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251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docx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docx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限公司

2017。

10。

20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

一、环境保护应急处理组织

成立环境保护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包括: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其中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指挥,项目总工向文锦、执行经理、分管副经理协助指挥,安全环保部、责任工长、设备物资部负责配合.财务部长负责落实应急处理资金及时到位.其他人员负责具体环境保护应急处理.

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小组(通讯录)

序号

职务

姓名

联系方式

备注

1

组长

2

副组长

3

副组长

4

副组长

5

副组长

6

小组成员

7

8

9

10

11

二、应急处理器材的配备

根据施工现场特点(常见环境影响因素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固废物等),项目部配备相应的基本应急器材,以确保施工现场应急处理工作的有效及时进行。

1防尘口罩50个,

2分贝仪1个,

3吸气罩1个,

4手电筒若干,

5电工组合工具1套,

6铁锹10把,

7铁丝300公斤,

8担架1副可用木板代替。

注:

工区每月定期对应急处理器材进行检查,对应急处理器材及时更新补充,以确保使用。

应急处理器材的检查由设备物资部主任骆忠良负责。

三、人员培训

项目部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现场基本救护知识,掌握常用应急救护方法.必要时可请有关医疗机构、环保机构等其他机构专业人员给予现场指导.

四、通讯联络

周边可利用的联系电话

序号

周边资源

联系电话

联系人

用途

备注

1

火警

119

火灾报警救援

2

匪警

110

治安事件报警救援

3

气象

121

气象信息

4

查号台

114

电话号码查询

5

急救中心

120

人员伤亡急救

五、发生环境保护紧急事件注意事项

1、遇到环境保护紧急意外伤害发生时,不惊慌失措,保持镇静,并设法维持好现场的秩序,人员有组织有次序的疏散.

2、在发生气体中毒事件时立即将中毒人转移至通风良好之处.

3、暂不给伤病员喝任何饮料和进食。

4、如发生意外,而现场无人时,向周围大声呼救,请求来人帮助或设法联系有关部门,不单独留下伤病员无人照管.

5、遇到严重事故、灾害或中毒时,除急救呼叫外,由救援组组长向上级单位、有关政府、卫生、防疫、公安等部门报告,报告时说明现场在什么地方、病伤员有多少、伤情如何、都做过什么处理等。

6、根据伤情对病员边分类边抢救,处理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

7、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病员,从速置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颌、使呼吸道畅通,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操作,原地抢救。

8、对病情稳定,估计转运途中不会加重伤情的伤病员,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分别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

9、现场抢救一切行动必须服从有关领导的统一指挥,不可各自为政.

10、遇到对环境有污染的紧急事件,立即将其制止或将其处理为正常状态。

六、环境应急预案可行性评审

发生环境应急事故后应及时对应急预案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并及时修改完善.

附件:

附件1大气污染的应急方案

附件2水污染的应急方案

附件3噪声污染的应急方案

附件4固废物污染的应急

附件1大气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

一、事故报告

环境气体污染时,人往往会出现以下症状:

刺激眼睛,引起流泪,咽喉不适、疼痛,浓度高时,可引起人的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等急症。

环境气体污染事故发生后,首先要做的第一条就是打开门窗,保持空气的流通,伤者或知情人立即向救援小组组长报告,报告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

救援小组孟永强、谢乐攀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处理,如有中毒者同时联系医院抢救.对于重病人员由胡世文直接叫救护车进行救护.发生重大事故,由救援组组长在24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告。

二、大气污染的处理

1、除尘技术

在气体中除去或收集固态或液态粒子的设备称为除尘装置。

主要种类有机械除尘装置、洗涤式除尘装置、过滤除尘装置和电除尘装置等.工地的烧煤茶炉、锅炉、炉灶等选用装有除尘装置的设备,工地其他粉尘可用遮盖、洒水等措施防治。

2、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

大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吸收法:

选用合适的吸收剂,可吸收空气中的SO2、HS2、HF2、NOx等。

吸附法:

让气体混合物与多孔性固体接触,把混合物中的某个组分吸留在固体表面。

催化法:

利用催化剂把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燃烧法:

是通过热氧化作用,将废气中的可燃有害部分,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冷凝法:

是使处于气态的污染冷凝,从气体分离出来的方法。

该法特别适合处理有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气。

如对沥表气体的冷凝,回收油品.

