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第0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9858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7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第0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第0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第0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第0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第0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第0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第0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第0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第0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第0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第0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

(1)过程:

105年,东汉宦官①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等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

(2)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造纸术经②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

(1)过程: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③。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

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了④印刷术。

(2)影响:

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⑤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火药

(1)过程: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⑥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2)影响: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4.指南针

(1)过程:

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司南”。

后来,人们制成指南针。

⑦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影响: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1.《九章算术》

(1)时间、成就:

东汉;采用了⑧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2)评价:

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珠算

(1)出现:

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的是⑨。

后来演变成为算盘。

(2)普及和发展:

明清时期。

(3)传播:

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1.《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战国时期的⑩,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由后人编辑而成。

2.⑪是望远镜发明之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元代造出了简仪。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历法:

夏朝时的历法是《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元朝时,郭守敬编订《⑫》,1281年颁布推行。

2.农书:

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⑬》、元朝王祯的《⑭》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伤寒杂病论》

(1)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⑮》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末年,张仲景写出了集大成的中医专著《⑯》,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2.《本草纲目》:

明朝的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被誉为“⑰”,对中药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K知识参考答案

⑰东方药物巨典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

发明背景

出现时期

成就与影响

改进造纸术

竹简、牛骨、布帛等书写材料的缺陷;汉代教育的发展。

西汉出现早期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1.魏晋南北朝:

技术进步,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2.唐宋:

竹纸、皮纸为主;唐末,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活字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存在缺陷;彩色套印技术的使用

北宋(毕升)

活字印刷术即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火药

道教的发展(炼丹)

古代

1.唐末:

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

突火枪、火箭、火炮。

2.宋朝:

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3.火药的使用,改变了单纯依靠大刀、长矛和弓箭作战的局面,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

指南针

战国:

发明“司南”;战争与航海的需要

古代

北宋:

指南针用于航海;它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

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

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

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

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

D.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技成就,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有效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文信息“木刻印刷物”可知,《金刚经》为雕版印刷品,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是在宋朝,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题文信息不能说明C项表述,排除;《金刚经》为佛教经典,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发展的贡献

1.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使纸张取代了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制造出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指南针的使用,对欧洲人的远洋航行起到了促进作用,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从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4.火药传播到欧洲,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最终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贵族。

(2018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书中详细叙述了中国纸币的形状大小、面值多少、市面印刷文字的多少以及兑换的方法。

他的这些介绍,使欧洲人知道了中国人的印刷状况,并效法中国印制钞币。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印刷术

A.加速欧洲社会的转型

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

C.促进欧洲的货币改革

D.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答案】D

中国古代的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及医学成就

(2017—2018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某史评曾谈到:

“它成书于战国晚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它所包括的《灵枢》和《素问》是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它为中医学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中的“它”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

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

【答案】A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差异

1.特点

(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

(4)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方面。

(5)在成就上,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

2.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差异

(1)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传统科学严格讲是经验科学、描述科学,侧重于把人类同自然界长期斗争的经验进行积累、整理;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传统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传统科技善于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然而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机制,则是很薄弱的;近代科技善于分析,近代弗朗西斯·培根将实践的分析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传统科技重实用,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传统科技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实用性强,但缺乏理论概括和分析。

近代科技属于理论科学,大都属于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主要采取观察和实验方法。

(4)中国传统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2017—2018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中国古代科技著作有以“经”为名、采用注经式编写体例的传统,例如《黄帝内经》《周髀算经》《神农本草经》等,这反映出古代科技

A.是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B.注重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C.受到儒家学术方法影响D.切合生产生活的实用特征

【答案】C

近代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

1.经济方面。

重农主义对重商主义的压制。

农业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体系的主体,商品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资本主义萌芽基本上被扼杀在摇篮中;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这种以农为本的思想使中国商业发展的根基不足;中国既缺乏商业兴盛与科学萌芽的有效机制,也缺乏其兴起的思想土壤。

2.政治方面。

绝对皇权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明清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生产遭到破坏;绝对的权力首先造成了人格奴性与精神的束缚,其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思想界的封闭和科学精神的匮乏。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近代科学不仅未在中国产生,也未能在欧洲之外的任地区产生的深层原因。

每一种权力都谋求一种稳定的制度对其进行保障,在权力的协约中,规范性的法律产生,而其中特别是民法的产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对资本主义商业有了最基本的保护。

而资本义的发展是近代科学产生的真正强大动力。

3.思想文化。

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落后,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以科举选拔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封建官吏为主要目标。

4.对外关系。

封建社会末期,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5.根本因素:

腐朽的封建制度。

(2017—2018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有学者发现:

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

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C.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的传承。

材料反映了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人时断时续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长期的社会动荡后在后世失传,元代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明朝热兵器技术因元明之际及明清交替的社会动乱被湮没,可见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未能实现近代化转型,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周期性的社会动乱造成技术失传,故选C。

A、D两项均在材料信息中无体现,故排除;材料介绍的手工业技术曾一度得以传播和推广,故B项错误。

1.“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

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

A.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B.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

C.为兴办大学创造条件D.便利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2.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最能说明

