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构件组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965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构件组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钢构件组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钢构件组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钢构件组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钢构件组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构件组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

《钢构件组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构件组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构件组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x

钢构件组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钢构件组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目次

钢构件组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1 适用范围

11.1 为加强钢结构组装工程质量管理,保证钢结构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11.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钢结构工程构件工厂的构件组装质量检查与及厂内验收。

11.3 钢结构组装工程质量工厂检查与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规定之外,尚应符合行业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12 引用标准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8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3 术语

零件——组成部件或构件的最小单元,如幅板、翼缘板等、节点板。

部件——由若干零件组成的构件单元,如焊接H型钢、牛腿等。

构件——由零件或由零件和部件组成的钢结构基本单元,如梁、柱、支撑等。

14 施工准备

14.1 工艺装备

组立机组装

H形钢、箱形钢构件应分别用于H形钢、箱形钢组立机组装。

组立机的液压定位系统应能保证钢构件组装时零件、部件准确定位。

组立机的液压卡紧系统应能在钢构件的零件、部件准确定位后,将需要压紧的零件(部件)与相应零件(部件)压紧,并保持一定的压紧力。

组立机的传动辊道应能按需要向前、向后将钢构件的零件、部件和组装的构件进行准确输送。

胎型组装

屋架、格构柱、平台、拦杆、支撑及其他非H形、箱形构件,有一定批量时,应用胎型组装

构件组装胎型应按钢构件制造详图设计和制造,其尺寸精度必须等于或高于构件尺寸精度。

构件组装胎型应有定位基准,便于零件、部件的定位、装配、卡紧和拆卸。

组装胎型必须有足够的刚度,能反复使用。

地样法

非H形、箱形构件,当构件批量小,或构件较大时,应用地样法在平台或地面上进行划线放样进行组装。

应按构件制造详图进行划线放样。

放样后必须严格按构件制造详图符合所有尺寸,确认无误。

零件、部件按线就位后要对其进行简单固定。

14.2 材料准备

待组装的零件、部件应按种类堆放整齐。

检查零件、部件;其图号、名称、规格及数量必须与钢构件详图相符。

零件、部件规格不齐全,数量不够,应配齐,配足。

零件、部件图号、名称及规格与构件图不符的不得进行组装。

14.3 主要机具

卡兰或铁锲子夹具。

槽钢夹紧器。

矫正夹具及拉紧器。

正反丝扣推撑器。

液压油缸及手动千斤顶。

15 钢构件组装工艺

15.1 H形钢

将下翼缘板吊到H形钢组立机辊辊道上平放,启动组立机两侧翼缘板对中靠辊,将下翼缘板(基本)对中。

将腹板吊到H形钢组立机辊道翼缘板上立放,启动组立机两侧腹板对中靠辊,将腹板(基本)对中。

将H形钢立机机前端定位挡抬起,启动组立机的传动辊道,将翼缘板、腹板向组立机组对架中输送。

翼缘板和腹板前端靠上端定位挡后停止输送,并将定位挡落下。

启动H形钢组立机组对架上的腹板定位辊,将腹板对中定位,并启动组立机组对架上的翼缘板夹紧辊,腹板夹紧辊,将翼缘板、腹板夹紧。

启动H形钢组立机组对架上部压紧辊下压,将腹板与翼缘板接触面压严,进行点焊。

点焊后松开组立机组对架上的腹板定位辊、腹板夹紧辊、翼缘板夹紧辊及上部压紧辊。

启动组立机的传动辊道,将下翼缘板、腹板组成的T形部件分段向前输送,重复4、5两项操作,至全部组对、点焊完。

将上翼缘板吊到组立机辊道上平放,启动组立机两侧翼缘板对中靠辊,将上翼缘板(基本)对中。

将下由翼缘板、腹板组成的T形部件翻转后吊到组立机辊道上的翼缘板上,启动组立机两侧腹板对中靠辊,将腹板(基本)对中。

将立机组机前端定位挡抬起,启动组立机的传动辊道,将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腹板组成的T形部件向组立机组对架中输送。

