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92459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docx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docx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

【培训要求】

   1.学会识别心理异常大学生的一般方法

   2.了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类型及成因

   3.掌握激发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工作方法和技能

【培训内容】

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在不断增大,这使得从青春期向成人过渡的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疾患。

他们的生理已接近成熟,但是心理还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尚显不足。

家庭、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很高,自我定位较高,情绪不稳定,承受挫折能力较弱,面对繁重的学业和迷茫的前途常会感到挫败和压抑,从而产生怀疑、焦虑、孤独、抑郁、悲观、苦闷的情绪,有的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甚至导致自伤和他伤,出现生命危机事件。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引领者、管理者、良师和益友,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善于识别心理异常学生,预防危机事件发生;有必要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与特点,积极协助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人员共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必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学会调适和管理情绪,完善健全的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耐受挫折的能力,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提高心理潜能,更好地追求自我实现。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和衡量标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曾多次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001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2002年5月教育部下发《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

200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2004年6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在上述会议及文件中多次强调要在高校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

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多种形式及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   包括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心理疾病防治教育。

是高校学生工作者、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全体教职工共同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身心健康的七大标准:

(1)快食:

吃饭不挑食、不偏食,津津有味

(2)快眠:

较快入睡,睡眠质量好,精神饱满

(3)快便:

快速通畅地排泄,感觉轻松自如

(4)快语:

说话流利,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5)快行:

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动作流畅

(6)良好的个性:

性格柔和、适应环境,为人处事好

(7)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人相处自然融洽,朋友多

2.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也曾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四个标志: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3.心理健康的含义

三个主要特征:

(1)心理过程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2)心理活动和外部环境具有同一性

(3)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2002年,我国心理学家郭念锋等人认为:

所谓心理健康,最概括、最一般地说,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保持对学习较深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3)能调节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乐于交往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三)心理异常的大学生的识别方法

一般而言,判断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主要源于四个方面:

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统计学标准、自身行为标准。

1.判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个原则

异常心理活动,是指丧失了正常社会功能(学习、工作与人际交往等)的心理活动,所以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的身、心健康。

判定正常与异常(病态)可以依据我国心理学家郭念锋提出的三个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以上心理健康判断三原则,如果违背了其中一条,则视为心理异常。

2.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四个阶段:

(1)健康状态

健康状态是指本人不觉得痛苦,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

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2)不良状态

不良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是介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属正常人群。

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在一周以内能够缓解,对其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影响比较小。

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小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应引起辅导员的关注,建议去寻求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3)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的。

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其中大部分人不能通过自我调节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辅导员应重点关注这部分大学生,定期进行交流谈心,积极配合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或专业医院的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和治疗。

(4)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

可出现幻觉和妄想,思维歪曲,记忆力下降,头脑空白感,有的感觉缺乏精力、情绪低落,紧张焦虑,有的行为失常、意志减退等等,如有的大学生因为竞争压力太大,精神崩溃,时常感到有人议论自己,出现食欲不振、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不能或勉强维持学习,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一般不能通过自身调整和非心理科专业医生的治疗而康复。

辅导员应及早识别这部分潜在的危机人群,建立防护预警机制,通知家长、必要时送心理专科医院进行综合治疗。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

1.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源

(1)学业压力

(2)经济压力

(3)人际压力

(4)情感压力

(5)前途压力

2.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表现领域

(1)新生入学适应问题

(2)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3)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5)求职择业及个人发展方面的困扰

(6)个性及情绪方面的问题

3.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分类

(1)神经症:

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癔病症

(2)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表演型人格、冲动型人格、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焦虑型人格

(3)性心理障碍:

同性恋、易性癖、恋物癖、异装癖、窥阴癖、暴露癖

(4)重性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燥狂抑郁症

(5)PTSD(创伤性心理障碍)

战争、灾害、交通事故、犯罪被害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适应不良的成因

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认为,人天生存在着一种发展潜能,人的发展潜能的逐渐现实化和整合的过程,形成了自我不断完善成熟的各个阶段。

在大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

因此,在这一时期他们经常会遇到一系列自我意识的矛盾与混乱。

一是“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

大学生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会在内心逐渐形成一个“理想我”,这个“理想我”反映了对自我成长所怀有的美好期望,这是一个美化了的“我”,而同真正“现实我”往往会发生矛盾。

二是渴望独立与受约束之间的矛盾。

青年学生的自尊心强,独立性增强,多数希望表达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不愿意被别人控制和摆布,表现为“逆反心理”。

辅导员在面对适应不良的大学生时,要帮助他们认清面临问题的实质,找到自我完善的方法和途径,引导他们平稳度过入学适应期(3-6个月),为大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习障碍的成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只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建构主义还强调由学习者自己设定目标的重要性,鼓励学习者从自己的学习需要出发,对初始目标进行分解、转化、整合,不断建构自己的学习目标。

大学生出现学习障碍,导致多次挂科、留级甚至退学的处理,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①学习动机缺乏。

