股膝髀足皆痛。

虚则少气不能报息。

耳聋嗌干。

取其经。

太阴、足太阳外。

厥阴内血。

(太阳外。

厥阴内。

则少阴也。

视少阴足脉。

左右有血满异常者。

刺之。

)肾病。

实则腹大胫肿。

喘咳身重。

寝汗憎风。

虚则胸中痛。

大小腹痛。

清厥意不乐。

取其经。

少阴、太阳血。

(注云。

凡刺之道。

虚补实写。

不虚不实。

以经取之。

是谓得道。

经络有血。

刺而去之。

是谓守法。

犹当揣形定气。

先去血脉。

而后乃调有余不足也。

)或曰。

六腑病形刺法何如。

经曰。

大肠病者。

肠中切痛而鸣。

冬日重感于寒则泻。

当脐痛。

不能久立。

与胃同候。

取巨虚上廉。

胃病者。

腹胀。

胃脘当心而痛。

上支两胁。

膈咽不通。

食饮不下。

取之三里。

小肠病者。

小腹痛。

腰脊控睾而痛。

时窘之后。

当耳前热。

若寒甚。

若独肩上热甚。

及手小指次指间热。

若脉陷者。

此其候也。

取之巨虚下廉。

三焦病者。

腹胀。

小腹尤坚。

不得小便。

窘急。

溢则水留为胀。

取之委阳。

膀胱病者。

小腹偏肿而痛。

以手按之。

即欲小便而不得。

肩上热。

若脉陷。

及胫踝后足小指外廉皆热。

取之委中。

胆病者。

善太息。

口苦。

呕宿汁。

心中澹澹。

恐人将捕之。

嗌仲介介然。

数唾。

在足少阳之本末。

亦视其脉之陷下者。

灸之。

取阳陵泉。

(凡刺此者。

必中气穴。

无中肉节。

中肉节。

则皮肤痛。

中筋。

则筋缓。

邪气不出。

补写反。

则病益笃。

)或曰。

精气津液血脉。

亦有别乎。

经曰。

两神相搏。

合而成形。

常先身生。

是谓精。

上焦开发。

宣五谷味。

熏肤。

充身。

泽毛。

若雾露之溉。

是谓气。

腠理发泄。

汗出溱溱。

是谓津。

谷入气满。

淖泽注于骨。

骨属屈伸。

泄泽补谓脉。

精脱者。

耳聋。

气脱者。

目不明。

津脱者。

腠理开。

汗大泄。

液脱者。

骨属屈伸不利。

色夭。

脑髓消。

胫酸。

耳数鸣。

血脱者。

色白。

夭然不泽。

其脉空虚。

或曰。

病有在气分者。

在血分者。

不知针家亦分气与血否。

曰。

气分血分之病。

针家亦所当知。

病在气分。

游行不定。

病在血分。

沉着不移。

以积块言之。

腹中或上或下。

或有或无者。

是气分也。

或在两胁。

或在心下。

或在脐上下左右。

一定不移。

以渐而长者。

是血分也。

以病风言之。

或左足移于右足。

或右手移于左手。

移动不常者。

气分也。

或常在左足。

或偏在右手。

着而不走者。

血分也。

凡病莫不皆然。

须知在气分者。

上有病。

下取之。

下有病。

上取之。

在左取右。

在右取左。

在血分者。

随其血之所在。

应病取之。

苟或血病写气。

气病写血。

是谓诛伐无过。

咎将谁归。

或曰。

三阴三阳。

气血多少之刺。

可得闻乎。

曰。

经曰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

多血多气。

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手少阴心、足少阴肾、手太阴肺、足太阴脾六经。

少血多气。

手厥阴心包络、足厥阴肝、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四经。

多血少气。

故刺阳明。

出血气。

刺太阳、厥阴。

出血恶气。

刺少阳、太阴、少阴。

出气恶血。

故曰。

知脏腑血气之多少。

而用补写是也。

或曰。

形气病气。

何以别之。

经曰。

形气不足。

病气有余。

是邪胜也。

急写之。

形气有余。

病气不足。

急补之。

形气不足。

病气不足。

此阴阳俱不足也。

不可刺之。

刺之则重不足。

老者绝灭。

壮者不复矣。

形气有余。

病气有余。

此阴阳俱有余也。

急写其邪。

调其虚实。

故曰。

有余者写之。

不足者补之。

此之谓也。

