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坐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8479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坐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坐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坐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坐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坐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坐着.docx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坐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坐着.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坐着.docx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坐着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坐着

【篇一: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坐着】

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不争。

(人群)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

礼义生而制法度。

法者,治之端也。

隆礼至法则国有常。

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摘编自《荀子》

材料二

汉兴,江都相董仲舒亦大儒,作书美孙卿(即指荀子)。

——(西汉)刘向《叙录》

“荀卿全是申、韩”,“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荀子认为,礼在社会理想层面上的价值是建立社会等差秩序。

礼的本意和功能是对人之放任的约束,是对等差秩序的遵守。

这种价值取向将会在社会分化的态势下,发挥其社会整合的功能。

荀子的礼法价值观虽然有以道德裹胁法律的倾向,但他明确指出了道德与法律的互动关系,充分认识到了道德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另外,荀子还强调为政者的品德对于社会政治的决定性影响,要求处于政治实践中的从政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性。

——高春花《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1)概括材料一中荀子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

(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荀子思想在西汉和南宋学术界的不同境遇。

根据材料1、2和所学知识,简析出现不同境遇的主要原因。

(6分)

(3)对材料三中荀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价值,你是如何理解的?

(4分)

【篇二: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坐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1938年,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写了一封《给后代的信》:

“我们的时代出现了不少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创造本来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好。

我们早已利用机器横渡海洋,也用了有可能使人类最终摆脱所有体力苦力的机械力量。

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用电磁波在世界各个角落毫不费力互通讯息。

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还完全是无组织的。

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生怕事业遭受悲惨的贫困,并且不同国家的人还不时互相残杀,这种悲惨景象使所有想到将来的人都感到恐怖和难受。

”材料二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感情上并不是中立的,但作为人类,我们必须记住,决不可用战争去解决这些争端……如果我们这样做出抉择,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幸福、知识和智慧的不断增进。

难道我们由于忘不了我们的争吵,竟然要舍此而要选择死亡吗,作为人,我们要向人类呼吁:

牢记住你们的人性,忘掉其他。

——《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1955年)回答:

(1)根据两则材料,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

(5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给后代的信》以及《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

(10分)-跟谁学

【篇三: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坐着】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

【高考调研】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29

课时作业(二十九)

一、单项选择题

a.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坚持以人为标尺

b.智者学派能言善辩,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

c.智者学派注重现实,苏格拉底强调美德

d.苏格拉底的学说不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安提丰认为付出价值的东西就应该收取费用,苏格拉底则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这说明二者一个重视现实,一个重道德,c项正确。

“以人为标尺”是智者学派的主张,不符合苏格拉底;b项说法错误;d项材料中无反映。

()

a.“人是万物的尺度”b.雅典的直接民主的价值

c.“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d.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答案c

解析从材料“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结合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可以判断出是苏格拉底思想,与其相关的是c项。

a.否定神的存在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d.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答案d解析材料“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

?

取得养生之资的”,说明智者学派宣扬人的尊严和权威,与之对应的是d项。

普罗泰格拉认为神不可知,但并没有否认神的存在,ac两项错误;当时还没有天主教会,b项错误。

()a.哲学关注“人”本身b.希腊民主走向衰落

c.社会道德世风日下d.其反对智者学派

答案b

解析针对雅典社会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的现象,苏格拉底希望通过重塑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故b项。

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要有高尚的品德

c.要肯定人的价值d.人要有理性的认识

答案d

解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苏格拉底强调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的是人的理性。

故选d项。

a.主张用其他的政治形式代替民主制

b.认为民主制必须加强公民政治修养

c.主张不应该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政治

d.认为有钱的人就是最好的统治者

答案b

解析acd三项在材料中并无相关信息提示,故排除;题干所表达的实质问题在于公民素质,故选择b项。

a.反对雅典实行直接民主b.主张男女平等

c.批评雅典公民滥用民主d.提倡“精英治国”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比喻体现了雅典民主由繁荣逐渐走向衰落,此时苏格拉底主张“精英治国”,反对直接民主。

故选d项。

a.人自身c.自然科学d.宇宙本原

答案a

解析五位思想家论述的都是有关人的问题,因此,a项正确。

bc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a项。

a.重视人的理性和道德b.坚持思想自由至上的原则

c.崇尚怀疑主义的精神d.吸收孔子等级有序的观点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柏拉图推崇的是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主张有道德和理性的哲人治国。

故选a项。

①肯定、重视人的价值②赞同雅典直接民主制度③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④重视教育,以挽救颓废的城邦制度

a.①③b.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看,柏拉图认为,人只有受到适当教育,才是“文明的动物”;每个人应该执行“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即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任何工作。

据此可知,①③④与材料信息符合,柏拉图不赞成过于泛滥的民主,排除②。

因此选c项。

①准确揭示了人的本性②表达了作者的民主意识

③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政治环境④体现了公民政治的理念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并没有准确揭示人的本性,排除有①的选项即可。

