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五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540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3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第五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必修1第五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必修1第五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必修1第五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必修1第五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1第五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

《必修1第五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第五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1第五章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

必修1第五章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题: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主备人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

课型:

复习课课时安排:

2课时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学习目标

1.能从旅游体验和感受中说出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的差异。

2.能够说出水平方向上的两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3.读图说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基础强化案】

Ⅰ.知识要点:

一、陆地自然带:

1.成因:

不同地区因位置、位置不同,造成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类型,又对应与之统一的类型和类型。

如图5.27,填空。

 

图5.27

2.特点:

具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3.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如图5.28,在图中填出对应的气候类型。

 

图5.28

4.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如图5.29

 

图5.29

 

二、水平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1.自赤道到两极的分布规律(纬度地带性):

主要影响因素:

热量

分布规律:

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

在赤道和两极地区:

东西横贯大陆。

举例:

大陆西岸从赤道到两极:

大陆东岸到两级:

2.自沿海到内陆的分布规律(经度地带性):

主要影响因素:

水分

分布规律:

南北向延伸,东西向更替。

表现明显地区:

中纬地区

举例:

亚欧大陆中纬从西安到东岸:

各自然带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有过渡带。

三、垂直分异规律:

(1)垂直分异规律的判读要点:

①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

一般地,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

据此可知:

a.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类似于由到的地域分异(图5.30);

b.纬度越,相对高度越,自然带类型越。

 

图5.30

②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变化。

因此,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③同一自然带要求的水热状况相似,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

a.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

因为纬度越高,温度越。

b.同一自然带在阳坡海拔,阴坡海拔。

因为同一海拔高度,山地阳坡温度于阴坡。

c.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海拔,背风坡海拔。

因为同一海拔高度,迎风坡降水于背风坡。

④雪线高度:

雪线:

是永久性冰雪带(夏季最高气温0ºC以下)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

a.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纬雪线。

因为低纬气温于高纬。

b.阳坡雪线,阴坡雪线。

因为同一海拔高度阳坡气温于阴坡。

c.迎风坡雪线,背风坡雪线。

因为迎风坡降水于背风坡。

d.陡坡雪线,缓坡雪线。

因为陡坡坡度,积雪容易。

e.同一座山,夏季雪线,冬季雪线。

因为夏季气温于冬季。

如:

垂直自然带,如图5.31

图5.31

 

图5.31

图5.32

再如:

雪线,如图5.32

规律总结: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方法:

①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山麓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

②山坡上的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位置、山脉的向及山地高度有关。

2、自然带分异规律比较:

如表5.1,在下表中填出规律、主因和表现明显的地区。

水平自然带分布规律

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

从沿海到内陆

山地垂直分异

规律

 

图示

主因

表现明显地区

四、陆地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

1.何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简单说,就是不该出现的自然带出现了,或该出现的自然带没出现。

2.主要影响因素:

、、等。

举例说明:

(1)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如图5.33

理想状态的自然带是什么?

为什么会成为热带草原带呢?

(2)澳大利亚东北、巴西东南沿海、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带:

如图5.34

理想的自然带应是什么?

为什么形成了热带雨林带?

 

图5.34

(3)南美大陆南段东岸的温带荒漠带:

如图5.35

理想的自然带应是什么?

为什么形成了温带荒漠带?

(4)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如图5.35

理想的自然带应是什么?

为什么形成热带荒漠带?

(5)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如图5.36

图5.36

图5.36

图5.35

理想的自然带应是什么?

为什么没有这两个自然带?

 

(6)天山、昆仑山山麓绿洲:

如图5.37

理想的自然带应是什么?

为什么会形成绿洲?

 

图5.37

总结:

非地带性现象及原因:

如表5.2,在下表中填出形成原因。

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

形成原因

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

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带

中美、澳、巴西、马达加斯加的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

南美大陆南段东岸的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中)

温带落叶阔叶林(东)

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

热带雨林带(北)

热带草原带(中)

热带荒漠带(南)

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寒带苔原带

天山、昆仑山山麓绿洲

温带荒漠带

【课堂探究案】

【例1】(2013年北京四中第一学期期中)图5.38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

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图5.38

【例2】(2012.4朝阳一模)高山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图5.39为我国高山林线理论海拔等值线分布图(单位:

米)。

读图,回答第2-3题。

2.高山林线分布高度

A.最高的地区是横断山区

B.太行山区西侧高于东侧

C.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D.西部普遍高于东部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3.甲地高山林线海拔较高的一坡是

A.南坡——冬季风迎风坡

B.北坡——冬季风迎风坡

C.阴坡——夏季风迎风坡

D.阳坡——夏季风迎风坡

图5.39

【例3】(2012.1石景山期末)图5.40是我国某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4题。

4.关于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山为我国南方与北方分界线

B.北坡因纬度高,雪线低

图5.40

C.南坡山麓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D.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例4】(2012.1丰台期末)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线。

图5.41为全球部分山脉、山地高山林线海拔高度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5-6题。

 

5.全球山地林线的分布

A.从30°N的副热带向南北两极递减

B.林线海拔最大值出现在赤道上

C.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洋、水汽少

D.50°N-70°N之间纬度每升高1°,林线海拔约升高130米

6.控制林线海拔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①温度②湿度③坡度④坡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例5】(2011.11朝阳期中)图5.42为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7题。

7.图中

A.甲地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B.乙地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C.丙地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甲地到丙地自然景观的变化表现出水平地带性规律

图5.42

【例6】(2013年北京四中第一学期期中)读图5.43“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5.43

(1)描述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

(2)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形成亚欧大陆由沿海向内陆自然带变化的基础因素是。

【答案】

(1)北半球;中高纬度;横贯大陆东西。

(3分)

(2)大(1分)水分(2分)

【感悟高考】

1.(2013年广东卷)图5.44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东省

C.西藏自治区

图5.44

D.甘肃省

(2013高考题新课标1)图5.45为45º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2~4题。

2.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

3.该区域位于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4.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

(2013年海南卷)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北京喇叭沟门口有一片天然白桦林。

图5.46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

据此完成5~7题。

5.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6.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D.地形

7.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那么,

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

图5.47

图5.46

A.9月中旬B.10月上旬

C.10月下旬D.11月中旬

(2013高考题江苏卷)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图5.47所示。

读图回答第8题。

8.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①温带草原带②热带雨林带

③热带草原带④热带荒漠带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9.(2013高考题北京卷)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查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读图5.48,回答第

(2)题。

(2)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答案】①地:

地处低纬度,太阳辐射强,全年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容易形成地形雨,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加湿作用明显,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

②地:

纬度较低,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图5.48

【巩固演练案】

一、单项选择题:

图5.49是“四个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四个山地中,①山地垂直植被类型最丰富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热量丰富B.降水量大

图5.49

C.相对高度大D.纬度位置低

2.由四个山地植被分布情况可知,它们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

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限称为雪线。

读“地球上的雪线高度图(图5.50)”,完成3~4题:

3.全球雪线高度大致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蒸发D.地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北半球的雪线高度对称分布

B.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雪线比南半球同纬度地区高

C.赤道地区的雪线最高

D.北极圈地区没有雪线

读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5.51),A~H表示不

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