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作文700字十篇.docx
《清明节的作文700字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节的作文700字十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明节的作文700字十篇
【精华】清明节的作文700字十篇
【精华】清明节的作文700字十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松散甚至无主题。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收集的清明节的作文700字10篇,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今日是清明节,为了拜祭祖先,我跟父亲母亲回到老家,一路上阳光灿烂,春风暖暖,可是父亲似乎不怎么开心,我也就不敢太那么乐呵。
小心翼翼地跟着爸妈后面走,突然父亲问我:
“聪聪,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吗?
”我摇摇头,父亲给我讲开了:
古代的时候,人类就认为,清明节即起始于节气。
汉代刘安所着《淮南子》称:
“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那么清明风至。
”这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故有“三月节”之称。
后来,《岁时百问》一书曾做解释: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显而易见,清明节是因它所处的时令,在光照、气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后来,皇帝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把这天叫做寒食节(也就是今日的清明节)。
久而久之,清明节就成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说话间,不知不觉就到了爷爷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开满油菜花的田地里。
反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杨柳随着春风轻舞,偶尔有几只小鸟忽的一下飞走又忽的一下飞来,给寂静的墓地带来一丝活力……
来到墓旁,只见整个墓地杂草丛生,一块石头碑上刻着爷爷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时间,我算了一下,爷爷和奶奶年纪轻轻地就去世了,听父亲讲爷爷奶奶都是十分勤劳善良的农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节约来的钱都供应父亲念书,自己有病了也舍不得看,当父亲刚刚参加工作,日子刚刚好起来,本该享福了,却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变得沉闷起来,难怪杜牧在诗中说“路上行人欲断魂”,父亲跟母亲不声不响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虽然我没有见过爷爷奶奶,可是两行思念伤心的泪水还是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杂草清理干净了,父亲点上了纸钱,红红的火焰映红了父亲的脸,父亲凝视着一张张寄托哀思的纸钱在火中发黄,卷起,变灰……脸颊上流下了不知是泪水还是汗珠。
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给爷爷奶奶磕了三个头,心里暗暗发誓:
一定要给爷爷奶奶争气,不让他们的辛劳白费……
今年清明时节虽然没有雨纷纷,可是路上行人一样欲断魂……
清明节是大家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大家以此表示对已故亲人的尊敬与思念。
今年清明节,大家全家还是象去年一样,早上乘车到木洞镇后,大家就急急忙忙地登上渡轮。
站在船头,我抬头一看,天空灰蒙蒙的,像要下雨的样子。
一阵江风袭来,我不禁感到阵阵寒意,我赶快捂紧随风飘动的春衣。
一阵“呜呜呜……”的船笛,又使我不禁精神一振。
突然,一只水鸟像闪电一般掠过江面,在白雾茫茫中转眼不见了踪影。
渡轮在隆隆的马达声中抖动着,送大家渡过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来到了江北。
路边农田的油菜花一片金黄。
远处山上红的桃花,白色的李花也竞相争艳,夹杂在青山绿树间真是好看。
一阵微风送来的阵阵花香,真让人陶醉。
小溪两旁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像在给大家扇风一样,更让我觉得春寒料峭。
大家一家人在山路上蹒跚前行。
临近墓地的一段路很不好走,大家一步三滑地好不容易到了墓地。
这时天上飘起了零星小雨,滴在我的脸上,令我感到了丝丝凉意。
我不由得想起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来。
诗中的描写的情景与现在是多么相似!
这时,外公将白色的纸幡挂上坟头的竹枝上。
纸幡立即随风飘舞起来。
我和大姑婆把篮子放在地上,在墓前点上香烛和纸钱。
大人都表情凝重。
妈妈教我点好三柱香,在墓前行了跪拜礼。
大姑婆眼圈红红的,跪在坟前说:
“爸爸,大家来看你来了。
”这一番话让我心潮起伏:
清明节来已故长辈坟前扫墓,这是儿女在表达对父辈的缅怀和尊敬,这是浓浓的、割不断的亲情啊!
