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耕地变化态势及耕地安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400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耕地变化态势及耕地安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耕地变化态势及耕地安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耕地变化态势及耕地安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耕地变化态势及耕地安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耕地变化态势及耕地安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耕地变化态势及耕地安全.docx

《河南省耕地变化态势及耕地安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耕地变化态势及耕地安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耕地变化态势及耕地安全.docx

河南省耕地变化态势及耕地安全

河南省耕地变化态势及耕地安全

摘要:

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土地利用,造成耕地资源的进一步减少,从而威胁耕地安全,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必须了解耕地的变化状况。

本文以河南省1978—2008年统计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河南省近30年来的耕地面积的时间变化情况,以及河南省耕地资源变化状况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障耕地的对策是控制人口增长、适时土地复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效应,提高农业用地效益等。

关键词:

耕地变化态势;耕地安全;河南省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规模的迅速扩张,大量耕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消失,加之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对耕地的破坏以及退耕还林还草等诸多原因,耕地数量的减少直接威胁到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粮食安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8年8月13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其核心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确保15.60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1]。

耕地资源安全由此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河南作为中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和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耕地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

1河南省耕地资源现状

1.1河南省耕地构成与布局

据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统计,2008年全省年底耕地总资源面积为7.9×106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7.46%,而年底常用耕地面积则为7.2×106hm2,以旱地和水浇地为主。

其中:

旱地0.6×106hm2,占常用耕地总面积的9.1%;水浇地3.2×106hm2,占常用耕地总面积的45%。

从耕地布局来看,全省3/4的耕地集中于南阳盆地及中东部平原地区,1/4分布于中西部丘岗山地区。

旱地从地区分布看,以驻马店地区最多,占全省旱地总面积的20.63%。

水浇地主要分布在豫北、豫中、豫东平原地区以及南阳盆地。

豫北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干旱较多,但豫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农田灌溉设施齐全,因而形成了一大批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

灌溉水田主要分布在淮河两岸地区和黄河背河洼地,尤以水热资源丰富的信阳市最集中[2]。

1.2河南省耕地质量差异

河南省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一半以上,其中,中产田面积为0.42×106hm2,占总面积的53.82%;低产田面积为0.038×106hm2,占4.83%;而高产田面积为0.32×106hm2,仅占41.35%。

从布局上来看,高产田以豫东平原、豫北山前平原、豫东北低洼平原、太行山前倾斜平原、淮河两岸和南阳盆地最多。

高产田是全省粮、棉、油作物生产的主要基地。

中产田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碟形洼地和山地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中产田目前产量中等。

1.3河南省耕地面临问题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实施以来河南省耕地面积共减少3.076×106hm2,河南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6.12×104km2,其中轻度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36.8%,中度流失面积占41.7%,强度流失面积占18.6%,极强度流失面积占2.8%[3]。

在规划期内,工矿业、交通建设等的快速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水土流失面积,使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加剧干旱。

虽然沙化土地的综合治理将进一步加强,但是由于滥伐、盗伐、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等现象在短期内仍然难以根除,风沙危害的程度呈上升趋势。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发展的转型,新技术和新工艺将得到广泛应用,工业“三废”排放将会得到一定的遏制,但是工业规模将不断扩张,工业“三废”的总量仍将继续增加,而化肥和农药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也呈扩张之势,这些将对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耕地造成污染,导致了耕地环境质量的恶化。

2河南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2.1河南省耕地面积的变化态势分析

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资料,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耕地数量变化态势如图1所示。

图11978-2008年河南省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由图1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从1978年到1998年,河南省耕地面积呈连续减少的态势。

20年间耕地面积共减少0.3×106hm2,年均每年减少0.017×106hm2。

而1998年至2008年这10年间,河南省耕地面积共增长0.37×106hm2。

平均每年增长0.04×106hm2[4]。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河南省耕地面积呈三个变化阶段:

(1)1978-1984年的缓慢减少期。

此期间各项经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百废待兴,此期间共减少耕地面积0.078×106hm2,年均减少0.01×106hm2。

(2)1984-1999年的趋直线快速减少期。

此期间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各项建设占地大量增加,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人数增多,加之自然灾害,撂荒现象比较严重,各级政府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但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耕地面积锐减。

14年间共减少耕地面积0.26×106hm2,年均减少0.02×106hm2,其中有8年耕地面积年减少量超0.02×106hm2。

(3)1999-2008年的急速增长期,1999年至2000年,河南省根据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的工作部署,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基本农田进行了调整划定,将国家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全部落实到地块,实现了基本农田保护图纸、表格、实地“三对照”,做到了保护指标、保护地块、保护标志、保护档案、保护责任、保护措施“六落实”。

加之国家免除各项农业税收以后农民返乡务农热潮开始,河南省耕地面积稳步增长。

9年间河南省共增加耕地面积达0.37×106hm2,平均每年增长0.04×106hm2。

2.2人均耕地持续减少,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人均耕地数量变化态势如图2所示。

图21978-2008年河南省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耕地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耕地可以持续保障国民健康生存所需食物的状态或能力[5]。