(夫形气者。

气谓口鼻中喘息也。

形谓皮肉筋骨血脉也。

形胜者。

为有余。

消瘦者。

为不足。

其气者。

审口鼻中气。

劳役如故。

为气有余也。

若喘息气促气短。

或不足以息者。

为不足。

故曰。

形气也。

乃人之身形中气血也。

当补当写。

不在于此。

只在病来潮作之时。

病气精神增添者。

是病气有余。

乃邪气胜也。

急当写之。

病来潮作之时。

精神困穷。

语言无力及懒语者。

为病气不足。

乃真气不足也。

急当补之。

若病患形气不足。

病来潮作之时。

病气亦不足。

此阴阳俱不足也。

禁用针。

宜补之以甘药。

不已。

脐下气海穴取之。

)或曰。

病有脏腑阴阳内外高下。

何别何治。

愿详言焉。

经曰。

内有阴阳。

外亦有阴阳。

在内者。

以五脏为阴。

六腑为阳。

在外者。

筋骨为阴。

皮肤为阳。

故曰。

病在阴之阴者。

刺阴之荥。

病在阳之阳者。

刺阳之合。

病在阳之阴者。

刺阴之经。

病在阴之阳者。

刺脉络。

又曰。

病有形而不痛者。

阳之类也。

无形而痛者。

阴之类也。

无形而痛者。

其阳完而阴伤之也。

急治其阴。

无攻其阳。

有形而不痛者。

其阴完而阳伤之也。

急治其阳。

无攻其阴。

阴阳俱动。

乍有形乍无形。

加以烦心。

命曰阴胜其阳。

此谓不表不里。

其形不久。

经曰。

风寒伤形。

忧恐忿怒伤气。

气伤脏乃病。

脏伤形乃应。

风伤筋脉。

筋脉乃应。

此形气外内之相应也。

治此者。

病九日。

三刺而已。

病一月。

十刺而已。

多少远近。

以此衰之。

久痹不去身者。

视其血络。

尽出其血。

帝曰。

内外之病。

难易之治何如。

伯高曰。

形先病而未入脏者。

刺之半其日。

脏先病而形乃应者。

刺之倍其日。

经曰。

刺诸热者。

如以手探汤。

刺寒清者。

如人不欲行。

阴有阳疾者。

取之下陵、三里。

正往无殆。

气下乃止。

不下复始也。

疾高而内者。

取之阴之陵泉。

疾高而外者。

取之阳之陵泉。

经曰。

病在上者。

阳也。

病在下者。

阴也。

痛者。

阴也。

以手按之不得者。

阴也。

深刺之。

痒者。

阳也。

浅刺之。

病先起阴者。

先治其阴。

后治其阳。

病先起阳者。

先治其阳。

后治其阴。

(病在上者。

下取之。

在下者。

上取之。

病在头者。

取之足。

在腰者。

取之。

病生于头者。

头重。

生于手者。

臂重。

生于足者。

足重。

治病者。

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经曰。

病始手臂者。

先取手阳明、太阴而汗出。

病始头首者。

先取项太阳而汗出。

病始足胫者。

先取足阳明而汗出。

足太阴可汗出。

足阳明可汗出。

故取阴而汗出甚者。

止之于阳。

取阳而汗出甚者。

止之于阴。

或曰。

经言病有虚邪。

有实邪。

有贼邪。

有微邪。

有正邪。

何谓也。

经曰。

从后来者。

为虚邪。

从前来者。

为实邪。

从所不胜来者。

为贼邪。

从所胜来者。

为微邪。

自病者。

为正邪。

假令心病由中风得之。

为虚邪。

木在火后。

生火为母也。

饮食劳倦得之。

为实邪。

土在火前。

为子也。

中湿得之。

为贼邪。

水克火也。

伤寒得之。

为微邪。

火胜金也。

伤暑得之。

为正邪。

火自病也。

或曰。

有正经自病。

有五邪所伤。

针治亦当别乎。

经曰。

忧愁思虑。

则伤心。

形寒饮冷。

则伤肺。

恚怒气逆。

上而不下。

则伤肝。

饮食劳倦。

则伤脾。

久坐湿地。

强力入水。

则伤肾。

此正经自病也。

盖忧思喜怒。

饮食动作之过。

而致然也。

风喜伤肝。

暑喜伤心。

饮食劳倦喜伤脾。

(劳倦亦自外至)寒喜伤肺。

湿喜伤肾。

此五邪所伤也。

盖邪由外至。

所谓外伤也。

凡阴阳脏腑。

经络之气。

虚实相等。

正也。

偏实偏虚。

失其正。

则为邪矣。

由偏实也。

故内邪得而生。

由偏虚也。