我的思绪随着袅袅青烟飘逸着……这时,我觉得自己似乎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红烛发着或明或暗的光,一闪一闪地燃烧着,流下的蜡像是在人们流下的泪珠。
大家祭拜完后,在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大人们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慢慢地离开了墓地。
在回家的路上,我没说太多的话。
在满眼春色中,我感到自己长大了,自己肩上已有了不轻的责任。
我决定每年清明都来为已故的亲人扫墓,并对他们说,您们在那边还好吗?
“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清明节,又被称为扫坟节,鬼节,冥节,我们家乡的清明节虽然不像春节那么隆重,但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清明节了,因为清明节是十分有有意义而又有趣的。
我们家的祖坟在风景秀丽的北厂山上,满山遍野都是扫墓的人,山上人山人海。
瞧!
大人们准备了丰富的饭菜,还有点心、水果和饮料,有的用扁担挑着,有的有篮子背着,姑妈和阿姨拿着锄头、铲子,我们一边走一边唱着快乐的歌曲,还可以摘野果子吃,一路上有说有笑,全家人一起上山扫墓祭祖。
清明节扫墓祭祖可有意思了,要做很多事,终于到了老祖宗的墓前,我们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直立在祖宗的墓前面。
我们全家人就分头忙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墓得干干净净,接着爷爷还要把五颜六色的纸钱放在在坟前,奶奶献上果子、点心等贡品,然后我和表哥拿起两束洁白的鲜花,恭恭敬敬地放在了老祖宗的墓前。
最后祭拜仪式开始了,全家人按从大到小的辈份轮流给老祖宗磕头祭拜,奶奶口中还念念有词呢,瞧,奶奶念着:
“祖先保佑,让我们全家平平安安,保佑孩子们学习进步……”
我们祭拜完了之后,爸爸妈妈就开始给在”九泉之下”的老祖宗烧纸钱——阴间的钞票,我凝视着洁白鲜花,丰富的贡品,袅袅升起的香烟,坟墓更加显得庄重肃穆了。
看着长辈们悲伤的.表情,我的心情也难过起来。
爷爷摸着我的头说说:
“孩子,祭祀祖先,以表示我们后代的孝心,表达对老祖宗的崇高的敬意。
祖先会保佑我们全家平安。
妈妈说告诉我,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因此有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是我们家乡清明节的习俗。
开饭了,我们在坟旁边的地方吃东西,香喷喷的饭菜送上来了,今天全是凉菜。
有麻辣土豆片、甜酒、凉拌鸡肉、有米线、有卷粉,还有我最爱吃的饵丝。
我们大口大口地吃着香喷喷饭菜,吃饱了,就在山坡上玩耍。
打几个滚,采几束野花;渴了,就喝几口甘甜的山泉水;我和表哥、表姐玩捉迷藏的游戏,有趣极了。
在这个有意义的清明节里,我懂得了小朋友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我喜欢过清明节!
