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说明文阅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423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 说明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三讲 说明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三讲 说明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三讲 说明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三讲 说明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讲 说明文阅读.docx

《第三讲 说明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 说明文阅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讲 说明文阅读.docx

第三讲说明文阅读

第三讲说明文阅读

一、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外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

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它的特点:

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在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在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在使用上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二、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①写作的目的不同,说明文的目的在于以知授人,记叙文在于以情感人。

②写作的内容不同,记叙文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而说明文说明事物、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③表达方式不同,记叙文主要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同时辅之以议论和抒情;而说明则主要用介绍说明的方法,一般不用议论和抒情。

三、说明文分类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分:

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说明事因、物因。

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根据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分:

1、平实性说明文——语言平实

2、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

例如:

科学小品文:

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

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特点是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

四、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准确性、平实性、简洁性

(1)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平时、简明,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①语言的准确性。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无准确无误。

如:

“基本”、“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主要”等表修饰、限制的词语。

★注意约数与确数(使用时取决于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是否达到全面、精确的程度)

②语言的平实性,是用明白、平实的语言对事物进行客观的反映。

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毫不含糊,清楚明白,只求辞达而已,不求雕琢粉饰。

③语言的简洁性,是指简练、明确、不含糊,用最少的文字把意思说明白。

可说可不说的话一律不说,以尽可能少的语言来承载尽可能多的信息。

例: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例题:

“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

答:

“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注:

“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

方法:

1、解释词语意思

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例题:

“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

答:

不能。

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使用“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如果换了,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

1表态:

不能替换;

2定性:

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3定性:

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例题:

“天上的薄云,往往是……”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去?

答:

不能删去,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如果删去就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这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

1表态:

不能删;

2定性:

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3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练习:

①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至少”可不可以去掉?

【“至少”这个词用得准确,它起到限制作用,强调了经济损失之大,如果去掉这个词,意思变成“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刚好是200亿元”,太绝对了,表达就不准确,不严密了。

②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

“很可能”有何表达作用?

【“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表达准确,严密。

③特别是在地球矿物能源日见短缺,我国以煤炭、石油为主的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源结构亟待转变的今天,太阳能发电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

问:

将文中划线的“亟待”一词改成“需要”可以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不可以,亟待:

急待,迫切地需要。

原文用“亟待”一词语气强烈,写出了我国传统能源结构急需转变的紧迫性,强调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意义。

如果改为“需要”一词,语气平淡,不能很好地表现能源结构转变的急迫。

原词表达准确、严密。

④“红玫瑰大厅的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得多了”,句中的“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

说说理由。

【不可以,“相当”是差不多的意思,说明红玫瑰大厅的规模与人民大会堂差不多,但仍有差别。

如果换成“相同”则表示两者完全相同,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相当”表达准确、严密,所以不可替换。

⑤说一说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据调查,美国一所建筑学院29﹪的教授是左撇子,而且准备应考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优秀学生中,左撇子占23﹪。

【“据调查”一词,说明所列左撇子的数据是通过调查得出的结果,举例确凿可信,表达准确严密。

⑥“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小乔木。

”“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

“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部分”一词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五、说明的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

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作用:

有助于把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物、事理说得具体、明白。

(2)列数字:

用一些数字来进行说明的方法。

作用:

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可以科学地、精确地说明事物。

(3)打比方:

把此事物比做彼事物的方法。

作用:

可以使陌生的变得熟悉,抽象的变得具体,深奥的变得浅显,也可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4)作比较:

选择有外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作用:

通过比较,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

(5)分类别:

根据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类,然后逐类加以说

明。

作用: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使人容易领会,便于认识等。

(6)列图表:

用示意图、表格、插图等来帮助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

作用:

加强直观性,使人一目了然,提高说明效果。

(7)摹状貌:

摹写事物的形状、体貌。

作用:

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

(8)下定义:

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使读者对事物有明确的概念。

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就是下定义。

下定义要有严密性和科学性,并不是所有的判断句都是下定义,比如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风在沙漠向人类进攻中的作用,不属于科学性语言,不是下定义。

又比如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这句话是解说语言的特征,也不是下定义。

看来,解说、描述性的语言都不是下定义,下定义往往倒过来说了能成立。

(9)作诠释:

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方法。

如铁是银白色的金属。

(10)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语录;诗词、谚语、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六、说明的顺序

说明文特别强调言之有序。

常用的顺序大致有以下几种: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

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位置和方向。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逻辑顺序往往要符合客观事物或事理的内在联系及人们的逻辑思维规律。

具体表现在:

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

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

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

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例题解析〗

“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

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造成眼睛过度疲劳,引发视力度身心问题,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

90%以上的电脑用户有视疲劳综合征。

从广义上讲,电脑视疲劳的引发并不局限于电脑,还包含其他电子屏幕,如手机、电视、广告屏幕等。

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很太。

【病例回放】

青光眼曾是老年病,近年来也出现了年轻化趋势。

网络工作人员小王今年35岁,最近眼睛干涩发胀,视物不清,经诊断已是青光眼晚期。

医生分析这与他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关,他每天面对电脑十几个小时,夜间还经常躺着着手机。

(《长江商报》2013.5.7)

高三毕业生小宇高考结束后每天都要玩十几十小时的电脑游戏。

一周后,他觉得眼睛酸、脖子疼、腰疼,甚至头疼,原本高度近视的他看东西更加模糊,一闭眼就不由自主地流泪。

经诊断,小宇视网膜裂孔,需进行手术治疗。

(“中关村在线”2011.6.13)

“医生,我关着灯上网,突然什么都看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了?

”医生告诉这名患者,她的视力已严重受损。

长期关着灯上网,电脑屏幕的辐射会毫不费力地穿透眼表组织,损伤眼的成像功能,导致视网膜收缩、视神经紊乱、血液供应循环障碍等,严重时还会失明。

(《齐鲁晚报》2010.6.16)

【调查统计】    2012年中国网民年龄结构统计图

(数据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专家观点】

胡向明(视疲劳缓解研究专家):

中国一年有60万人“过劳死”,很多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这一群体的共同点是年龄多在20岁到40岁之间,主要从事脑力劳动,长期面对电脑。

过度的视疲劳会直接导致心、脑受损,这是“过劳死”的诱因之一。

(《瞭望》2013年第14期)

袁俊彦(太原爱尔眼科医院):

一个人如果每天面对电脑和网络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患上青光眼。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看看远处。

另外,电脑屏幕要干净,屏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使眼睛不易疲劳。

(《生活晨报》2013.3.6)

魏瑞华(天津医科太学眼科中心):

长时间盯着屏幕,眨眼的次数会相对减少,眼球缺乏泪液滋润,会引发角膜、结膜干燥,导致干眼症。

长时间侧躺着玩手机,枕头对眼睛的压迫容易造成供血不足,会出现眼胀、视物模糊、重影;距离和角度的不当,也会导致视疲劳,还可能造成双眼屈光度数发展不平衡。

(《今晚报》2012.8.11)

彭晓燕(北京同仁医院):

玩电脑一小时后要远眺一会儿,有高度近视的最好查一下眼底,及时发现问题。

因为环境对高度近视有一定影响,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而高度近视是视网腹出现裂孔的病理基础之一。

(“中关村在线”2011.6.13)

9.什么是电脑视疲劳综合征?

阅读材料后简要回答。

(3分)

10.阅读上述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电脑用户和痴迷电视、手机的人容易得视疲劳综合征。

B.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非常大,需要引起我们警惕。

C.导致中国一年60万人“过劳死”的原因就是过度的视觉疲劳。

D.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高度近视者更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

11.请你根据【调查统计】及上述其他材料,写出“青光眼出现年轻化趋势”的两个原因。

(4分)

12.

12.暑假里,一些同学可能会迷上电脑、手机,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