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味作文通用31篇.docx
《春节年味作文通用3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节年味作文通用31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节年味作文通用31篇
春节年味作文
春节年味作文(通用31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年味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更是孩子们最喜闻乐见、最翘首以待的节日。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悦,大家不约而同地在门前挂上火红火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仿佛置身于一片红色的海洋中,甚至人们的面颊上也泛上点点红润。
在我们老家有“叫年”的习俗,就是在大年除夕家家户户争放鞭炮讨“彩头”,谁家放得越早,预示着谁家来年一定会一帆风顺。
以前“叫年”都是哥哥早早的起来叫醒我,可今天,我从朦朦胧胧中醒来,看见窗外一片漆黑,隐隐约约地听见炮声,猛地想起——是时候该放炮了。
于是我摸黑把哥哥从梦中“拽”了出来。
在淡淡的月光的照射下,外面已聚集很多小孩在放鞭炮了,我俩冲出家门,拿起烟花,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打火机,刚点燃一个烟花,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火药味中透出一股藏不住的“年味”,急急忙忙地把烟花摆在地上,淘气地捂着耳朵,嘻嘻哈哈地逃走了。
一声炮响过后,我又听见“次啦、次啦”的声音,忍不住回头望去,顿时火花四射,火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东窜西窜,拦都拦不住它那火一般的“热情”。
这时“年味”从烟花中绽放开来。
沉浸在梦中的大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烟花所惊醒,给了我们这些嘻嘻哈哈的孩子们一个深情的笑容,这时,“年味”通过笑容开始四溢。
正当我们欢快的玩着鞭炮时,正在读大学的舅舅起床阻止了我们,让我们学着放电子鞭炮,原来放烟花爆竹,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发火灾,知道了放烟花爆竹的危害后,孩子们都纷纷回家在爸爸妈妈的手机上下载电子鞭炮,你放一个“震天响”我放一个“霹雳炮”孩子们同样玩的不亦乐乎!
天色刚露白,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了,大人们忙着干活,小孩们则忙着“放炮”没有哪一天比大年三十除夕夜更令人欢快舒适的了。
每当到了吃年夜饭时,满桌丰盛的菜品中必然少不了螃蟹。
你瞧!
大人和小孩一人拿着一只大螃蟹,掰开蟹壳。
哇!
一块鲜美的蟹黄映入眼帘,吃一口保你回味无穷,这时“年味”又从舌尖上弥漫开来!
这就是我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欢乐喜庆的春节!
在浓郁的“年味”中,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欢度了整个春节,至于我,则又开始期盼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我家的年味儿,是从一口大锅中氤氲而生的。
锅铲的翻炒声杂着客人来时的鞭炮炸裂声,饭菜的香气和着空气中火药的味道,这,便是年了。
也不知是何时的习俗,每到年前总有人邀请各家去吃饭,年后,年前被邀请的人便邀请回来。
也因此过年的那段时间总是一大堆人围在一起吃的饭,热热闹闹的特别幸福。
因为奶奶和爷爷总只有两个人在家,所以受到的照顾特别多。
每次到这时候,奶奶和爷爷总想着要煮一锅好菜来谢谢帮助过他们的人,故而年前年后听得最多的反而是锅铲翻炒的声音。
这声音总是翻腾着、活跃着,有着无尽的喜意,似乎只要听着这声音便会使人快活。
我最喜欢客人们刚来的时候。
爷爷会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拿一条红色的鞭炮走到门口,点燃丢出去;奶奶会放下还没准备好的食材,拿起准备好的,开始炒菜。
鞭炮爆炸声先行响起,炒菜声紧随其后,客人们在爸爸妈妈的招待下走入客厅,边走还边说着祝福的话语。
一些抱着小孩的客人和一些与奶奶年纪相近的奶奶,在拜完年后会寻着炒菜的声音来到厨房边聊天边帮忙,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待所有客人都坐上桌,我便把炒好的菜端上桌,身边时不时还有几个淘气孩子跑过,相互追逐,都享受着这得来不易的快乐时光。
锅铲翻炒声、鞭炮炸裂声、祝福声,饭菜的香味、火药的气味,逐渐在我家的大锅中相交、相融,产生了浓浓的故乡的年味儿。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浓浓的年味吧!
