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 画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755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部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 画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部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 画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部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 画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部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 画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部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 画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部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 画人教部编版.docx

《教育部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 画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 画人教部编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部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 画人教部编版.docx

教育部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画人教部编版

第五单元趣味识字

它们,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跳动在方格纸上,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它们像一位位精明睿智的老人,用感染人心的声音,讲述一个个古老的故事;它们,像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淌过笔尖,造就了一篇篇华美的篇章。

它们是谁呢?

对,它们就是汉字!

在本单元,我们将通过不同的形式来了解这些可爱的小家伙。

本单元有五篇识字课,运用古诗、词语、儿歌、短句等多种形式,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中。

在第一个识字单元,学生认识了象形字,初步感受了汉语的音韵特点。

在本单元,学生将认识会意字,并将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学习本单元,我们不仅能学到生字,还能学习对比识字、会意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识字

2

认识10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大小多少

2

认识12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5个字和1个笔画;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初步了解量词的正确使用。

小书包

2

认识11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5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日月明

2

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5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升国旗

2

认识11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要尊敬、热爱国旗。

识字加油站

2

归类认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舌尖音;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背诵《悯农(其二)》,懂得要爱惜粮食;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

我的发现

字词句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和大人一起读

6画

文本分析:

这首古诗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

这首谜语诗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配合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

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

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2.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1.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2.认识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

课时安排:

2课时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

2.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通过多媒体课件,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下列谜语)教师读谜面,学生猜谜底。

(1)白天草丛待,夜晚空中游。

一盏小灯笼,挂在身后头。

(打一动物)

(2)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四个日来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

(打一字)

预设: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1结合生活经验,再提取谜面中的“夜晚”“小灯笼”,可以猜出谜底是萤火虫。

②联系学过的生字,再结合谜面,可以猜出谜底是汉字“田”。

2.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

画)

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

过渡:

在刚才的猜谜语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将谜语都猜出来了,真棒!

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课文也是一则谜语,谜底又是什么呢?

1.(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提示:

观察图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图上画的有山、水、花、鸟。

2.在插图的相应位置出示“山、水、花、鸟”四个字。

3.学生试着自己拼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来认一认。

注意:

读好前鼻音与后鼻音,平舌音与翘舌音,声母为n、l的音节以及整体认读音节。

4.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提示:

设置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画和文的结合,帮助学生提取诗中的信息。

5.同桌互读诗句。

相互指出不正确的读音,互相教一教,读一读。

6.指名分行读,其余学生反馈评价,有错及时纠正。

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三、认读生字,扫清障碍

过渡:

我们虽然能够顺畅地读课文,但是有些字的意思却并不十分清楚。

现在,我们一起去认识10个生字宝宝吧。

1.指导学生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字。

(1)教师出示“远、近、还”3个字,请学生带读。

(2)引导学生观察:

这3个字有什么相同点?

(都含有走之这一偏旁)

元+辶=远斤+辶=近不+辶=还

注意:

走之是本课新学的一个偏旁,表达的意思多与走路或路有关。

(3)设置情境,理解“远、近”。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

教室中,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

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近?

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远?

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近?

2.指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口—斤”,引导学生观察;然后在黑板上出示“听”,引导学生再次观察。

(2)学生交流,说一说发现:

口+斤=听。

(3)出示本课其他生字,说一说:

哪些字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

示例:

一+米=来十+月=有

3.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

天—无,引导学生观察:

“天”换了哪一笔变成“无”?

(2)教师依次出示:

爸—色、近—听,引导学生观察,找一找每组字的不同,在学生反馈的过程中认识斜刀头这个偏旁。

注意:

斜刀头是本课新学的一个偏旁,需要记住这个偏旁的名称和写法。

斜刀头整体宜小。

4.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

(1)出示3个生字:

远、无、来,请学生说说和这3个字意思相反的字。

(近、有、去。

(2)出示:

远—近、无—有、来—去,指名读,上台演示这3组反义词。

比如,演示“无—有”,学生可以摊开左手掌,手中有一颗玻璃珠,然后摊开右手掌,手中什么也没有,直观理解“无、有”。

(3)教师出示反义词儿歌,学生阅读积累。

上对下,小对大。

前对后,左对右。

多对少,老对少。

来对去,男对女。

黑对白,里对外。

高对低,粗对细。

远对近,古对今。

明对暗,早对晚。

有对无,出对入。

宽对窄,买对卖。

南对北,首对尾。

西对东,始对终。

5.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识字。

(1)教师创设情境:

学生静默,教师播放关于大自然的声音的音频,请学生说一说音频中的声音有哪些。

(2)教师出示生字“声”,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听到过的声音。

示例:

下雨了,雨声沙沙;打雷了,雷声轰隆。

泉水流动,叮咚叮咚;木门转动,嘎吱嘎吱。

6.用组词或编句子的方法识字。

有些生字,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可以用它们组词或编句子,让学生说一说。

如:

生字

词语

句子

还是、还有

春天过去了,花儿还是那么鲜艳。

家里还有一些饼干没吃。

颜色、色彩

奶奶特别喜欢那些颜色鲜艳的衣服。

这幅画的色彩非常明亮。

7.巩固复习。

(1)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认字。

教师出示词语:

远山、白色、远近、听说、无声、还是、还有、走来、走去,学生认读。

(2)发给学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3)发给学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8.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分组读、接读、男女生读。

四、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课堂回顾。

示例:

在这节课里,我们不仅认识了2个新偏旁和10个生字,而且能认读由这10个生字组成的词语,还会读谜语诗《画》。

同学们回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好吗?

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收获。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复习“远、色”等10个生字,会写“水、去”等4个生字。

2.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

背诵课文。

借助多媒体,图文结合,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巩固字词。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2)玩“摘果子”游戏。

教师课件出示一张苹果树图,图中树上结了10个苹果,每个苹果分别写有本课10个生字。

指名摘下一个苹果,然后该生用苹果中的字组一个词。

依此进行游戏,直到摘完苹果。

2.(课件出示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点明本课插图也是山水画,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习生字,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桌交流。

2.教师播放动漫笔顺,然后一边范写一边解说书写要领,学生边听边书空。

独体字。

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而第三笔和第四笔不能写成一笔。

独体字。

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为撇折,在田字格中间起笔。

独体字。

字形左右对称,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过近。

独体字。

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长点收尾。

3.学生描红,同桌互评。

4.随堂书写,教师巡视指正,挑选优秀作品投影,学生自评,自由练写。

三、朗读诗句,感受诗意

过渡:

观赏了颇有意境的山水画,你们是不是被这美丽的风光吸引了呢?

其实,除了画,有些诗也能为我们呈现动人的画面。

走进本课诗句,感受诗中画意。

1.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认真聆听,注意朗读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教师指导朗读。

朗读指导:

古诗的朗读要注意掌握好停顿。

画中描述的景物与生活实景有差异,朗读时,可将差异之处适当体现在重音上,以凸显是一幅“画”的特点。

3.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教师引读、划分朗读节奏。

师:

远看——生:

山有色,师:

近听——生:

水无声。

师:

春去——生:

花还在,师:

人来——生:

鸟不惊。

4.举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准确、最能感染人。

根据交流情况,可以相机改写诗句,与《画》形成对比,帮助学生感悟画的特点。

《画》中的描述:

生活所见: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四、研读课文,熟读成诵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大自然里看到的山水之景是怎样的。

示例:

山很高大,长满了绿色的树木。

瀑布从山顶倾泻而下,发出巨大的响声。

2.女生读第一、二句诗,男生想象山、水的样子,说出诗句的意思。

(从远处看,山还有明亮的颜色;在近处听,水没有流动的声音。

3.引导学生质疑:

山为什么还有颜色?

水为什么没有声音?

4.男生读第三、四句诗,女生想象花、鸟的样子,说出诗句的意思。

(虽然春天过去了,可是花仍然开着;尽管人走近了,鸟却不会害怕地飞走。

5.教师提问:

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一幅画?

引导学生找出画中的景物和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画》中描述:

生活所见:

远看山有声,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的,近听水是有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也谢了,人走过来,鸟儿会惊吓得飞走。

但画中,远看山还是有明亮的颜色,近听水却没有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不会凋谢,人走来鸟儿也不会惊得飞走。

6.熟读成诵。

提示:

学生在熟读成诵后,可让学生介绍自己记忆、背诵古诗的方法,如抓住“山、水、花、鸟”4个字来背诵,抓住“远”和“近”、“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