故外邪得而入。

机按。

经言凡病皆当辨别邪正内外虚实。

然后施针补写。

庶不致误。

或曰。

经言虚者补之。

实者写之。

不虚不实。

以经取之。

何谓也。

经曰。

虚者补其母。

母能令子实也。

实者写其子。

子能令母虚也。

假令肝病虚。

则补厥阴之合。

曲泉。

实则写厥阴之荥。

行间。

不虚不实。

以经取之者。

是正经自病。

不中他邪。

当自取其经。

如井主心下满之类。

正经自病。

所谓忧愁思虑则伤心。

强力入水则伤肾之类是也。

不虚不实。

是诸脏不相乘。

故云自取其经(重解卷末)或曰。

经言无实实。

无虚虚。

损不足。

益有余。

何谓也。

经曰。

此谓病有虚实也。

假令肝木实。

肺金虚。

金木当更相平。

当知金平木。

假令肺实而肝虚。

微少气。

用针不补其肝。

而反重实其肺。

所谓实其实。

虚其虚。

损不足。

益有余也。

或曰。

七情所伤之病。

何以察识。

亦可以刺否。

经曰。

智者之养生也。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邪僻不生。

长生久视。

故心怵惕思虑。

则伤神。

伤神则恐惧自失。

脾忧愁而不解。

则伤意。

意伤则乱。

肝悲哀动中。

则伤魂。

魂伤则狂忘不精。

肺喜乐无极。

则伤魄。

魄伤则狂。

肾盛怒而不止。

则伤志。

志伤则喜忘。

恐惧而不解。

则伤精。

精伤则骨酸痿厥。

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

不可伤。

伤则失守而阴虚。

阴虚则无气。

无气则死矣。

故用针者。

察观病患之态。

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

五者以伤。

针不可以治之也。

又曰。

肝藏血。

血舍魂。

肝气虚则恐。

实则怒。

脾藏营。

营舍意。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

五脏不安。

实则腹胀。

泾溲不利。

心藏脉。

脉舍神。

心气虚则悲。

实则笑不休。

肺藏气。

气舍魄。

肺气虚则鼻塞不利。

少气。

实则喘喝。

胸盈仰息。

肾藏精。

精舍志。

肾气虚则厥。

实则胀。

五脏不安。

必审五脏之病形。

以知其气之虚实而谨调之也。

又曰。

肺心有邪。

其气留于两肘。

肝有邪。

其气留于两腋。

脾有邪。

其气留于两髀。

肾有邪。

其气留于两。

凡此八虚者。

皆机关之宝。

真气之所过。

血络之所游。

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

住留则伤筋络骨节。

机关不得屈伸。

故病挛也。

或曰。

八正之候何如。

经曰。

候此者。

常以冬至之日。

立于叶蛰之宫。

其至也。

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

风雨从南方为虚风。

主伤人杀害。

故圣人谨候虚风而避之。

邪弗能害。

)其以夜半至也。

民皆卧而弗犯。

故其岁民少病。

以昼至也。

民皆懈惰而中之。

故民多病。

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

至其立春。

阳气大发。

腠理开。

因立春之日。

风从西方来者。

民皆又中于虚风。

此两邪相搏。

经气结代者矣。

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

命曰遇岁露焉。

而岁之和而少贼风。

则民少病而少死。

贼风邪气寒温不和。

则民多病而死矣。

或曰。

诸病逆顺。

可得闻乎。

经曰。

腹胀身热脉大。

一逆也。

腹鸣而满。

四肢清泄脉大。

二逆也。

衄而不止脉大。

三逆也日而死矣。

腹大胀。

四末清。

脱形泄甚。

一逆也。

腹胀便血。

脉大时绝。

二逆也。

咳溲血脱形。

脉时而死矣。

工不察此而刺之。

是谓逆治。

