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清华志清中学中考初中化学期末测试模拟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0376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9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清华志清中学中考初中化学期末测试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京市清华志清中学中考初中化学期末测试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京市清华志清中学中考初中化学期末测试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京市清华志清中学中考初中化学期末测试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京市清华志清中学中考初中化学期末测试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清华志清中学中考初中化学期末测试模拟题.docx

《北京市清华志清中学中考初中化学期末测试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清华志清中学中考初中化学期末测试模拟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清华志清中学中考初中化学期末测试模拟题.docx

北京市清华志清中学中考初中化学期末测试模拟题

2018年北京市清华志清中学中考初中化学期末测试模拟题

本卷答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Fe-5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2.下列是对物质的物理性质描述的是

A.氢气、天然气都是可燃气体B.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变为水和二氧化碳

C.水在通电时产生氢气和氧气D.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

A.水、冰、干冰B.双氧水、矿泉水、蒸馏水

C.氧气、臭氧、氧化钠D.金刚石、石墨、C60

4.右图是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主要给土壤提供的元素是

A.氮元素B.磷元素

C.钾元素D.复合元素

5.下列各图所示操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6.下列表示组成某种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7.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8.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下列有关塑料购物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购物袋是造成“白色污染”的来源之一

B.塑料购物袋易燃、易降解,利于回收再用

C.塑料购物袋是由热塑性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

D.可以使用标有右图标志的塑料购物袋

9.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如股市一样变化,引发人们对能源的供需关注。

下列对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的优点,可替代化石燃料

B.煤、石油、天然气是目前重要的能源,却不可再生

C.提高燃料的燃烧利用率,是节约能源的方法之一

D.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得到热能

10.现有氢气、氮气、氯化氢、水蒸汽、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图A、B、C、D装置,各装置依次除去的气体和最后得到的气体分别是

混合气体

A.HCl、COH2、CO2、H2O、N2

B.CO2、COH2、HCl、H2O、N2

C.HCl、COH2、H2O、CO2、N2

D.H2CO、CO2、HCl、N2、H2O

11.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生活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将1体积黄豆与1体积绿豆混合得不到2体积混合豆,说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B.蔗糖放进水中,固体逐渐“消失”,说明分子在水的作用下变为原子

C.加热的铁丝在空气与在纯氧中现象不同,说明两者中的氧分子性质不相同

D.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

12.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定时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测其pH,数据记录如下表:

测定时间

5:

05

5:

10

5:

15

5:

20

5:

25

5:

30

5:

35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以下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不合理的是

A.所降雨水pH数值在4.95至4.85之间

B.所降雨水酸性逐渐减弱

C.所降雨水属于酸雨

D.增加测试的次数,能提高测试准确性

13.下列有关金属铁和铝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中铁的含量比铝多

B.铁和铝都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C.生铁和硬铝都是合金

D.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14.在实验中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现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3%的碳酸氢钠溶液,需要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A.15gB.30gC.50gD.150g

 

1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

以下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的因果关系其中不合理的是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结果)

对事实的分析(原因)

A

硝酸钾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不能发生反应

生成物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B

常温下木炭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的温度

C

常温下双氧水较难放出氧气,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氧气

没有催化剂双氧水不能分解

D

铜丝浸入硝酸汞溶液中,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汞

铜金属活动性比汞强

16.对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快速区别厨房用品醋和白酒

B.往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一定是BaSO4

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

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该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17.下列关于CO2气体的认识错误是

A.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B.CO2和CO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除去CO

C.干冰吸热升华(如右图),可用于灭火

D.用CO2的水溶液浇灌盐碱地利于改良碱性土壤

18.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以下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YAgZXB.YXZAg

C.XYAgZD.XAgYZ

19.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MgCl2、Na2SO4、Ba(NO3)2、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把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有白色不溶物产生。

过滤,向不溶物中加入稀硝酸,不溶物部分溶解。

该白色粉末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是

A.K2CO3B.Na2SO4C.Ba(NO3)2D.MgCl2

2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请判断以下4个推断中属于正确的是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中和反应生成的是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

C.蚁酸又叫甲酸,它跟醋酸一样具有酸性,所以蚁酸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D.锌、硒、碘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元素,所以这些元素补充的越多越好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9分

21.(4分)物质分类的方法有多种。

现有氮气、盐酸、硫酸铜、氧化铜四种物质,请按要求用化学式填空给它们分类。

(1)含有氢元素的物质是,

(2)属于氧化物的是,

(3)属于铜盐的是,(4)常温下是气体的是。

22.(12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1)常把食盐溶解为溶液便于人体的吸收,食盐溶液中含有的带电粒子是,(填些粒子符号),中性粒子是。

(填些粒子符号)

(2)家庭常用白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属于营养素六大类中类,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整数)。

(3)餐具沾有较多的油脂,用水较难洗去。

用洗洁精和水混合洗涤,则容易使餐具洁净,所用的洗洁精呈(“酸”或“碱”)性。

(4)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

(5)取食用的鸡爪做右图实验,说明氢氧化钠具有性。

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采取措施是。

(6)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发酵,可以产生沼气。

沼气主要成分化学式为。

在农村的田埂旁水沟里往往有沼气,用小竹竿搅动有气泡冒出,如右图所示。

若收集该沼气应采用

方法。

(7)下图1是泡沫灭火器,其反应原理如图2。

使用灭火器灭火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3.(5分)某化学活动小组为探究银白色金属R和金属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步做如下实验:

