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新版七上题历史各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1497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新版七上题历史各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岳麓新版七上题历史各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岳麓新版七上题历史各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岳麓新版七上题历史各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岳麓新版七上题历史各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新版七上题历史各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

《岳麓新版七上题历史各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新版七上题历史各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新版七上题历史各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

岳麓新版七上题历史各单元测试含答案

岳麓新版

七上题历史各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一、选择题

1.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   )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黄淮平原                           

D. 黄土高原

2.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你最可能见到的情景是(  ) 

A. 元谋人在采集食物            

B. 北京人在打制石器            

C. 山顶洞人在捕鱼            

D. 黄帝大战蚩尤

3.某同学暑假里参观了一处远古人类博物馆,下图是他保存的参观券,请根据上面的信息,判断他参观的是哪一博物馆(   )

A. 元谋人博物馆                  

B. 北京人博物馆                  

C. 山顶洞人博物馆                  

D. 半坡博物馆

4.“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

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说明北京人(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5.1929年冬天,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一个头盖骨化石,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过着群居生活,能使用天然火。

由此断定他们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丁村人

6.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感知170万年前生活,寻找远古人类遗迹”的活动,他们应该去( )

A. 北京周口店                         

B. 云南元谋县                         

C. 浙江余姚                         

D. 陕西西安

7.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我们已经从考古中得到验证,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

这说明( )

A. 传说是不可信的                                                  

B. 传说都是历史事实

C. 传说中有些资料是可靠的                                    

D. 传说太夸张,应该完全否定

8.下列关于河姆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们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                         

B. 他们居住的房子叫半地穴式的房子

C. 他们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D. 他们已经饮水比以前方便了

9.证明北京人已经是人的主要根据和理由是…(   )

A. 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                            

B. 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

C. 能够用手制造、使用工具                                    

D. 在体质特征上,手足已向人靠近

10.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命脉。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A. 标志着中国的远古人类已逐步进入定居生活        

B. 表明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的出现

C.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D. 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11.下列关于传说中炎帝的发明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教民开垦耕种 ②种植五谷 ③制作乐器琴瑟 ④建造宫室 ⑤制造船只 ⑥创造文字

A. ①②③④                               

B. ?

‚ƒ①②③                               

C. ‚②④⑤                               

D. ④⑤⑥

12.下列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是( )

A. 尧                                  

B. 炎帝和黄帝                                  

C. 蚩尤                                  

D. 大禹

13.“你来自元谋,我来自周口,拉起你毛茸茸的小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首诗中所涉及的两种原始人类都具有的特征是( )

①使用火 ②会制作工具 ③建造房屋  ④挖水井   ⑤种植水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14.考古发掘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

据此判断该处原始居民可能(   )

A. 种植粮食作物               B. 制造陶器               C. 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               D. 制作磨制石器

15.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

A. 大豆和小麦                        

B. 花生和高粱                        

C. 甘薯.玉米                        

D. 水稻.粟

16.“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蓝田人                               

D. 山顶洞人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北京人复原头像

材料二:

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手是劳动的器官,发展较快,变得灵活轻巧。

下肢用来支撑身体和直立行走,发展较慢。

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脑也在缓慢地进化。

(1)依据上面的图片材料,指出北京人的头部与现代人有何区别。

(2)概括材料,指出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3)北京人体质的进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18.阅读下面材料: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

(2)材料中的“轩辕”和哪个部落联合起来平定了“蚩尤乱”?

(3)材料中的“轩辕”有什么重大贡献?

(举一例即可)他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4)黄帝和炎帝生活在什么流域?

(5)清明节时,有海外侨胞和我们一起来到黄帝陵、炎帝陵祭奠他们,为什么?

三、综合题

19.如图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

(2)最早建造A、B房屋的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

(3)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元谋人博物馆位于我国哪一省份?

在这一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粗糙的石器、炭屑和烧骨,从这些遗存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历史信息?

(2)参观图二所示博物馆时,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古人类化石和石器,这些遗存的发现为复原哪一古人类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这一古人类遗址在世界上有何重要地位?

(3)在博物馆中我们是通过什么来了解历史的?

除此之外,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还有哪些?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分析】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

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

所以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华夏之祖的相关知识。

2.【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境内发现的远古居民主要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生活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山顶洞人生活距今约三万年。

河姆渡居民生活在距今大约七千年前。

只有A符合题意。

170万年前,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尚未出现。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此外学生还需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用火方面的区别。

元谋人知道用火、北京人学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山顶洞人学会人工取火。

火的使用使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3.【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信息“1700000年前”字样,可知他参观的是元谋人博物馆。

北京人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1.8万年,半坡人距今6000年。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元谋人知识的掌握。

4.【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信息: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可以判断,北京人会制造石器,猎捕野兽,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①③正确,A项符合题意;结合课本所学,半坡原始居民会种植粟;②不正确,CD两项不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北京人的面貌特征。

④不正确。

B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不大。

5.【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处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身,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北京人已经会用天然火,还会保留火种,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居住在一起,过着群居的生活。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

6.【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块烧骨。

经专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牙齿和遗物,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故选B。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7.【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我们已经从考古中得到验证,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

这说明传说中有些资料是可靠的,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黄帝的主要贡献。

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不大。

8.【答案】B

【解析】【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不是半地穴式,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

