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册音乐教案.docx
《第7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册音乐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7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水乡》
教学目标:
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热情地讴歌水乡,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
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方法:
音乐自由教学法
教学用具:
琴、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采茶舞曲》
二、表演《采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采茶舞曲》
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
(1)谁到过杭州游玩?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
(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
2.欣赏:
《采茶舞曲》
设问:
(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2)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
(3)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
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
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
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
进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去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三、表演《采菱》
1.设问导入:
谁吃过菱角?
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
介绍有关菱的知识:
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
2.这首歌曲的节奏较复杂,识谱有一定难度,本课又是四年级第一节课,所以这首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同时也为下节课的附点四分音符的学习作感性的铺垫。
在教学中要吸引学生有兴趣地认真地听范唱是学好本歌的关键。
因此要求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
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3.教师的范唱不仅是唱歌,还要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4.听唱、学唱曲调一定要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切忌支离破碎。
5.这句的教学,不要讲解切分节奏,而是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能很自然的唱好。
同样D.S.的反复记号也不必要求学生去记住掌握。
6.伴奏的加入既是训练节奏感,也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
(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
(2)选择打击乐器;
(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表演《柳树姑娘》;学习附点四分音符,听辨活动。
二、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柳树姑娘》
1.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
柳树的枝条,像什么?
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姑娘,枝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
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
这样环境美不美?
2.聆听范唱。
设问:
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1)这样的节奏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
(2)附点四分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个附点,为了强调这个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
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知.了”所以蝉又名“知了”。
“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
(3)找出《采菱》曲谱中的附点四分音符,并从唱曲调中熟悉附点四分音符。
(4)结合《柳树姑娘》的实践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再听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
5.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
设问:
(1)这8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
(2)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
(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
6.请学生自学后8小节。
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
8.学唱第二声部。
(1)听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
(2)第二声部“啦啦啦”表达什么情绪?
(3)学习顿音记号。
(4)唱第二声部,看教师的指挥进入,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9.二声部合唱。
三、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1.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与敌人斗争的情况。
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计划,暂时把赤卫队撤离彭家墩。
当地恶霸彭霸天乘机卷土重来进行报复。
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及队长刘闯的率领下袭击敌人,彭霸天设计派密探寻找赤卫队。
队长刘闯中计暴露目标,韩英掩护队伍撤退时,自己与分队长王金标被捕。
王金标叛变,韩英坚贞不屈。
敌人逼她母亲劝降,但韩英母女互相激励宁死不屈。
敌人又把叛徒王金标放回,要他把赤卫队诱入伏击圈。
韩英在彭霸天的副官(地下党员)掩护下脱险,及时赶回部队枪毙了叛徒,配合大部队消灭了土匪彭霸天。
3.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
这是歌剧第一场唱段,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
学生可边听音乐,边看歌词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
2.聆听两种不同版本的女声独唱
3.学生说说感受,跟唱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渔光曲》(女声独唱)(筝独奏)。
二、编创与活动:
命题创作——《远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渔光曲》(女声独唱)(筝独奏)。
1.介绍《渔光曲》的背景资料。
2.欣赏《渔光曲》第一段,边看图形谱,边听音乐。
(1)介绍《渔光曲》的内容特征:
反映渔民的辛酸血泪,速度徐缓,描绘了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随波起伏的情景。
(2)提出欣赏要求:
这作品的创作年代是20世纪30年代,离开今天已有70多年,所以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要求学生认真细致耐心地听,这也是对旧社会人民生活的了解。
听完后要编一个故事向大家讲述。
3.复听全曲,边听音乐,身体也随音乐摇晃想像自己就在船上的情景。
4.师生讨论歌曲反映的内容与特征。
学生中如能将歌词编成一个打渔的故事,教师要给以表扬,顺带议论为什么在形式上是女声独唱。
5.欣赏筝独奏《渔光曲》。
设问:
你能听到船在海面上遇到的各种情景吗?
