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研究第一论文网.docx
《广西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研究第一论文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研究第一论文网.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研究第一论文网
广西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研究_第一论文网
林栋石罗君冼秀玲徐奎黄永光赵权黄家杰包家福马自传张庆亚覃倪黄波贞莫实德吴尚文
广西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医学影像科,广西防城港538021
[摘要]目的分析广西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肺结核的流行与传播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务工新发肺结核为观察组,40例防城港常住人员新发肺结核为对照组,分析病历资料及治疗结果。
结果观察组平均年龄(27.65±3.2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例,初中12例,高中25例,大学及以上1例)、失访率30.00%、治愈率为71.43%,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4.36±6.1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例,初中15例,高中16例,大学及以上6例),失访率12.5%,治愈率为88.5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Ⅲ型38例,痰菌阳性率为62.5%,复治病例8例,双侧肺受累25例,中下肺野病变30例,病变累及肺野数目2个及以上32例,对照组Ⅲ型32例,痰菌阳性率35.00%,复治病例2例,双侧肺受累17例,中下肺野病变22例,病变累及肺野数目2个及以上25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外出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多发于30岁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为Ⅲ型肺结核且复始病例多、治疗效果差等,影像学表现为病变分布广泛、病变累及数目多等特征。
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以预防和控制务工人员肺结核病的流行。
关键词结核病;务工人员;流行病学;影像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1(a)-0023-04
StudyoftheClinicalandImagingCharacteristicsofNewPulmonaryTuberculosisintheMigrantWorkersinGuangxiCoastalAreaandBorderRegion
LINDongSHILuojunXIANXiulingXUKuiHUANGYongguangZHAOQuanHUANGJiajieBAOJiafuMAZichuanZHANGQingyaQINNiHUANGBozhenMOShideWUShangwen
DepartmentofMedicalImaging,Fangchenggang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angchenggang,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53802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linicalandimagingfeaturesofnewpulmonarytuberculosisinthemigrantworkersinGuangxicoastalareaandborderregionsoastoprovideareferenceforcontrollingandpreventingtheprevalenceandspreadofpulmonarytuberculosis.Methods80casesadmittedtothishospitalfromJan2012toJan2014wereselectedasthesubjects40migrantworkerswithnewpulmonarytuberculosiswereselectedastheobservationgroup,and40permanentresidentsofFangchenggangwithnewpulmonarytuberculosiswereselectedasthecontrolgroup.Andtheirmedicalrecordsandtreatmentresultswereanalyzed.ResultsIntheobservationgroup,theaverageagewas(27.65±3.21)yearsold,2caseshadprimaryschooleducationorbelow,12caseshadjuniormiddleschooleducation,25caseshadhighschooleducation,1casehaduniversityeducationorabove,thelossratewas30.00%,thecureratewas71.43%;inthecontrolgroup,theaverageagewas(54.36±6.12)yearsold,3caseshadprimaryschooleducationorbelow,15caseshadjuniormiddleschooleducation,16caseshadhighschooleducation,6caseshaduniversityeducationorabove,thelossratewas12.5%,thecureratewas88.57%,thedifferencesbetweenthegroup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Intheobservationgroup,therewere95caseswithtypeIII,thepositiverateofsputumbacteriawas62.5%,8retreatmentcases,25caseswithbilaterallunginvolvement,30caseswithmiddleandlowerlungfieldlesions,32caseswithlesionsinvolving2ormorelungfields;inthecontrolgroup,therewere32caseswithtypeIII,thepositiverateofsputumbacteriawas35.00%,2retreatmentcases,17caseswithbilaterallunginvolvement,22caseswithmiddleandlowerlungfieldlesions,25caseswithlesionsinvolving2ormorelungfields,thedifferencesinthedatabetweenthetwogroup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newpulmonarytuberculosisinthemigrantworkerspresentstheepidemiologicfeaturesthatmalesandthosepeoplehaveloweducationunder30yearsoldhaveahigherincidenceofthedisease,theclinicalmanifestationsarecharacterizedbytypeIIIpulmonarytuberculosis,manyretreatmentcases,poortreatmenteffectandsoon;theimagingmanifestationsshowwidedistributionoflesions,toomanysitesinvolvedbythelesionsandsoforth.Administrativedepartmentofpublichealthshouldformulatecorrespondingpoliciesforcontrollingandpreventingthespreadofthedisease.