五夺者。

形肉已夺。

一也。

大夺血之后。

二也。

大汗出之后。

三也。

大泄之后。

四也。

新产及大血之后。

五也。

此皆不可写。

热病脉静。

汗已出。

脉盛躁。

一逆也。

病泄。

脉洪大。

二逆也。

着痹不移。

肉破。

身热。

脉偏绝。

三逆也。

淫而夺形。

身热。

色夭然白。

及后下血笃重。

四逆也。

寒热夺形。

脉坚搏。

五逆也。

小儿病。

头毛皆逆上者。

必死。

或曰。

经言痹病有众痹。

有周痹。

何分别耶。

经曰。

众痹者。

此各在其处。

更发更止。

更居更起。

以右应左。

以左应右。

非能周也。

刺此左右。

各当其所。

痛从上下者。

先刺其下以遏之。

后刺其上以脱之。

痛从下上者。

先刺其上以遏之。

后刺其下以脱之。

此内不在脏。

而外未发于皮。

独居分肉之间。

真气不能周。

故曰周痹。

问曰。

经言凡痹往来。

行无常处者。

在分肉间痛。

刺之以月。

死生为数。

何也。

经曰。

用针者。

随气盛衰以为数。

针过其数。

则曰脱气。

不及日数。

则气不写。

左刺右。

二日二。

渐多之。

十五日十五。

十六日十四。

渐少之。

(如是刺之则无过数。

无不及矣。

)或曰。

经言热病有五十九刺。

可得闻欤。

经曰。

热病三日。

气口静。

人迎躁者。

取之诸阳。

五十九刺。

以写其热。

而出其汗。

实其阴是。

头入发一寸旁三分各三。

凡六。

更入发三寸。

边五。

凡十。

耳前后口下者各一。

项中一。

凡六。

巅上一。

囟会一。

发际一。

廉泉一。

风池二。

天柱二也。

热病七日八日。

脉口动。

喘而短(一作弦)者。

急刺之。

汗且自出。

浅刺手大指间。

热病汗且出。

及脉顺可汗者。

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

写之则热去。

补之则汗出。

汗出太甚。

取之内踝上横脉以止之。

热病七八日。

脉微小。

病溲血。

口中干。

日半死。

脉代者。

一日死。

热病已得汗。

脉尚躁。

喘且复热者死。

热病七八日。

脉不躁。

躁不散数。

后三日中有汗。

三日不汗。

四日死。

热病脉尚盛颇有寒者。

热在髓。

死不可治。

又热病不可刺者有九。

一曰。

汗不出。

大颧发赤。

哕者死。

二曰。

泄而腹满甚者死。

三曰。

目不明。

热不已者死。

四曰。

老人婴儿。

热而腹满者死。

五曰。

汗不出。

呕下血者死。

六曰。

舌本烂。

热不已者死。

七曰。

咳而衄。

汗不出。

出不至足者或曰。

刺热病亦有异乎。

或曰。

寒热瘰在颈腋者。

何气使然。

经曰。

此皆鼠寒热之毒瓦斯。

留于脉而不去也。

鼠之本。

皆在于藏。

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

其寒热。

审按其道以予之。

徐往徐来以去之。

其小如麦者。

一刺知。

三刺已。

若反其目视之。

其中有赤脉。

上下贯瞳子。

见一脉。

一岁死。

见一脉半。

一岁半死。

见二脉。

二岁死。

见二脉半。

二岁半死。

见三脉。

三岁死。

见赤脉不下贯瞳子。

可治也。

或曰。

痈疽何以治之。

经曰。

痈疽之生。

脓血之成。

积微之所生也。

故圣人自治于未有形也。

愚者遭其已成者。

脓已成脓血者。

其惟砭石铍锋之所取也。

所谓多害者。

观逆顺也。

其白眼青。

黑眼小。

一逆。

内药而呕。

二逆。

腹痛渴甚。

三逆。

肩项不便。

四逆。

音嘶色脱。

五逆。

除此五者。

顺矣。

或曰。

水肿之病。

宜刺乎。

经曰。

经脉满则络脉溢。

络脉溢则缪刺之。

以调其络脉。

使复其形而不肿。

缪刺者。

不分隧。

脉微弱者。

今亦往往而缪刺之。

祸不旋踵。

盖不审经言。

脉络满溢。

宜缪刺之理也。

或曰。

人有肥瘦白黑小长。

刺法同乎否乎。

经曰。

年质壮大者。

血气充盈。

肤革坚固。