耕地安全的实质是粮食安全。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人口由1978年的7.067×104人增至2005年的9.768×104人。

与此同时,耕地总量则在持续减少,人均耕地数量相应持续走低。

1978年,全省人均耕地0.1hm2而2005年已降至0.07hm2,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4。

后备耕地资源也严重不足。

也就是说:

河南,以占全国1.74%的土地,养育着占全国7.5%的人口。

根据国家发改委2008年11月13日公布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预测,到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9kg;到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kg[7]。

作为全国第一农业、产粮和粮食加工大省、第一人口和劳动力输出大省的河南,2008年,全省年粮食总产量达5.37×1010kg。

河南的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通过表1可见,享有“中原粮仓”之美誉的河南粮食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

因此,河南土地,负重中国。

河南国土,任重而道远。

对河南耕地的保护,就是对中国人民生存的保障。

表12005年河南人均粮食产量与全国及中部4省比较(千克)

河南

湖北

湖南

安徽

江西

全国

480

361

434

400

430

370

注:

数据来源于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6],湖南省为2008年数字。

3.河南省耕地动态变化原因分析

3.1耕地数量减少原因分析

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表2可以看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1997-2010年)实施以来河南省耕地面积减少0.03×106hm2。

减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生态退耕

河南省近三年来生态退耕面积达0.015×106hm2,占耕地减少总量的50.10%,主要集中三门峡市、洛阳市、信阳市以及济源市;河南省南水北调水源区、淮河源头区、小浪底水库库区、太行山区为生态退耕重点区,退耕将减少大量耕地;河南地处东部平原与西部山地过渡带,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洪水灾害频发,灾毁耕地难以避免;同时,河南省又是我国煤炭生产大省,采空区地面塌陷灾害亦将损毁一定数量的耕地。

 

表22000——2008年河南省常用耕地面积变化情况一览表

指标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底耕地总资源(千公顷)

7926.3

7926.6

7926.1

7926.4

年底常用耕地面积(千公顷)

6875.3

7201.2

7202.4

7201.9

7202.2

水田

460.8

645.8

645.2

644.5

659.0

占年底常用耕地面积比重(%)

6.7

9.0

9.0

8.9

9.1

水浇地

3092.6

3090.0

3087.3

3241.8

年底常用耕地面积比重(%)

42.9

42.9

42.9

45.0

当年增加常用耕地面积(千公顷)

93.9

16.1

19.4

13.9

10.4

新开荒地

5.5

5.9

8.5

8.2

7.0

占增加常用耕地面积比重(%)

5.9

36.6

43.8

59.0

66.8

园地改耕地

2.2

2.6

0.1

0.1

当年减少常用耕地面积(千公顷)

44.6

17.2

18.2

14.4

10.1

国家基建占地

12.6

9.7

15.8

12.7

9.8

占减少常用耕地面积比重(%)

28.3

56.4

86.8

88.2

96.9

退耕还林还草占地

1.8

1.1

0.1

0.1

占减少常用耕地面积比重(%)

5.4

10.5

6.0

0.7

6.7

耕地改园地

0.6

0.6

0.2

0.0

占减少常用耕地面积比重(%)

3.5

3.3

1.4

0.0

人均占有常用耕地面积(公顷/人)

0.07

0.07

0.07

0.07

0.07

3.1.2国家基建用地

1997-2010年正是河南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0.012×106hm2,占耕地总减少量的38.3%;与此同时,又正值河南省人口高峰、城市化高峰和工业化高峰,这三个“高峰”的到来必然要求以大量用地为支撑,从而形成对用地的刚性需求。

众多穿越河南的国家大型能源、交通、水利建设项目以及河南本省的项目,使得基础设施建设仍将保持旺盛的用地需求。

随着国家土地宏观调控的加强和土地利用向节约集约利用转变,规划期内各项建设大量占用耕地的趋势将有所趋缓,但仍难以避免[8]。

3.1.3农业结构调整

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以后导致耕地减少,以耕地改为园地和其他农用地为主,但大多数都未破坏耕作层,共减少耕地0.003×106hm2,占耕地总减少量的l0.89%;自然灾害和部分采煤区地面沉陷等损毁减少耕地0.22hm2,占耕地减少总量的0.71%。

从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方向来看,郑州、开封、平顶山、安阳、鹤壁、焦作、许昌、商丘、周口、驻马店和济源等11个城市为建设用地主导型,这些地区建设占用耕地占耕地减少总量的比重大于50%;洛阳和三门峡以生态退耕为主;濮阳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新乡为建设用地与生态退耕主导型,建设用地比重略大于生态退耕比重;南阳和信阳为建设用地、生态退耕与农业结构调整综合型,其中南阳三者比重相当,信阳建设用地比重略大。

3.2河南省耕地数量增加原因分析

1997-2010现行土地规划实施以来,河南省耕地增加0.012×106hm2,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共增加耕地0.01×106hm2,占同期耕地增加量的89.48%,是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全省耕地增加的方式主要是土地开发,占耕地增加总量40%以上。

其次是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