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一轮阶段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357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5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岳麓版一轮阶段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阶段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阶段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阶段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阶段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岳麓版一轮阶段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docx

《历史岳麓版一轮阶段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岳麓版一轮阶段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岳麓版一轮阶段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docx

历史岳麓版一轮阶段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

阶段过关练

(二) 经济成长历程

(时间:

45分钟 分值:

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一朝天子一朝臣”“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十年可穷,十年可富;富不必喜,穷不必怖”“千年的大道流成河,多年的媳妇熬婆婆”。

中国古代农民的这些循环思想,植根于(  )

A.农耕生活B.传统观念

C.儒家思想D.自然现象

【解析】 农民的循环思想植根于春播秋收,年复一年,单调重复,进化迟缓而又稳定的农耕生活节奏,材料中信息印证着政事和人事的循环,故A项正确;传统观念也是源于农耕经济,故B项错误;材料中讲究的循环思想,不符合儒家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中属于思想观念,不是自然现象的反映,故D项错误。

【答案】 A

2.唐代长安日暮即闻鼓鸣,百业歇息,开始宵禁了。

而宋朝,无论是东京汴梁还是南宋的临安皆不夜禁,不但不夜禁反而通宵达旦,当时人们称娱乐场所为“瓦舍”“瓦肆”“瓦子”或“勾栏”,在这些娱乐场所中兴起了“市民文化”。

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科学技术创新推广B.城市建设的变迁

C.商品经济趋向繁荣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解析】 从材料中“不但不夜禁反而通宵达旦”“在这些娱乐场所中兴起了‘市民文化’”等信息可知,从唐代到宋代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科学技术创新推广”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但不是推动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城市建设的变迁,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才会由限制到逐渐放松,故C项正确;“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也不是推动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故D项错误。

【答案】 C

3.1596年,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

在恶劣的险境下,17名水手中有8个人死去。

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

最终,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

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

B.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

C.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

D.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

【解析】 人性的启蒙是在18世纪启蒙运动时,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说明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故B项正确;“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

最终,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说明商人并不是唯利是图,故C项错误;材料虽反映了商人的诚实,但不能说明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故D项错误。

【答案】 B

4.当代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评论:

“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化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

”这可以说明(  )

A.科技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

B.民主政治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C.德国实现统一的前提和条件

D.英国已经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解析】 “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化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体现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19世纪下半叶德国已经完成统一,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 A

5.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等人大量购买外国装备来搞中国国防。

原因有二:

一是采购大吃回扣……二是人力成本高……很多有关系的中国人想方设法挤进“有钱途”的洋务单位,吃拿卡要。

由此可见(  )

A.洋务运动实际上被外国控制

B.封建官僚管理体制弊端明显

C.洋务派借自强之名中饱私囊

D.当时中国没有建立军工企业

【解析】 材料无法表明洋务运动实际上被外国控制的信息,故A项错误;“很多有关系的中国人想方设法挤进洋务单位,吃拿卡要”反映封建官僚管理体制弊端明显,故B项正确;洋务派初衷是以自强为旗号来维护清王朝统治,故C项错误;洋务派建立了军工企业,故D项错误。

【答案】 B

6.抗战以前,全国的工矿企业80%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到了1944年,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数量占整个国统区的88.63%,资本与工人数分别占93.52%和85.61%。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努力改变全国工业布局

B.四大家族加强了工业垄断

C.民族资本家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

D.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身实力

【解析】 材料中显示工业布局调整显然是日本侵华的缘故,不是国民政府努力,故A项错误;四大家族主要代表官僚资本,其对民族工业的挤压,材料中没有显示该信息,故B项错误;抗战爆发,许多民族资本家为避免战争破坏,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导致工业布局的变化,故C项正确;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身实力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

7.甲午战争后,“剪发易服”行动不断推进,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

为此,立宪派也日益注重倡导中式服装。

“剪发易服”与“国货运动”并行的主要原因是(  )

A.服饰西方化潮流引发利权之争

B.剪发与维护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

C.易服与保存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

D.立宪派以剪发易服推进宪政改革

【解析】 根据题干中“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的信息可知服饰西化损害了国内传统纺织企业的利益,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及传统文化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中也并未提及宪政改革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 A