6.师生议论筝独奏《渔光曲》与女声独唱《渔光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7.复听筝独奏《渔光曲》,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现音乐。
8.小结:
音乐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同一个内容题材,不同的形式反映的情景各有特征。
三、编创与活动:
命题创作——《远航》
1.筝独奏《渔光曲》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渔船出海打渔的情景。
我们自己也来编创一曲《远航》的乐曲。
2.讲台及地上有很多废旧物品,瓶、罐、塑料杯、木棒……各种打击乐器等你们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用各种手段,如:
可用人声来模仿海鸥叫等等。
你们可按教材中的五个过程,各组任选一个画面创作,最后我们来开个《远航》音乐剧音乐会。
3.各组编创,教师巡视指导。
4.各组合成。
课后小结:
第二课《国歌》
教学目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我们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唱好《国歌》,要以《国歌》的精神,鼓舞我们奋勇前进。
2.掌握旋律行进方向——“上行”的音乐知识和进行曲调即兴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唱好《国歌》。
教学难点:
重音符号及后半拍起唱的演唱效果。
教学方法:
视听结合教学法
教具准备:
琴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四种形式
二、音乐知识:
“上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四种形式
1.聆听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1)国歌的作者是谁,谁作词?
谁作曲?
(2)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
请举例并唱几句。
2.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作于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田汉在完成影片故事后即遭反动派逮捕,歌词是他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的。
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反动派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
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刻产生巨大影响。
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它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在什么场合演唱或演奏《国歌》。
4.师生讨论。
5.聆听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什么?
6.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生平及其代表作。
三、音乐知识:
“上行”——用上行手法编创自己的歌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聆听《歌唱祖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聆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要求学生轻声跟着录音学唱,注意后半拍、起拍及附点音符的时值。
2.跟着录音小声唱曲调。
3.教师指出学生在唱曲调中不准确的乐句,在教师指导下把它唱准。
4.跟着录音或教师的伴奏歌唱国歌。
5.教师重点指导的部分:
带有“>”记号的要唱得加强力度。
师生讨论这一句的含义,当时抗日战争的形势下的民族危机;当前21世纪我们民族是否还存在危机?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设问:
为什么这句的力度要越唱越响?
“起来!
起来!
起来!
”的含义是什么?
设问:
(1)这一句的音乐形象,你想到什么?
(2)“前进”的谱上又用强音记号(>),为什么?
(3)为什么“前进”“前进”“前进”最后还要加一个“进”?
6.各组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由各组讨论自行排练歌唱表演、造型表演、歌舞表演。
7.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8.小结:
在21世纪我们要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奋勇前进。
三、聆听《歌唱祖国》
1.欣赏《歌唱祖国》(第一段歌词)听到过这首歌吗?
什么时间听到的?
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2.复听《歌唱祖国》全曲。
设问:
(1)这首歌分为几个部分?
(2)每个部分讲述什么内容?
(3)跟着音乐哼唱行吗?
3.完成课本上的编序号及涂色。
课后小结:
第三课月夜
教学目标
1.本课四首描绘“月夜”的中外音乐作品,充满诗意,表达了音乐与社会的人文性。
让我们用轻柔的声音深情地表现这一特定的情景,体验这“月夜”的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好的意境。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下行”的音乐知识,并用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深情地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掌握“连线”、“下行”的音乐知识。
教学方法: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
琴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月亮月光光》
二、聆听《小夜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月亮月光光》
1.由于是台湾民歌,歌词中带有方言,所以在聆听前要出示歌词,对方言要作解释(详见教材分析的谱例)。
2.欣赏《月亮月光光》,要求边听边看歌词,设问:
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
3.复听全歌。
设问:
这首歌的演唱速度?
这样的速度对表演这首歌起的作用?
4.再次复听。
这首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线条把它画出来吗?
几个声部演唱?
请用线条把它画出来。
三、聆听《小夜曲》
1.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歌曲,是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演唱的歌曲或演奏的器乐曲。
这首《小夜曲》是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所作《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音乐柔美、活泼动听。
2.复听《小夜曲》主题旋律。
要求:
大家看着书本上的图形谱,第一个音是Mi。
设问:
你能听出是几个声部?