几滴春雨,下在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地方,点在那“欲断魂”的节气中,而我的思绪飘在那更远更远的空中,犹如断线的风筝,终究会落在不知是什么地方的地方。
从小,清明节在我的心中就不是一个十分清晰的节日,应该说是不熟悉,什么时候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去了也不知道,真的像烟雨一般,飘过那么过,松散那么散,不会触到我内心的任何角落。
这似乎是唯一一个没有彩色气球、没有欢笑的节日。
鲜花的美丽不是让咱们欣赏的,它们将飞向很远很远的地方,飞到爷爷奶奶飞到的地方。
烟火,翻开了人世间的另一扇门,那些话语那些泪水,都走进了那扇门。
这扇门啊,多少年前咱们看着那些此时令咱们缅怀的人都走了进去,是缓慢的,以后的每一年,咱们都要让火焰亲自翻开这扇门,没有人的进出,只有那些被咱们拿去祭奠的事物消失在其中。
这让我突然想起了宇宙中的黑洞,且不管两者能否做比喻,至少它们有着同样的行路方向,多么宽广深远的路,永远只会是单行道。
十岁那年,我第一次在清明时分去做了这个节应做的事情,我第一次去了爷爷奶奶的墓园。
记得墓碑旁的一株迎春花开得格外灿烂,挂满金黄色花朵的枝条在园中变得分外诡异,此时似乎已经不是生的权力使花朵开得这样亮丽,而是死的意念,使它绽放。
一个穿着黑大衣的人,黑色的袖管衬托着一双白皙而修长的手,这手中有一束这样金色的迎春花,看不清他的眼睛,他呼吸的声音是没有呼吸的声音。
这是他手中的迎春花,此时艳然绽放在我的身边。
我看着他,沉默。
无话可说的风静得像我与花之间空气的静,我与花同时都是这个世上还在呼吸的生灵,我却感觉这花并非人间。
满山的墓碑,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满山的松柏,人的生命是这样森严;满山未融化的雪,人的生命是这般凄凉。
清明,十岁的清明节。
清——明,清如同那天的天空,明如同那天天地间的一切光亮刺眼。
这两者貌似格外的不匹配,就像墓园中的墓碑与花朵,但它们确乎命定在一起。
我的思绪就这样飘飞。
从小就很少有放风筝的习惯,更没有在清明时节放风筝的经历了,而真正放飞过的几次中有一次风筝就很美丽地自由了。
我在清明节的思绪就如同那放飞了却永不归回的风筝。
在这“欲断魂”的节气中,思念是永不熄灭的灯火,而怀恋是那个黑衣人手中永不凋谢的花朵,那样使人心碎。
清明又返,我热情地迎接了我人生中的第13个清明节。
“清明”在我们这儿会让大家感觉到“迷信”,原本简单的“扫尘”演变成分“墓饼”、吃“排场”……老人一旦发现墓的方位或周遭有遮挡物就能让大伙儿忙上个半天。
今年清明,爷爷从外地回来了。
一大早,爷爷就要我们徒步去老家——藻溪下山虎村。
他说,不让我们坐车那是因为这样没诚意。
一路上,爷爷板着脸,一直到第一个墓时,他才舒展开了笑脸,招呼我们“行动”起来——拔杂草、分“墓饼”等。
因为墓前有丛竹子挡住了阳光,在阴凉下,我们做起事来能不事半功倍吗?
可令人惊奇的是爷爷却放下手中活,操起一把柴刀就往那丛竹子砍去。
妈妈和姑姑忙问为什么。
爷爷却说出了一句令人捧腹大笑的话:
“这丛竹子不祥,挡住了阳光。
难怪陈氏的人才屈指可数,原来是这丛竹子影响了陈氏光宗耀祖啊!
”大家一致反对让爷爷这么大年纪去伐竹,可爷爷偏不顺从“民意”。
我想,爷爷平时十分疼我,我也该帮帮他。
凭着这个信念,我倒戈相向,帮爷爷破竹子了,可爷爷只发配我搬细竹子的任务。
我一直听见,爷爷一边砍竹子,一边念道:
“皇天在天上,祖先在下,爸,愿您保佑我们陈家能出大人物……求求你了,每次清明我都会给您带好吃的……”我当时就觉得我们这儿特迷信也很好玩,可我不知好玩背后是辛劳,来来回回运竹子,蹲着又半跪劈竹子让我的腰都快直不起来了,哈哈,不过汗水浸湿衣背的感觉真不错。
过了半个钟头,爸爸骑着摩托车来了。
他是来给爷爷换班的,爷爷不肯,爸爸只好帮我搬那些我搬不动的大家伙。
就这样,我们祖孙三人伐竹、搬竹直至爷爷满意了为止。
离开太太的墓后我们又去祭扫另外一个姥爷的墓。
在车上摇晃了半个钟头后我们相继下车了。
爸爸从车后座拿出一捆金银纸也跟随爷爷上了山。
干完拔杂草等事后,爷爷先让我向姥爷祈求平安,然后烧了折好的纸钱,一边烧纸钱一边又在虔诚祈祷着。
在回来的车上,我一直想着:
“以前听过鬼会害人,没想到鬼还会保佑人哪!