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缺乏是指学习没有动力,缺乏明确的学习方向,无知识需求,更无学习兴趣,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进取。

当一个学生缺乏动力时,相对广大学生紧张而有节奏的学习生活,他如同一个局外人,与学习群体不相融,如果不及时矫治,就不可能坚持学习,不可能完成学习任务。

②学习方式不适应。

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导致部分新生不会学习。

不少学生反映,大学学习的课程太多,而且大多课程都是新设置的,以前从未学过;即使是曾经接触过的学科,其难度也出乎他们意料。

然而,一些学生由于坚持高中的思维模式,对自己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将大量精力和时间放在了细枝末节上,结果因小失大,反而得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一般而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疲劳战术,一种是突击战术。

均事倍功半,导致心理上过度疲劳和紧张。

③学习疲劳。

是指一定的紧张程度或连续时间的学习,而引起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产生变化,从而使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处于不能学习的状态。

学习疲劳一般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大类。

学习者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机不强,容易从心理上感到厌倦,使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下降。

如果大学生出现学业成绩较差,多门挂科等情况时,辅导员应主动关心他们,分析产生学习障碍的原因,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帮助措施。

3.自卑的成因

 自卑是指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

自卑常以一种消极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

嫉妒、猜疑、羞怯、孤僻、迁怒、自欺欺人、焦虑紧张、不安等。

心理研究表明,自卑心理严重的大学生,有以下的行为倾向:

①常把自己封闭起来,以掩饰自己的弱点。

②过于敏感,暗示性强,因而很容易遭受挫折。

③常陷入幻想,缺乏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孤独感较强。

④缺乏竞争意识。

产生自卑的原因之一是受到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及成长经历中的负面事件影响。

如在童年时期,被他人贬多褒少,或者做事情败多成少,往往造成儿童对自我评价过低,至成人后亦延续了负面否定的个人反应方式。

又如家庭生活贫困,吃穿用度均无法与同学相比,总感到先天不足,低人一等。

产生自卑的原因之一是不适当的社会比较的结果。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没有比较就无法正确、全面地了解自己。

但比较之后更重要的是能够客观的评价自己。

很多大学生之所以产生自卑或自负的心理问题,究其根源是选择了不适当的比较对象,以己之短,对人之长。

陷入自卑或自负的泥潭不能自拔。

辅导员应通过谈心、沟通,帮助受此心理困扰的大学生重新建立明确的学习和成长目标,调整社会价值和追求的动力方向,做到扬长避短,自信自强。

4.抑郁症的成因

大学生的抑郁情绪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闷闷不乐,郁郁寡欢,觉得生活没有乐趣、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内疚自责,羞愧无助;抑郁情绪常常制约了理性思维的发展,使他们感到思维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明显下降,不愿意与人交往,对生活失去信心,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图和行为。

长期严重的抑郁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据调查,大学生中体验到抑郁情绪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0%,高校中学生因抑郁有的休学,有的退学,有的甚至轻生自杀。

造成大学生抑郁情绪频发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处于人生的“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在大学阶段,要独自面对生活,独立处理学习、成长、交往、恋爱等诸多问题,遇到挫折后,容易导致抑郁情绪发生。

②社会原因。

面对来自学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冲突、情感的困扰、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全球性金融危机,当代大学生史无前例的面对如此大的外界压力,学习应对这些压力是其人生的必备课题,这期间难免心情烦闷抑郁。

③家庭原因。

如今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肩负父母对他们百分之百的期望,这些都构成了有形无形的压力,致使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苦闷、彷徨、焦虑、内疚、厌恶、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

心理学研究发现,童年时期,情感被父母忽视的孩子,长大之后易得抑郁症。

④学校原因。

学校的设施环境不尽如人意,理想和现实出现冲突。

特别是当学生对大学各种环境条件的期待过高,幻想进了大学的校门,就如同踏进了伊甸园,而实际上发现,现实远不如想象中美好,抑郁情绪油然而生。

⑤人格因素。

内向敏感、个性悲观、依赖性强的学生易产生抑郁情绪。

抑郁症的诊断:

①乐趣丧失,无愉快感

②无原因的疲乏感

③思考力下降

④自我评价降低,自责,内疚,负罪感

⑤食欲下降,体重减轻5%

⑥反复出现轻生的念头和意向

⑦性欲下降

⑧精神运动迟缓

⑨睡眠障碍,失眠或睡的过多,伴有早醒

⑩病程标准:

半个月以上;严重程度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本人痛苦

如果辅导员发现了抑郁症大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联系专科医院进行综合治疗。

5.网瘾的成因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重复的网络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还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在网络成瘾早期,成瘾者先逐渐感受到上网的乐趣,随上网时间不断延长出现成瘾症状。

网络成瘾者开始是精神上渴望上网;逐渐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疲乏无力等,上网以后精神状态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在晚期,成瘾者出现与生理因素无关的体重减轻,外表憔悴,每天连续长时间上网,一旦停止上网,则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征,甚至有可能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

