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学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18-2019学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9年1月1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A.北半球,并向北运动B.北半球,并向南运动
C.南半球,并向北运动D.南半球,并向南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2019年1月17日,是北半球的冬季,此时已经过了冬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离开了南回归线,正在向北运动,选C。
2.我国加大自由贸易实验区改革授权和开放力度,给予政策扶持,这将进一步促进实验区
A.粮食出口迅速增加B.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城市农业用地扩大D.工业比重大幅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加大自由贸易实验区改革授权和开放力度,给予政策扶持,这将进一步促进实验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由于自由贸易实验区一般属于城区,对周边农业有带动,但短时间内不可能使粮食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加快,城市中农业用地减小,第三产业比重可能会大幅提高。
据此分析选B。
3.下列地月位置关系图中(白色为太阳光照面),表示会出现大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太阳位于地、月的同侧,且日地月位于一条线上时,容易出现天文大潮,据此结合图示选项选A。
【点睛】太阳位于地、月的同侧,且日地月位于一条线上时,容易出现天文大潮。
一般来讲,初一十五是大潮。
4.从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角度考虑,下列我国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A.文昌(约19.5ºN)B.西昌(约28ºN)
C.太原(约38ºN)D.酒泉(约40ºN)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角度考虑,纬度越低,卫星发射时获得的初速度越大,越节省燃料。
我国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中,文昌的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最有利于卫星发射,选A。
【点睛】发射卫星多选在低纬度自西向东发射,这是因为低纬度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同时地球又是自西向东自转,在低纬度向东发射可获得较大的初速度节省燃料容易发射成功。
5.下图为亚洲东部天气形势略图。
此时,我国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此时蒙古国境内为势力较强的高压控制,而同纬度的太平洋上为低压,说明此时同纬度相比,大陆上气温低于海洋,据此推知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冬季,选D。
6.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温室气体增多导致
A.太阳辐射增强B.地面辐射增强
C.大气辐射增强D.大气逆辐射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从而促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促使地温升高,全球变暖,选D。
【点睛】全球变暖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其中,人为原因包括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毁林导致温室气体增多,温室效应增强等。
全球变暖会引发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降水量发生变化,部分地区出现水源短缺;出现“粮荒”;自然灾害加剧,损失加重;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物种多样性受损,生态系统破坏;极端天气频繁等。
7.非洲热带稀树草原一片翠绿,斑马、长颈鹿等草食动物迁回草原,肉食动物也尾随而来。
这是因为这里
A.受赤道低压控制,湿季到来B.受信风控制,干季到来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季到来D.受西风影响,湿季到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非洲热带稀树草原一片翠绿、物种繁多的季节为当地的湿季,此时,非洲热带稀树草原地区受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选A。
【点睛】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使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高温多雨,为湿季;信风带控制下炎热干燥,为干季。
8.下图为某地多年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该气候类型控制下,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全年降水分配较均匀,符合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选D。
【点睛】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在西风带的控制下,温和多雨。
9.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影响江淮地区和日本西南部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B.暖锋
C.准静止锋D.高压
【答案】C
【解析】
【详解】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影响江淮地区和日本西南部的天气系统是南下冷空气与北上暖空气相遇形成的江淮准静止锋,选C。
【点睛】我国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为:
大致四、五月在我国的华南地区登陆,我国的雨季开始,;六月份,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相持约一个月时间,形成梅雨准静止锋;七、八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九月份,锋面雨带南撤;十月份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由于冬夏季风随着季节的变化,各自的势力也随着有规律地消失。
因此冬夏季风间形成的锋面雨带就会在我国东部地区产生有规律的南北移动。
10.下图为某区域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海陆性质不同,等温线数值a>b>c。
甲地气温
A.高于乙地,为陆地
B.高于乙地,为海洋
C.低于乙地,为陆地
D.低于乙地,为海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甲地气温为c<甲b>c,故图示为北半球,甲的气温低于乙地。
7月份,陆地气温高于海洋,等温线陆地上向北凸出,则甲为海洋,乙为陆地。
据此分析选D。
【点睛】等温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以此可以区分半球属性。
由于海陆热容量的不同,导致陆地、海洋的弯曲方向相反,1月份陆南洋北,7月份陆北洋南。
11.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影响其形成的盛行风是
A.西南季风B.东北季风
C.东南信风D.西风
【答案】B
【解析】
【详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为季风洋流,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选B。
【点睛】北印度洋海区洋流为季风洋流,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12.厄尔尼诺是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引起气候异常的现象,该海域位于
A.日本东部海域
B.美国西部海域
C.澳大利亚东部海域
D.秘鲁西部海域
【答案】D
【解析】
【详解】厄尔尼诺是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引起气候异常的现象,该海域位于南太平洋,与秘鲁寒流的异常关系密切,选D。
【点睛】厄尔尼诺现象,这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
该现象发生时,影响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鲁寒流势力减弱,秘鲁沿岸水温升高,降水增多,渔场受损;澳大利亚东海岸会降水减少而发生旱灾。
13.下图中表示波斯湾海洋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D
【解析】
【详解】表示波斯湾海洋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区位于中东波斯湾沿岸,对应图中的丁地,选D。
14.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城市外围向中心依次出现
A.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农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C.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
【答案】A
【解析】
【详解】城市用地的功能与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有关,从市中心向外,整体上地租是降低的,市中心地租最高,商业付租能力最强,占据市中心,其次是住宅、工业,农业占地广但付租能力最低,占据是市区外围,据此,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城市外围向中心依次出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选A。
