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10单元 酸和碱.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843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8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10单元 酸和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10单元 酸和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10单元 酸和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10单元 酸和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10单元 酸和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10单元 酸和碱.docx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10单元 酸和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10单元 酸和碱.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10单元 酸和碱.docx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10单元酸和碱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考标要求

备考指津

1.知道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掌握酸碱的通性,认识某些酸、碱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浓硫酸的稀释。

3.知道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4.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并利用它们判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特性和浓硫酸的稀释是学业水平考试的重点,考查形式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和酸的通性是命题的热点,命题背景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开放性和综合探究性试题有所增加,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重点,命题背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及碱的通性是考查的热点,考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碱的通性和应用为中心设置信息题、知识迁移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

3.酸碱指示剂遇酸性和碱性溶液的变化、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是学业水平考试的重点。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命题的热点,题型以选择题、探究题为主。

考点梳理

考点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等。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注意:

氨水(NH3·H2O)也是碱。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铵等。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

溶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考点二、酸

碱指示剂

1.定义:

跟酸或碱溶液作用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2.常用的指示剂:

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是两种常用的指示剂,它们与酸溶液、碱溶液作用时显示的颜色见下表: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中性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变红色

变蓝色

紫色

无色酚酞溶液

无色

变红色

无色

温馨提示  

(1)指示剂遇到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时,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

(2)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但不能确定此溶液一定是酸或一定是碱。

因为有的盐溶液可能会显酸性或碱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考点三、酸的性质

1.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

(1)浓盐酸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且具有挥发性。

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有白雾形成,形成的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

浓盐酸若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会减轻,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

(2)浓硫酸是一种无色、黏稠、油状液体,一般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3%,密度为1.84g/cm3,比水的密度大(填“大”或“小”)。

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又可以作干燥剂。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它能夺取纸张、蔗糖(含碳、

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里的水分,有脱水性。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以免浓硫酸被稀释时放出的热使水沸腾,造成硫酸液滴飞溅伤人。

2.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化学性质

稀盐酸(HCl)

稀硫酸(H2SO4)

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CuO+2HCl===CuCl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CuO+H2SO4===CuSO4+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④与碱反应

NaOH+HCl===NaCl+H2O

Cu(OH)2+2HCl===Cu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⑤与碳酸盐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用途

化工产品、除锈;胃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化工原料、生产化肥、农药、火药、除锈、精炼石油

温馨提示  浓硫酸、硝酸因有很强的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考点四、碱的性质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比较

化学式

NaOH

Ca(OH)2

俗名

火碱、烧碱、

苛性钠

熟石灰、消石灰

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溶解时放热,有吸水性,易潮解(作干燥剂),有强烈腐蚀性

白色粉末固体,微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有强烈的腐蚀性

化学性质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与非金属氧化物作用

2NaOH+CO2===Na2CO3+H2O

(故NaOH必须密封保存)

Ca(OH)2+CO2===CaCO3↓+H2O

与酸作用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Ca(OH)2+2HCl===CaCl2+2H2O

(常用于中和土壤的酸性)

与盐作用

FeCl3+3NaOH===Fe(OH)3↓+3NaCl

(常用于制取不溶性碱)

Ca(OH)2+Na2CO3===CaCO3↓+2NaOH

(土法制碱)

制取

Na2CO3+Ca(OH)2===CaCO3↓+2NaOH

CaO+H2O===Ca(OH)2

用途

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

建筑业、制三合土、抹墙,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工业上制NaOH等

温馨提示  使用NaOH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皮肤、衣服被它腐蚀,更应该防止溅到眼睛里。

如果万一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碱的通性

(1)具有通性的原因

由于碱溶于水生成(解离、电离)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所以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碱的通性

①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②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③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跟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温馨提示  ①只有溶于水的碱才能使指示剂变色。

②盐和碱的反应,反应物中的盐和碱必须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难溶物。

考点五、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1.中和反应

(1)概念: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实质:

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水的过程。

(3)特点: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判断依据

注意事项

方法一

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若用酸中和碱时)

①先在碱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②为防止酸过量,应逐滴加入,并不断搅拌或振荡

③当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恰好完全中和

方法二

借助反应中的温度变化(若用酸中和碱时)

①先测量加入烧杯中的碱溶液的温度

②边加酸溶液,边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记录溶液的温度

方法三

借助反应中溶液pH的变化(若用碱中和酸时)

①先测出酸溶液的pH

②逐滴加入碱溶液,并不断搅拌,同时测定溶液pH

③须保证溶液的pH≥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

   (4)应用:

①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在农业上常用适量的熟石灰改良土壤的酸性。

②处理工业废水:

用熟石灰来中和硫酸厂中的污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

③用于医药:

常用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

2.溶液酸、碱度

的表示方法——pH

(1)溶液酸碱性的测定

实验室常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其中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是两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2)溶液酸碱度的测定

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即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为:

(3)测定溶液pH的方法

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

被测液体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得出被测溶液的pH,此法测得的pH为整数值。

(4)溶液酸碱度的应用

①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②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CO2,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③测定人体内或排出液体的pH,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温馨提示  ①测定溶液pH时,不能将试纸浸入待测液体。

②不能将pH试纸润湿,或用带有水滴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否则测量值不准确。

3.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

(1)pH与溶液酸碱性及指示剂的显色情况(通常)

溶液酸碱性

pH

无色酚酞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酸性

pH<7,且pH越小,酸性越强

无色

红色

碱性

pH>7,且pH越大,碱性越强

红色

蓝色

中性

pH=7

无色

紫色

(2)改变溶液pH的方法

①对于酸性溶液,可通过加水稀释或加入碱性溶液的方法使其pH增大。

②对于碱性溶液,可通过加水稀释或加入酸性溶液的方法使其pH减小。

(3)酸溶液与酸性溶液

①酸溶液指酸的水溶液,即以酸作溶质的溶液。

②酸性溶液指显酸性(pH<7)的溶液。

③相互关系:

酸溶液一定呈酸性,但呈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NH4)2SO4等的溶液,pH也小于7,呈酸性,但(NH4)2SO4属于盐。

(4)碱溶液与碱性溶液

①碱溶液是指以碱作溶质的溶液。

②碱性溶液指显碱性(pH>7)的溶液。

③相互关系:

碱溶液一定显碱性,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纯碱的溶液,pH大于7,呈碱性,但纯碱属于盐。

自主测试

1.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指出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A.NaCl      B.KOH     C.MgO      D.Cu

2.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

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3.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4.以下化学药品保存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5.某实验室废水含有较多的盐酸,排放前应加入某种试剂将废水调至中性,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  )。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稀醋酸      D.KNO3溶液

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保存方法。

固体氢氧化钠具有以下性质:

①白色固体 ②有腐蚀性 ③易吸收水分 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由此可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成

功发射。

我国研制的航天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