主旋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衬托乐器的演奏方法上有什么特征。
主旋律由一小提琴演奏,衬托的乐器用拨弦伴奏,由四件乐器合奏。
4.再听一次全曲。
简单介绍弦乐曲重奏的形式,结合课本上的插图,了解这是描绘“月夜”主题的器乐曲。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梦幻曲》
二、表演《愉快的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三、聆听《梦幻曲》
1.介绍《梦幻曲》是《童年情景》之七,介绍《童年情景》这部作品,有助于学生对《梦幻曲》的理解。
2.初听《梦幻曲》。
这一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
是哪个声部演唱的?
介绍童声无伴奏合唱的形式特征。
3.复听《梦幻曲》主题旋律。
讲解:
刚才听到的音乐都是由一个主题发展变化而成全曲。
聆听主题音乐,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
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跟着这段音乐哼唱一下。
4.复听全曲。
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用手势来表示旋律的起伏。
5.小结:
这是夜晚温馨而甜美的梦。
四、表演《愉快的梦》
1.开门见山导入:
晚上你做梦吗?
你听听这是日本孩子做的《愉快的梦》播放CAI课件,聆听范唱。
2.再听一次:
要听清他做一个什么梦?
在梦中看见了什么?
(教师参与认真听,并打拍子。
)
3.师生谈话议论歌曲内容。
4.你们是否注意到我刚才听的时候在做什么?
——打拍子。
请大家看谱,我们过去打拍子,都是四分音符为一拍。
而今天的拍子不一样,是八分音符为一拍。
请大家听我唱4小节曲调,我边唱边打拍,请大家认真听,认真看(教师范唱4小节曲调)。
5.请大家边看谱,边跟我打拍子。
我再唱这4小节,已经领悟的同学可轻轻跟我唱。
6.按刚才的方法,大家自学下面第二句的4小节曲调。
也就是带色块的4小节曲调。
7.第三句曲调再听我唱,请注意在什么地方换气。
(教师示范乐曲的曲调,在换气处要示意一下)
8.大家跟着我一起唱第三乐句。
9.请大家整理一下全曲,自学把歌的曲调唱会。
10.大家要非常连贯流畅地把曲调唱一下。
注意连音线。
11.再听一次范唱。
12.全体唱歌词。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歌曲《愉快的梦》
二、听辫活动——曲调的上行或下行
三、编创与活动——编自己的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愉快的梦》
1.学生跟伴奏演唱歌曲。
设问:
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好?
2.师生讨论。
唱的时候好像自己在梦中看到小矮人和金星。
因为是做梦,所以声音要柔和、连贯。
3.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三、听辫活动——曲调的上行或下行
1.教师弹奏二遍。
2.学生用手指向下或向下,表示听辨的答案。
3.跟着钢琴唱一唱,感受一下旋律行进的方向。
音乐知识:
——下行
结合歌曲《愉快的梦》的教学进行讲解,复习〈愉快的梦〉歌谱,设问:
这4小节曲调的行进方向有什么特征?
每两小节都是往下进行。
在音乐中曲调行进的方向往下行的,我们称为“下行”。
同时复习“上行”——温故而知新。
巩固:
《愉快的梦》曲调还有哪几处是下行的曲调请找一找并唱一唱,有没有上行的曲调也找一找并唱一唱。
四、编创与活动——编自己的歌
1.创作4小节下行的曲调,节奏与音符完全按学生自己的愿望进行创作。
2.教师对学生的创作,把典型的曲调介绍给全体学生,鼓励积极参与者。
课后小结:
第四课快乐的课间
教学目标:
1.课间、课余是同学们放松、快乐的时刻,本课的五个作品仅仅反映学生们快乐的课余生活的一个侧面。
在教育部“减负”的指示下,同学们会更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
2.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知识并进行看图创作。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哦!