从农历12月25日之后,年的气息就弥漫的更浓了。
瞧,那些身在外地的游子,都踏上了幸福的归途。
在游子们急切的步伐中,在车站拥挤喧闹的人群中,在家人翘首以盼的目光中……我们就能感受到流淌在“春运”当中的深深亲情,浓浓年味。
大年三十回到家,热热闹闹地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人们经常在餐桌上摆上鱼头,这象征着来年年年有余、鸿运当头。
吃过饭就贴春联,把旧春联撕下来,再贴上崭新的,这叫做“辞旧迎新”。
对了,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
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边聊天边看电视,时不时传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那是何等的悠闲快乐!
大年三十晚上,人们通宵不眠,这叫做“守岁”。
传说这种习俗兴起于南北朝,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过了十二点,顿时处处都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乌黑的天空一下子被烟花装点得五彩缤纷,宛如白昼。
漫山遍野都回荡着人们的欢呼声,这是多么吉祥喜庆的氛围啊!
到了大年初一,走在喧闹的大街上,处处都张灯结彩。
老人们闲谈时的欢笑声,小孩们放鞭炮时的尖叫声,青年人约着玩的吆喝声……交织成了一幅幸福欢乐的图画。
年味是难得的,珍贵的,无处不在又令人幸福的……
新年钟声还未敲响,但空气中已经泛起了一股浓厚的年味。
在新年到来的前几天,我开始随着大人们为新年做着准备,为了迎接新年到来的客人,除了准备糖果瓜子,还有各家必备的面擀子、米花泡。
而我被分配到了新年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贴春联。
首先就是煮米浆,并且在弄时要不停的搅动,直到较为粘稠的状态,待到冷却即可,然后就是贴春联,让我没想到的是,原来春联中还隐藏着这么多学问,这个门应该贴什么联?
如何区分上下联?
站在板凳上垫着脚,从刷子里总是防不胜防的掉落出几滴米浆,待到所有春联贴完,除了收获那一双红彤彤的手,还有那满满的成就感,这让我感受了那忙碌中那透露出的一股年味。
当新年钟声已经敲响时,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拜年,这总能让我收获一大笔的压岁钱。
当别人来拜年时,主人就会放起鞭炮拿出准备的茶水点心等来迎接客人,再送上已经准备好的红包。
但对于我来说年味最浓厚的就是“做东”,请各自的亲朋好友齐聚一堂。
摆上几张大桌子,准备好十几碗大鱼大肉,每天都会商议好,谁负责早餐,谁负责中餐,谁负责晚餐,所以每天几乎都是三餐不着家,在餐桌上总是很热闹,大人们的玩笑,孩子们的嬉闹,显得其乐融融,饭后大人们架起了麻将桌,打起扑克牌,我们则开始放起了烟花爆竹,饭后的余香,回那刺鼻的烟味,让我感受到了新年那浓浓的年味。
那浓浓的年味中总是带着一种团圆时的甜蜜温暖。
转眼间,一年即将过去,又要过年了,心中早已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脑中早就幻想着那欢乐的场景。
大年三十,行在回乡的路上,心里有些感到不对。
不知为何,近几年,乡中都十分静谧,路上的水雾更带给人一种神秘感。
转过几个山口,终于见到了外婆家。
没想到只有外婆在家中操忙。
也许是我们来的太早,于是我妈赶去帮厨,我则走上楼阁。
向窗外一看,到处是水雾,除了几栋楼房,就是无穷无尽的山连绵着。
往年的爆竹声,儿童的追赶,大人,都早已如雾般的散去。
连池塘中的鱼儿也不见踪影,家禽也没有往日话泼。
实在无聊,与自己脑中的预想相差甚远,于是我慵懒的躺在沙发上看起了电视,饭点将至,亲戚们都陆续赶到了外婆家,又热闹了一番。
不过好景不长,中饭吃完后,唯一的改变就是多了几个人围在电视旁。
