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师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6641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7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师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师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师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22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师版

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考点细化预测】

考点

细化

高考命题预测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1.交通线的区位选择、评价及其特点。

2.以重点交通工程建设为背景材料,或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坐标图等为切入点,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的主要区位因素,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利用聚落形态变化图考查交通布局的变化。

2.通过交通变化考查商业中心布局及变化。

3.以区域图切入,通过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分析或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区位分析,综合考查某区域内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构建知识体系】

 

【归纳梳理知识】——学生课前填写落实基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

修筑铁路、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

,投资少,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

和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

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运量很大

设备,灵活性最差

【答案】运量大连续性好造价高面积大

发展最快机动灵活运量小

运量大成本低水文状况气象

运输效率高运量小

连续性强投资大

3.南昆铁路建设的决定因素: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的分布,的进步等。

【答案】综合运输网

地域省级大区级国家级

社会自然

人口城市科学技术

【注意提示】

各种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建设与发展都会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的影响。

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渐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越来越成为决定性因素。

三、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表现: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扩展,这些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2)实例

株洲沿发展

日本筑波沿中轴线呈南北狭长的形态

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线的发展会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交通线的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答案】交通干线交通干线

铁路带状

带动衰落

【答案】交通环路边缘高速公路

3.对商业中心的影响

(1)大城市的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2)集镇在上发展起来。

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或。

【答案】交通运输交通要道繁荣衰落

【课前基础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

读我国某市城区规划图,回答1-3题。

1.有关图中富居家具城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

C.靠近家具生产厂,以减少运输费用D.靠近国道,便于产品出口

2.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优势是(  )

A.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

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

3.图中夜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货源充足B.人口集中C.交通便利D.金融市场活跃

【解析】本题组利用城市规划图考查商业网点布局。

从图中可知富居家具城靠近城市边缘交通干道,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等布局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群集中。

夜市以日常消费品交易为主,需要靠近居民区。

【答案】1.A 2.B 3.B

广珠轻轨是“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的主轴线之一。

主线北起广州,直达珠海,支线由中山经江门至新会区。

据悉,广珠轻轨建成后,使“珠三角”众多城市融入“1小时都市圈”。

据此回答4-5题。

4.上述材料表明交通运输发展方向的哪一个方面(  )

A.大型化B.高速化C.专业化D.科技化

5.广珠轻轨可能对沿途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

A.人口向广州方向迁移B.工业向广州方向迁移

C.增加商业网点的数量D.农业生产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解析】第4题,依据材料可知,广珠轻轨建成使车辆运行速度大大提高,体现了交通运输向高速化方向发展的特点。

第5题,广珠轻轨辐射了珠三角范围内的城镇,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了商业网点数量。

【答案】4.B 5.C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和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聚落形态及其扩展方向。

据此回答6-7题。

6.我国南方村落的分布特点是(  )

A.沿河分布 条带状   B.沿河分布 多边形

C.沿公路分布 同心圆状D.沿铁路分布团状

【解析】我国南方地区历史上是以水运为主,江、河是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村落多沿河道延伸,聚落形态呈带状分布。

【答案】A

7.下列交通工具与城市的空间形态不对应的是(  )

A.人力、畜力、风力——块状、带状B.火车、电车——星状

C.地铁、高架公路——立体化D.地铁、高架公路——平面

【解析】城市地铁、高架公路的发展使城市空间由平面向立体化方向拓展。

【答案】D

【突破核心考点】——老师课堂讲解重点突破

考点一、交通运输方式

【知识归纳总结】

一、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方式

优点

缺点

适合运输的货物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大宗、笨重、长途运输,如矿石、金属、牲畜等

公路

发展快,应用广,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贵

短程、量小的货物

水运

历史悠久,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等

航空

速度快,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物品

管道

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大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流体状货物

二、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方式

项目 

水路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

运量

大―→小

运量大、损耗小、平稳安全、易管理

运速

最慢

较快

较慢

最快

运价

低―→高

灵活性

居中

最好

最差

连续性

最差

居中

最好

成本

投资少

投资大、占地广

居中

投资大

投资大

【方法技巧心得】

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多快好省

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

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最适用的范围。

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图解如下:

以上为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在具体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还要结合实际考虑。

1.运输起点和终点的交通状况,如2006年7月1日之后,向拉萨运送大宗的援藏物资可以选择铁路,而之前,只能选择公路。

2.时效性,如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用飞机运送坦克,看似不是最佳的运输方式,实际是战时的需要。