A.指南针用于风水观测B.广州出现了专职气候观测师

C.北宋时就发明了指南针D.航海使用多种观测技术

3.古代中国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包括了分数、开平方、开立方、二次方程和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还提出了负数的概念和正负数运算的方法。

这一现象反映出古代中国

A.科技注重实用性B.理论数学领先于世界

C.数学对西方影响大D.数学成就先进辉煌

4.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由此推断

A.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

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5.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人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他旨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

A.因时制宜,休耕轮作B.精耕细作,提高地力

C.顺应自然,遵循规律D.改进技术,增加产量

6.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中说: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

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

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是

A.实验性,继承性B.实用性,逻辑性

C.实验性,逻辑性D.实用性,继承性

1.下面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

该材料说明了

A.数学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

B.农耕经济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C.国家统一会促进科技发展

D.统治者高度重视天文历法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勒鲁瓦·古尔亨说:

“人们可以接受一种比他们以前所用的语言更简单的语言,可以接受一种较不发达的宗教,可是除非由于战争而暂时倒退,他们绝不会从用犁倒退到用锹。

”不仅如此,在传播整套思想体系方面,似乎存在着某种“先天的”不可能性,因为思想体系无疑要受到各种独特的种族特征的限制,可是这些思想体系的点滴片段还是有可能传播的。

古代地中海区域的欧洲人除了发明瘦腿转磨外,他们贡献出的唯一有价值的机械技术是高转筒车,即后来阿拉伯各地普遍使用的“萨吉雅”。

可是中国人的发明就多了,这些发明在公元1世纪到18世纪期间先后传到了欧洲和其他地区。

——摘编自李约瑟(英)《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的力量、功效和结果,但它们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惹人注目:

这三大发明古人并不知道,它们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因为这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和状态。

”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在于:

他富有洞察力地选择的三大发明都起源于中国。

然而,这三大发明对中国并没什么作用,相反,却在西方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中国的文明根深蒂固,中国的帝国组织渗透甚广,决不想允许这些发明破坏传统的制度与习俗。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西方科技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其启示。

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2.(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

“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3.(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

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转轮排字盘;《感天动地窦娥冤》;王祯《农书》

定窑孩儿枕;《萍洲可谈》;“气学”

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说文解字》;“井渠”

架火战车;谢环《杏园雅集图》;《天工开物》

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1.【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材料反映的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推广有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故D项正确;西汉时就已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故A项错误;雕版印刷发明于唐朝,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太学兴办于西汉,故C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文有效信息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舟师”指航海船队。

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识地理”是指辨别方向,B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不能完全概括材料意思,排除;根据题文信息“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可知,航海使用多种观测技术,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

3.【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

材料未体现科技注重实用性,故A项错误;《九章算术》属于应用数学,不是理论数学,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数学对西方影响大,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成就辉煌,故D项正确。

4.【答案】A

5.【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技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文信息“顺人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可知,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应该顺应自然,遵循规律。

A项表述中“休耕轮作”题文信息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题文信息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表述符合题意;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特点。

材料“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说明我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的特点,根据材料中“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可知我国古代科技具有继承性的特点,故D项正确。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依据图表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中国科技成就中,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农学等与农耕经济相关的科技成就占据主导地位,反映了农耕经济对科技的促进作用,故选B。

A、C两项在图表信息中无体现,故排除;材料信息并不能突出天文历法的重要地位,故D项错误。

2.【答案】

(1)特点:

交流传播片段化,缺少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传播;交流具有双向性,以中国科技西传为主;缺乏直接交流,阿拉伯人起了中介的作用。

(2)影响:

中国:

未能破坏传统制度与习俗,没有引发社会转型,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西方:

促进民族国家的建立,促进社会转型;促进欧洲思想解放(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推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新航路开辟)。

启示:

科技作用的发挥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科技能够加速社会发展,也有可能阻碍社会进步。

1.【答案】B

【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古代科技的成就,与时代热点紧密结合。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支持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

2.【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不论老童、低秀才还是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都以“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一现象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出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D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的只是书籍的普及,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故排除B、C。

【名师点睛】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以说明、表明、反映等为设问词语的试题年年都有。

从能力要求看,这类题目往往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分析和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

考查方式主要有二:

一是从一个现象(情境)切入,考查政治、经济或者文化等任何一个方面,解题时需要准确理解题目提供的现象(情境),透过这一现象(情境)并结合时代背景做综合分析,看到现象(情境)所关联的问题的实质,才能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二是以一类或者多种历史现象(情境)为切入点,考查政治、经济、文化等任一方面,解题时需要透过这些现象(情境)再结合时代背景或者历史环境综合分析,找出其共性或差异,得出相关的规律、趋势。

3.【答案】C

【名师点睛】时间和空间是历史学习中面临的重要历史要素。

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年代)和一定的空间(地点或者区域),学习历史,如果没有时间和空间观念,则无从分析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无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因此,标志历史发展的重要年代(包括朝代)以及空间(或者地图)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而这恰恰是目前模块学习中同学们不容易掌握的薄弱之处,这一题提醒大家,要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时空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