”其实,这不也看出了老一辈人用自己独有的方式祭拜着先人、缅怀着先人吗?
爷爷啊,虽然您的这些举动有些“迷信”,但我还是以您为傲,是您教会了我们做人不能忘本,得有人情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阴霾的天气,细密的雨丝,清冷的春风,三三两两落魄的行人,料峭的行人包裹着你,凄凉的情绪荣绕在你心头,这是古人清明节的心情。
但是,清明节三天假期来到时,我却冲动的如要归林的小鸟,入海的鱼,因为这三天假期一定会回趟老家。
清明节这天早晨,我还在梦中就被妈妈拽起来,“走,我们回家。
”听到这句话,我的不满立马烟消云散,“噌”,从床上跳下来,用光的速度“洗刷刷”,然后静候老妈出发。
结果,我一直等到花都谢了,九点了,老妈才大包小包,拎着的、背着的、吃的、穿的、用的,像搬家似的踏上回家的路。
路上,暖风拂面,阳光灿烂,我哼着《我的滑板鞋》,看着春回大地。
妈妈突然停下车:
“那儿有个卖烤鸭的,你去买只,给你姥爷带着,他特别爱吃这里的烤鸭!
”
我们回家的第一站是姥爷家。
每次回姥爷家,妈妈总拎着一大包洗好且叠好的衣服,这次,还带了姥爷爱吃的“韩国一只鸭”,还有姥爷要常年服用的口服药。
妈妈回姥爷家时,从来很少坐下来静静地陪姥爷。
姥姥去世多年了,姥爷单独生活。
所以,一回到姥爷家,她就脚不沾地地忙起来。
扫扫地,收拾收拾零乱的桌子,抹抹凳子……一边忙,一边嘱咐姥爷,“记着按时吃药。
”“平时多吃菜,别再便秘。
”“过几天要变天,记得多穿衣服。
”“自己想吃什么就买点,别舍不得花钱。
”……我们走时屋里已井井有条,她也已满头大汗,于是我们又拎着姥爷的脏衣服,奔向第二站——奶奶家。
我们这里有个清明节吃单饼的习俗。
妈妈手巧,这些事通常都是她来做。
和面、揉面、擀饼、烙饼……妈妈一边忙活,一边跟奶奶聊着天,很快就烙了一大摞。
这时,她才慢慢地直起腰,用手捶起来。
她一直有腰疼的毛病,我跑过去,轻轻的给她揉着。
这时,上坟的大伯回来了。
清明节上坟祭祖也是我们这儿的习俗。
这一天,人们不管多远多难,也要回来给已逝的亲人、先祖添点土,送点纸钱。
大伯一进门就说,今天的人和车明显多了,去坟地的路,平时很少有人走,现在都堵车了……
是啊,清明节上坟祭祖,是我们在思念先人;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墓,是我们在感念英烈;清明节回家看望老人,又何尝不是我们在感恩他们?
!