故选b项。

a.唯物主义者b.理性主义者

c.经验主义者d.唯心主义者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思辨”一词可知选择b项。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孔子“仁”的主要内容是人,以人为本,以人为自己思考的核心。

“仁者,爱人”,爱人成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内在出发点,成为一切人的行为的内在根据。

仁使得人的一切行动皆出于内心的要求,不再听命于外在的神灵,跪拜在神灵的脚下。

人获得了主体的位置,不再是神灵的附庸,人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孔子儒家思想与人文主义》

材料二普罗泰格拉接受了赫拉克利特关于万物流变的思想,认为变动不居的感觉现象是真实的,万物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

但是他从这种素朴的感觉论走向了相对主义和怀疑论。

断言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据各自的感觉作出不同的判断,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

因此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

“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

由此又断定“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

他根据这种观点,对传统宗教神学提出了怀疑: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别归纳孔子和普罗泰格拉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二人思想的共同之处。

(7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人思想对后世的不同影响。

(6分)

答案

(1)孔子:

提倡“仁”,人应以爱人之心为行动准则,人是自己的主人,不应听命于神。

(2分)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人的感觉判断世间万物,质疑神。

(2分)二人都强调了人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强调了人的价值。

(3分)

(2)影响:

孔子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封建君主维护统治的工具,影响深远。

(3分)普罗泰格拉的思想成为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及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3分)

材料一(苏格拉底哲学的原则是)“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他的天职、他的目的、世界的最终目的、真理、自在自为的东西,必须通过他自己而达到真理这就是意识复归于自己”。

——黑格尔

材料二平民主义者先假定了正义在于“平等”;进而又认为平等就是至高无上的民意;最后则说“自由和平等”就是“人人各行其意愿”。

在这种极端形式的平民政体中,各自放纵于随心所欲的生活,结果正如欧里庇特所谓“人人都各如其妄想”(而实际上成为一个混乱的城邦)。

这种自由观是卑劣的。

公民都应遵守一邦所定的生活规则,让各人的行为有所约束,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和自由相对的)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卷五

材料三“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下面是处在同一时段的中国和希腊的思想家们的观点或名言。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

(4分)

(2)材料二中亚里士多德的核心观点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的表格指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古代思想家在研究内容上有何异同?

(5分)

答案

(1)观点:

“认识你自己”;尊崇理性。

(4分)

(2))观点:

随心所欲的自由观是卑劣的,个人的自由得到法律的保障,同时也应该受到法律的规范。

(4分)

(3)相同:

都重视对人类自身或人性的研究。

(2分)不同:

古希腊思想家还重视对自然或客观世界的研究。

(3分)

篇二:

青岛二中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试题

青岛二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三学段模块考试

说明:

1.试卷共4页,答题卡共2页。

请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2.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听便”。

上述规定体现出

a.《十二铜表法》实际是习惯法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债务人利益c.《十二铜表法》兼顾奴隶利益d.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严格的限制

8.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到: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

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文中“完美的政治设计”指的是a.建立君主立宪政体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颁布了《权利法案》d.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9.《独立宣言》写道:

“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

”这句话体现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是a.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b.美国实行联邦制

c.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通过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d.美国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办法实现制约和平衡

10.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

这说明当时a.外国已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c.中国的涉外法律较西方先进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11.曾国藩的《讨粤匪檄》: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

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请问:

文中的“粤匪”是指何人?

a.林则徐b.洪秀全c.孙中山d.陈独秀

12.俄国记者扬契维茨基记述了6月2日夜间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场面:

“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

但是团民仍然挥舞大刀长矛,高喊‘义和拳!

红灯照!

’向车站前进。

”这一年是

a.甲午年b.戊戌年c.庚子年d.辛亥年

13.康有为在诗中写道:

“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

?

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①甲午海战②《马关条约》的签订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④百日维新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第i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父系大家庭的基础上?

?

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地政权。

”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分封制d.行省制

2.孙中山在评价科举制时说:

“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科举制

a.利弊参半b.利大于弊c.弊大于利d.主张废除3.唐中宗曾未经三省同意封过一些官职,事后,这些官员大都被人瞧不起。

这说明a.唐代君主专制高度强化b.皇权一定程度受到三省制约c.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d.唐代出现君主立宪制的雏形

4.“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b.宰相制度c.宦官集团d.胡惟庸集团

5.“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

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

?

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

”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权力制约b.公民意识c.平民政治d.法律至上

6.亚里士多德说:

“谁说应该让一个人来统治?

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下列不能体现其思想的是

a.雅典公民大会b.明朝内阁

c.英国议会d.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十二铜表法》规定:

“凡依?

现金借贷?