十分钟》、《大家来唱》
教学难点:
掌握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知识并进行看图创作。
教学方法:
音乐自由教学法
教具准备:
琴、打击乐器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哦!
十分钟》;2/4拍号,《乒乓变奏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哦,十分钟》
1.导入:
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10分钟也同样非常宝贵,因为只有休息、放松好,才能使下一节课精神更集中,这就是学习、休息两不误,你听听他们的十分钟在玩什么?
2.聆听范唱。
3.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4.再听一次范唱,请全体看着歌谱。
5.学习曲调。
(1)先学习前8小节:
这8小节中有哪两小节是一样的?
重复出现了几次?
这两小节你能唱一唱吗?
(2)讲解2/4拍号及指挥图式。
(3)学习第二句的8小节。
(4)把这16小节连接起来唱一唱。
边唱边划指挥图式。
(5)再下面的8小节,请跟着老师的手势把它唱出来。
(6)最后一句六小节跟我学唱。
6.用“啦”把全曲哼一下,要唱得轻松愉快。
7.跟着老师的前奏完整地把歌唱一唱。
(注意前奏的速度与伴奏,要欢快的气氛。
)
8.在伴奏的烘托下,欢快地歌唱。
三、聆听《乒乓变奏曲》
1.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
设问:
你听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
2.复听主题曲调。
要求:
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唱一次,跟着录音的音乐唱一次。
3.初听全曲。
设问:
你能听出这一主题的不断变化吗?
你能说出这一主题(包含变化的主题)在全曲中共出现几次?
4.师生讨论。
5.复听全曲。
设问:
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他们在课余打乒乓球的比赛精彩场面吗?
如果你愿意,下课后也去试试。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大家来唱》;3/4拍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表演《大家来唱》
1.导课: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二拍子的拍号、强弱规律及其指挥图式。
歌曲除了二拍子外,三拍子也非常多,下面一首歌是几拍子?
你们听!
2.聆听范唱,教师边范唱边打三拍子的图式。
3.这首歌就是3/4拍。
再听一次。
模仿一起跟音乐做三拍子指挥动作。
4.学曲调:
先学唱第一声部。
用三拍子指挥图式边划动作边看谱唱。
5.学唱第二声部曲调,也分成两个8小节,二次学唱。
6.二声部合成(这是难点)。
(1)先唱好二个声部每句的第一个音
(2)一句一句合成,唱好一句巩固一句。
要求:
集中注意力,自己唱一个声部,耳朵听到另一声部。
使自己的声音溶合在集体声音中间。
做好一句及时表扬。
让学生体会到二声部声音和谐带来的悦耳快感,如果学生的能力达不到,就只能学习一个声部。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陀螺》、《旋转木马》;二首歌曲总复习;2/4拍3/4拍对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陀螺》
1.设问:
谁玩过陀螺,或见到过陀螺?
说说怎样玩法?
陀螺是一种玩具,请看教材中的插图:
一个小孩执鞭子在打陀螺(椎形木制品两头尖的,在抽打下能快速旋转)。
本曲就是作者在创作一组《儿童游戏》中的一首小品曲。
2.初听全曲。
设问:
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陀螺在孩子们的抽打玩耍中飞快的转动的情景吗?
3.复听全曲。
要求边听边看教材中的两种谱——简谱与图形谱,了解快速的节奏与大跳音程所造成的欢快、热烈的气氛。
三、聆听《旋转木马》
1.如果说孩子们玩陀螺是一种传统的游乐活动的话,玩电动木马就是现代的游乐活动了。
2.初听全曲。
你能从快速的节奏、高低起伏的曲调流动中想像到孩子们在电动木马上旋转的情景吗?
3.复听全曲。
设问:
你能听出乐曲的开始部分与最后一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吗?
当最后一部分再现第一部分曲调时,请举手表示你已听出来了,好吗?
4.小结:
这两首乐曲都描绘了孩子们快乐的课余活动,你能讲讲自己的课余活动吗?