即使“清明时节雨纷纷”,也阻挡不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
清明节到了,我跟母亲都会到外婆的坟前给外婆扫墓。
当我踏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头,看着蓝天中飘过的几朵悠悠白云,感受着那拂过山头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风,我知道我的外婆在这里一定会开心。
外婆在我六岁的时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
外婆的死让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礼是怎么样的。
老老的房子里,挂着一帘帘白白的帐子,到处都是哭声,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却安详地躺在棺材里。
于是,我莫名地就放声大哭起来。
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为我并不知道外婆再也不会起来了。
我躲在母亲的身后,瞅着躺在棺材里的外婆,哭闹了很久,很久。
死亡,总能让人缅怀与逝者相处的点点滴滴。
记得小时候,外婆总爱背着我到处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来。
沿路上,她不断跟人们打着招呼,还不忘捎上一句:
“这是我孙子·”随即,便咧嘴笑了,满脸的皱纹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间只点着一根发出微弱黄光的的蜡烛的小屋里,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温暖的体温。
一床被子下,我听着外婆讲那遥远的故事。
我很喜欢听外婆讲故事,虽然那时的我并不清楚外婆讲了什么,但是那亲切的带着浓重方音的话语和那缓缓的语速,总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时候,我总不喜欢吃饭。
于是外婆就对我说:
“吃完饭,佛祖会保佑你的,会给你一块糖吃。
”我信以为真,麻利地吃完饭后,真的在饭桌上发现了一块糖。
那时的我,单纯地以为佛祖是一个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
她还说佛祖会关心每个人。
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舍给走过这个小村、这间屋子前的乞丐,尽管会屡屡招来父母的数落与不满。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随后又马上爬起来。
家里的人都以为没事,我也以为没事。
于是,我像往常一样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饭,就像往常一样得到了一块糖,也像往常一样兴高采烈地出去玩。
当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见外婆安详地躺在那张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还拿着那个伴随她多年的扇子,我冲上前去,摇着她的手,以为她能像往常一样醒来,再陪我玩。
但无论我怎么去摇外婆那只发冷的手,也摇不醒她。
于是我放声大哭,哭声引来了父母亲,也引来了外婆的死讯。
每到清明节,当我登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蓝天,享受着微风,我总觉得外婆就坐在我身边,静静地看着我,直到永远……
清明节啊,清明节,总是让我们这么的思念亲人!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这天好似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来,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离我们远去的外婆。
想着他以前疼爱我的种种回忆,不得不成认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无法忘记,那一年回到故土,看到躺在床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
她痛苦地蜷曲着,枯槁的手掌,指节发白。
我和妈妈无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
更让人无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带外婆去医院检查时,已发现她得了骨癌。
然而拿到化验单的那一刻,外婆却告诉舅舅不要让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疗,只是静静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学教书。
原来,这一年多,每天在讲台上给学生上课,把一叠叠试卷带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着病情不断恶化的折磨。
在她手拿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汉字之时,她的手会传来阵阵剧痛。
单独一个人居住在老家,儿女们搬到大城市之时,她时常在深夜因为疼痛无法入睡,辗转反侧到天明。
这一切,这一切的痛苦。
她只是单独承受,不告诉儿女,不让儿女为她担忧。
她担忧儿女为她支付巨额的医药费而经济窘迫,还尽可能地延续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尽可能地教书育人。
这时一切已无法,妈妈、舅舅他们已经阻止不了外婆病情的恶化,唯一能做的,只是减轻她的痛苦。
可是,外婆困难吐出的几个字却是:
别,别再为我花钱。
她心甘情愿单独挺过这些折磨,不让子女为了她陷入经济上的困境。
甚至于,在儿女们轮班守夜,陪着她之时,她选择了偷偷服食安眠的药,早点完毕这一切,不拖累儿女。
当我们及时发现,外婆终于醒来的一刹那,我们悬着的心放下,却又被外婆自责、内疚、颤抖的目光所刺痛。
妈妈搂着我哭了,她说:
“该自责的是我们呀!
你的外婆,我们太对不起她!
”
那天晚上,妈妈陪着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复些精神,完整地说出了几句话,她满是不舍地说:
看到你们过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学,这就够了。
后来她安详地睡去,我们以为将是一个美好的明天,然而,这是永别。
这些年老家的人们不时会提起外婆,说她是一个教了一辈子书的好老师。
爱教书,爱孩子,就跟有时电视上放的“感动××”的人一样,感动着村里的人。
我想,外婆也许没有那么伟大,但她对儿女、子孙的爱,深沉得让当年仅八岁的我感到生命的悲凉与母爱的伟大。
她让我永远铭记,在处于多么痛苦的忧患中,她的生命书写了多么深刻的爱。
想到这些,我也暗暗对自己下了决心,以后不管再远,在忙,每年清明节都要回来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对外婆的思念。
我们步履匆匆的走进了四月,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它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沉重心情,也表达了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
今天又逢清明节,我们学校组织四年级全体师生去烈士陵园扫墓。
天空灰蒙蒙的,没有风,也没有阳光。
一路上我们非常沉默,到烈士陵园门口,我们个个神情更加严肃,由于我们听老师说过烈士陵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这里埋葬着许多英烈的灵柩。
一进大门一座高大约十四米的石碑映入眼帘,上面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
举行完庄严的扫墓仪式后老师让我们自由参观陵园,参观完后在纪念碑前集合。
同学们都把小白花交给我和另外两个同学组成的一个三人小组,由我们三人代表大家去祭奠那些英烈,来到烈士墓前我们在每个烈士碑前都献上一朵小白花,我们在心里对英烈们说安息吧!
