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教案范文7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5897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乘法教案范文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分数乘法教案范文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分数乘法教案范文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分数乘法教案范文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分数乘法教案范文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数乘法教案范文7篇.docx

《分数乘法教案范文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乘法教案范文7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数乘法教案范文7篇.docx

分数乘法教案范文7篇

分数乘法教案范文7篇

分数乘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

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1/33/72/54/97/105/14

  教师:

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一题折一折,涂一涂。

让学生用折纸的方式再次验证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注意让学生体会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体验分数相乘的积于每一个乘数的关系。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几分之几与占整体1之间的关系。

  学生做第4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1/2的3/4和4/5占整体1的大小。

  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注意区分不同标准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第8题,学生根据学过的分数乘法知识,分辨一下唐僧分西瓜是否公平。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1/23/43/8,2/44/54/10=2/5

  是整个操场1的3/8,2/

  5是整个操场1的2/5。

  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

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乘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算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下面口算。

  2.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

  谁能编一道分数乘法算式(择几道板书黑板一侧)

  分数乘法有很多,今天先研究其中一种:

分数乘整数。

  看了今天的课题,可能有同学马上想知道分数乘法怎么算呢?

其实,每一个新知识的产生都与原有的旧知密切相关,对于分数乘整数来说,当然也是如此。

下面我们来讨论!

  二、探究

  1.理解意义。

  出示例题1:

做一朵绸花用米绸带。

  

(1)小芳做了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绸带?

  课件:

++=(米)

  

(2)小华做7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绸带?

  课件:

++++++=(米)

  (3)学校庆国庆活动一共要做15朵这样的绸花,你能用加法计算出几分之几米绸带?

  ++++++++++++++=?

  这么多米加起来,你有什么感觉?

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导入:

如果把这道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你特别需要知道什么?

  板书:

×3=7×=×15=

  谁能说说×3表示什么意思?

7×呢?

  前面大家所说的(黑板一侧板书的)乘法算式,谁能说说他们的意思?

对比一下,你们觉得是分数加法简便,还是分数乘法简便?

  2.探究算法。

  现在我们来看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

我们先来研究×3,×3=怎么算呢?

请大家尝试解决。

指名板演典型算法。

  ×3==

  ×3=++=

  ……

  交流:

第二种按照加法计算,不简便,重点体会第二种和加法有着联系:

×3=++===(教师板书),符合加法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也是简便的。

同时借助直观图观察验证。

  练习:

×7,与原来加法结果比较,完全正确。

  谁能试着总结一下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所得积做分子。

  继续研究:

×30

  提示:

这道题与前面几题相比可能有些新情况,你看出来了嘛?

先试试看,再同桌交流。

  指名板演新情况:

都有相同点?

(约分),不同是什么?

(主要是约分的区别)

  讨论:

约分的先后序。

(先乘后约,还是先约后乘),体会到先约后乘的简便。

  练习:

先判断可不可以约分?

怎样约分?

  总结注意事项:

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

  三、练习

  填一填:

练习第一、二题。

  算一算:

完成3第三、七题。

  四、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

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还有那些疑问?

  五、作业

  练习八第2题、第4题。

分数乘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回顾、整理、练习、订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出示:

我们学校的图书室里有故事书400本,连环画是故事书的,作文书是连环画的。

学校图书室里有有多少本作文书?

  1、学生独立解决。

  2、汇报交流做法。

  3、提示课题:

分数乘法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建构络。

  1、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小组内说一说,适当的时机师生进行点评)

  2、展示自己整理好的分数乘法的知识。

  3、小组合作,优化整理。

(课件演示)

  分数乘整数

  求几个相同分数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

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一个数乘分数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加、乘减及乘法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

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a.c+b.c=(a+b)。

c

  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关系式:

单位1的量(一个数)问题所对应的几分之几=所求问题

  三、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分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

(1)骆驼驼峰中贮藏的脂肪,相当于体重的,一头体重225千克的骆驼,驼峰里含有多少脂肪?

  

(2)一头体重225kg的骆驼,驮着比它体重还多的货物。

它驮着的货物重多少千克?

  4、

(1)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2)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的这批煤的,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3)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2倍少3吨,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四、课堂小结。

分数乘法教案篇4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分数乘法

  (三)教案。

教学重点

  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让学生通过折纸来解决,这一动手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分数乘法的算理,帮助学生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

  2、每人准备2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直接引入庄子这个故事,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页的一段话。

PPT出示。

让学生紧接着思考这个问题“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之后,提问:

“庄子老人家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

”“我们能不能来验证一下呢?