四、复习歌曲
1.复习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复习演唱歌曲《大家来唱》在歌曲复习中提问音乐知识。
2/4、3/4拍号
课后小结:
第五课在妈妈身边
教学目标
1.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作品中有唱不完的妈妈的歌。
让我们走出教室,共同策划表现好“唱唱我们的妈妈”表达“音乐与人”的亲密关系。
2.欣赏三首中外名家的“摇篮曲”,初步了解其风格特征。
3.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四拍子,并与二、三拍子进行对比学习。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歌曲及音乐中获得感受,唱好表达“音乐与人”的亲密关系的歌曲。
教学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四拍子。
教学方法:
视听结合教学法
教学用具:
琴、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摇篮曲》;聆听《只要妈妈露笑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只要妈妈露笑脸》:
1.这是一首孩子唱给妈妈的歌,选自朝鲜歌剧《血海》。
这首歌曲不长,曲调很流畅动听。
2.初听歌曲。
(1)妈妈为什么不露笑脸?
(2)妈妈什么时候露笑脸?
3.复听歌曲。
感受朝鲜音乐的风格。
歌曲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的节奏与旋律上有什么特征。
4.再次聆听歌曲:
随音乐轻轻哼唱,体验孩子对妈妈的亲切的呼唤。
三、表演《摇篮曲》:
1.这是一首妈妈哄宝宝入睡时,唱给宝宝听的摇篮曲,也许你已不记得婴儿期妈妈如何抱你、哄你入睡,但你可从影视片中,或周围邻居的妈妈哄小宝宝入睡的情景中,想像你当时的情况,这首歌就是歌唱那种情景的。
2.听范唱,教师做哄小宝宝入睡的动作。
3.复听。
请看歌谱,这首歌的记谱与第三课的《愉快的梦》是一样的。
上次我讲过那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这首歌谱同样也是八分音符为一拍,请大家边听边打拍子。
为了把这一曲调的节奏唱好,先复习一下第三课《愉快的梦》的曲调。
4.用点谱法学唱第一乐句4小节(做到90%以上的学生都能唱好)。
在教师指导下再学唱第二乐句4小节。
学生自学第三、第四乐句(各4小节)。
能流畅、准确地完整唱好曲调后,唱歌词。
5.要求学生能用动作表演《摇篮曲》,投入角色(要指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四、自制弹拨乐器为歌曲《摇篮曲》伴奏:
1.启发学生用家里的废料,如:
线、尼龙丝、竹片、木条等进行制作。
2.教师简单介绍弹拨乐的基本要求,振动弦,运用弹、拨的方法来发出声音。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唱《摇篮曲》(舒伯特曲);讲4/4拍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表演《摇篮曲》
1.初听时要求能听清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2.复听时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要能聆听伴奏如何为摇篮曲营造气氛,演唱者如何用歌声表现出《摇篮曲》的情感及风格。
3.师生讨论。
4.学唱《摇篮曲》曲调。
在聆听两遍的基础上,对曲调已有所熟悉,先在教师指导下唱好第一句与第三句曲调。
第一句是两小节,教师先示范唱一次并让学生跟唱,同时边唱边划指挥图式。
教学提示:
穿插讲解4/4拍的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其中第三拍是次强拍,所以把第三拍上的“2•”唱得稍强一点,加上有附点稍长一点,第三句即第5、6小节,在划拍的同时很自然地把第5小节“2•”及“3•”唱得强一些,第6小节装饰音在唱曲调时暂时不唱。
剩下的第二、四乐句学生稍自学一下即能唱出。
连贯流畅地唱完整曲调,手还要划拍。
5.再聆听《摇篮曲》。
要求学生随音乐轻轻哼唱。
6.跟着音乐唱歌曲。
7.重点指导唱好第三句,尤其是带装饰音的这一小节。
8.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录音范唱,心里跟着唱体验音乐的特征与风格。
9.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有感情地表演《摇篮曲》。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二首《摇篮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大提琴曲《摇篮曲》:
1.这是一首贺绿汀的名曲。
在风格上有浓郁的汉族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