人人好像都被那层水雾阻挡,不肯出去走走。
终于熬到了夜间,本想着那五彩缤纷的烟花。
没有想到没有人准备,外面依旧那么寂静,春晚开始播放了,一旁的亲戚好友们却都在低着头。
到了半夜12点,外面却突然烟火四射,到处都是爆炸声,都是硝烟。
空中都是炸开的火花。
这时人人都象征性的庆祝了新年的到来。
之后空气又一次安静,只留下未散去的硝烟与残余下来的烟花。
我内心突然对过年有了些排斥,少了分愿想。
最后我默默在那空寂的黑夜中倒头睡去。
年味仍在,但,变味了。
在这个的季节里,纷纷扬扬的小雪不知不觉掩埋了平淡的日子。
感受着迎面扑来的小雪,看着墙上新买的挂历,数着一年中最后一天的除夕临近的日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流逝的又是一个平凡而忙碌的一年。
除夕将至,一串串爆竹,一箱箱烟花,在旷野点亮,屋檐下的红灯笼在风中摇曳着。
伴着震天动地的烟花响声,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年味,处处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全家欢聚一堂,送走一年中的最后一天,迎接新的一年。
新年第一天,大街上人山人海,超市里的货架也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还有络绎不绝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真是热闹非凡。
新年,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刻,似乎全世界都变得安静,祥和。
过年了,许多离家在外的游子,你能赶得上过年吗?
“赶车,赶船,离回家的路还很遥远。
”回家,对一些人来说,像一个梦,一个绽放出彩虹般色泽的梦。
但是,太遥远了,简直遥不可及。
不管怎么追,还是差那么多。
或许,因这样那样的原因,阻止了你回家的步伐。
但你的心,一定已经穿越时空回到家中了吧。
新年就是如此,回家过年,是多少游子一年的期盼,也是多少父母一年的朝思暮想,也是一股浓浓的、暖暖的、绵绵的年味……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磨豆腐-……”随着一首《春节童谣》响起,我们又将迎来新的一年。
可是许多人说现如今早已没有了年味。
所以,李老师决定带同学们去惠州的大街小巷寻找年味。
李老师首先领着我们到了市场。
卖东西的人可真多!
有的卖油果,有的卖年糕,有的卖对联和红包袋……我的目光被吸引——这不正是妈妈所缺的红包袋吗?
我快步走过去,先为妈妈挑了她喜欢的“恭喜发财”。
接着,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叠红包袋上的一只可爱的小牛身上。
小牛身上印着“新年好”三个字,整个红包袋更是图案丰富。
这个样式全做在了我的审美上!
我往下翻了翻,发现这只小牛仅此一袋,可谓万里挑一!
我紧紧地把它捏在手里,生怕被别人买走了哩!
二话不说,我立马付了钱,随着李老师继续逛下去。
我们又来到一个小型超市。
刚走进门,喜庆的音乐就萦绕在我的耳边。
许多商品都在打特价,且换上了红彤彤的“新衣服”。
我先是拿了一包薯片,再逛再走,咦?
我发现了一杯冲泡式的优乐美奶茶,正好妈妈不喜欢喝冷的,她一定喜欢这种奶茶,而且冲泡式的奶茶,冲一冲更方便!
我果断拿起一杯,走向了收银台。
其他同学也都拿着自己精心挑选的年货,陆续往这边走来。
付了钱,找到了年味,我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像一朵朵绽放的迎春花,迎接新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尝到了年味!
让我们做好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吧!