”。

  ⑴拿出一张纸条当作一尺之捶,同学们先把纸条对折了一次。

师:

“现在的一半我们可以用多少来表示啊?

”生:

“”师:

剪去一半,还剩下多少?

这时“”表示什么意思呢?

剩下的占这张纸的“”用算式表示:

1__1/2师:

请同学们再把剩下的“”对折一下,再剪去一半(得到四分之一)谁能说说这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再取一半的意思”“是在原来一半的基础上再取一半”“就是的师重复:

这部分表示的是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

师:

“根据前面所学过的内容,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剩下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吗?

”学生很快就写出了1/2×1/2。

再引导学生认识这个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师问: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得数是多少?

学生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再问:

“如果我们按照庄子的说法那接下去该怎么求呢?

”学生答“再乘1/2”得到1/4×1/2=1/8,如果再往后求还剩下多少,那就再乘1/2,“一直乘下去,永远也乘不尽”现在你们知道万世不竭的意思了吧。

  2、折一折,涂一涂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PPT出示)折一折,涂一涂。

讨论:

  

(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

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这幅图的意思吗?

3/4×1/4=3/16,就是求3/4的1/4是多少?

  

(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

  学生独立完成,并列式汇报

  3、做一做:

根据图示,想一想,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1/2×1/4=1/2×3/4=

  二、讨论小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观察上面的例子,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

在小组内交流。

说一说:

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

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想一想:

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

  三、巩固练习:

  1、P7做一做

  2、P8试一试:

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3、提高练习:

  

(2)教科书第9页数学故事“唐僧分瓜”。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计算分数乘法时,要把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板书设计分数乘法

  (三)1__1/2=1/21的1/2是多少?

  3/4__1/4=3__1/4__4=3/161/2__1/2=1/41/2的1/2是多少?

  1/4__3/4=………=3/161/4__1/2=1/81/2__1/4=………=1/8………1/2__3/4=………=3/83__3/4=3/1__3/4=9/4

分数乘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会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1、运算定律。

  我们在四年级时学习过乘法的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

你能举例说明吗?

  25740.36101

  (学生口述自己是怎样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简算上面各题的。

  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探讨问题)

  1、引入

  同学们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整数、小数的一些计算简便,这些运算定律能不能应用到分数乘法中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否推广到分数乘法)

  2、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学生发表对课题的见解。

  

(2)验证

  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教学例5.

  

(1)出示:

,学生小组合作独立解答。

  4、教学例6.

  

(1)出示:

,学生小组合作独立计算。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说一说你们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5、小结

  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拓展总结(应用拓展,盘点收获)

  1、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学生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完成课本第10页的做一做题目。

  其中第2题引导学生讨论解题思路,把87改成86+1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比较简便。

  3、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乘法教案篇6

  【教材简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悉分数乘法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其他相关数量关系的已有认识,解答一些稍复杂的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发展,需要学生用分数乘法和减法加以解决。

  例题是已知某小学六年级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总人数以及其中男运动员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求女运动员人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教材首先呈现一条表示运动员人数的线段,要求学生在这条线段上分别表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

通过这样的操作,一方面能使男运动员人数与总人数的关系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

要求女运动员的人数,可以先算出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当学生画图操作后,教材不在呈现具体的分析过程,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解题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列式解答。

这样,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算法,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和经验。

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的第1~2题中的数量关系都与例题相近,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例题所学习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

瞧!

岭南小学举办了学生运动会(媒体同

  时出示例题文字)他们六年级有45人参加,其中男运动占5/9,谁能知道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学生自由读题,了解题意。

  评析:

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充分运用教材,以现实的、学生熟悉喜爱的活动场景引入新课,既加强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二、探索新知:

  1、设问:

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再在小组里交流。

  2、反馈。

  学生充分交流后,都能感受到:

这是一个部分数与总数之间相比较的问题,他涉及两个基本数量关系,一个是男运动员人数与女运动员人数相加的和等于六年级运动员的总人数,另一个是男运动员人数与运动员总人数的分数关系。

但一下子要想知道女运动员有多少人,问题的思路不是很清晰。

  3、以图促思。

(媒体出示线段图。

  4、谈话:

这是一条表示运动员总人数的线段图,你能在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吗?