当其前端靠上端定位挡后停止输送,并将定位挡落下。

启动组立机组对架的腹板定位辊,将腹板对中定位,并启动翼缘板夹紧辊,腹板夹紧辊,将上翼缘板、T形部件腹板夹紧。

启动组立机组对架上部压紧辊下压,将T形部件腹板与上翼缘板压严,进行点焊。

点焊后松开组立机组对架上的腹板定位辊、翼缘板夹紧辊及压紧辊。

将前端已点焊的上翼缘板和T形部件一起分段向前输送,重复4、5两项操作,至全部组对、点焊完。

15.2 箱形钢构件

将一腹板吊到箱形钢组立机辊道上平放,用对中机构将其对中,吊上两个侧腹板。

在平放腹板上划好隔板位置线,按隔板位置线依次将隔板组对好后进行点焊。

将箱形钢组立机移动压紧架依次移至各隔板处,分别启动箱形钢组立机上部和两侧压紧油缸,将两侧腹板与下部腹板、隔板接触面压严,并进行隔板与腹板间的点焊和隐蔽焊缝施焊。

待隔板隐蔽焊缝施焊后,将另一腹板吊上,平放到两个侧腹板上,对正。

将组箱形钢组立机移动压紧架依次移至各隔板处,分别启动组立机移动压紧架上部和两侧压紧油缸,将上部腹板与两个侧腹板的接触面压严,并进行上腹板与两侧腹板间的点焊。

将组对的箱形钢构件翻转,进行另一腹板与两侧腹板间的点焊。

15.3 屋架、格构柱、平台、拦杆、支撑,或(有一定批量的)其他非H形、箱形构件

按工艺规定的组对顺序先将主要零件、部件按基准定位挡就位。

然后将其他零件、部件就位。

用胎型上的卡具将就位的零件、部件卡紧。

检查各尺寸及零件、部件间接触面的间隙。

不符合要求的逐一松开卡紧机构进行调整。

重新卡紧就位的零件、部件,复查各尺寸及零件、部件间接触面的间隙。

符合要求后进行点焊。

15.4 小批量,或较大的非H形、箱形构件

在平台按构件制造详图进行划线放样。

放样后必须严格按构件制造详图符合所有尺寸,确认无误。

先按线安装主要的、大的零件和部件,再安装次要的、小的零件和部件。

零件、部件全部安装就位后,检查零件、部件间间隙及主要尺寸。

先进行主要的、大的零件和部件间的点焊,再进行次要的、小的零件和部件间的点焊。

16 质量控制

16.1 零件(部件)

组装前应严格按钢构件制造详图检查零件(部件)的质量。

凡形状尺寸偏差不合格的应进行修理。

不合格的构件不得进行组装。

16.2 工艺装备

组立机

检查液压系统的油箱、液压阀、管路,对泄露的应进行修理,以保证组立机正常工作。

检查并调整好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保证构件组装时定位和卡紧时需要的压紧力,确保构件组装精度。

检查组立机的对中、定位和压紧机构,对连接松动、配件破损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组装胎型

构件组装前应检查组装胎型的组装尺寸,确认与钢构件制造详图相符。

复核构件组装胎型的定位基准,其尺寸精度应符合钢构件制造详图要求。

不符的应重新校核和调整。

检查组装胎型的定位和卡紧机构,应牢固可靠,保证在构件组装过程中不变形。

16.3 质量检查

钢结构构件组装应执行操作者自检、互检和质量检查人员专检的质量检查制度。

各级检查要有质量检查和返修记录。

钢构件组装应执行首件检查鉴定制度。

构件首件组装后,经质量检查检查合格,由生产、工艺、设计、和安装单位技术人员对共同检验、鉴定,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组装生产。