春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外公家探亲。
我很喜欢去外公家,因为外公的家很大,家门前有一个大院子,院子前面还有一个大大的池塘,尤其是外公家有我最喜爱的三个表姐和我们班同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那只可爱的猫。
到了外公家,大人们都忙着做菜,我和三个表姐闲得无聊。
大胆的三表姐便提议说:
“我们去买些甩炮和炸炮来玩吧!
胆大的呢就玩甩炮,胆小的呢就玩炸炮。
”大家都拍手表示赞成。
甩炮和炸炮买回来了,三表姐就试玩给我们看。
她先用打火机点燃甩炮的头,让甩炮在手中燃烧一会儿,接着便立刻把它丢入池塘。
只听“轰”的一声闷响,
水花便被甩炮溅到半空之中。
三表姐又把炸炮往地上使劲儿一扔,炸炮“啪”的一声惊响,便立即爆散开来,四周弥漫着呛人的火药味儿。
胆小的大表姐看到三表姐玩得这么开心,于是也试着玩了一根甩炮。
没想到她的胆子越玩越大,最后竟然超过了三表姐玩炮的胆子。
她把甩炮放进烟盒里,结
果把烟盒炸成三半;她又把甩炮放在泥土里,结果把泥土炸了一个小洞;她再把甩炮放在一个坏了的桔子上,结果把桔子炸得开了花……
看到这里,我和二表姐也忍不住加入了这场游戏。
大家一会儿上树,一会儿爬凳子,玩得嘻嘻哈哈,不亦乐乎。
这些甩炮和炸炮虽然是为小孩子们设计的,不过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所以同学们玩的时候得注意安全哟!
这个充满年味的游戏,让我回味无穷。
每个人的心里,年味儿都各有各的味儿。
有兴奋的、有难忘的,然后甚至有的是难过的,而我觉得年味儿总是令人高兴的。
一说到高兴的年味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过年和小伙伴玩的情景。
最搞笑的就是在老家玩捉迷藏,我目光扫视着那个大箱子,立刻躲了进去。
然后哈,果然是个好地方,居然没被小伙伴发现,我躲在里面不禁暗自偷着乐。
经过他们的全面搜索无果后,最后无奈的喊到:
“出来吧,我们认输了!
”这时,我才得意扬扬,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冲到他们面前,笑的前俯后仰。
当然,过年除了和小伙伴尽兴的玩耍,更开心的是爸爸妈妈不用工作,能够天天陪我玩,然后这但是平时都不可能享受到的待遇啊。
大年三十晚上吃啥?
年夜饭呀,还没开始吃饭我都已经高兴地像只活蹦乱跳的小鱼。
为什么这样高兴呢?
因为这天请来了很多“嘉宾”,大家一齐吃年夜饭,最令我快乐无比的是我能够参加到做年夜饭的队伍中去。
奶奶唱主角,妈妈当配角,我充其量是个跑龙套的。
今年的年夜饭是个性丰盛,有丸子、猪蹄、红烧肉、烤鱼、牛肉……数不胜数,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就在灶边每个菜尝一口,肚子都快撑破了。
过年最有好处的要数收红包啦!
然后这可不是用来吃喝玩乐的,而是用来交学费、买文具用的。
你没发现,每位长辈递给我红包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
“你要好好学习呀!
”然后我可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哦。
玩耍的欢笑,年夜饭的快乐,发红包的喜悦,都深深地包含在年味儿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伴着隆隆的鞭炮声,新的一年——2014马年到来了。
街道上,四处玩耍的孩子,都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中,欢欢喜喜地互相道喜。
“新年好!
”“新年快乐!