【点睛】城市的最主要的功能分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有高级和低级之分;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的交通线分布;商业区位于市中心和街道两侧,人员流动大,地价高,是城市的核心区。
15.下图中曲线甲处峰值表示在该区中出现了
A.居住小区
B.商业中心
C.工业园区
D.农业园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租与距市中心远近及交通通达度有关,距市中心越远,地租越低,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越高,甲处居于中心城市外围,但出现了峰值,一般是交通通达度高,这里往往是付租能力较强的商业区的选址地,选B。
【点睛】地租与距市中心远近及交通通达度有关,距市中心越远,地租越低,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越高。
16.反季节蔬菜是指不适合当前季节生产的蔬菜。
在温室或大棚栽培反季节蔬菜不受海拔和纬度限制,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
反季节蔬菜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热量充足B.科技发达
C.航运便利D.土壤肥沃
【答案】B
【解析】
【详解】反季节蔬菜一般在在温室或大棚栽培,不受海拔和纬度限制,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
但反季节蔬菜的栽种需要一定的科技支持,选B。
【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
1.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2地形:
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
3土壤:
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2交通运输:
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3政策:
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等。
4、科技:
影响现代农业的关键性因素。
17.下列文化圈跨三大洲的是
①西欧文化圈②东欧文化圈③东南亚文化圈④伊斯兰文化圈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西欧文化圈包括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东欧文化圈包括俄罗斯、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等地;东南亚文化圈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文化,受中国、印度、及欧美影响,丰富多样;伊斯兰文化圈其区域主要包括:
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东南亚(泰南、马来西亚、印尼、及菲律宾棉兰老岛)及非洲的部分地区,欧洲有少量分布。
据此分析选B。
18.我国某文化区传统民居多为白墙黑檐的楼房。
该文化区是
A.四川盆地文化区B.云贵高原文化区
C.江南水乡文化区D.华南沿海文化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白墙黑檐的楼房”是江南水乡的特色,选C。
19.下列现象中应用卫星导航功能的是
A.无人驾驶汽车安全行驶
B.查看卫星云图预判天气
C.使用电子地图查询位置
D.根据航空像片识别地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无人驾驶汽车安全行驶使用导航定位;查看卫星云图预判天气、根据航空像片识别地物是遥感功能;使用电子地图查询位置是GIS的功能。
【点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数字地球是地理信息技术是构建数字地球的基础;数字地球最大的特征是模拟现实;数字地球是把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0.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示意图,阴影代表黑夜。
此时北京时间是
A.7时
B.8时
C.17时
D.18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可知,图示为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图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据此推知,此时0°经线为9点,北京时间为120°E的时间,比0°经线早8小时,为17点,选C。
【点睛】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
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
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
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3.计算地方时:
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
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21.读图,回答问题。
(1)地理中的图通常有图名,图名对读图以及理解图传达的信息有帮助。
上图还没有图名,请为该图命名?
(2)将“海沟”“洋脊”“岛弧”“玄武岩”填入图中合适的位置。
(3)若该图广大水域表示太平洋,包括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想象一下,说出该图左侧图外紧邻区域和右侧图外紧邻区域分别对应的板块名称。
(4)图中出现了“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说明两者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答案】
(1)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剖面图),或,海底扩张示意图(剖面图),或,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示意图(剖面图)
(2)(“海沟”“洋脊”参照高一地理教材P45“海底扩张示意图”,“岛弧”“玄武岩”分别位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附近)。
(3)左侧: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右侧:
南极洲板块。
(4)当扩张着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由于大洋板块位置较低,密度较大,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直插入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这里往往形成海沟;而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成为岛弧或海岸山脉。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示,海岭处喷发物不断产生新的大洋地壳,而大洋板块又不断向大陆板块下俯冲,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交界地带出现火山、地震等现象,故可以给图示命名为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剖面图),海底扩张示意图(剖面图),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示意图(剖面图)等等。
(2)根据教材所学分析可知,“海沟”位于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地带;“洋脊”是洋壳的诞生处,对应海岭;“岛弧”“玄武岩”分别位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附近。
(3)若该图广大水域表示太平洋,且包含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则根据板块学说,图中左侧为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右侧图外紧邻区域为南极洲板块。
(4)根据图示可知,当扩张着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由于大洋板块位置较低,密度较大,大洋板块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并直插入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这里往往形成海沟;而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成为岛弧或海岸山脉。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同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板块活跃。
海沟是由于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山脉。
世界上两大地震火山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2.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
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
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磷酸盐工业城,预计投资70亿美元。
由于远离城市和油气富集区,该地区目前没有任何重工业,属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
沙特阿拉伯希望凭借低廉的燃料成本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充分发挥本国磷酸盐产业利润空间较大的优势,将磷酸盐工业城发展成为全球磷酸盐产业的枢纽,并借此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沙特阿拉伯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1)沙特阿拉伯发展磷酸盐工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甲地远离城市,又在沙漠中。
在这里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哪些困难(不利的地理条件)?
