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双向网改造工程规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90649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电双向网改造工程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广电双向网改造工程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广电双向网改造工程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广电双向网改造工程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广电双向网改造工程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电双向网改造工程规范.docx

《广电双向网改造工程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电双向网改造工程规范.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电双向网改造工程规范.docx

广电双向网改造工程规范

有线数字电视双向网改造工程规范

1.施工准备

1.1标准和法规

1.1.1国标、部标:

GB/T6510-9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P-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Y/T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BJ79-85《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1.1.2地方性法规:

各省、市、自治区地方人民政府发布的,有关有线电视工程的法规。

1.2施工依据

1.2.1企业标准:

昆山信息港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有线电视工程建设标准。

1.2.2合同要求:

所进行有线电视工程建设的合同中有关施工的条款。

1.2.3设计图纸、现场勘查、器材清单。

1.2.3.1设计图纸: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执行按图施工。

必须做到,先有正确图纸,后有按图施工。

杜绝无图施工、先施工后出图、图纸与现场不符等情况发生。

所进行工程的设计图纸,包括:

①原理图:

前端、光传输系统、以光节点为单位的电缆分配室外线路、用户分配电平图;②施工图:

光电线路路由、设备器材安装位置等。

1.2.3.2现场勘查:

根据设计图,核对并检查施工现场的管道、管孔、杆位、墙质、建筑数量及编号、用户分布与数量等,明确:

①设计图纸是否与现场相符?

如不符,应立即提交给设计部门进行图纸更改后,方可施工。

②是否具备施工条件?

如不具备,应提交给管理部门解决。

1.2.3.3器材清单:

根据设计图纸,编制器材清单。

对于改造梳理工程,做好废旧设备器材的预算。

1.3系统设备器材

1.3.1包装:

首先检查包装是否正规、完好,杜绝使用三无产品。

包装要有产地、厂家、型号、合格证、3C认证、随机说明书,以及相应的防震、防尘措施。

1.3.2外观:

产品应完好,应无明显的磕碰、划伤,缆线应无明显的变形;内外紧固件齐全、接插件齐全、入出缆线口无滑扣及过紧。

1.3.3型号及配置:

产品型号正确,可插拔部件按要求配置正确。

室外有源设备,拔掉所有电流通过选通插子,并用塑料(纸)袋封好,放于设备内,以备调机时选用。

1.3.4通信号检查:

根据规定的输入高频信号、输入光功率,对设备进行简单的通信号检查,判断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检查光设备时应注意:

①不可观察有信号的光纤端,以防对眼睛造成永久性损伤;②设备外壳应接地,以防静电对光器件造成损伤;③不可将光发射机直接对光接收机测试,必须通过可变光衰减器,将光功率降至0dBm左右,否则,将损坏光接收机的光电转换模块。

1.4施工设备器材

1.4.1仪器:

光纤熔接机、光时域反射计OTDR、光功率计、数字场强仪、射频信号发生器、三用表、地电阻测量计。

1.4.2工具:

①攀爬工具:

梯子、脚扣、滑车座板、保险带等;②缆线敷设工具:

钢绞线紧线器、缆线放线盘、缆线牵引机;光纤、光缆连接工具;电缆连接工具;③交通工具:

带发电机的光缆熔接车、器材运输车。

1.4.3辅料:

横担、抱箍、猫爪、膨胀螺栓、水泥钉、卡子等。

1.4.4通信:

对讲机或大灵通。

1.5施工人员

1.5.1施工人员均应经过培训,掌握基本施工技能。

2.缆线连接

光缆、电缆,统称缆线。

对于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双向HFC,连接质量的重要性非常突出。

缆线连接,关系到双向HFC的故障率、可靠性,关系到双向HFC系统的质量成败。

2.1光缆及连接器

2.1.1光连接

2.1.1.1选择:

每一个光连接器,由两个光纤插头和一个通孔法兰盘组成。

有线电视双向HFC系统,对反射损耗要求很高,需≥60dB。

只能采用单模光纤端面倾斜8度的APC连接器。

如果是借用原有的单模光纤光缆线路,线路中所有的连接器,也必须是APC,否则,必须更换;如不更换,由于反射损耗不满足要求,光链路的载噪比C/N、载波复合二次互调比C/CSO将严重降低。

2.1.1.2连接:

光连接器的有效接触面,就是光纤的模场直径,非常精细,只有8.9μm。

为了保证可靠连接,光连接器的接触面,必须无油污、无灰尘。

为此,在施工现场必须做到:

①连接现场清洁,连接人员的手清洁,无油污、无灰尘。

②光设备法兰盘和光纤插头的软塑料保护帽,只有在即将连接时才可打开。

③接插前,用无水酒精、无纤布,擦净光纤插头的接触面、法兰盘的通孔。

④先对准插槽,再进行紧固,要一次插好。

如未一次插好,必须重复③④,然后再接插。

FC/APC用手拧紧到比较吃力为止,不可用力过小或过大;SC/APC插至听到“咔巴”响声为止。

禁止使用工具插拔光连接器。

2.1.2跳线:

由一根带软塑料套管的光纤和两个加工好的光纤插头组成,用于光设备互联。

跳线,有不同的长度。

选择跳线长度,应视所连接设备的距离、走线路径的长短,并留有自然弯曲的适当余量为宜。

杜绝跳线选择过短,否则,由于跳线紧绷,极易发生光纤断裂。

跳线集束绑扎时,宜虚不宜实,只允许起到归拢作用,不允许用力过大,造成跳线变形,损伤光纤。

2.1.3尾纤:

一根跳线,截为两半,就是两根尾纤,用于光缆与终端盒或配线架的连接。

尾纤施工要求同跳线。

2.1.4光缆:

光缆是光信号传输的主体,分为两类:

光纤素线光缆、带状光纤光缆。

主用G-652二氧化硅石英玻璃单模光纤,随着光纤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光纤损耗越来越小,现在的光纤损耗,1310nm0.29~0.35dB/Km、1550nm0.18~0.22dB/Km;设计平均值1310nm0.32dB/Km、1550nm0.20dB/Km。

光缆有不同的护套材料、护层结构、加强件方式等,应按工程的环境温度、架设方式等特点选择。

2.1.5尾缆:

若干尾纤,集中在一个外护套里,即为尾缆,用于光缆与室外光节点的连接。

尾缆的长度可以自定,以在固定好光缆、光节点的前提下,便于在地面熔接光缆和尾缆为宜。

尾缆内的尾纤数,由工程的功能、余量、采用光节点的档次确定。

最少2根,最多12根,通常,采用4根较多。

每根尾缆均带一个5/8"-24防水螺套,用于将尾缆防水固定在光节点上。

为了加强防水性能,熔接前,事先在尾缆上套好一个热缩套管,尾缆固定好后,即将热缩套管热缩固定。

2.1.6室内光缆与设备的转接:

光缆中的光纤素线无法与光设备直接连接,必须通过转接。

每根光纤素线均与一根尾纤熔接,熔接完毕,用钢丝塑料套管套好,然后,将尾纤的光纤插头插到法兰盘上。

法兰盘的另一端,再通过跳线,与设备相连接。

当光缆中的光纤芯数较少时,使用终端盒;当光缆中的光纤芯数较多时,使用配线架。

终端盒、配线架,是光纤最集中的部分,如果出现错误,查找十分困难,因此,必须认真按信号流向做好标记:

①光缆中的每根光纤,均应标明来自何处、去向何处;②法兰盘排的对位也必须有规律,以便于查找;③终端盒、配线架与光设备之间的连接跳线,均应标明来自何处、去向何处。

2.1.7终端盒:

终端盒是19"nU插盒,一般是,光缆入出口和几十个法兰盘,均位于插盒后面板。

由于光纤数和光设备相对较少,所有标记均可直接标明来自何处、去向何处。

2.1.8配线架:

配线架是19"机柜,光缆固定在机柜一侧,至少上百个法兰盘,均位于机柜前面板。

由于光纤数和光设备比较多,所有标记不便于直接标明来自何处、去向何处。

可以编制一份按柜、行、列有规律的编号表,光纤、跳线上只有编号,来自何处、去向何处可查编号表。

2.1.9室外光缆接续盒(又称光缆护套):

室外光缆接续盒,防水型,用于光缆和光缆、光缆和尾缆的熔接防护。

有二、四、六口三种。

两口用于同芯数光缆熔接、光缆和尾缆熔接,四、六口用于分缆并熔接。

接续盒内,有光纤托盘,有相应数量的钢丝软塑料套管,用于对熔接点的防护。

施工时,接续盒用专用抱箍固定在钢绞线上。

2.1.10光缆熔接工艺:

终端盒、配线架有光缆、尾纤熔接;接续盒有光缆对接熔接、光缆分缆熔接、光缆与尾缆熔接。

光缆熔接工艺要求相同。

①仪器、设备:

光纤熔接机、光时域反射计OTDR、光功率计、剥线器,野外工作还要有熔接车(或帐篷)、发电机等。

②工作程序:

将光缆头尾端各截除1m,以保证光纤使用状态良好;光缆的金属加强件应固定好,并与该处接地线可靠连接;谨慎处理光缆的加强件、护层、束管,杜绝对光纤的划伤;核对束管和光纤的颜色;熔接完毕,用OTDR测试熔接点损耗:

带状光缆应≤0.05dB、素线光缆应≤0.02dB;在光纤托盘上整理光纤,应自然盘绕,杜绝小弯、死弯;用胶带固定好熔接光纤;做好熔接记录,并在光缆熔接设备内封存一份。

2.2电缆及连接器

2.2.1室外电缆连接器:

室外电缆设备之间的连接,外导体拧接、内导体压接,抗热胀冷缩,连接可靠;有防水硅橡胶圈,防潮、防水性能较好。

杜绝使用任何转接方式;处于同一位置的两个室外设备,应尽量使用双针5/8"-24连接器;除监测口以外,禁止使用针转F座的5/8"-24连接器。

2.2.2室内用F连接器

2.2.2.1F连接器:

室内电缆设备之间的连接,均使用F型连接器。

现在通常使用冷压型和挤压型F连接器,屏蔽良好、可靠性高、故障率低。

F连接器插座内导体弹簧片是这种连接器的薄弱环节。

首先是弹簧片的咬合力,经多次插拔之后,必须仍然有力,实践证明,只能使用铍青铜弹簧片;其次,为了不致损坏弹簧片,75-7以下的电缆内导体可以直接插入F座,75-9以上的电缆内导体不可直接插入F座,只能通过冷压插针连接。

2.2.2.2连接:

①用专用工具切掉电缆外护套、第一层金属网、第一层铝塑复合膜,第二层金属网全部翻出,金属网数量不得少于95%。

②按尺寸切掉介质,内导体不能有划伤。

③按尺寸用钳口转圈切掉多余内导体。

④直径较大的电缆均有内导体针芯,用专用压接钳将接口压紧,内导体与针芯必须紧密结合,不得有松动;直径较小的电缆直接使用内导体,保留螺口外的内导体长度3~5mm。

⑤装入F连接器,用专用压接钳压紧接头,使电缆与接头紧密接合,不能松动、脱出。

⑥屏蔽网不应露出接头。

3.缆线敷设

3.1地下管道敷设

铺设管道时,必须注意,管道均应平直且有一定程度的倾斜,以保证管道无积水,防止积水结冰膨胀时,拉断缆线。

3.1.1缆线敷设前,应对管孔进行清洁,并确认管道畅通。

3.1.2按设计要求布放子管。

3.1.3缆线管道敷设,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敷设法。

①缆线盘置于缆线入口处,缆线经喇叭口输送管(蛇皮钢管或聚乙烯管)进入子管。

②人孔安装缆线引导器。

③中间人孔安装辅助牵引机或人工辅助牵引。

④用牵引绳将做好的缆线端头穿过输送管进入子管,利用人工牵引缆线到辅助牵引机。

⑤在缆线布放终端孔处架设端头牵引机,牵引机布放牵引钢丝绳到辅助牵引机并与缆线端头连接。

⑥布放缆线时,缆线的牵引端头应作技术处理,并采用具有自动控制牵引力性能的牵引机牵引;牵引力应施加于加强芯上,并不得超过150kg;牵引速度宜为10m/分钟,一次牵引的直线长度不宜超过1Km。

⑦端头牵引机、辅助牵引机和人工一起牵引缆线到终端孔。

3.1.4架空缆线出入地下管道应穿钢管,钢管顺电杆敷设,至少用三组卡箍固定。

钢管距地面应不小于2.5m,埋入地下0.3~0.7m。

同杆固定两根以上的钢管要求在一侧架设。

(见图6-3-1、6-3-2)

3.2线杆敷设

3.2.1在线杆上架设钢绞线①须选用7×2.0mm以上规格的钢绞线。

所有钢铁件必须镀锌。

②缆线必须在公路(杆)的外侧。

③在同一条线路中,钢绞线架设在线杆的标高应相同,两杆之间的钢绞线垂度约为长度的0.5%,跨越障碍物或地形有坡度时,允许架设标高略有差异,但钢绞线的坡度不应超过杆距的1/20。