”这样的祝福,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们的耳边。
春节,也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一天:
穿新衣、走亲戚、看烟花、放炮竹……
大年三十,我和我的家人一起来到花灯会上。
五颜六色的花灯,真是太美了。
那花灯在男男女女的手中变化着花样,一下子就排出四个大字:
“新春快乐,”一下子又是“拜新年。
”我也记不清还排了多少个字,反正只记得当时锣鼓喧天,悠扬的锁呐笛子声送入耳膜。
更别提还有那些男男女女的宛转歌喉了,“正月里来,是新年啰……”那声音悦耳动听,婀娜多姿的舞蹈看得人们眼花缭乱。
我们尽情地欣赏着,胜似梦境之迷离,下面还有许多节目,那个大花脸丑角不时惹得人们开怀大笑。
真是处处欢声笑语。
在家里,我和我家人一起围坐在电视机旁边,一家人在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氛围下,其乐融融。
一起享受过年带给我们的喜悦。
丰盛的年夜饭,拉近了我和家人的亲情。
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新年倒计时就来临了:
“五、四、三、二、一,新年快乐!
”窗外烟花爆竹不断响起,新年的第一天就这样到来了。
我希望:
八骏风驰千里近,一年花发十分红。
什么是年味?
作家冯骥说:
“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的一种享受;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这就是年味。
”
大年初二,我们一家来到了古城临海感受年味,这儿与杭州不同,到处都是张灯结彩,不论树上,路灯上,店铺里,房门上……都挂上了醒目的红灯笼。
真是年味十足啊!
一大早,庙会就开始了,各类小吃乘势一字排开:
蛋清羊尾、糟羹、麦虾、羊角酥什么的应有尽有,就连广场的门口都摆满了,孩子们一边吃着手里的美食,眼睛又盯着摊上的另一种美食。
真是年味十足啊!
前面锣鼓喧天,瞧!
人们正聚精会神地看着舞狮表演,一只“狮子”身挂红袍,气势逼人,在另一只身披黄袍的“狮子”旁边吼叫,配合着观众的欢呼声和热闹的音乐声,“狮子”在高台上蹦来2跳去,只见那只红狮嘴里衔着红绣球,应和着鞭炮“啪啪”的响声,跳跃地更加欢快了。
真是年味十足啊!
到了晚上,你可以看见绚丽的烟花在东湖上冉冉升空,真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啊,爆竹声在广场上不绝于耳,烟花在天空中完美绽放,向人们表达着新春的祝愿。
真是年味十足啊!
这就是我感受到的最纯真、最淳朴的年味!
知道吗?
每一年的年初八是妈妈的生日,早在几天前我就暗自打定主意要送给妈妈一份惊喜,可送什么好呢?
想起妈妈平时既要上班又要照顾我,十分辛苦,我决定自己下厨为妈妈亲手做一个菜,让妈妈尝尝我的手艺。
趁着妈妈上班的时间,我从菜架上拿出了平时妈妈买的西红柿和鸡蛋。
先给西红柿洗干净后,我用菜刀小心翼翼的把西红柿切成一个个小块。
接着我拿出一个小碗,把鸡蛋在碗边一磕,鸡蛋裂开了一道小缝;沿着这个缝一掰,哎呀,力气有点大,不小心给蛋壳掰到了碗里。
看来打鸡蛋也是个技术活呀!
我打了2个鸡蛋在碗里,学妈妈平时用筷头沾了一点点盐在蛋液里,用筷子一通搅拌,直到蛋黄蛋清均匀的成为黄澄澄的蛋液。
切好了葱姜,准备完毕,我开始了今天的重头戏——炒菜。
我有点紧张,打电话向我的外援——姥姥求助。
根据姥姥的指导,我先把炒锅架在灶台上,拧开燃气阀门,把火打着。
先到了点食用油在锅里,等油烧的开始冒烟了,把葱姜用锅铲放进锅里,快速的翻炒两下,等炒出了香味就给蛋液倒进了锅里,只听“滋啦”一声,蛋液慢慢像海绵一样膨胀起来。
等蛋液全部凝固后,我才把西红柿倒入锅里加了盐和鸡精翻炒了一会儿,就起锅了。
等妈妈下班回到了家,我美滋滋地从厨房端出了我人生的第一道菜——西红柿炒鸡蛋!
