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092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选出,涂在答题卡上。

多选、错选或不选的均得0分

1.《龟兔赛跑》新篇:

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

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

C.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2.下列数值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快速写出汉字“二”用时约为1sB.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80cm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3.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错误的是

A.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

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4.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只要有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5.运动会上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为10s,市内公交车正以30km/h的速度运行,非洲草原上的羚羊正以20m/s的速度奔跑,则这三者的速度从快到慢的排列顺序是

A.公交车,运动员,羚羊B.羚羊,运动员,公交车

C.运动员,羚羊,公交车D.公交车,羚羊,运动员

6.《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

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A.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C.睡在地上能感觉地面振动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7.下列四个句子:

①这首歌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水中倒影B.日食形成C.小孔成像D.铅笔“折断”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飞鸟”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低

C.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光在发生折射后,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10.小新同学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11.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路灯位置变高了。

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12.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已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B.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

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D.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陆地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选出,涂在答题卡上.全部选对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3.下述科学家和其主要贡献对应正确的是:

A.哥白尼---日心说B.爱因斯坦----相对论

C.伽利略---量子力学D..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14.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10cmB.一张纸厚度约为70um

C.人眨眼一次用0.4sD.人步行速度大约为1m/s

15.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

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比次声在水中速度快

16.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实验探究活动以及得出的结论,其中匹配的是:

A.活动:

钓鱼时,说话声会把鱼吓跑。

结论: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B.活动:

手影游戏。

结论:

光沿直线传播。

   

C.活动:

击鼓时用力越大,鼓面上的纸屑跳得越高。

结论:

响度与振幅有关。

  

D.活动:

 将笔斜插入水中,看上去笔好像折了。

结论:

光的反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7.(2分)十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卡车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

18.(2分)用下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mm,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cm。

 

19.(2分)带滴墨水装置的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把小车放在铺有纸带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会在纸带上留下一系列墨水“滴痕”。

小车先后两次向左做直线运动,得到两条带有“滴痕”的纸带,各截取一段如图纸带甲的“滴痕”表明,小车在这段时间做________运动,纸带乙的“滴痕”表明,小车这段时间的速度逐渐_____(“减小”“增大”)。

20.(2分)很多人喜欢听宋祖英唱的民歌,只要听到广播播她的歌声就能知道这是宋祖英唱的,他们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分辨的;给汽车安装消声器,这是为了从__________处减少噪声。

21.(2分)如图所示,甲、乙两幅图反映的共同物理规律是______;图乙演示的实验中,看到的像是倒立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甲乙

22.(2分)当你站在平面镜前5m处时,镜中的像与你的距离是 _________ m,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_________ 像(选填“实”或“虚”)

四、作图题(6分)

23.(3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并标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折射角。

24.(3分)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五、简答题(3分)

25.(3分)夏天的雷雨天气,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六、计算题(1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26.(8分)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

若火车速度为72km/h,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司机在鸣笛后2s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

(1)声音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火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

 

27.(8分)“十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当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了牌上的标志.试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标志牌上两个数据的含义

(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从标志牌至上桥)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时多少min?

 

七、实验题(27分)

28.(9分)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 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

分:

秒”),则:

(1)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_,测量工具是: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__________;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AB是__________dm.

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BC是__________m/s;

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是__________m/s.

通过分析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__________(选填“是”或者“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9.(9分)右图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

(1)小强在用该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除了要用到可折转光屏和量角器外,还要用到和。

(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___.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

(3)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___反射.

(4)小强用到的实验器材中,可折转光屏可以非常方便地绕轴线ON向前或向后折转。

这个实验中,小强选用可折转光屏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是否在所决定的平面内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0

29.8

2

50.0

50.0

3

70.0

70.3

(5)小强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一。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

结论是:

光反射时,。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50°

40°

(6)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右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

30.(9分)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只相同的蜡烛A、B竖立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

(1)两只相同的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_____的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平面镜__________(填“距离”或“大小”)的关系;

(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选“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如果有一块较厚的玻璃板和一块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应选_______________的玻璃板.

(3)移去蜡烛B,在原处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