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冲突的处理艺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774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生冲突的处理艺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师生冲突的处理艺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师生冲突的处理艺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师生冲突的处理艺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师生冲突的处理艺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生冲突的处理艺术.docx

《师生冲突的处理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生冲突的处理艺术.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生冲突的处理艺术.docx

师生冲突的处理艺术

师生冲突的处理艺术

从2002年开始,我带了整整10年的高中班主任。

值此10周年之际,忆往昔,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时至今日,我已经逐渐成熟,然而看到我身边的班主任屡屡和学生发生冲突,使我感觉到有必要结合自身的体验,谈谈我对师生冲突的处理的感受,以与大家共勉!

一、师生冲突的问题表现

一:

2003年3月的一天下午第四节课,在老伊山中学教学楼一楼的走廊上从1班到8班教室,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整个高一年级甚至有高二年级的部分学生挤占了整个楼层。

事情的起因是由2个人引起的,这两个主人公一个是我,一个是我班的一个学生。

第一年做高中班主任的我没有任何经验,只能凭借极强的责任心死看死守,天天下午第四节课都是自习课,天天下午第四节出现在班级的门口、窗户和室内里转悠。

这一次,我看到了一个天天上课讲话,经常性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一边和同学讲着话,一边拿着刀一下一下刻着早先从课桌中间卸下的挡板。

我也记不清找过他多少次了,甚至早上还教育过他,怎么到现在又不听话呢?

陡然间,脑海中血液涌动,一下子冲进去把他给喊了出来,我说一句,这个学生嘴不停地叨唠几句,于是乎情不自禁地就把手抬起来想警告他一下,熟知这个同学的举措让我更加恼火,竟然对着我吼起来,这时我的声音也大了,然后掏出手机准备打电话给他的家长,这位同学看到我打电话,竟然对着我冲了上去,这时的我气的呀,浑身打哆嗦。

里面的同学纷纷出来相劝,就这样,这一次的师生激烈冲突发生了。

后续的事情有必要说说,到了晚上,一位同学提醒我,要我注意一下,这位同学悄悄告诉我,他在放学的时候看到,和我发生冲突的学生在双桥边和10来个社会上不三不四的青年在一起。

我听后,心里寒意飕飕,一个晚自习也没得安心。

于是乎我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也掉个保镖来保护我吧。

我打通了一个亲戚的电话,这个亲戚也是社会上小有名气的,和一群小混混相处甚好。

回家时打通了家里的电话,叫老婆来接我,就这样,惶惶中过了一段时间,却迎来了4月的校运动会。

校运动会是在县体育场开了,怎么办呢?

体育场那么大,怎么防范啊!

我那个亲戚知道我校也开运动会,一来可以凑热闹,二来还可以保护我,一下子我悬着的心稍许放下了些。

后来,在我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解决了问题。

问题虽然解决了,可我的心却拔凉拔凉的。

二:

2006年秋天的一个上午,高三(9)班的一个同学在旷了一天课后,在我上课的时候竟然从后门进了教室,如无其事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这时的我脸露愠色,口气还算客气地对这位同学说:

“请你出去一下”,可是这位同学听了和没听见一样,依然稳稳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这时的我一下子火气就来了,冲到他面前毫不客气地说:

“出去”得到的回答:

“我就不出去”尽管我喊破了嗓子,他也无动于衷。

我本想动手把他拽出去。

陡然间,一个念头闪现在脑海汇总,不行,万一我拽不动他,那该怎么办呢?

怎么办?

情急之中,我想到了我的一个哥们,当门卫的小曹。

打通电话,两个门卫一来,这位同学终于被叫出了教室……

三:

2008年5月的某天,在北边办公室办公的我,陡然间听到南边的办公室传来了非正常的声音,等到急匆匆赶去,看到的是一幕触目惊心的景象:

一位刚毕业的个子很高壮的地理老师(班主任)和他班的一名中等个型的学生干了起来,没看见最初的情景,发现这个同学随手拿起一个花盆扔向了老师,接着就是老师挥拳出击,扭打在一起,后来就看见这位老师脖子上挂彩了。

四:

地点是在我的北边办公室。

坐在北边靠近窗户的我发现了一位学生带了3位家长,到达生物老师的面前,手指着老师,一副要干仗的架势,我抬起头,默默观看,随着生物老师的再三解释,我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生物老师在课堂上发现这位同学睡觉,叫醒他,这位同学不从,并且态度恶劣,随后老师叫他站到后墙边,可能用手挤住这位同学的头。