哈佛大学博士岳晓东指出,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的表现。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网络成瘾是“本我实现”。

“本我”代表人类的本能需求,网络成瘾是不成熟的精神防御机制的积累,是童年期不幸经历的郁结。

成瘾者往往否定自己网络成瘾,把上网看作自我调节。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网络成瘾是“巅峰体验”,网络成瘾是象征性的自我实现,上网是自我需要的一种替代。

网络成瘾者在上网过程中找到了一种愉悦感,这也是网络成瘾的成因,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群体。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习惯养成”。

比如学习压力大,或者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到网上释放,并形成条件反射。

由于越来越放纵,最后逐渐上瘾,网络成瘾是条件反射的积累。

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要以认知调整和行为约束相辅相成进行干预和纠正。

最主要的是重新寻找其兴趣点,配合行为疗法,用代偿的方式减低网瘾的诱惑。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一)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则

 1.坚持平等性原则

辅导员在面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时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尤其是面对有较严重心理障碍困扰的学生,更要以平等尊重、真诚关心的态度,积极建立和谐信任的心理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敞开自己封闭的心扉,打开缠绕在内心的心结,使工作更有实效。

不要主观的下定义,划界限。

给面临困境的大学生增添不必要的压力。

要通过积极的关注挖掘大学生的潜能,促使其选择积极成长。

2.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辅导员应主动掌握一些心理咨询的知识和技术,及时发现、甄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与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形成合力,防患于未然。

教育部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总体心理建康水平是良好的,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必须坚持预防为先,大力开展发展性教育活动和发展性心理咨询,全面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同时关注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避免恶性危机事件发生。

3. 系统性原则

辅导员在观察大学生时,他们的知、情、意,心理现象、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性交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整体,因此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也不要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相混淆。

在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帮扶方面,要与专业人员、社会、家庭建立多层次、立体的教育途径和体系,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

4. 保密性原则

在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交往过程中,要注意为其保密,建立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

除非情况特殊,否则不要透露学生的信息,以免造成更深的危害。

(二)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术

1.掌握谈话的艺术

谈话是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使用最频繁的沟通方式。

一次深入细致、入情入理的谈话,会使面临困境的大学生拨云见日、如沐春风。

而一次话不投机、面冷心冷的交锋,却会使原本迷茫的大学生雪上加霜、更加无助。

辅导员在谈话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备而来,心中有数。

在约谈学生之前,要详细地了解一下学生的情况,包括家庭状况、成长背景、个性特点、典型行为倾向等。

对要谈话的主题做个系统的梳理,避免信马由缰,偏离主旨。

(2)多问少说,用心倾听。

大学生与辅导员谈话都难免紧张,更有甚者会形成“阻抗”。

消除紧张情绪的好方法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反客为主,以学生为中心多激起他的话题,等到双方气氛融洽后,在巧妙的引入主题。

(3)平等尊重,积极接纳。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之一是“无条件的接纳”,其含义是尊重每个人的思想和选择,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积极的态度激发他的潜能,用自身向上的力量拯救自身。

所以辅导员在与大学生谈话的过程中,不要扮演一个裁决者、评判者、救赎者,而应扮演一个观察者、同理者、辅助者。

(4)心平气和,善于观察。

辅导员在面对比较棘手的谈话对象时,要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与学生进行正面冲突。

要保持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注意学生的非言语行为,通过细心的观察,会从中找出蛛丝马迹,破解学生的心灵密码。

2.学习团体辅导的技术

团体辅导就是在团体情境中,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

主要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团体中观察、体验、学习,分享并接纳自己与他人的感受,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学习新的适应性行为,以促进个人发展和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团体辅导技术主要应用于学业辅导、人际关系、工作职业辅导、班级辅导、课外辅导等多个方面。

具有以下特点:

(1)团体辅导影响广泛。

团体辅导是多向沟通过程,对每一个成员来说,都存在多个影响源。

每个成员不仅自己接受来自团体每一个成员的帮助,同时也可以成为帮助其他成员的力量。

此外,在团体情境下,成员可以同时学习模仿多个团体成员的适应行为,从多个角度了解自己、洞察自己。

(2)团体辅导效率高。

团体辅导是一个咨询师对多个团体成员,成员人数从8-10人到30-40人均可,可以节省时间与人力,符合经济的原则。

而且团体辅导的形式多样,内容活泼,对大学生很有吸引力。

(3)团体辅导效果易巩固。

团体辅导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为参加者提供了社交的机会。

成员在团体中的言行往往是他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复制品。

在充满信任的良好的团体气氛中,通过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参加者可以尝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实践的结果容易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4)团体辅导特别适用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人。

有些人因为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缺乏对他人的信任、过分依赖或过分武断,难以与他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协调的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均可经由团体辅导来改善和矫正。

我们在几年来的实践中开发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特点的团体辅导方案,其中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训练有1500余人的案例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