心里面感想万千很矛盾,也很纠结,想想这些英烈,他们把爱献给了安康儿女,把生命献给了安康的建立开展,可又有谁记得他们的英雄故事呢?
希望安康的儿女都不要忘记,不要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加倍珍惜!
最后我们还发现有一些坟位上没有墓碑,陵园的管理人员告诉我们原来这些长眠于此的无名烈士们都是一九八三年安康突发洪灾时参加抗洪抢险而遇难的兰x军区的解放军战士,他们都被埋葬在异地他乡再也不能回到生他们养他们的故土,一想到这里我们几个男生都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得深深的向这些无名英雄们三鞠躬,表达我们的敬仰和哀思。
虽然这里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可觉得他们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人、最亲近的人、最可敬的人,他们是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牺牲的,我要记住他,以后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来祭拜他们,让他们在天之灵得到抚慰,感到幸福!
此时,天空飘飞着细雨,我的眼里饱含着泪滴。
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在我耳边响起,这可能是对清明节最好的诠释吧!
今年的清明,只做了两件事:
扫墓、踏青。
扫墓是跟外婆外公去的,在南山上的一处公墓。
置好必备的香烛瓜果后,几个人围在小小的墓碑前把撕过的纸钱投进那跳跃的火焰中去。
劣质的黄色纸钱多得仿佛撕不完,外婆絮絮叨叨着那些过去的琐事,时而说到有趣处那火光还会倏地一跳,溅出几粒火星子来。
或许是天气的缘故,不过我更愿意相信那是真的有人泉下有知。
每次扫墓,家里人都会多准备点纸钱烧给公墓里并不认识的“左邻右舍”,小的时候我曾问起缘由,外公笑着说——几家住得近,大家都多烧点钱,打几圈麻将也方便。
哑然之余,我心中竟凭空生出一股温馨。
扫了墓,从高高的楼梯上往下走,我一路浏览着石梯边的墓碑,那些黑白照片里并不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甚至有几个同我一般大的菁菁学子,他们已与世长辞,而我即使此刻活蹦乱跳鲜衣怒马鲜活如斯,生命也有一半的可能在下一秒终止,以我所无从料想的方式。
或许正是从此时起,我才开始理解“黄粱一梦”的真正含义。
清明的后一天,跟妈妈去农村踏青。
我们去的是真正的农村,有凶神恶煞的土狗等着咬你,有因为下雨而滑了我好几跤的泥,有漫山漫谷无边无际的梯田,也有喜欢抽点叶子烟贪点小财的农民,还有半匹山的杏花。
去那里看杏花次数也不少了,跟爸妈一起去过,跟朋友一起去过,也跟八口之家一起去过。
这次只是跟妈妈两个人,油然而生出一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慨。
杏花是随着小雨一起落下来的,落得芳菲缠绵,春光旖旎,不知是雨打下了杏花还是杏花上沾的露珠成了雨。
我曾屡次跟妈妈争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到底是指“杏花雨,杨柳风”还是“夹雨杏花瓣,随风杨柳丝”,然而此时,我们都选择了偏向后者,假设是柳絮杨花没有这样的跟风细雨相伴了,定会美感顿失。
说到底,人生的百年甚至抵不过桃李的长远——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我们从来不是自己所以为的哪件物品的拥有者。
世界不会因为谁的逝去而改变,恰如春天不会因为花的凋零而消失,每个春天开出的花,都是不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