这位同学干脆跑回了家,搬来了救兵——他的舅舅和他叔叔。

这位同学的舅舅得理不饶人,一副气势汹汹想动手的样子。

后来,在我的好言相劝下,事情终于平息。

五:

2010年11月,高一(10)班教室,在我的政治课上看见最后面一排的一位学生没有看书,手里在玩着什么,待我走到教室中间时,他意识到了我向他走去,本能地把手伸向了桌洞。

等我走到他的座位时,发现了一个还显亮的手机,于是我不动声色的顺手拿来,回首往讲台走去,这时从后面传来了怒吼声:

“还给我,我也没玩。

”我一声不吭继续走向讲台,准备继续讲我的课,谁知一个声音吼得更厉害了,“你给我送回来,妈的……”“你他妈的送过来给我”这时我终于忍不住了,一股怒气油然而生,尽管如此,我仍然对着全班同学的面说:

“有什么话下课再说”可是,这个学生根本不买账,声音一句比一句大,说着说着还很激动地向我冲来,一副小混混的模样,此情此景我实在是忍无可忍,课根本无法上下去了,干脆掏出电话,拨通了他妈妈的电话,怒等他妈妈的到来……

六:

2011年9月,开学初的第一节音乐课。

其时我正在4班上课,陡然手机嘟嘟震动起来。

几分钟后,下课了,打过电话询问,方知一位爱讲话的男生与新来的年轻的音乐老师互相用书打了起来,结果惊动了政教处,是政教处的领导打电话找我的。

匆忙下课之后,开始了班主任的调查之路。

七:

2011年4月,在课间之余,语文老师告诉我,我们班孙袁同学被他赶出教室,原因是要求做作业不做,背书不背,且说不碍语文老师的事,语文老师迫于无奈,只能采取此下策。

其实,这个同学自分班以来,一直表现很差,早上从没按时到过教室,中午静校也从不见其身影。

作为班主任的我,理所应当要进行教育。

于是,我把他请到办公室,让其坐下,从晚自习开始,与他耐心地交流了一整个晚上,可是效果几乎为零。

最后,他竟然给我这样一个富有哲理性的回答:

“我和你是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点”,时已熄灯,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好让其回去。

八:

2012年4月的某天上午第一节课,开班主任会时,正在教室上课的英语老师打电话给我,叫我立即到教室来一趟。

我顿时意识到,班里又出事了。

会议结束后,我急匆匆地赶去教室,大老远的就看见英语老师气呼呼地站在门口。

很显然是无法上课了。

原来是班里的一个男生上课昂着头,翘起二郎腿,手里拿着杯子的神态惹恼了英语老师,结果发生了冲突。

……

……

……

每天发生在我身边的镜头太多太多,……。

往事一幕幕,现实一幕幕,不禁让我如此感叹:

师生冲突何时了?

于是乎才有了今天这个话题:

师生冲突的处理艺术。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事物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俗话说:

心病还需心药医。

要想处理好师生间的冲突,必须从源头找起。

二、师生冲突常发的原因分析

(一)从学生的角度看

1.一些学生家长长期溺爱自己的孩子,从而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长期以来使学生养成了许多恶习,高傲自大,目中无人,对人毫无礼貌。

加上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一旦遇到老师的训斥,即表现得不屑一顾,很不赖烦,直接导致冲突的发生。

2.学生认为教师冤枉了自己,“顶撞”老师的目的是为了替自己“伸冤”。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很少受过冤枉。

因此,一受到冤枉便会情绪失控。

其实,这里的冤枉并不一定真的是冤枉了他,而是他自己感觉到受冤枉了。

3.学生觉得自己被老师“逼疯了”。

可能出现的是,像学生发型不合格,经常性不认真打扫卫生等事件,老师抓着不放的时候,都可能出现类似的状况。

4.怒气的“转移”。

记得2007年我带高三的时候,有位平时很文静的女生迟到了,我也就简单地说了两句,结果反而被该生“顶”得够呛。

我感觉有些不对劲,就打电话向家长询问情况。

家长告诉我,该生与家长闹矛盾,加上早上起迟了,家长说了两句,就和家长吵了几句,气愤地离开家上学。

我一了解到情况,就知道了这是“怒气的转移”。

(二)从教师的角度看

1.教师的权威心理使其要维护教师的尊严,要面子,情绪激动,学生就必须要服从教师的指令,口气稍硬就容易与学生发生冲突。

2.教师的偏见、讨厌心理使其不能摆正心态,一旦情绪学生发生情绪或看不顺眼的时候就会语言失控,容易说一些过激的话,导致师生冲突的发生。

3.教师为了追求高分和平均分,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导致其对学生期望值过高,一旦学生的表现不如人意,就会讽刺、挖苦学生,从而使师生关系闹僵。

