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插入自选图形》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0313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中插入自选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在中插入自选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在中插入自选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在中插入自选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在中插入自选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中插入自选图形》教学设计.docx

《《在中插入自选图形》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中插入自选图形》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中插入自选图形》教学设计.docx

《在中插入自选图形》教学设计

《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这一课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实验教材小学四年级下册的第6课。

本课围绕着PowerPoint中如何插入自选图形、如何对自选图形进行格式设置、如何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等知识点展开学习。

我根据此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生需了解的生活实际,以熊大熊二为主线制定《制作路线警示牌》来学习自选图形。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及界面认识,学生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对具体的实际操作比较容易接受,并且有一定的探究意识,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时,特别是面对较复杂的操作问题时,还不能够较为有效地用恰当方式去认识它。

因此,借助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去学习更加能让学生去接受、易懂。

三、教学策略

教师教的策略:

情境—陶冶教学策略,通过语言描绘(熊大熊二邀请小伙伴去参加宴会,沿途需制作警示牌)及演示两张不同警示牌的方法创设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制作警示牌、修饰警示牌,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智力操作,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学习。

示范—模仿教学策略,教师向学生阐明需掌握的操作技能(利用PPT中自选图形制作警示牌),并向学生演示部分内容具体的方法,进行动作定向,教师指导学生练习一个个分解操作(制作警示牌、修饰警示牌)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消除不正确的动作,强化正确的动作,使学生对所学的操作技能由不够精确、熟练逐渐走向精炼、熟练。

学生学的策略:

自主学习策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成就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投入学习。

协作学习策略:

将学生5—6人一组分组,完成警示牌制作,在此过程中不仅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方式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法,让学生先交流,再动手操作,继而实际验证,并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辅助教学。

引导学生以趣激思,以思促学,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尝试探索,积极参与,形成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在练习操作过程中让能力较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去帮助同组的其他同学,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五、教学手段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际操作及多媒体教学手段。

老师适时利用多媒体演示突破难点,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和高,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六、教学方法

演示法

教师演示如何设置自选图形格式、添加文字等环节,让学生直观了解。

练习指导法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及演示,完成作品,教师个别指导。

启发引导法

在利用自选图形制作警示牌过程中,教师利用样例、口头表达等方式来启发引导学生制作的各环节。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师、多媒体课件、自选图形纸牌、需学生完成的路线图

八、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插入自选图形;

2.掌握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的方法;

3.了解对自选图形填充颜色和线条的美化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认识并掌握在PPT中插入自选图形的方法。

2.通过协作学习,使学生了解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及添加文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并让学生学会与人分享,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九、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插入自选图形方法;

2.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及添加文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完成路线图,制作警示牌

十、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图

(一)图片展示,激趣导入演示两张警示牌,注意看你第一眼看到的是哪一张?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自主探究如何在PPT中去制作个性、漂亮的警示牌?

(三)新课教学,导学达标通过制作警示牌学习PPT中“自选图形”的插入及“自选图形”格式设置。

(四)课堂拓展,发散思维自选图形除了可以制作警示牌还可以拼出许多漂亮的图片,演示样例。

(五)归纳总结,巩固知识分享学生作品,由学生描述制作过程,教师加以补充总结。

(六)课后思考,知识迁移观察周围事物,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自选图形”制作并去尝试制作。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旧课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利用“在PPT插入文本框”的方法帮助熊大熊二制作了宴会邀请卡,邀请他的小伙伴们来他们家里参加宴会,可是在去他们家里的路上,有很多的陷阱和危险地(在此借助PPT向学生展示)。

请学生思考如何去提醒小伙伴们这些危险。

引导学生说出“警示牌”。

(设计意图:

借助学生熟知且感兴趣的动画片人物熊大熊二邀请伙伴参加宴会需警示牌为主线,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对上节课知识的复习也能让学生衔接知识、巩固知识。

2.图片演示

向学生展示两张警示牌,学生观看第一眼看到的是哪一张?

为什么是这一张呢?

引导学生说出“此张较漂亮、好看、有个性”,怎样帮助熊大熊二也去制作这样漂亮、好看、有个性的警示牌呢?

(设计意图:

学生借助问题自主探索可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影响更加深刻,在情景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

在我们学习的PPT中有这样一种工具“选中图形,拖动鼠标”就可以完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在PPT中插入自选图形”。

(设计意图: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给予总结,引出本课学习主题。

(二)新课讲授

(以下每一环节,让先完成的学生去帮助其他同学。

一方面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可激励学生积极听课并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间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的意识。

1.认识自选图形

请同学们打开PowerPoint,自行探索“自选图形”在PPT的哪个位置?

(让学生5—6人分组讨论)

绘图工具栏-----自选图形(此过程教师由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讲授)

简单介绍自选图形分类,生活中处处都有自选图形,咱们的标题就是用不同的自选图形组成的。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相互团结、相互帮助的意识。

2.插入自选图形—制作警示牌

(以任务卡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制作,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

用任务卡的形式完成教师提供的路线图,在之前认识了自选图形的基础上,能使学生更加理解本课重点。

3.设置自选图形—修饰警示牌

(1)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

为了能让路过的小伙伴们知道警示牌处的危险,需要在警示牌上写上相应的标语“防狼套”、“老鼠夹”。

方法1、插入文本框(以学内容复习)

方法2、鼠标右键-----编辑文字(教师演示,学生练习)

(2)在自选图形中填充颜色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提醒学生为了能让警示标志更加漂亮,可以给他填涂一些颜色。

(通过温馨提示的方式让学生自学)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作品展示

请2—3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分享,并说明制作步骤,老师及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相互分享交流自己的成果,培养学生与人分享、合作的意识,通过鼓励学生描述制作过程,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

1.插入自选图形

绘图工具栏-----自选图形

2.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

方法1、插入文本框

方法2、鼠标右键-----编辑文字

3.自选图形格式设置

(1)填充颜色

(2)线条样式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影响。

(四)课堂小知识

自选图形除了能制作个性、漂亮的警示牌,还可以拼出非常好看的各种图案,展示样例。

(设计意图:

课堂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发散学生的思维。

(五)课后思考

请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自选图形?

你能制作出来吗?

(设计意图:

促使学生观察生活,使所学知识内化。

板书设计

警示牌

1.制作警示牌—插入自选图形

自选图形格式设置

自选图形添加文字

十一、教学反思

1.借助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动画人物引入本课,围绕这个话题,通过制作警示牌去学习“在PPT中插入自选图形”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能促使学生去观察生活。

2.分层教学

本课程分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从难易程度上是逐步递进的关系,学习方式也结合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3.在操作过程中,由完成速度快的学生当“小老师”,去帮助其他同学,促使学生相互帮助、团结。

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等正强化不够,各环节语言衔接不够精确,需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