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小企业会计准则转为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操作.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501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小企业会计准则转为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操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7小企业会计准则转为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操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7小企业会计准则转为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操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7小企业会计准则转为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操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7小企业会计准则转为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操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小企业会计准则转为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操作.docx

《17小企业会计准则转为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操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小企业会计准则转为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操作.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小企业会计准则转为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操作.docx

17小企业会计准则转为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操作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因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变化导致连续3年不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小企业标准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的,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小企业,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1.承担社会公众责任;

  承担社会公众责任,主要包括两种情形:

一是企业的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如上市公司和发行企业债券的非上市企业、准备上市的公司和准备发行企业债券的非上市企业;二是受托持有和管理财务资源的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如非上市金融机构、具有金融性质的基金等其他企业(或主体)。

  ●2.经营规模较大;

  本准则所称经营规模较大,指不符合国务院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所规定的小企业标准或微型企业标准。

  ●3.是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或子公司。

  

  一、首次执行日转换的原则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和《小企业会计准则》所附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转换对照表》进行会计处理。

  转换的基本原则:

明确规定部分项目采用追溯调整法,其他项目采用未来适用法。

  

  二、首次执行日的新旧会计科目余额对照表和期初资产负债表

  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首次执行日前的资产负债表及相关账目的各项余额进行分析,按照新准则规定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设置新旧会计科目余额对照表,结束旧账,建立新账,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作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起点。

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

转换说明

顺序号

编号

会计科目名称

顺序号

编号

会计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1

1001

库存现金

1

1001

库存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2

1002

银行存款

 

3

1101

短期投资

3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4

1201

应收票据

4

1121

应收票据

 

5

1202

应收账款

5

1122

应收账款

 

6

1203

预付账款

6

1123

预付账款

 

7

1211

应收股利

7

1131

应收股利

 

8

1221

应收利息

8

1132

应收利息

 

9

1231

其他应收款

9

1221

其他应收款

 

 

 

 

10

1231

坏账准备

 

10

1301

在途物资

11

1402

在途物资

 

11

1302

原材料

12

1403

原材料

 

 

 

 

13

1605

工程物资

 

 

 

 

14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12

1303

库存商品

15

1405

库存商品

 

 

 

 

16

1406

发出商品

 

 

 

 

17

1407

商品进销差价

 

 

 

 

18

1408

委托加工物资

 

13

1304

包装物

19

1411

周转材料

 

14

1305

低值易耗品

 

 

 

 

15

1311

消耗性生物资产

20

1421

消耗性生物资产

 

 

 

 

21

1471

存货跌价准备

 

16

1401

长期债券投资

22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

 

 

 

 

23

150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24

15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7

1411

长期股权投资

25

1511

长期股权投资

 

 

 

 

26

15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8

1501

固定资产

27

1521

投资性房地产

 

 

 

 

28

1601

固定资产

 

19

1502

累计折旧

29

1602

累计折旧

 

 

 

 

30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

1503

在建工程

31

1604

在建工程

 

21

1504

固定资产清理

32

1606

固定资产清理

 

22

1511

生产性生物资产

33

1621

生产性生物资产

 

23

151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34

1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24

1601

无形资产

35

1701

无形资产

 

 

 

 

36

1702

累计摊销

 

 

 

 

37

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5

1701

长期待摊费用

38

1801

长期待摊费用

 

 

 

 

39

1811

递延所得税资产

 

26

1801

待处理财产损溢

40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负债类

 

 

 

 

27

2001

短期借款

41

2001

短期借款

 

28

2101

应付账款

42

2202

应付账款

 

29

2102

预收账款

43

2203

预收账款

 

30

2201

应付职工薪酬

44

2211

应付职工薪酬

 

31

2301

应交税费

45

2221

应交税费

 

32

2401

应付利息

46

2231

应付利息

 

33

2501

应付利润

47

2232

应付股利

 

34

2601

其他应付款

48

2241

其他应付款

 

35

2701

长期借款

49

2501

长期借款

 

36

2801

递延收益

50

2401

递延收益

 

 

 

 

51

2901

递延所得税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类

 

 

 

 

37

3001

实收资本(或股本)

52

4001

实收资本(或股本)

 

38

3002

资本公积

53

4002

资本公积

 

39

3101

盈余公积

54

4101

盈余公积

 

40

3102

本年利润

55

4103

本年利润

 

41

3103

利润分配

56

4104

利润分配

 

 

 

四、成本类

 

 

 

 

42

4001

生产成本(劳务成本)

57

5001

生产成本

 

 

 

 

58

5201

劳务成本

 

43

4101

制造费用

59

5101

制造费用

 

44

4401

工程施工

60

5401

工程施工

 

45

4402

工程结算

61

5402

工程结算

 

46

4403

机械作业

62

5403

机械作业

 

 

 

五、损益类

 

 

 

 

47

5001

主营业务收入

63

6001

主营业务收入

 

48

5002

其他业务收入

64

6051

其他业务收入

 

49

5101

投资收益

65

6111

投资收益

 

50

5201

营业外收入

66

6301

营业外收入

 

51

5301

主营业务成本

67

6401

主营业务成本

 

52

530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68

6403

营业税金及附加

 

53

5303

其他业务支出

69

6402

其他业务成本

 

54

5401

销售费用

70

6601

销售费用

 

55

5402

财务费用

71

6603

财务费用

 

56

5403

管理费用

72

6602

管理费用

 

57

5501

营业外支出

73

6711

营业外支出

 

58

5601

所得税费用

74

6801

所得税费用

 

  三、首次执行日的处理

  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时,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五条至第十九条规定要求追溯调整的项目外,其他项目不应追溯调整,采用未来适用法即可。

本章仅重点介绍部分追溯调整项目的处理。

  

(一)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1.预计资产弃置费用

  企业在预计首次执行日前尚未计入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时,应当满足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选择该项资产初始确认开始至首次执行日期间适用的折现率,以该项预计负债折现后的金额增加资产成本,据此计算确认应补提的资产折旧(或油气资产的折耗),同时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例1】乙公司经国家批准于2×09年1月1日建造完成核电站核反应堆并交付使用,建造成本为2500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37年。

该核反应堆将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法律规定,企业应在该项设施使用期满后将其拆除,并对造成的污染进行整治,预计发生弃置费用250000万元。

假设乙公司于2×12年1月1日由小企业会计准则转换为企业会计准则,假定乙公司适用折现率为10%,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不考虑残值因素。

已知(P/F,10%,37)=0.0294。

  核反应堆属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成本时应考虑弃置费用。

账务处理为:

  

(1)2×12年1月1日,弃置费用的现值=250000×(P/F,10%,37)

  =250000×0.0294=7350(万元),即2×12年1月1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该增加7350万元。

  借:

固定资产    7350

    贷:

预计负债    7350 

年份

计息金额

实际利率

利息费用

折旧

税前差异

税后差异

20×9

7350

10%

735

198.65

-933.65

-933.65

2×10

8085

10%

808.5

198.65

-1007.15

-1007.15

2×11

8893.5

10%

889.35

198.65

-1088.00

-1088.00

合计

 

 

2432.85

595.95

-3028.80

-3028.80

  

(2)补提折旧

  借:

盈余公积         302.88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725.92

    贷:

累计折旧         595.95

      预计负债        2432.85

  (3)2×12年12月31日

  借:

财务费用         978.29

    贷:

预计负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