[Keywords]Tuberculosis;Migrantworkers;Epidemiology;Imagingfeatures
[作者简介]林拣(1972.11-),男,广西防城港人,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
医学影像诊断。
肺结核是一种经过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纳差、乏力为主的结核中毒症状以及咳嗽、咳痰、咯血为主的呼吸系统症状。
我国每年新发肺结核病人130万人,每年死亡肺结核患者达13万,耐药肺结核患者高达46%,为“特别引起警示的国家和地区”之一[1]。
流动人口(劳务人员流动)在肺结核的传播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也被称为“结核病流行加速剂”[2]。
该研究以此为背景,探讨2012年1月—2014年1月广西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旨在为广西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结核病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0例新发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为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患者,40例为防城港常住人员新发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赵龙凤、张缭云主编的《结核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3]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均给予新发肺结核病常规治疗方案,初治病例采用2HRZ/4HR、2HRZE(S)/4-6HR等方案进行治疗;复治病例采用异烟肼、利福喷丁、力康结核片、丙硫异烟胺、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等药物组合治疗。
1.2研究方法及调查内容
调查80例患者原始病历资料,结合门诊结核随访登记卡,分别进行调查统计。
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接触史、临床分型、临床表现、痰菌情况、治疗方案、随访及治疗结果。
1.3统计方法
采用IBMspss19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性别、接触史比较
两组性别、有无接触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表现出男性多于女性的明显性别特征。
见表1。
2.2两组年龄结构比较
观察组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27.65±3.21)岁,对照组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54.36±6.12)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44,P<0.01)。
两组年龄结构分布见表2。
通过表1观察分析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节段存在差异主要集中于21~30岁、41~50岁、51岁以上,其他年龄段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组与对照组职业比较
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生产加工业(电子产品、儿童玩具、制衣制鞋等)15例,建筑业12例,餐饮服务业8例,不祥5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农民25例,工人8例,学生4例,不祥3例。
2.4观察组与对照组文化程度比较
高中(含中专)、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分型及痰菌检查比较
观察组Ⅲ型、痰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6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表现比较
观察组发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咳痰、胸闷、乏力、消瘦等阳性特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7治疗方案
根据《中国结核病分类法》标准,观察组初治病例32例,复治病例8例;对照组初治病例38例,复治病例2例,观察组复治病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
初治病例采用2HRZ/4HR、2HRZE(S)/4-6HR等方案进行治疗;复治病例采用异烟肼、利福喷丁、力康结核片、丙硫异烟胺、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等药物组合治疗。
2.8随访及治疗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中,随访28例,失访12例,随访28例患者中,治愈20例,失败8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随访35例,失访5例,随访35例患者中,治愈31例,失败4例。
观察组随访率、治愈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0、2.945,P<0.05)。
2.9病变部位及累及肺野数目
观察组双侧肺受累、中下肺野病变、病变累及肺野数目2个及以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讨论
肺结核是世界范围内重点防控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仅我国每年新发肺结核患者便达130余万人,是全球肺结核发病率最高的区域之一[4]。
肺结核具有传染性强、易产生耐药性、危害性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而在肺结核的疾控中流动人口是主要监察对象,该组实验通过对比我市流动人口务工人员与常住居民新发肺结核的各项相关指标采集分析,总结结果如下:
外来务工新发肺结核患者的平均年龄、受教育程度、治愈率明显低于常住患者,95%观察组患者新发肺结核发生于40岁以下,而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较为平均;97.5%的外来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低于大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由于流动人口的性质导致失访率显著高于常住患者,在病情程度的比较中发现外来务工人员的痰培养阳性率、病情严重程度显著高于常住人口,40例观察组患者38例为Ⅲ型肺结核,并且痰菌阳性检出25例,25例双侧肺受累且多位中下肺野病变,2个及以上病变累及达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通过实验回顾分析可知,两组患者调查结果的差异主要受人群性质的影响,外来务工人口一般为青壮年,其受教育程度基本较低,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与治疗意识较为薄弱,未患病时不知防治,已患病时不能重视,导致肺结核病情的延误及进展,因而造成外来务工新发肺结核患者病情重于常住人口的现象。
该研究表明,40例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患者表现出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
从性别上分析,观察组患者男性比率62.5%,女性37.5%,对照组男性占65%,女性占领5%,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
一方面可能与男性仍是当前社会主要劳动力有关,同时也与男性社交范围广、易接触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机会较多有关,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大多以青壮年为主,30岁以下占绝大部分比例,而且年轻富有活跃、好交际的特点,也是易受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从生理因素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还与人类遗传易感性相关,研究表明,X染色体可能携带有某些免疫相关基因,而这些免疫基因可能为女性朋友构筑了抵抗结核病的屏障[5]。
从文化程度分析,外出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病患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国内不同学者研究表明,肺结核患者就诊时间与患者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6]。
这一方面源于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低,从事工作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收入与劳动强度不成比例,而且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几方面综合考量,受结核感染的几率相对较大,再加上自我保健与防护意识较差,无形成为易患结核病的重灾区[7]。
从临床表现分析,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病患者大多表现为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及呼吸系统病症,发热、咳嗽、盗汗、咳痰比例较高,这源于外出务工人员多为青壮年,机体可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产生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8]。
而老年人反应较差,染上结核病后多表现为咳嗽、咯血、食欲减退、消瘦等非典型临床症状,这也提示该研究,可以根据外出务工人员这种有较强烈典型肺结核症状特点,加大防治肺结核病的宣传力度,增强“有症就诊”的观念[9-10]。
从临床分型及痰菌检测结果分析,外出务工人员Ⅲ型、痰菌阳性率所患比例明显较高,而且该研究所选择研究对象还有在外地进行有效抗结核治疗患者,由此可以推算,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痰菌阳性比例还可能会更高[11-12]。
从初始病例、复始病例、治疗效果分析,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复始病例明显较高,治疗效果效果更低,提示外出务工人员治疗依从性急待提高。
从影像学表现分析,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表现双侧肺受累、中下肺野病变、病变累及肺野数目2个及以上高比例状态,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性,而且表现出肺内广泛性播散这一老年化影像特征[13-14]。
这可能源于劳动强度、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延迟就诊等各方面限制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给肺结核播散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样可总结为传染病防控意识薄弱及宣教工作不力所致[15]。
研究表明,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病患者有明显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政府卫生部门应制订宣传教育、健康检查、切断传播途径、做好归口管理等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控制肺结核病的流行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