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过程把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转化为少害甚至无害的物质。

该法应用广泛,成本低廉,但只适用于低浓度污染物。

三、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

高大结构物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封闭式的容器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处理高空废弃物,严禁凌空随意抛撒。

2、施工现场道路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扬尘。

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白灰等)的运输、储存注意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少飞扬。

车辆开出工地做到不带泥砂,基本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

3、除安装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它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机动车安装减少尾气排放的装置,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4、工地茶炉尽量采用电热水器。

若只能使用烧煤茶炉和锅炉时,则选用消烟除尘型茶炉和锅炉,大灶应选用消烟节能炉灶。

使烟尘降至允许排放范围为止.

5、在容许设置搅拌站的工地,将搅拌站封闭严密,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除装置,采用可靠措施控制工地粉尘污染。

6、拆除旧建筑物时,适当洒水,防止扬尘。

四、吸入毒气急救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超过允许浓度时,均能使人吸入后中毒。

如发现有人中毒昏迷后,救护者千万不要冒然进入现场施救,否则会导致多人中毒的严重后果。

遇有此种情况,救护者一定要保护清醒的头脑,首先对中毒区进行通风,待有害气体降到允许浓度时,方可进入现场抢救。

救护者施救时切记,一定要戴上防毒面具。

将中毒者抬至空气新鲜的地点后,立即通知救护车送医院救治。

医院救治路径图

附件2水污染的应急方案

一、事故报告

水被污染的现象:

水体产生生难闻的气味、恶臭,水体混浊,不清澈,不透明。

人处于此种水体散发的气味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症状:

刺激眼睛,引起流泪,刺鼻,咽喉不适、疼痛,浓度高时,可引起人的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头晕等急症.

环境水体污染事故被发现后,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截断水体污染源,保持水体污染不再加重.知情人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组长报告,报告可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

应急处理小组范廉明、张玉民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并作应急处理,使水体污染不再扩散。

然后按应急预案,研究有关水污染的有关处理措施,不同污染不同对待.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由应急处理组组长在24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告。

二、废水处理技术

废水处理的目的是把废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清理分离出来。

废水处理可分为化学法、物理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法四种.

1、物理法:

利用筛滤、沉淀、气浮等方法.

2、化学法:

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分解污染物,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处理方法。

4、物理化学方法:

主要有吸附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

5、生物法: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将废水中成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

三、施工过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2、施工现场搅拌站废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合格后再排放,最好将沉淀水用于工地洒水降尘或采取措施回收利用。

3、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油毡等措施。

使用时,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以免污染水体。

4、施工现场100人以上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进可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

5、工地临时厕所采取防渗漏措施。

中心城市施工现场的临时厕所可采用水冲式厕所,并有防蝇、灭蛆措施,防止污染水体和环境.化学用品,外加剂等妥善保管,库内存放,防止污染环境。

附件3噪声污染的应急方案

一、事故报告

当环境中对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的声音称为噪音,人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产生如下不良反应:

噪音使人耳聋、使人产生头痛、脑胀、昏晕、耳鸣、多梦、失眠、心悸、和全身乏力、影响人的心理状态与情绪、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头晕等急症。

噪音污染事件被发现后,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截断噪音污染源,停止噪音污染。

知情人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组长报告,报告可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

应急处理小组范廉明、张玉民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并作应急处理。

然后按应急预案,研究有关噪音污染的有关处理措施,不同污染不同对待。

二、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措施

控制技术可从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防护等方面来考虑.

1、声源控制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如低噪声振捣器、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

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即在通风机、压缩机、燃气机、内燃机及各类排气放空装置等进出风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清声器。

2、传播途径的控制

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中.

⑴吸声:

利用吸声材料(大多由多孔材料制成)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共振结构(金属或木质薄板钻孔制成的空腔体)吸收声能,降低噪声.

⑵隔声:

应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将接收者与声源分隔。

隔声结构包括隔声室、隔声罩、屏障、隔声墙等。

⑶消声:

利用消声器阻止传播.允许气流通过的消声降噪是防治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装置。

如对空气压缩机、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等。

⑷减振降噪:

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它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等。

3、接收者的防护

让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相关人员在噪声环境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4、严格控制人为噪声

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甩打模板、乱吹哨,限制高音嗽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5、控制强噪声作业的时间

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找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居民协调,出安民告示,求得群众谅解。

6、施工现场噪声的限值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要求,对不同施工作业的噪声限值见表.在工程施工中,要特别注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的限值,尤其是夜间禁止打桩作业。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dB)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

65

55

附件4固体废物处理方案

一、事故报告

当施工中产生建筑渣土、废弃的散装建筑材料、生活垃圾、包装材料等垃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