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331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使用说明:

各位老师好!

海淀高三物理查漏补缺题

2020.6

本“查漏补缺题”是根据北京高考近年来的命题特点,以及海淀区本届高三四次全区统一考试命题设计的基础上,对于一些知识点、能力点等觉得考查覆盖欠缺或力度不够的考虑而编选的,并不是一份完整的试卷,更不是考前的猜押重点。

因此,本份试题不宜做为完整的试卷来使用,应结合本校近期对于各区模拟练习落实的情况加以选择使用,目的只是查漏补缺。

在编选校本的查漏补缺题时,要设计好针对本校学生实际能力水平的难度,宜易不易难,目的是是扫知识与能力的死角,而不是能力水平的大面积提升。

感谢老师们一年来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祝老师们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1.下列各种物理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D)

A.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锌板向外发射光电子的现象B.氢原子发光时,形成不连续的线状光谱的现象

C.用α粒子轰击金箔后,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现象

D.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释放核能的现象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CDG)

A.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β射线是从自原子核内发出来的

B.核力是核子间的库仑引力

C.5G信号比4G信号所用的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更快

D.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有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E.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F.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运动规律不适合用经典力学来描述

G.调谐是电磁波发射应该经历的过程,调制是电磁波接收应该经历的过程

3.关于下列实验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图甲说明薄板一定是非晶体

B.图乙说明气体分子速率分布随温度变化,且T1>T2

C.图丙的实验情景可以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既与分子动能有关,也与分子的密集程度

有关

D.

图丁中的现象说明水黾受到了浮力作用,且浮力与重力平衡

 

用高温的针尖加热薄板板上的蜂蜡熔化成圆形甲

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模拟气体压强乙产生机理

水黾停留在水面上

4.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用油膜法可以精确测量分子的大小

B.油酸分子直径近似等于纯油酸体积除以相应油膜面积C.计算油膜面积时,应舍去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实验时应先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再把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5.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E)

A.若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可能不变B.若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则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一定减少

C.若体积不变而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压强也变大D.若体积不变而温度升高,则每个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冲击力都增大

E.若温度不变而体积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6.

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过程①到达状态B,再由状态B经过过程②到达状态C,其中过程①图线与横轴平行,过程②图线与纵轴平行。

对于这个变化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气体放出热量

B.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在减小

C.从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气体分子对容器壁撞击的频繁程度增OT

加图

D.从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气体吸收热量

7.用a、b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经同一单缝衍射装置得到的衍射图样如图甲、乙所示。

现使a光从水中斜射向水面上的O点,其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如图丙所示。

对于这两种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较短

B.水对a光的折射率n=sini

sinr

C.在水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D.a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较小

8.

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用这些光照射如图甲所示的光电管的阴极K。

已知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图如图乙所示,阴极K为金属钨,其逸出功为4.54eV。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这些氢原子最多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B.能使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有4种

C.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为9.06eV

乙丙

nEn/eV

∞0

5-0.54

4-0.85

3-1.51

2-3.4

 

1-13.6

甲乙

图14

D.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左端,电路中的光电流一定变为0

8B.如图甲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当用一定频率的光照射金属阴极K时,通过调节光电管两端电压U,测量对应的光电流强度I,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I﹣U图象。

已知电子所带电荷量为e,图象中遏止电压Uc、饱和光电流Im及入射光的频率ν、普朗克常量h均为已知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阴极金属的逸出功为hν+│eUc│B.阴极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Uc

C.若仅增大入射光的频率ν,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数值也随之增大

 

UcOU

图14

D.若仅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数值也随之增大E.当用波长大于c/ν的光照射阴极K时,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流

F.当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阴极K时,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流

9.