笑着对妈妈说:
“妈妈,你辛苦了!
”妈妈摸着我的头,欣慰地笑了……满屋子的亲戚朋友都竖起大拇指夸赞我:
过年了我长大了,又懂事又能干!
当太阳掀起朝晖的面纱;当白云涌入蓝天的怀抱,当小鸟唱起欢快的歌谣;春节——在孩子们的笑声中;在吉祥的祝福声里,在火红的春联上,在忙碌的身影中,悄悄地来了。
妈妈一大早就钻进厨房,忙着准备团年饭,爸爸早已贴好了火红的春联。
看着柜台上各种各样的炮仗、礼花,我和我的小伙伴此时早已手痒痒了,拿起小鞭炮就往外溜,“啪啪”、“啪啪”不过一会儿,一盒鞭炮就被我们玩儿光了。
正准备回去大院拿炮仗时发现了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闻到了从厨房飘来的阵阵肉香味。
我咽了咽口水,三两步跑进厨房,挑起一根肉骨头就往嘴里塞,“哎!
”妈妈连忙腾出一只手来拽我的胳膊,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一大块肉已经跑到了我嘴里,轻轻一嚼,一股腥味蔓延开来,“这肉……呸呸,这肉没熟。
”妈妈见了哭笑不得,我恍然大悟妈妈为什么不让我吃了,我耷拉着脑袋不好意思地走开了。
一小时、两小时……四小时过去了,“五四三二一”,终于到吃团年饭的时刻了,桌上的菜可丰盛了,火锅鸡、排骨汤、蒸年糕……“排骨、排骨,我心心念念的排骨!
”我挑了一块最大的排骨啃了起来,入口即化,好吃得不得了,妈妈在一旁笑着说:
“你的胃口可真好!
”“哪里那里,我还没真正发挥呢!
”听了这话,一旁的爸爸笑了,我和妈妈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2022年如约而至,新年新气象,新的一年里,我要不断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盛泽名气响当当的小吃有许多:
盘龙糕、油墩、烧卖……其中,享有百年称号的只有盘龙糕。
我一直好奇着盘龙糕名字的由来,更期待着有一天亲手制作并品尝。
这一切都如我所愿,近日,吴江日报小记者们欢聚在盛泽小学升明校区,一起揭开了盘龙糕的神秘面纱。
我们首先了解了盘龙糕的由来。
原来它带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盛泽以前曾遭遇了龙卷风灾害。
肆虐的龙卷风不停地从盛泽的东面席卷至西面。
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一条神龙出现在当空。
它围绕着盛泽不停地游弋。
很快,神龙压制住了龙卷风。
盛泽人民为了感谢神龙,做了一块糕来纪念,并取名为“盘龙糕”。
知道了盘龙糕的历史故事,我更加期待制作盘龙糕了。
终于,我们开始做盘龙糕了。
制作盘龙糕有三种佐料:
玫瑰豆沙酱、红糖粉和米粉。
我觉得玫瑰豆沙酱像辣酱,那么盘龙糕会不会带有辣味呢?
红糖粉像碾碎的红豆,盘龙糕应该带有红豆的味道吧?
……我们一步步模仿着老师制作盘龙糕的步骤,盘龙糕终于放入了蒸箱。
随着飘出的香味,盘龙糕出炉了。
糯糯的、甜甜的……这就是盘龙糕的滋味。
品尝着盘龙糕的味道,小伙伴们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甜蜜的笑容。
如果说,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制作盘龙糕的过程,还知道了盘龙糕的故事。
我们这一代人,对盛泽的很多历史典故知道的甚少。
我希望可以多参加这类活动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加自己的乡土知识。
年是一艘轮船,每每停泊在腊月的港湾,载满浓浓的亲情。
年是鞭炮齐鸣,年是阖家团圆,年是那墙上贴着的一张张倒福,年是风花雪月中围坐在一起的一顿年夜饭。
大年三十晚上,街道上可就比以前冷清多了,马路上只有星星点点来往的车辆,风的呼啸也已经掩盖了那些喧闹的声音。
人们一定都回家与亲人团聚,吃年夜饭了,想到这里,我不禁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回到家里,扑鼻而来的一阵香气浸入我的鼻孔,让我乐不可支,是饺子!