的方式缔结契约的,其所用的语言即为当事人的法律……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

14.“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这段歌词创作的背景是

a.洋务运动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北伐进军长江流域,胜利在望d.一战结束,中国成为战胜国

15.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精神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16.孙中山曾称赞某国“今竟一旦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成立一新共和国,与中国作佳邻焉。

”孙中山称赞的某国是

a.德国b.美国c.日本d.俄国

17.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

“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

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①是珍贵的史料②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

a.①正确,②③错误b.②正确,①③错误c.①③正确,②错误d.③正确,①②错误

18.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

“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

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

”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19.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强调,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下列能够体现“借鉴”西方政治文明成果的制度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多党制③“一国两制”④差额选举制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④

20.毛泽东曾经总结“1840年起,几乎世界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c.中国的近代化尚未起步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21.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bradley在1951年5月15日国会听证会上说:

“红色中国不是一个寻求统治世界的强大国家。

坦率地讲,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意见是,这个战略将使我们卷入一场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的战争。

”材料中的“战争”是指a.中国的内战b.朝鲜战争c.越南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22.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挖苦道:

这个传说中的周恩来是何许人也?

不久,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成功的促进了有色人种的团结,并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的外交局面。

材料中所说的会议是指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会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3.1943年丘吉尔说: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这反映了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4.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提出了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提出“日本要运用经济、技术力量,积极参与构筑国际新秩序。

”这体现出

a.两极格局被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所取代b.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25.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惧色。

”这则报道c.美苏“冷战”兴起d.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20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

?

,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

——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

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

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

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cctv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三:

1875年前后,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开始有了巨大差别。

?

?

非常凑巧,当时所有重要的非欧洲帝国都处在衰落之中。

它们的统治者从自己的臣民群里只能得到最微不足道的支持,像18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使英国人有可能在印度进行接管,同样,19世纪土耳其苏丹、伊朗国王、中国皇帝和日本幕府的腐败无能和昏庸无道,都使得欧洲人的入侵轻易获得成功。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

(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政治文明产生的影响。

(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议会地位及议会权力的分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分)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4分)

(3)以法国和中国的史实为例说明材料三中欧洲国家与非欧洲国家在政治层面的“巨大差别”。

(6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初“工业建设会”发表成立旨趣:

丕(大)焕新猷(),自必首重民生,为更始之要义;尤必首重工业,为经(治理)国之宏图?

?

往者忧世之世,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难而无效也,则以专制之政毒未除,障害我工业之发达?

?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形容众人归向)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1912年2月28日《民声日报》

材料二:

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

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

---?

?

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

?

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

?

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

——南京临时政府颁《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社会思潮?

这一思潮得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8分)

(2)材料二反映了教育要遵循的思想是什么?

谈谈这一思想在当时的作用。

(7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8.(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卡维林?

?

认为农奴制“使整个国家陷入不正常状态,并使国民经济中产生危害国家机体的人为现象,?

?

如果这个制度原封不动,那么几十年以后,它就会把整个国家毁灭。

”他主张农民应从农奴制下获得解放并得到他们现在耕种的土地,但要考虑地主对土地的权利,由农民给予补偿,赎买手续应由政府拟定。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二:

当今已陷入沼泽,若国家仍维持封建之四分五裂,危险之至。

所谓人穷则求助天,今则无处可求。

外部威胁,迫在眉睫,无应对之方。

于是乎,托福于万世一系的皇室,以成为日本统一之基石。

?

?

依据人文之发展,大义名分之声起。

虽甚为微弱,然兹有国难,无论如何,必须统一国家。

以此之力,同担国难,除此之外,别无它途。

此一精神猛然而起,就产生了攘夷党、勤王党。

勤王党、攘夷党结为一体,产生了?

?

运动。

——大隈重信《明治宪政经济史论》

材料三:

泰西议院之法?

?

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即孟子所称“庶人在官”者,英美各邦所以强兵富国、纵横四海之根源也。

?

?

泰西各国靡然向风,民气日舒,君威亦日振。

?

?

即敌国外患纷至沓来,力竭势孤,其能支柱,而人心不死,国步难移,积土成山,积流成海,能胜而不能败,能败而不能亡。

——陈炽《庸书》

(1)概括材料一中卡维林的主要观点。

(3分)

(2)据材料二归纳大隈重信所说“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

(4分)

(3)据材料三概括陈炽对西方“议院之法”的看法,并据此指出他属于哪一政治派别。

(6分)

(4)概括三人观点的共同影响?

(2分)

附加题(附加题10分,但试卷总分不能超过100分)

29.(10分)1911年,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带着民族屈辱的印记诞生在中华大地上,从建校伊始,清华便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

“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

”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

“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能渐渐融洽于近世之文化。

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

1908年10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

?

?

(学生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

1909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游美学务处”,专司选考留美学生,并筹建游美肄业馆,?

?

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正式将肄业馆定名为“清华学堂”。

由“退款办学”建立的清华学堂,曾被称作“赔款学校”。

早年,清华学生也称清华为“国耻纪念碑”,“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更不幸而生长于国耻之中。

?

?

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

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

——《清华生于国耻:

清华大学建校与美国庚子退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