纵观原因种种可见,师生冲突的发生是常有的现象,问题是冲突发生的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处理不当所带来的后果,如破坏师生感情而痛苦不堪,在彼此的心理产生无法磨灭的阴影,在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中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严重影响教育教学,影响学校整体的健康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要正视冲突,学会用新的理念来管理冲突,使冲突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因此,要想处理好师生间的冲突,避免事态升级,那就需要讲究处理的艺术。

三、师生冲突处理的艺术

(一)保持冷静之心

当师生冲突行为发生时,双方情绪一定都很激动,此时切记,要提醒自己:

千万不要激动,千万不能“发火”,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因为发火和冲动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并导致“破罐子破摔”,一错再错。

作为班主任理所当然要顾及到自己的一时冲动可能会带来的后果,要以理智战胜感情,冷静处理。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

一般来说,学生经过冷静的思考,都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即使你不再找他,他课后也会主动来承认错误,给老师道歉。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好好教育,以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

(二)建造“博爱”之塔

相不相信:

爱,可以让顽石开花。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塞普路斯的国王,也是一个雕塑大师。

他爱上了自己雕刻的一尊少女的雕像,并且真诚的希望自己的爱能够被这个少女接受。

他的爱感动了爱神阿芙洛狄德,就给了雕像以生命。

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

更多的爱,能够赋予雕像以美丽的生命,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视频:

老师的启示

爱学生,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不能假爱,错爱。

要真心地爱学生。

其实我们不是不爱,而是不会爱。

平常我们经常会说,“这是为你好,你们的行为真让我受不了。

”真的是为学生好吗?

还是为提高你这门课的成绩?

还是为了每个月的班级卫生等常规管理全校第一?

如果单纯是为了这些,那就不是真爱,不是爱学生,而是爱你自己。

拥有“花苞心态”才是真爱。

苛求完美,如同苛求所有的花同时开放;

迟开的花也许更美;决不能干爱心摧残的傻事;态度彻底改变,奇迹就会出现。

(图片展示)(解说):

走进荷花园,我们既欣赏盛开的鲜花,又要善待迟开的花苞,迟开的花苞我们并没有觉得不好,但是换作学生,我们立刻就会想,这个花苞迟开肯定是有问题,态度不端正,不够努力,没有责任感,于是对学生的指责和抱怨就来了,甚至会要挟他,你要马上开,立即开,要是再不开,就要把你瓣开。

我们就是这么狠心的,这么急的要求我们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的,一旦达不到,就急于求成,气急败坏,好心办了坏事,摧残了花苞,激怒了学生,从而导致冲突的发生。

实际上,我们应该抱着这样的心态:

迟开的花肯定有它的原因,也许给他时间,他会开得更好看,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耐心和等待。

这样的一种心态,我们称之为“花苞心态”。

花苞心态才是真爱花苞心态缺点可爱花苞心态耐心等待花苞心态和谐时代。

只有付出真爱,真正地与学生进行爱的交流,才能努力让班级成为爱的磁场。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爱是教育的基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或者说,一个没有爱心的教育工作者,就别谈什么教育艺术。

因此,具有爱心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起码的素质。

一个教育者,只有心里装着学生,时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着想,在教育学生时,才能多一份自信,多一份从容,多一份艺术。

【教育故事:

快乐之花】

有一女孩季娜,一次祖母病重,她想给祖母采一朵鲜花,让她能在病中得到一些快乐。

但是,时值寒冬,到哪里去找鲜花呢?

学校暖房里有许多菊花,其中最美的一棵是全校师生极为喜爱的那朵蓝色的“快乐之花”。

季娜一心想着病重的祖母,忘了学校的一切规定,大清早便走进暖房,采下了那朵“快乐之花”。

正在这时,一位最爱护花的老师走进了暖房。

她看到季娜手里的菊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