17 质量标准

17.1 焊接H型钢

焊接H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应小于200㎜。

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2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长度不应小于600㎜。

焊接H型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17.2 组装

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

桁架结构杆件轴线交点错位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0㎜。

17.3 端部铣平及安装焊缝坡口

端面铣平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安装焊缝坡口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1 焊接H型钢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图例

截面高度h

h<500

±2.0

500

±3.0

h>1000

±4.0

截面宽度b

±3.0

腹板中心偏移

2.0

翼缘板垂直度Δ

b/100且不应大于3.0

弯曲矢高(受压构件除外)

l/1000且不应大于10.0

扭曲

h/250且不应大于5.0

腹板局部平面度f

t<14

3.0

t≥14

2.0

外露铣平面应防锈保护。

17.4 钢构件外形尺寸

钢构件外形尺寸主控项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钢构件外形一般项目的允许偏差

单层钢柱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多节钢柱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

焊接实腹钢梁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

钢桁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的规定。

钢管结构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的规定。

墙架、檩条、支撑系统钢构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

钢平台、钢梯和防护钢栏杆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2的规定。

18 构件存放与保护

18.1 构件的存放地应平整,干净,不得有水、油及其他污物。

18.2 构件不得直接置于地上,要用型钢垫高10㎝~20㎝。

18.3 构件要按种类型分别存放。

18.4 同类构件多层堆放时,每层构件间应用型钢支撑,支撑点应放置同一水平高度。

支撑点间距应保证存放期间构件不产生残余变形。

 

表2 焊接连接制作组装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图例

对口错边△

t/10,且不大于3.0

间隙a

±2.0

搭接长度

±5.0

缝隙△

1.5

高度h

±2.0

垂直度△

b/100,且不大于3.0

中心偏移e

±2.0

型钢错位

连接处

1.0

其他处

2.0

箱形截面高度h

±2.0

宽度b

±2.0

垂直度△

b/200,且不大于3.0

表3 端面铣平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两端铣平时构件长度

±2.0

两端铣平时零件长度

±0.5

铣平面的平面度

0.3

铣平面对轴线的垂直度

l/1500

表4 安装焊缝坡口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坡口角度

±5º

钝边

±1.0㎜

表5 钢构件外形尺寸主控项目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单层柱梁桁架受力(支承面)表面至第一安装孔距离

±1.0

多节柱铣平面至第一安装孔距离

±1.0

实腹梁两端最外侧安装孔距离

±3.0

构件连接处的截面几何尺寸

±3.0

柱梁连接处的腹板中心线偏移

2.0

受压构件(杆件)弯曲矢高

l/1000,且不应大于10.0

表6 单层钢柱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图例

柱底面到柱端与桁架连接的最上一个安装孔距离l

±l/1500

±15.0

柱底面到牛腿支承面距离l1

±l1/2000

±8.0

牛腿的翘曲△

H/1200,且

不应大于12.0

柱身扭曲

牛腿处

3.0

其他处

8.0

柱截面几何尺寸

连接处

±3.0

非连接处

±4.0

翼缘对腹板的垂直度

连接处

1.5

其他处

b/100,且不应大于5.0

柱脚底板平面度

5.0

柱脚螺栓孔中心对柱轴线的距离

3.0

 

表7 多节钢柱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图例

一节柱高度H

±3.0

两端最外侧安装孔距离l3

±2.0

铣平面到第一个安装孔距离a

±1.0

柱身弯曲矢高f

H/1500,且不应大于5.0

一节柱的柱身扭曲

h/250,且不应大于5.0

牛腿端孔到柱轴线距离l2

±3.0

牛腿的翘曲或扭曲△

l2≤1000

2.0

l2≥1000

3.0

柱截面

尺寸

连接处

±3.0

非连接处

±4.0

柱脚底板平面度

5.0

翼缘板对腹板的垂直度

连接处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