因加以邪。

刺此者。

深而留之。

婴儿者。

其肉脆色少。

肉廉廉然。

薄唇轻言。

血清气滑。

易脱于气。

易损于血。

刺此者。

浅而疾之。

壮士真骨者。

坚肉缓节。

监监然。

此人重则气涩血浊。

刺此者。

深而留之。

多益其数。

劲则气滑血清。

刺此者。

浅而疾之。

常人者。

视其黑白。

各为调之。

其端正敦浓者。

血气调和。

刺此者。

无失常数也。

或曰。

匹夫大人。

刺法同乎。

经曰。

气滑则出疾。

气涩则出迟。

气悍则针小而入浅。

气浊则针大而入深。

深则欲留。

浅则。

春气在毛。

夏气在皮肤。

秋气在分肉。

冬气在筋骨。

凡刺病者。

各以其时为齐。

故刺肥人以秋冬之齐。

刺瘦人以春夏之齐。

经曰。

营之生病也。

寒热少气。

血上下行。

卫之生病也。

气痛时来时去。

怫气贲响。

风寒客者内热。

刺布衣者以火淬之。

刺大人以药熨之。

以熨寒痹所刺之处。

令热入至于病所。

起步内无见风。

每刺必熨。

如此病已。

所谓内热也。

或曰。

三虚三实者。

何谓也。

经曰。

三虚者。

乘年之衰。

逢月之虚。

失时之和。

因为贼风所伤。

是谓三虚。

故论不知三或曰。

人身有四海。

何也。

经曰。

胃者水谷之海。

其输上在气街。

下至三里。

冲脉者。

为十二经之海。

其输上在于大杼海。

其输上在于其盖。

下在风府。

气海有余者。

气满胸中。

息面赤。

不足。

则气少不足以言。

血海有余。

则常想其身大。

怫然不知其所病。

不足。

常想其身小。

狭然不知其所病。

水谷之海有余。

则腹满。

不足。

则饥不受谷食。

髓海有余。

则轻劲多力。

自过其度。

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

治此者。

审守其输。

而调其虚实。

无犯其害。

顺者得复。

逆者必败。

或曰。

诸家言某穴主某病。

其说亦可从乎。

曰。

治病无定穴也。

邪客于人。

与正周流上下。

或在气分。

或在血分。

无有定止。

故喻用针守某穴主某病之说。

执中无权。

按谱施治。

譬之狂潦泛溢。

欲塞下流而获安者。

亦偶然耳。

夫病变无穷。

灸刺之法亦无穷。

或在上。

下取之。

或在下。

上取之。

或正取之。

或直取之。

审经与络。

分血与气。

病随经所在。

穴随经而取。

庶得随机应变之理。

岂可执以某穴主某病哉。

或曰。

此固然矣。

但学人望洋无下手处。

曰。

譬犹匠者。

教人以规矩。

取方圆也。

规矩之法在师。

方圆之法则在子弟。

夫圣人之于针。

非经络孔穴。

无以教后学。

后学非经络孔穴守神。

粗守关。

上守机。

机之动。

不离其空中。

此之谓也。

或曰。

八穴治病。

多有效者。

何如。

曰。

人身正经十二。

奇经有八。

大络十五。

小络三百余。

皆所以行气血也。

圣人取穴。

三百不知。

孔穴不可不认。

不知经络。

无以知血气往来。

不知孔穴。

无以知邪气所在。

知而用。

用而的。

病乃可安。

今之用八穴者。

络穴六。

经穴二。

余络余经。

置而不用。

速求巧捷。

遂悖圣经。

又有六十六穴。

拘于日时开阖。

用之犹未周备。

而况拘于八穴者乎。

盖八穴病在气分。

则有可劫之功。

若在血分。

徒损元气。

病何由安。

正是血病而泻气也。

邪在血分。

则直求病之所在。

而取之可也。

今人泥而不用。

良可笑耶。

或曰。

膻中、鸠尾、中庭。

人亦有针之者。

宁无禁乎。

曰。

心为一身之主。

至贵不可犯。

膻中、鸠尾、巨阙。

心之宫城也。

心主虚怯。

不能主事。

狂者有之。

用针之士。

多于膻中、鸠尾、中庭针之。

亦犹伊芳尹之于太甲。

周公之于孺子。

事有差误。

则将倾覆社稷。

荼毒生灵。

其害有不可胜言者矣。

夫针三穴亦然。

犯真心。

死不可救。

必须自揣己才。

果有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