实验一: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放入两小块金属R和金属铜、锌,分别加入5mL的稀盐酸,观察现象,发现金属R和锌都能与盐酸反应,并有气泡产生,铜却不能。

由此得出结论。

实验二:

探讨金属R和锌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如右图:

请在右图横线上填上所需物质。

实验结论:

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金属R强。

若金属R的元素化合为+2价,写出右图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24.(8分)现有Mg、C、O2、CO2、Cu(OH)2、H2SO4、Na2CO3、Ca(OH)28种物质,选用这8种物质作反应物,按下列要求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吸热的化合反应:

(2)放热的置换反应:

(3)需要加热的分解反应:

(4)有碱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1分。

25.(2分)右图过滤操作中有多处错误,请指出其中两处。

(1),

(2)。

26.(6分)对比实验是最基本的科学分析方法。

请根据下图A~F组实验,完成下表实验设计。

实验序号

探究目的

选用对比实验(填组序号)

1

不同的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2

C组

3

干燥的CO2能否使石蕊变红

 

 

27.(11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组成甲装置的三种仪器的名称:

①___,②_____,③___。

(2)要制CO2、O2、H2均可选用上图_____装置,收集气体均可选用丙装置。

若用戊装置收集气体时,当观察到的现象为

,证明气体已集满。

(3)若要选用以上装置用于炭粉还原氧化铁(Fe2O3),并用碱液吸收尾气,应选用____装置和___装置,生成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试计算500克含氧化铁84%的铁矿石中,理论上可还原得到铁g。

28.(12分)碳酸钠用途非常广泛,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化工原料。

在1921年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了一种著名的纯碱生产方法——“联合制碱法”。

“联合制碱法”生产过程:

(1)第一步主要反应为NH3+CO2+H2O=NH4HCO3该反应属于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2)第二步用食盐与NH4HCO3反应。

食盐来源于某盐田,该粗盐主要含有氯化钠,此外还含有少量硫酸钠,氯化钙和氯化镁。

经净化、精制得到生产碳酸钠所需要的食盐水,其主要流程如下:

①通过降温使硫酸钠从粗盐水中析出,其原理是氯化钠

和硫酸钠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差异较大,请在溶解度图

(如右图)中简单画出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变化

趋势图。

②“精制I”操作中,加入过量含钙元素的碱的化学式是。

其反应化学方程示为。

③“精制II”操作中,加入B盐的有关反应方程式为

④为保证“精制II”操作中过量B盐把杂质全部除去,请在下表中写出检验溶液中B盐是否过量的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⑤查阅资料得知NaCl、NH4HCO3、NaHCO3、NH4Cl在30℃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NH4Cl

NH4HCO3

NaHCO3

NaCl

30℃

41.1g

27.0g

11.1g

36.3g

请根据溶解度表所提供的信息,写出“联合制碱法”中的第二步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第三步处理制得碳酸钠,反应原理为2NaHCO3

Na2CO3+H2O+CO2↑

 

2009年越秀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B

九年级化学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A

A

C

A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A

C

A

B

C

D

C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9分

21.(各1分,共4分)HCl;CuO;CuSO4;N2。

22.(各1分,方程式2分,共12分)

(1)Na+Cl-;H2O。

(2)糖;42%。

(3)碱;(4)隔绝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5)腐蚀性;用较多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6)CH4;排水集气;

(7)NaHCO3+HCl===NaCl+CO2↑+H2O

23.(5分)实验一:

锌和R金属活动性比铜强(1分)

实验二:

(见右图)

R(NO3)2+Zn=====Zn(NO3)2+R(2分)

24.

高温

(各2分,共8分)

(1)C+CO22CO

Δ

(2)Mg+H2SO4====MgSO4+H2↑

(3)Cu(OH)2CuO+H2O

(4)Na2CO3+Ca(OH)2====CaCO3↓+2NaOH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1分

25.(2分)

(1)倾倒烧杯中溶液时没有用玻璃棒作引流;

(2)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盛放滤液的烧杯内壁。

或:

漏斗中溶液高于滤纸边缘。

 

26.(各2分,共6分)

实验序号

探究目的

选用对比实验(填组序号)

1

不同的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E组

2

氧气的浓度(含量)对反应的影响

C组

3

干燥的CO2能否使石蕊变红

B组

27.(共11分)

(1)①铁架台(1分);②试管(1分);③酒精灯(1分);(带导管单孔胶塞)。

Δ

(2)乙(1分);CO2和O2(1分);集气瓶中的水全部排出或在水槽中集气瓶外有大量气泡气泡出现(1分)

(3)甲(0.5分),丙(0.5分),③3C+2Fe2O34Fe+3CO2↑(2分),294(2分)。

28.(共12分)

(1)化合(1分)

(2)①(见右图,1分)

②Ca(OH)2(1分);

Ca(OH)2+MgCl2===Ma(OH)2↓+CaCl2(2分)

③CaCl2+Na2CO3===2NaCl+CaCO3↓(1分);

Ca(OH)2+Na2CO3===2NaOH+CaCO3↓(1分)

④(3分)方法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精制II”过滤后的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钙溶液(1分),观察。

产生白色沉淀(1分)

碳酸钠已过量(1分)。

方法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精制II”过滤后的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1分),观察。

产生气泡(1分)

碳酸钠已过量(1分)。

⑤NH4HCO3+NaCl=NaHCO3↓+NH4Cl(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