他们还饲养家畜,挖掘水井,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

9.【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证明北京人已经是人的主要根据和理由。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说明了北京人已经学会制造工具了,他们已经是人了。

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的逐步发展,人们可以生产出除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所需之外的剩余粮食,这时城市出现,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分工,特别是脑力劳动得以从体力劳动中分化出来的物质基础,农业的出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11.【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炎帝教人们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制作乐器琴瑟,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他还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炎帝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本题考查的是炎帝的知识。

12.【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在距今约四五千年的黄河流域,生活着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他们逐渐走向联合,形成了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的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的准确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不大。

13.【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文信息“元谋、周口、直立行走”可知,题文诗中所涉及的两种原始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北京人都已经会使用火、会制作工具;建造房屋、挖水井、种植水稻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

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谋人和北京人的有关知识,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掌握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本题那你的适中。

14.【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地处黄河流域,干旱少雨,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人类。

依据题干信息:

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

据此判断该处原始居民可能种植粮食作物,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难度适中。

15.【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种植粮食作物的史实。

根据所学知识,半坡居民最早种植粟,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种植粮食作物的史实。

16.【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史实.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故选A.【点评】此题较为简单,排除法。

二、材料分析题

17.【答案】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等。

(2)他们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的腿骨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3)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解析】【分析】

(1)依据材料和图片,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等。

(2)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北京人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的腿骨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3)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体质的进化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适中。

学生还需掌握北京人生活的年代、使用的工具,由于北京人的工具太简单,为了生存,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

18.【答案】

(1)黄帝

(2)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

(3)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农耕,开辟集市,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人文初祖”

(4)黄河流域

(5)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初祖,我们是炎黄子孙

【解析】【分析】

(1)据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轩辕”指的是黄帝。

(2)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3)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农耕,开辟集市,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

他的妻子养蚕缫丝,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

因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人文初祖”。

(4)相传,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炎帝和黄帝是我国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

(5)清明节时,有海外侨胞和我们一起来到黄帝陵、炎帝陵祭奠他们,是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初祖,我们是炎黄子孙。

故答案为:

(1)黄帝。

(2)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

(3)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农耕,开辟集市,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人文初祖”。

(4)黄河流域。

(5)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初祖,我们是炎黄子孙。

【点评】

(1)本题考查黄帝。

(2)本题考查华夏族的形成。

(3)本题考查黄帝的贡献。

(4)本题考查黄帝和炎帝生活区域。

(5)本题考查祭奠黄帝陵、炎帝陵的原因。

三、综合题

19.【答案】

(1)A、半地穴式房屋;B、干栏式房屋

(2)A、半坡原始居民;B、河姆渡原始居民。

(3)生活环境的不同。

【解析】【分析】

(1)题结合图片中两个房屋的样子可以判断:

A房屋房顶较尖,整个房屋有一部分还深入到地下,这是原始农耕时期黄河流域典型的半地穴式房屋;B房屋的下面是由许多木桩做为支柱,但是留有空间,上面是人居住生活的房间,下面可以饲养家畜等,这是原始农耕时期长江流域典型的干栏式房屋。

(2)半地穴式房屋是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氏族成员的住处,人们从地表向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内外抹上草泥,最后架设屋顶;干栏建筑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古时流行于南方百越民族的居住区,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

(3)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北方的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寒冷,建筑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保暖;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于是盖造干栏式房屋。

这种木建筑房屋是架空的建筑房屋,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可避潮湿,下面还可养殖家禽家畜。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房屋样式。

(2)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原始农耕社会的代表人群。

(3)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生活习惯的影响。

20.【答案】

(1)云南省。

元谋人已经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2)北京人。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历史遗存。

可以上网查询、观看纪录片、询问老师等。

【解析】【分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所以元谋人博物馆位于我国云南省;从博物馆中的“一些粗糙的石器”,我们可以了解到元谋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从“炭屑和烧骨”我们可以了解到元谋人知道使用火。

(2)根据图二中的“周口店”博物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口店是北京人的遗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在博物馆中我们是通过博物馆中珍藏的历史遗存来了解历史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上网查询、观看纪录片、询问老师等了解历史。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元谋人博物馆位于我国哪一省份。

(2)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

(3)本题主要考查在博物馆中我们是通过什么来了解历史。

第二单元早期国家

一、选择题

1.当代历史学家郭沫若说:

“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 商朝创造的最早文字                                           

B. 主要书写材料是龟甲或兽骨

C. 明朝人王懿荣发现的                                           

D. 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

2.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   ) 

A. 重视教育,奖励学术                                           

B. 任用贤者,勤政爱民

C. 加强国防,充实军备                                          

D. 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3.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目的是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B. 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宗亲和功臣管理

C.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D. 贵族等级分为:

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平民

4.我班来了一位新学生,他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的姓和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名称相同,这位新同学姓(  )

A. 秦                                         

B. 夏                                         

C. 商                                         

D. 周

5.夏商西周时期,奴隶主维护等级制度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军队                                  

B. 刑法                                  

C. 迁都                                  

D. 礼仪教化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

A. 黄帝时期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7.在下图中,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B. 

       

C. 

       

D. 

8.成语“桀骜不驯”“助纣为虐”中的“桀”和“纣”分别是哪两个王朝的暴君(   )

A. 夏、商                             B. 商、西周                             C. 春秋、战国                             D. 秦、汉

9.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

①夏桀     ②商纣王     ③周厉王      ④周武王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0.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

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