(3)加工磷酸盐矿石可以在甲地,也可以在乙地。
在两地中选择其中之一作为加工地,并说明理由。
【答案】
(1)能源充足;磷酸盐储量大;沙特阿拉伯发展磷酸盐工业资金雄厚,磷酸盐易开采,有政策优势,交通运输条件较好。
(2)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基础设施与配套产业薄弱,产品外运运输成本较高等;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环境条件差。
(3)甲地:
位于磷酸盐产地,节省运输费用;就业机会多,有利于带动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乙地:
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及配套产业条件好;劳动力丰富,雇佣较容易。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主要从资源、交通、资金等方面进行分析。
据材料知,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说明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资源丰富;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人口主要集中在在沿海地区,多港口城市,产品运输方便,交通条件优势明显;发展该产业的资金雄厚;沙特阿拉伯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生产较低,市场的竞争力较大。
(2)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具体分析。
甲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地表水资源不足,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从位置上分析,地处该国的北部地区,远离人口密集区,地广人稀,劳动力资源不足;该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开发条件较差,产品运输成本高。
(3)该题目为开放性试题,选择与论据匹配且有说服力即可。
首先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针对观点进行分析。
若赞同在甲地建设加工地则侧重甲地的原料地及对周边区域的经济带动作用;若支持在乙地建设加工地,则侧重乙地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及配套产业条件好;劳动力丰富,雇佣较容易。
【点睛】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等。
不同的工业部门、工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区位因素是不一样的,同一因素也会发生变化。
主要因素:
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2、工业区位选择:
我们可以从区位选择的主体、需要考虑的因素、要达到的目的、需要遵循的原则等方面认识这一问题。
项目内容
1)区位的含义:
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里;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2)区位选择的主体:
企业和政府
3)考虑的因素:
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
4)遵循的原则: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经济效益看,选择优势条件明显、生产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高的区位;根据主导因素确定工厂区位。
23.读图文表资料,回答问题。
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正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
老年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的重要指标。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对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有影响。
(1)解释何为老年人口。
(2)根据上图图例中的5种类型(“无数据”除外),定性说明2000至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空间格局的变化,再用简单的话概括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密度空间格局。
(3)有人认为,我国人口迁移状况促使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加深。
对此发表你的见解。
(提示:
是否认同此观点,说明理由)。
(4)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有何影响?
【答案】
(1)老年人口通常指年龄65岁及以上的人口。
(2)2000至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密度0-1人/km2类省区数量无变化,1-25人/km2类省区数量减少,25-50人/km2类省区数量增加,50-100人/km2类省区数量增加,>100人/km2类省区数量增加。
概括:
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密度大体上东部高,西部低。
(3)认同这一观点。
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而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促使人口,特别是年轻人(或劳动人口)迁入东部地区,从而加深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
(4)可能加大、缩小或保持我国东西部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状况(或,尚无法判断,需要佐证材料)。
【解析】
【详解】
(1)结合所学可知,老年人口通常指年龄65岁及以上的人口。
(2)通过两图对比可知,2000至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空间格局的变化表现为:
2000至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密度0-1人/km2类省区数量无变化,1-25人/km2类省区数量减少,25-50人/km2类省区数量增加,50-100人/km2类省区数量增加,>100人/km2类省区数量增加。
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密度空间格局是:
大体上东部高,西部低。
(3)人口迁移会对迁出地、迁入地的人口结构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而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促使人口,特别是年轻人(或劳动人口)迁入东部地区,从而加深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故本说法有一定的科学性,应予以认同。
(4)全面二孩政策推行时间不久,其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的影响短时间不能确定,可能加大、缩小或保持我国东西部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状况,需要佐证材料下结论。
【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出地:
有利的:
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
不利的:
造成了人才外流.
迁入地:
有利的:
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
不利的:
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如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