④缆线高度应在6m以上;通过交叉路口应在8m以上,通过铁路一般应埋地,埋地有困难时,缆线高度应在9m以上。

⑤与通信、电力线应保持适当距离。

⑥钢绞线每10杆距需做回头,缆线过杆及障碍物时需预留滴水弯,并做保护。

(见图6-3-3、6-3-4、6-3-5)⑦挂钩间距500±20mm均匀挂设;每增加一根复挂缆,挂钩间距相应缩短10%。

3.2.2建立支持杆①线杆坑根基须用圆石做底盘,树立支持杆要保持牢固、垂直,原土回填夯实。

②不足15m的水泥杆在一般地方埋置,埋深取杆长的1/6;杆长超过15m时埋深取2.5m。

③水田、泥土等地质较松软的地方,埋深取杆长的1/5。

④终端杆、转角杆等有较大荷重杆的埋深取杆长的1/5以上,并需安装带有反光标志的绝缘护套保护的拉线、顶杆等进行加固。

⑤终端杆、转角杆顶端承受很大的水平拉力,必须向受力方向相反一侧做一定程度的倾斜。

⑥土质较松、杆与杆之间距离较长及跨越河流等障碍的地方,需安装绑桩,水泥杆与绑桩用金属抱箍紧固。

3.3沿墙敷设

3.3.1沿外墙敷设(见图6-3-6、6-3-7)①缆线拉板须用2个M10膨胀螺栓在距墙角水平距离大于300mm的位置固定。

②缆线高度应在6m以上,并应避开可能影响用户日常生活使用的地方(如门窗开启、阳台以及突出的美观装饰物等)。

③缆线两端和拉板连接必须衬有心形环,用双槽夹板固定,尾端用12#铅丝绑扎;两端钢绞线连接时也须衬心型环,并用双槽夹板或U型卡子固定。

(见图6-3-8)④钢铰线支撑间距必须≤20m。

⑤钢铰线距墙40mm以上,以防缆线被墙壁磨损,尽量避开用户安装防护栏的位置。

⑥缆线应躲避与电源线交叉,如避不开时应套聚乙烯绝缘管保护。

⑦缆线如出现十字或丁字交叉时,须用双槽夹板固定,或用8#铅丝十字绑扎。

(见图6-3-9、6-3-10、6-3-11)⑧缆线沿墙敷设,宜用胀塞、木螺钉、铁卡子固定。

3.3.2沿内墙敷设①入线从二层楼道进入,沿屋顶随楼内自然结构敷设,电缆要求横平竖直。

竖线用PVC管或钢管保护,用3个卡子均匀固定,中间卡子在防护管的中间位置,另外两只卡子距中间卡子900-1000mm。

②无源设备防护罩应安装在不易破坏、不妨碍用户正常生活、不影响楼内整体美观的位置。

无源设备防护罩用胀塞、木螺丝固定。

③楼内暗管穿缆需按图纸要求标明线号。

④电缆须留适当余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15-20倍。

⑤楼内墙电缆接头不用缠防水胶带、不用加热缩套管。

⑥楼板打孔时,应避开电源线和电信线路。

见表6-3-1。

安装完毕须用水泥、白灰将楼板恢复原样。

⑦进户线打孔应内高外低,相差10-20mm为宜。

墙壁电缆与其它管线的最小净值(单位:

mm)表6-3-1

 

管线种类

平行净距

垂直交叉净距

达不到要求时的保护措施

电力线

150

50

电缆加聚乙稀绝缘套管

避雷引下线

1000

300

电缆加聚乙稀绝缘套管

保护地线

50

20

电缆加聚乙稀绝缘套管

热力管(不包封)

500

500

电缆套以石棉管保护

热力管(包封)

300

300

电缆套以石棉管保护

给水管

150

20

加聚乙稀绝缘套管

压缩空气管

150

20

加硬塑料管保护

煤气管

300

20

加硬塑料管保护

3.4在钢绞线上敷设缆线

3.4.1缆线盘一端和缆线布放末端安装导引滑轮。

3.4.2每隔约30m安装一个导引滑轮,牵引绳通过导引滑轮。

3.4.3缆线挂钩的选用应根据具体缆线条数确定,单条缆线挂钩间距为500±20mm,每增加一根复挂缆,挂钩间距相应缩短10%。

3.4.4布放缆线时,缆线的牵引端头应作技术处理,采用具有自动控制牵引力的牵引机牵引;牵引力应施加于加强芯上,不得超过150kg;牵引速度为10m/分钟,一次牵引的直线长度不超过1km。

布放缆线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缆线外径的20倍。

3.4.5光缆架空每500m应设一个缆线余留架,余留光缆20~30m。

3.4.6光缆接续盒两侧各余留光缆15~20m余量,余留设置在两端杆的余留架上。

3.5缆线通过变压器工作台(见图6-3-12)

3.5.1缆线通过变压器工作台时,加聚乙烯绝缘护管,两端超出钢绞线与缆线的绑扎点。

3.5.2加聚乙烯绝缘管的缆线与低压线的距离不小于600mm,与高压线的距离不应小于1200mm,聚乙烯绝缘管的耐电压能力不小于变压器一次侧的2.5倍。

3.5.3聚乙烯绝缘管须与钢绞线绑扎500mm以上。

3.5.4缆线通过变压器工作台时,应在工作台的外侧,与变压器工作台槽钢绑扎牢固、平直、整齐。

3.6安装光缆余留架(见图6-3-13)

3.6.1光缆余留架应在靠近电杆的位置安装。

3.6.2光缆余留架上端用专用螺栓固定在钢绞线上,一个侧端固定于线杆上。

3.6.3将余留光缆按照顺时针顺序缠绕在余留架内。

3.7架空缆线的保护方法(见图6-3-14、6-3-15、6-3-16)