  5、学生操作:

  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设问:

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

  6、学生再一次交流,明确解体思路。

(学生通过画图后,很容易想到,要求女运动员的人数,可以先算出男运动有多少人。

再用总数减去男运动员的人数就能得到女运动员的人数了。

  7、列式解答。

指名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

  8、集体批改。

(对解题正确的学生进行鼓励。

  9、探讨其它算法。

  设问: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

  如果有学生想出行如A(1-N/M)的式子,要给以表扬,但不要求学生都去掌握。

  评析:

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不是把解题思路和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借助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在探索出解题思路后,教师没有让学生用所谓公式化的方法,而是问学生: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

让学生自己体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算法,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和经验,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1)弄清题意。

(媒体出示题目,让学生仔细阅读。

  

(2)谈话:

要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可以先算出什么?

  (3)学生独立分析并解答。

  (4)集体反馈:

指名汇报答案,教师重点问一问不同的方法先算的各是什么。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组内交流评议。

  3、完成练习十六第1、2题

  

(1)指名两位学生板演,其余在自备本上完成。

  

(2)组织交流。

  (3)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解题时先算什么?

  评析:

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利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组织练习,使学生所学知识不仅得以巩固,而且得以运用。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始终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

  四、总结回顾。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2、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那些实际问题?

课后可以留心观察,找到问题后进行解答,如在解答中遇到新的问题可以跟同学交流,也可以来问老师。

  评析:

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让学生自己对本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既使学生认识到本堂课到底学了什么,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让学生课后留心观察,找到问题后进行解答,不仅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数乘法教案篇7

  教学目标

  抓住分数应用题的核心倍数关系和等量对应,通过一例多用、一题多变,把各类应用题构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根据条件列出对应关系.

  1.青砖的块数比红砖多

  2.青砖的块数比红砖少

  3.红砖的块数比青砖多

  4.红砖的块数比青砖少

  上面各题哪一个量是单位1的量,占几份?

另一个量所对应的分率是什么,占几份?

  二、展开

  

(一)将上列各条件补充一个共同的条件和问题,出示例1.

  红砖2100块有青砖多少块?

  1.学生独立解答;

  2.大组交流;

  3.列表归纳.

  

(二)出示例2

  电视机厂今年生产电视机3600台,_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生产多少台?

  1.根据已知的一个条件和问题,对照下列含有分率的条件,找出相应的式子.

  

(1)相当于去年的25%

  

(2)比去年少25%

  (3)比去年多25%

  (4)去年生产的是今年的25%

  (5)去年比今年少25%

  (6)去年比今年多25%

  2.将应选择的条件填入下列各式后的括号内.

  ()

  ()

  ()

  ()

  ()

  ()

  3.师生共同分析

  

(1)按照补充的条件,找相应的式子,如

(1)相当于去年的25%.

  分析:

去年的生产量是单位1的量,占100份,今年的生产量相当于去年的25%,占25份,对应关系是:

  去年的产量□100

  今年的产量360025

  设去年生产x台,得到的式子:

  在第六个式子的括号里填

(1).

  

(2)按照式子找应补充的条件.

  如:

  分析:

100份与3600台相对应,也就是今年的生产量3600台是单位1的量,占100份,去年的生产量是未知数,比今年多25份,即去年比今年多25%.括号里应填(6).

  三、巩固

  

(一)根据题意列式解答:

  果园里有梨树168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二)机床厂现在制造一台机器的成本是1200元,比原来的成本降低25%.原来制造一

  台机器要多少元?

  (三)工厂去年生产换气扇6220台,今年比去年增产20%,今年计划生产多少台?

  (四)某印染厂原来印花需要60人,制造自动印花机后,印花人数减少了40%,现在印花需要多少人?

  教案点评

  这节课所出现的分数两步应用题的四种类型,在通常情况下是在几节课中出现,采用一例一类题的教学方法。

这样的教法,学生学起来似乎轻松一些,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

这节课摆脱了常规的教学方法抓住了分数应用题的核心倍数关系和量率对应,采用了一例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方法,把四种题型构成一个整体,把分数所表示的两个量的倍数关系作为教材的基本结构,揭示数量的具体和抽象的矛盾,把分析具体的数量与抽象的数之间的关系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

这样,使学生能在较高的水平上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减轻了负担。

整节课的设计,体现了在简明的结构中包含较大的知识容量。

简明的结构,主要指再生能力较强的基本结构。

这节课把分数所表示的两个量的倍数关系作为基本结构。

这样的结构,具有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结和转换功能,具有认知结构的同化和调整功能,它必须包含较大的知识容量,能将所包含的内容统筹兼顾,有主有从。

这种简便而大容量的知识结构,还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训练材料,使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