【典型例题分析】

【例1】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

读图回答

(1)~(3)题。

(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

A.①B.②C.③D.④

(2)货物④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公路B.铁路C.河运D.海运

(3)生产布局受交通制约最明显的货物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1)由图可知,货物③具有价格高、运输距离长、重量轻的特征,适合航空运输。

(2)货物④具有价值低、运输距离短、重量轻的特征,其最佳运输方式是公路。

(3)货物②具有价值低,运输距离长、重量大的特征,降低运输费用是生产布局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答案】

(1)C 

(2)A (3)B

【课堂针对练习】

1.读图,纵坐标Ⅰ~Ⅴ代表各种运输方式(管道运输除外)四项指标的比较,Ⅰ~Ⅴ代表由优到劣的大体次序。

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1)小麦:

从中国到美国选用③

(2)鲜花:

从中国到日本选用①

(3)石油:

从伊朗到日本选用②(4)铁矿:

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

A.

(1)

(2)B.

(2)(3)C.(3)(4)D.

(2)(4)

【解析】结合图中各运输方式的特点判断①是航空,②是公路,③是河运,④是铁路,⑤是海运,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判断其运输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

【答案】D

考点二、通运输网中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

【知识归纳总结】

一、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发展变化:

上述因素均是重要因素,但自然因素的影响已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技术因素始终是保障因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必面面俱到,根据题目材料信息和题目题干的提示来确定。

二、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平面布置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技术因素

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动作机制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要求

(1)航行条件:

能允许一定规格的船舶,可不分季节、昼夜,安全、迅速地进出港口。

入港航道要求短、直、宽、深,且少淤积。

还要注意潮差、冰冻、雾日能见度、波浪冲击等因素影响。

(2)停泊条件:

要求有供船舶安全抛锚、停泊、装卸、倒驳的足够隐蔽水面,要有广阔水域和深水岸线。

(3)筑港条件:

要有对港口的设备、建筑以及港口城市规划进行合理平面布置的可能性;陆域必须有良好的地形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地面与水底土质也很重要。

(4)腹地条件:

即经济吸引范围。

通航河口的海港,江河下游或水网地区的河港,腹地条件最好。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占地广,要求地形平坦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以及飞机起飞有净空保证;坡度适当的地形,以利于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机场建在与城市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降;为了保证飞机起降,不应布局在雾日和低云较多的盆地和低地;航空港噪音较大,与城市应有一定的距离,并与快速交通干线连接。

【方法技巧心得】

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的评价思路

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应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

1.区位条件

某事物的区位有两层含义:

该事物的空间位置和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

某地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战略区位等方面。

2.自然条件

某地交通建设的自然条件可从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来分析。

(1)地质条件:

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

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来考虑,在背斜和向斜两种地质构造中应选择背斜、避开向斜。

(2)地形条件:

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

3.资源条件

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

资源的开发需要便利的交通作保证。

4.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5.科学技术因素

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典型例题分析】

【例2】(2008天津卷)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结合图文信息,回答

(1)~

(2)题。

(1)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平坡缓B.岛多浪小C.滩阔岸直D.河多沙厚

(2)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

A.港区行船更加通畅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洋

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D.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

【解析】

(1)建港的自然条件要求:

风浪小、港宽、水阔、航道深、不淤沙、海岸线曲折、背风。

港区陆地部分开阔平坦,但海边要等深线密集,坡度陡、水深才能停船。

仔细观察香港港区岛多浪小是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2)填海造陆增加的是港区的陆地面积,利于沿海功能区的布局,对海上行船没有影响,使经济活动与海岸更近了,但人类活动的增加可能会造成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答案】

(1)B 

(2)D

【课堂针对练习】

2.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比例尺1∶100000)。

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

①穿越河流 ②临近港湾 ③穿越城区 ④坡度太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甲城镇计划修建一港口,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最合适的是(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解析】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从城区穿过,会给城市交通带来影响,还会产生噪声污染;同时铁路穿越南部丘陵地带,坡度较大,安全性较差。