3.7.1架空缆线与树木、杆状物等物体的净距离达不到规定时,按表6-3-2做保护。

3.7.2缆线与电车滑接线交叉时,应埋地通过,无法埋地时,可在距地9m以上架双钢绞线,缆线与钢绞线加聚乙烯绝缘护管在电车滑接线上方通过。

3.7.3缆线与通信线路交叉时,必须加保护管保护,交叉距离不得小于规定的最小尺寸,绝对禁止不加保护的接触性交叉,保护管必须牢固固定,不得两面窜动。

3.7.4除特殊注明外,护管一律用3mm以上厚度的聚乙稀绝缘护管。

架空光(电)缆与物体的最小净距(单位:

mm)表6-3-2

物体名称

最小水平距离

最小垂直距离

达不到要求时保护措施

树木、杆状物

1250

600

见图2

房屋建筑

2000

1000

加套管保护

铁路

16000

7500

埋地通过

通信线路

400

400

加绝缘套管保护

高压电力线路

2500

加绝缘套管保护,与高压线距>1200mm,必要时申请断电

低压电力线路

1500

加绝缘套管保护与低压线距>600mm

4.设备安装

4.1前端设备

4.1.1机柜:

前端均使用19"标准机柜。

为了良好散热,机柜应配备轴流风扇。

机柜内后部,应配备第一次一点接地的汇流条(管、棒、板),供焊接各有源设备的接地线。

机柜内后部,应配备足够的无地线电源插座。

4.1.2有源设备:

竖插式有源设备插盒,高度1~nU,均经竖插式机箱,插入19"标准机柜,竖插式结构,利于空气自然对流,散热好,设备密度高。

横插式有源设备插盒,高度1~2U,均直接插入19"标准机柜,横插式结构,不利于空气自然对流,插盒间应保持1U空间,以利散热。

插盒布局,应考虑,相互连接的设备尽量靠近、主备机切换方便。

为了防止静电、漏电损坏电设备,在设备相互连接和通电之前,应确认已经良好接地。

良好接地是指:

每个竖插式机箱、横插式插盒,均已引出接地线;并已焊接在机柜内第一次一点接地的汇流条(管、棒、扳)上;汇流条也已第二次一点接地至机房地线的汇流条上;地线接地电阻足够小。

为保证良好散热,应确认插盒、机箱、机柜的轴流风扇工作正常。

测量、观察有源设备输入、输出信号正常。

4.1.3无源设备:

前端上下行混合、分配使用一些分配器、分支器。

前端使用的这些无源设备,不应杂乱无章,也应该使用与有源设备相应的标准插盒。

4.2光传输设备

4.2.1室内光设备①光发射机、光放大器、光接收机、前端的光发射机、光放大器、光接收机,均为横或竖式插盒。

为了防止静电、漏电损坏光设备,在设备相互连接和通电之前,应确认已经良好接地。

良好接地的要求同电设备。

测量、观察室内光设备输入、输出信号正常。

②盒形光分路器:

盒形光分路器,应均为SC/APC法兰盘入出,为防止尾纤断裂,不使用尾纤入出形式。

确认1310nm或1550nm适用波长正确。

确认各端口不同的分光比及其连接对象。

4.2.2室外光设备

4.2.2.1光节点①在钢绞线上吊装(见图6-4-1、6-4-2)对于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光节点,应装在距电杆1.5—2m距离处,机壳下应有辅助托架支撑。

②在墙壁上的安装(见图6-4-3):

光节点在墙壁上安装,需选用合适的支撑和横担,使其稳固,支撑不得松动。

按施工图纸指定位置安装,保持楼体的整体美观,设备排列整齐,缆线走向横平竖直。

光节点外壳要与墙壁紧贴,尽量缩短悬空电缆长度,防止接头松动、缩芯。

光节点接地线要用支撑与横担的螺母拧紧,保证接地良好。

光节点应装在支架中间部位。

光节点应距离地面约6m。

③尾缆连接:

打开光节点盖子,取下光缆口堵头,并谨慎地将尾缆的光纤插头穿进光缆口,每次穿一根尾纤,并保证光纤弯曲不超过允许范围。

将尾缆的光缆螺套推到光节点的光缆口,光缆螺套和橡胶圈可保证拧紧时,尾缆不随之转动,主体可承受扭距为60~70mp(meterpound米磅)。

纤缆固定后,在接续盒内的位置要比较顺畅、宽松,然后拧紧密封螺母,密封螺母拧到其底部显现为止,最后,拧紧内螺母、防水密封螺母,一直到拧紧为止。

④光纤熔接完成以后,按施工工艺要求对光缆进行悬挂。

光节点机壳开启与关闭:

光节点正面,应装在施工安全的方向,应按照外壳上标注的螺栓顺序开启,调试或做完接头后,应将所有螺栓松开,再合盖,并按照外壳上标注的顺序,分三次全部拧紧螺栓。

光节点内的面板螺丝,在调试或做完接头以后,所有螺丝松开后严格按标注顺序,分二次紧固,并检查螺钉是否齐全。

每次关闭机壳前,填写好机壳上的调试记录表。

⑤柱形光分路器:

柱形光分路器,都是二分路器,长度约50mm,直径约3mm,一端单光线素线,一端双光线素线,均安装并熔接在接续盒内。

柱形光分路器的根部非常脆弱,稍有硬折,即会折断,因此,应比光线素线更加小心。

确认1310nm或1550nm适用波长正确。

确认各端口不同的分光比及其连接对象。

4.3宽频带放大器

除无尾缆外,宽频带放大器的钢绞线吊装、墙壁安装、外壳的开启与关闭,均同室外光节点。

4.4供电器

4.4.1供电与用电:

HFC的供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系统的故障率。

双向HFC是一个实时在线运营的通信系统,要求全年无故障工作时间达到99.99%,所以,对供电系统的要求非常高。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应该集中供电。

可减少供电故障、便于加装市电避雷器、减少雷击损坏、便于采用不停电供电措施。

应采用磁饱和、准方波供电器,适应市电波动的能力强。

响声大的缺点,可以用选择安装位置、采取防震措施解决。

供电器的功率,应能满足:

实际用电功率不超过其供电功率的60%。

光节点、宽放的用电电源,应优选开关电源,适应电压范围宽、效率高。

由于开关电源是大电流方波工作,处理不当,容易产生对上下行通带的高频干扰,选购设备时,应注意检查频谱是否干净。

4.4.2安装与连接:

应尽量用5/8"-24双针头直接连接供电与用电设备。

4.4.2.1直接对光节点、放大器的专用供电口供电,这种供电方式,是专用供电口,与高频毫无关系,因此,可以用供电器直接供电。

①按照设计图纸确定供电器输出口与光节点、放大器专用供电口。

②将供电器输出口与光节点、放大器专用供电口用铝管电缆连接。

4.4.2.2通过电源插入器给光节点、放大器供电:

这种供电方式,供电器通过电源插入器,将电源和高频信号混合进一根电缆。

设备使用高频电缆口兼用供电。

①按照设计图纸,确定电源插入器与光节点、放大器所对应的供电电缆口。

②将电源插入器的供电输入口与供电器输出口用铝管电缆连接。

③将电源插入器射频输入口与光节点、放大器的供电电缆口用铝管电缆连接。

④将电源插入器射频输出口与对应的电缆连接。

⑤电源插入器固定方法同过电分支、分配器。

⑥线路上需供电的放大器或过电分支、分配器的连接线为铝管电缆。

4.5室外过电无源设备

室外过电无源设备,分为电源插入器、过电分配器、过电分支器三类。

4.5.1钢绞线吊挂(见图6-4-4)①过电分支、分配器外壳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开启。

②按照图纸要求插入供电短接插子。

③用过电无源自带压板将器件固定在钢铰线上。

④铝管电缆与过电分支、分配器连接时,也须预留滴水弯。

⑤软电缆与过电分支分配器相接时,须预留长度1~2m的余量,余量盘绕固定。

⑥使用专用热缩工具,将接头用带胶的热缩套管做保护。

4.5.2墙壁上的安装方法(见图6-4-5)①用M6螺栓将附件装在过电分支、分配器外壳背后。

②用M8膨胀螺栓,将过电分支、分配器固定在支架上。

③过电分支、分配器在墙壁上安装需选用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