上午妈妈买的饺子皮,加上她精心制作的白萝卜大肉馅料,放在锅里一煮,便成了三十晚上必不可少的美味。
我匆忙地洗了洗手,抓起一个饺子就往嘴里塞。
好烫啊!
我张着嘴巴哈了半天才把饺子咬开。
鲜美的肉汁配着白萝卜的清香,仿佛给我的内心注入了温暖的汁液。
“嘎嘣”一声,咦!
这是什么?
我在肉馅中咬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
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个硬币!
我想起来妈妈说,吃到硬币的人一年都会有幸运之神庇护呢!
拿着银光闪闪的硬币,我咧开嘴巴笑了。
一家人喜气洋洋吃过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后,众所期待的春节晚会开始了。
有的唱着甜美的歌,祝福新年的到来;有的说着逗人的相声,告诉人们世间真理;有的演着滑稽的小品,逗得人们哈哈大笑,年的味道温暖而馨香。
在中国的众多节日中,我唯独喜欢过年,喜欢年那香甜而温馨的气息。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每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货、贴对联、吃年夜饭、放鞭炮、拜年……
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我们就都要贴对联了。
贴对联非常讲究,对联要从右往左贴,“福”字要倒过来贴,这样象征着福“到”了。
过年最主要的就是放鞭炮了,没有放鞭炮,就没有过年的气氛。
从地上突然飞向天空,就是那一个个小花炮,垂直地飞向天空,以一种浪漫的姿态在天空中绽放,展现出一个个“小星星”,转眼间,又消失在宁静的天空中。
它完美的飞跃,完美的展示给我们看,又一颗颗接替它,在空中绽放出一朵朵巨大、闪烁的花朵,仿佛的花朵上镶钻。
年夜饭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活动。
每碗菜都是热腾腾的,每颗心都是暖洋洋的,每份爱都是甜蜜蜜的。
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
丰盛的饭菜摆满了饭桌,一家人开怀畅饮,共叙旧情,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既有了口福,还温暖了心坎。
年夜饭过后,一家人围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
一个小品把我们逗得人仰马翻,一个相声让我们听得有滋有味,为过年增添了不少气氛,这就是所谓的“守岁”吧!
年的特点不是在于物质的丰盛,而是在于文化的传承。
新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每当快过年时,全国各地的人都赶回老家,陪着亲人过年。
年的味道是多样的,它是噼里啪啦的烟花味,它是装在口袋里的糖果味,它也是锅里热气腾腾的饺子味。
年的味道是热闹的,亦是浓浓的家乡味。
我的家乡在河南,每年我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去过年。
我们一回到老家,就忙坏了爷爷奶奶。
爷爷忙着杀鸡,奶奶忙着蒸馒头。
爸爸妈妈也帮忙打扫卫生,帮忙洗菜烧饭。
我和小伙伴一起点燃儿童鞭炮,非常热闹。
大年三十的晚上,奶奶烧了很多菜,有卤牛肉、红烧排骨、菠菜拌猪肝等,我都很喜欢吃。
我们一大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一起说说笑笑。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晚上八点了,春晚要开始了,爷爷奶奶是春晚的忠实粉丝。
爸爸妈妈陪他们看春晚,我就和堂弟在院子里燃放烟花。
一朵朵美丽的礼花在天空中闪烁、爆炸,像一阵阵流星雨洒落人间,我们在院子里欢呼着,跳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