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333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docx

《高考语文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docx

高考语文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高考导航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2014年高考也延续了这一考情。

从考查形式上看,这一考点的命题依然沿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但是具体设置形式上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

1、判断使用正误类试题减少,而词语选择填空类试题增多。

一些试卷不再沿用判断使用正误类题型,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Ⅱ的第13题,将一直延续的判断成语正误的形式改为了选择近义成语填空的形式。

2、综合性考察继续增强。

有些地区的高考试卷选择了将实词、虚词、成语结合在一起的考查形式,或选择了两两结合的考查形式。

如2014年高考江西卷第3题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了近义实词、虚词、成语。

3、出现了新题型。

如2014年高考北京卷将词语辨析与语段阅读结合在一起考查,打破了历年来单独设置语境考查的传统,体现了题型的新颖性和科学性。

2015年高考,考生在备考时应注重对词语运用综合性考查的复习与训练,同时应打好基本功,对常见常用的实词、虚词、成语进行分类记忆,分次巩固。

重点1、熟语(包括成语)的常见误用类型

类型1因望文生义而致误

指出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具体类型及原因。

例1、(2014山东卷)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错因分析:

此处属望文生义。

“不寒而栗”指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而此句中是说凛冽的北风使人冻得发抖,显然不恰当。

例2(2014大纲卷)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错因分析:

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

而此句中用来描写小镇春天的景物,写风的声音和鹤的叫声,显然不恰当。

例3、在行贿物品中最具“操作性”的就是玉器书画,这些东西对专家而言有可能是无价之宝,对外行人来说有可能不名一文。

错因分析:

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不名一文”指一个钱也没有,也说“一文不名”、“不名一钱”。

名,占有。

而此句中用来说没有价值,显然不恰当。

方法归纳:

抓关键语素,看清比喻义

望文生义,是成语运用题中最容易出现错误之一。

解题时,要想避免望文生义,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要正确理解成语中的某些关键语素。

如例3中“不名一文”的“名”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语素,是“占有”之意。

2、要在理解愿意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成语的比喻义。

如例2中的“风声鹤唳”来源于“淝水之战”,本义指风声与鹤的叫声。

但是,它在愿意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自有的比喻义,指“溃兵听到风声与鹤的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疑惧”,如果再用愿意解释就属于望文生义了。

3、不用表面意思来理解成语和语境,而要抓住成语的深层含义和具体语境。

如例1中的“不寒而栗”,表面意思是“不寒冷而发抖”,发抖的原因是“非常恐惧”,而非“天气寒冷”。

类型2因误用对象而致误

指出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具体类型及原因。

例1(2014辽宁卷)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错因分析:

此处属误用对象。

“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而此句中却用来形容书法家书写书法作品,显然用错了对象。

例2(2014山东卷)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错因分析:

此处属误用对象。

“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

指向自己内部,而不指向敌对一方。

而此句中是说“蓝军转变劣势,反击对方”,显然用错了对象。

例3在地板行业20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一部分经销商和地板企业得以共同发展,但也有很多经销商和地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劳燕分飞。

错因分析:

此处属误用对象。

“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

而此句中说“经销商”与“地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合作、分开,显然用错了对象。

方法归纳弄清对象,注意搭配

一些成语有其常用或固定的适用对象,如果任意使用就容易用错对象。

考生在解题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弄清成语含义,注意常用范围。

有些成语的含义中包含着适用对象,我们应该牢记这些适用对象,防止出现扩大范围或误作他用的错误。

如例2中的“反戈一击”,适用范围是“自己的阵营”。

2、弄清成语固定的适用对象。

有些成语有自己固定的适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犯张冠李戴的错误。

如例3中的“劳燕分飞”,其固定的使用对象是夫妻。

3、注意搭配对象。

如例1中“倚马可待”的搭配对象一般是写文章,例句中用来形容书写书法作品,显然是错误的。

类型3因不合语境而致误

指出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具体类型及原因。

例1(2014安徽卷)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错因分析:

此处属不合语境。

“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而此句说的是我国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当仁不让”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用“当之无愧”。

例2(2014大纲卷)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错因分析:

此处不合语境。

“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而此句说的是普通人看到高昂的票价而“感叹”,显然不恰当。

例3、医患关系紧张非一日之寒,要大力发扬待人和气、言语文明、耐心细致等与人为善的美德,这样才能减少医患矛盾。

错因分析:

此处不合语境。

“与人为善”原指赞助人学好,现多指善意帮助别人。

而此句中用来总结“待人和气、言语文明、耐心细致等”美德,与“善意帮助”无关,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例4、“虚拟信用卡”被叫停,业内人士一时飞短流长,各持己见,但我们不妨认为这只是货币政策管理部门对外部威胁做出的反应。

错因分析:

此处属不合语境。

“飞短流长”是指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而此句中说业内人士各谈自己的看法,有不同意见,没有“是非”可言,显然用“飞短流长”不合语境。

方法归纳紧扣语境,探寻矛盾

1、准确理解成语含义,明确成语语境的侧重点。

如例2中“叹为观止”使用的语境一般是赞美事物美好的,如果准确把握这一点,在判断使用该成语时就不会出现错误。

2、准确理解语句所表达的含意。

成语使用正确与否往往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成语使用是否符合语境,就要抓住具体语句所要表达的意思。