(2)题,港口修建的基本条件是要有港阔水深的港湾,图中①④两处沙滩较广、水深浅;②③两处相比,②处有天然港湾,停泊空间大且风浪小,利于停泊船只。

【答案】

(1)D 

(2)B

考点三、交通运输对聚落和商业的影响

【知识归纳总结】

一、交通运输及其发展变化对城市形态和区位选择的影响

1.在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有所不同。

在靠帆船、马车运输的时代,城市多建在河流、大道的会合处。

我国南方的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会合处。

例如古代邯郸城就是在两条驿道的交点上发展起来的。

随着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在公路、铁路枢纽以及公路、铁路沿线出现了一批城市。

例如我国在铁路枢纽上兴起的城市有京广线上的石家庄、郑州,京沪线上的蚌埠,陇海线上的宝鸡等;我国湖南省株洲市就是在铁路枢纽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2.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给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及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例如,随着大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方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得到充分的发展,扬州还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

后来,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趋于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迅速发展。

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受这一地区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及交通运输条件、城市规划等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制约。

而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也越来越深刻,一个城市,一条新的交通干线的建设,城市就会以这一新交通干线为主要发展轴向外扩展而影响城市形态,而一条交通干线的衰落就会导致其附近城市发展缓慢。

因此,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和分布的影响

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

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不同,原因如下表所示:

区域

山区

平原

商业网点密度

成因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

平原地区农业用地广阔,公路交通发达(宽阔而平直),居民点、商店众多,尤其是公路交通的交叉路口和居民较集中的地区商店密度更大

【方法技巧心得】

商业网点的布局原则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处,但也有一些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图示如下:

【典型例题分析】

【例3】读“位于平原地区的我国南方某城市示意图”,完成

(1)~

(2)题。

(1)2008年与1980年比较,该城市(  )

A.交通发展促使城区面积向东大规模扩展B.城区发展和交通建设不受河流影响

C.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D.老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变小

(2)2008年,该城市新建商业中心(  )

A.沿河流两岸分布B.沿环线高架路分布

C.位于城市交通干线交会处D.围绕老商业中心均匀分布

【解析】第

(1)题,读图可知,2008年与1980年相比,首先城区面积扩大;其次,在交通方面出现了地铁,发展了立体交通。

(2)题,依据图例准确读图可知,新建商业中心皆分布在交通线的交会处,布局于城区的东部、北部和南部。

【答案】

(1)A 

(2)C

【课堂针对练习】

3.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完成

(1)~

(2)题。

(1)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③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 ④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图中不同年份的城市用地与交通线的关系可以看出,城市空间形态基本上是沿着交通干线扩展的,这些干线往往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当新的交通线出现的时候,该聚落就会沿着新交通线延伸;这说明一个地区的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显著。

【答案】D

(2)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解析】本题考查了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沿运河发展的城市,早期发展是依靠便利的水运;当更廉价的海运和速度更快的铁路运输方式出现后,运河的运输价值会大幅度下降,从而使沿线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变慢。

【答案】C

 

【剖析高考真题】——学生熟悉高考命题特点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图2,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

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

据此完成9~11题。

图2

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D.P箭头指示北方

【答案】B

【解析】本组题利用青藏铁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

图不清楚直接影响学生做题。

第9题,该段铁路是上坡,所以铁路不可能沿等高线布线,A不正确。

因为该段是青藏铁路,地处青藏高原,虽然是河谷,冬季河流仍然结冰,B正确。

C、D选项做错的同学很多,尤其是选D的多。

题干中“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只是说“上坡段某处”在拉萨以北,并没有给出拉萨的位置与北方位所在(有点文字游戏的意思),C、D不正确。

10.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坡B.河流C.沟D.原地

【答案】C

【解析】M、N间的堆积物在沟口处,所以是流水从沟里带来的沉积物堆积而成,C正确。

11.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答案】B

【解析】如果是防御坡部位崩塌T设施就不建在沟口处,A不正确。

T设施相当于个隧道,铁路从下面穿过,让沟里的洪水与泥沙从上面流过,对铁路起到保护作用,B正确。

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T设施就与河岸平行,而非与河岸垂直,C不正确。

由上面分析,T设施是为了保护铁路而不是为野生动物留下通道,D不正确。

(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纬度低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答案】A

【解析】与北坡相比,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自然带分布空间范围大,所以南坡自然带丰富。

14.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

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则说明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对墨脱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2011年高考全国卷)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3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6-8题。

图3

6.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

【答案】A

【解析】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从图中可知高速铁路选线要求地势平坦,所以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地形。

7.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

主要是为了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

【答案】B

【解析】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较少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