一个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了两根不同的轻质弹簧M和N,他们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B)

A.M的原长比N的长

B.M的劲度系数比N的大O

C.实验过程中两弹簧都已超过了弹性限度D.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l1l2l

10.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作出弹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则(D)

A.该弹簧的原长为10m

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0.25N/m

C.在该弹簧下端悬挂1.0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

18cm

D.在该弹簧下端悬挂2.0N的重物时,弹簧的形变量为

10cm

2.5

2.0

1.5

1.0

0.5

05.0

 

101520

 

25L/10-2m

图10

11.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单匝均匀金属线框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在拉力作用下以恒定速度通过宽度为D(D>L)、方向竖直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

在整个过程中线框的ab边始终与磁场的边界平行,若以F表示拉力大小、以Uab表示线框ab两点间的电势差、I表示通过线框的电流、P表示拉力的功率,则下列反映这些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C)

D

d

c0

0At0BtC

0Dt

图8-3

图8-3

11B.如图1虚线上方空间有匀强磁场,扇形导线框绕垂直于框面的轴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以逆时针为正,以图示位置作为计时起点,那么图2中可能正确表明线框转动一周感应电流变化情况的是(A)

0000

ABCD

图2

图1

12.如右图,一有界区域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方向分别垂直于光滑水平桌面向下和向上的匀强磁场,磁场宽度aBB

均为L,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abcd的bc边紧靠磁场边缘置于

桌面上,使线框从静止开始沿x轴正方向匀加速通过磁场区域,d

若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能反映线框中感应电流变化规律的是图(AC)

i

c

OL2Lx

i

I0

0

-2I0

A

I0

0

-2I0

B

I0

0

-2I0

2L3Lx

C

I0

0

-2I0

2L3Lx

D

13.

某同学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实验中,将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线圈A(有铁芯)、线圈B、灵敏电流计及开关按图连接成电路。

在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开关闭合的瞬间,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

由此可以判断,在保持开关闭合的状态下(B

A.当线圈A拔出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

B.当线圈A中的铁芯拔出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

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匀速滑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N端滑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

14.某高压变电所通过变压器向一工厂送电,输送电压为U,输送功率为P,输电线电阻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如果输送功率与输电线电阻不变,输送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变为原来的四倍

B.如果输送功率与输送电压不变,输电线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则损失功率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C.如输送功率P不变,输电电压越高,图

则输电线上的电流一定越小

D.输送功率P的具体数值由变电所决定,与工厂的用电情况无关

15.在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单位有:

m(米)、kg(千克)、s

(秒)、A(安培)。

导出单位V(伏特)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B)

A.m2·kg·s-4·A-1B.m2·kg·s-3·A-1

C.m2·kg·s-2·A-1D.m2·kg·s-1·A-1

16.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面对太阳快速老化膨胀的灾难,人类制定了“流浪地球”计划,这首先需要使自转角速度大小为ω的地球停止自转,再将地球推移出太阳系到达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

为了使地球停止自转,设想的方案就是在地球

赤道上均匀地安装N台“喷气”发动机,如图10所示(N较大,图中只画出了4个)。

假设每台发动机均能沿赤道的切线方向提供大小恒为F的推力,该推力可阻碍地球的自转。

已知描述地球转动的动力学方程与描述质点运动的牛顿第二定律方程F=ma具有相似性,为M=Iβ,其中M为外力的总力矩,即外力与对应力臂乘积的总和,其值为NFR;I为地球相对地轴的转动惯量;β为单

赤道

 

图10

位时间内地球的角速度的改变量。

将地球看成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IJK)

A.在M=Iβ与F=ma的类比中,与质量m对应的物理量是转动惯量I,其物理意义是反映改变地球绕地轴转动情况的难易程度

B.地球自转刹车过程中,赤道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逐渐变小C.地球停止自转后,赤道附近比两极点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D.地球自转刹车过程中,两极点的重力加速度逐渐变大

ωI

E.

这些行星发动机同时开始工作,使地球停止自转所需要的时间为

NF

F.若发动机“喷气”方向与地球上该点的自转线速度方向相反,则地球赤道地面的人可能会“飘”起来

G.在M=Iβ与F=ma的类比中,力矩M对应的物理量是m,其物理意义是反映改变地球绕地轴转动情况的难易程度

H.β的单位应为rad/s

I.β-t图象中曲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的绝对值等于角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

J.地球自转刹车过程中,赤道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逐渐变大

K.若停止自转后,地球仍为均匀球体,则赤道处附近与极地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没有差异

17.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挡板

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

验时用如图9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