如例4,句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业内人士有不同意见”,“飞短流长”用在这里就不合适了。

3、探求语句意思与成语意思的矛盾之处。

在明确语句含义之后,将语句所要表达的意思与成语的意思进行比较,探求二者之间的矛盾点。

类型4因感情色彩错位而致误

指出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具体类型及原因。

例1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科研人员闭门造车,成功开发了4G手机。

错因分析:

此处属感情色彩错位。

“闭门造车”,关上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办事,不管客观实际。

此句中说“科研人员成功开发了4G手机”,属褒义环境,“闭门造车”用在此处显然不恰当。

例2、第九届大河财富论坛2013年年会在大河锦江饭店隆重开幕,国内外500余位嘉宾齐聚郑州坐而论道,为中原崛起献计献策。

错因分析:

此处属感情色彩错位。

“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含贬义。

而此句是说“为中原崛起献计献策”,“坐而论道”用在此处显然褒贬适当。

例3高中生想要学好语文,不仅要爱读书,而且要养成寻章摘句的良好习惯,边读书边写好读书笔记,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错因分析:

此处属感情色彩错位。

“寻章摘句”指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贬义词。

此句中用来指的是高中生养成的良好习惯,将贬义词错用在褒义环境中,褒贬适当。

方法归纳:

辨析语境,体会褒贬

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因此在运用时一定要分清语境,体会语境所体现的感情色彩。

考生在解题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辨析语境是褒是贬。

判断成语使用是否符合其感情色彩,首先要明确该成语所在语句体现出的感情色彩。

如例2句中说的是国内外500余位嘉宾“为中原崛起献计献策”,语句所体现的感情色彩是褒义的。

2、明确成语是褒是贬。

在判断语句褒贬的基础上,也要明确成语本身是褒是贬。

如例1中的成语“闭门造车”是贬义词,与语句所体现的感情色彩相反,故该成语使用错误。

类型5因谦敬错位而致误

指出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具体类型及原因。

例1、在搜寻马航失联客机过程中,马来西亚航空负责人及时公布搜寻进展情况,并向各国参加搜寻的人员表示感谢,感谢他们所尽绵薄之力。

错因分析:

此处属谦敬错位。

“绵薄之力”,微不足道的力量,指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常用作谦辞。

而此句中说马来西亚航空负责人感谢他国搜寻人员,显然谦敬失当。

例2、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领导们大多都摒弃了过在去主席台上大讲特讲的习惯,而是深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洗耳恭听。

错因分析:

此处属谦敬错位,“洗耳恭听”指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有客气话),一般用作敬辞。

而此名中说“让群众洗耳恭听”,显然谦敬失当。

方法归纳:

明确场合身份,避免谦敬错位

有很大一部分成语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有些已经深深地打上古代礼仪文化的烙印。

它们有的只用于向对方表示敬意,有的只用于自谦。

要想准确找到使用中容易出现谦敬失当的成语,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了解成语本身的谦敬用法,这是首要条件。

如例1中“绵薄之力”常用作谦辞,在该句中用来表达感谢他们帮助,显然将“谦辞”当作了“敬辞”使用。

2、明确语句所体现的场合或所涉及的人物的身份。

场合与身份要与成语所表达的谦敬之意相吻合。

如例2中所涉及的人物是“领导”“群众”,而“洗耳恭听”一般用作敬辞,句意是说领导“让群众洗耳恭听”,显然与成语所表达的谦敬之意不吻合。

3、对谦辞与敬辞要注意分类积累。

常用的谦辞和敬辞是有限的,分类积累一定量的谦辞的敬辞,非常有必要。

类型6因不合语法而错误

指出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具体类型及原因。

例1、(2014.四川卷)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他总是喝的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错因分析:

此处不合语法。

“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一般用作谓语、定语。

而此句中用作状语,修饰熊猫喝水后走动的情态,显然不合语法。

例2(2013安徽卷)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错因分析:

此处不合语法。

“毋庸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一般用作谓语和定语,用在此处做状语,不符合使用习惯。

例3到博物馆这站时,我想总算可以松快一点了,没想到上来的人更多,反倒挤得我前仰后合。

错因分析:

此处不合语法。

“前仰后合”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

而此句中“前仰后合”与“挤得”搭配不当。

方法归纳:

分析句子结构,辨析语法成分

一个词语依据某种语法规则,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方式,则容易出错。

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的语法规则,有的本身不能带宾语,有的只能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等。

考生在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结构,看是否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

如例3中的“前仰后合”形容大笑的样子,而在句子中作动词“挤得”的补语,显然搭配不当。

2、分析成语在句子中的常用语法功能,看是否存在不符合使用习惯的情况。

如例1中的“安之若素”常做谓语、定语,例2中的“毋庸置疑”常用作谓语和定语,而在句子中用作状语,显然不符合法使用习惯。

3、注重积累一些常见易错成语的语法规则。

比如“深思熟虑”“同心同德”等只能作谓语,后面不能带宾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