8.下面是1952—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百分比示意图。

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①③形成的共同因素是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变革

B.②的形成是由于“左”倾错误导致的

C.④的出现是由于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D.④→⑤的变化是由于两极格局瓦解所带来的挫折

【解析】 ①的出现是因为我国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三大改革,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导致的结果,而③出现的原因则主要是受“文革”的影响,故A错误;②的形成是因为1958年推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的,故B项正确;我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在90年代初,故C错误;两极格局瓦解和苏联解体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与图示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9.1980年8月,经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相继成立经济特区。

1982年上半年,上海《文汇报》以醒目的标题,公开刊登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一文。

这篇文章从旧中国租界的形成谈起,映射建立特区。

这表明(  )

A.沿海建立经济特区的实践未得到中央支持

B.经济特区创办初期有形成变相租界的危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遇到强大阻力

D.改革开放初期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的过程

【解析】 1980年经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四个经济特区就已经建立,说明这个活动得到了中央的支持,故A项错误;此材料显示了经济特区创办初期人们的一些担心,并不能表明具有变相租界的危险,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而此题涉及开放,故C项错误;材料中文章的发表显示了当时人们对建立租界的担忧,进一步凸显了改革开放初期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过程,故D项正确。

【答案】 D

10.“新政标志着公共权利和私有权益之间冲突的继续,而罗斯福将这种冲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遏制,由此产生的是一个改造了的资本主义体系,其中工人、农民、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多的保护。

”材料内涵的实质是(  )

A.调节农业生产保证农民利益

B.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就业问题

C.实行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系

D.推行福利政策缓和社会矛盾

【解析】 A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新政标志着公共权利和私有权益之间冲突的继续”“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遏制”“其中工人、农民、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多的保护”不符,故排除;B项与“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遏制”不符,排除;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而实现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符合史实,故C项正确;D项与“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遏制”不符,故排除。

【答案】 C

11.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捡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

我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

这一观点在实践中体现为(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国家工业化政策的推行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推行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于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目的是为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争取战争胜利并实现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要求消灭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不可能利用“资产阶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的信息“列宁”“资本家”“资产阶级专家”可以推断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经济来建设社会主义,故B项正确;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都是在斯大林时期进行的,“斯大林模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消灭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B

12.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中国政府牵头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3月12日,英国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

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创始成员国扩至57个(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

这表明(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殆尽

B.经济区域集团化深度发展

C.中国经济国际化进一步发展

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美元失去霸主地位,但迄今为止仍然是最重要的国际货币,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在发挥作用,与“瓦解殆尽”不符,故A项错误;亚投行是“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但“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不是区域性集团,故B项错误;“亚投行,是中国政府牵头……创始成员国扩至57个(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体现了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化,故C项正确;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兴起,目前还不能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家庭和妇女地位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中国女性的生存轨迹,在近代以前的私有制社会中……女性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因而女性只有单一的家庭角色定位,即在家中扮好“贤妻”、“良母”的角色,相夫教子。

……这种价值观的形成是长期经济生活、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

——《论戊戌维新至五四时期的女性角色定位》

材料二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城市多数家庭的成员从工商业、服务业等工作中获取收入,妇女从事职业,拥有经济来源,家庭成员之间人身依附性减少。

民国政府新《民法》规定离婚和结婚一样自由。

燕京大学女生有96.7%的人赞成“无爱情即离婚”,上海“审判厅请求离婚案多”,而农村家庭中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甚至“夫可以出妻嫁妻”。

——张国刚《中国家庭史》

材料三 梁启超曰:

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下。

……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

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女学》

材料四 梁启超认为,新型的“贤妻良母”必须有一定的知识,才能“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

……这显然较以前的“贤妻良母”论者要进步得多,具有了明显的时代特点,但历史地看,梁启超的“贤妻良母”也难脱传统女子价值观的束缚,也有把女子的价值划在“相夫教子”的狭小圈子之嫌。

——王美蓉《中国近现代不同类型的

女子教育目的之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