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4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032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4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4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4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4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4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41.docx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4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4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41.docx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4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41

(总分:

98.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第一部分化学教育教学基础知识(总题数:

0,分数:

0.00)

二、选择题(总题数:

5,分数:

10.00)

1.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______

∙A.简约性原则

∙B.安全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绿色化原则

 A.

 B.

 C. √

 D.

解析:

2.______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A.智力

∙B.性格

∙C.能力

∙D.气质

 A.

 B. √

 C.

 D.

解析:

3.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检查知识

∙D.运用知识

 A. √

 B.

 C.

 D.

解析:

4.教育改革的核心是______

∙A.观念改革

∙B.教学方式的改革

∙C.课程改革

∙D.普及义务教育

 A.

 B.

 C. √

 D.

解析: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知性目标的水平划分______

∙A.了解水平

∙B.理解水平

∙C.应用水平

∙D.反应水平

 A.

 B.

 C.

 D. √

解析:

三、填空题(总题数:

3,分数:

6.00)

6.我国的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是从1、2、3等三个方面,来阐述科学素养的含义。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知识与技能)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过程与方法)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解析:

7.从理论上说,以实验为基础中的“实验”有四重含义,即1、2、3、4、和5。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方法论;实验事实;实验史实)

解析:

8.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三种评价方式,即1、2、3。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纸笔测验)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学习档案评价)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活动表现评价)

解析:

四、论述题(总题数:

2,分数:

4.00)

9.简述有机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要以碳原子结构的特点为中心,以官能团为主线组织教学;

(2)结合有机物的特点,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3)要重视模型在有机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4)要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5)要使概念明晰、知识系统化。

解析:

10.为了搞好素质教育,搞好化学教学,你认为必须树立哪些新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化学教学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3)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4)化学教学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5)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6)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增长发展潜能。

解析:

五、第二部分化学专业知识(总题数:

0,分数:

0.00)

六、选择题(总题数:

20,分数:

40.00)

11.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

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A. √

 B.

 C.

 D.

解析:

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说明W是Li;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说明X是碳元素;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因此Y是Al;短周期元素电子层数最多是3层,如果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所以可能是He、C和S,又因为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Z只能是S。

元素W、X的氯化物分别是LiCl和CCl4前者锂原子不能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A项不正确。

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

1的化合物可以是C2H2、C6H6或C8H8,B项正确。

单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C项正确。

C和S均属于非金属元素,二者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CS2,D项正确。

1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D.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A.

 B.

 C.

 D. √

解析: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中一些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A项,甲醇的结构简式是CH3OH,故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

B项,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OH-的数目。

C项,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态,不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无法计算。

D项,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O的化合价-1价转变为0价,转移电子0.2×2mol,即0.4NA。

13.2010年4月5日新华网报道:

登陆器“凤凰3号”携带有一张名为“火星幻想”的数字化光盘。

光盘由二氧化硅玻璃材质制成,直径约7.5厘米。

光盘被固定在登陆器顶部平台上,在火星表面可维持500年寿命。

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______

∙A.该光盘遇水腐蚀

∙B.该光盘遇火熔化

∙C.该光盘遇碱腐蚀

∙D.二氧化硅是导体

 A.

 B.

 C. √

 D.

解析:

14.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______

∙A.明矾溶液加热

∙B.CH3COONa溶液加热

∙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

 A.

 B. √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及电离平衡的影响。

盐类水解是吸热的,因此加热有利于水解反应向正方应方向移动,明矾中的Al3+水解,方程式为[*]+3H+,加热时酸性会增强,颜色变浅,A项不正确。

CH3COONa水解显碱性,水解反应式为[*],加热时碱性会增强,所以溶液颜色会变深,B项正确。

氨水显碱性,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加入少量NH4Cl固体,会增大[*]的浓度,抑制氨水的电离,从而降低碱性,颜色会变浅,C项不正确。

NaHCO3属于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同时存在电离和水解平衡,方程式分别为[*];由于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NaHCO3溶液显弱碱性,但加入少量NaCl固体时,对两个平衡不会产生影响,即颜色不发生变化,D项不正确。

15.为检验某卤代烃(R—X)中的X元素,有下列实验操作:

①加热煮沸;②加入AgNO3溶液;③取少量卤代烃;④加入稀硝酸酸化;⑤加入NaOH溶液;⑥冷却。

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

∙A.③①⑤⑥②④

∙B.③②①⑥④⑤

∙C.③⑤①⑥④②

∙D.③⑤①⑥②④

 A.

 B.

 C. √

 D.

解析:

卤代烃(R—X)中只有卤原子,并无卤离子,而Ag+只与X-产生AgX↓,故必须使卤代烃中的—X转化为X-,再根据AgX沉淀颜色与质量来确定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故第一步可通过水解或消去反应,但此时溶液中有碱存在,得到的沉淀往往是褐色的,发生的反应为[*](褐色,微溶于水)+H2O。

因此必须在水解或消去后往溶液中加入HNO3调节至酸性,再加入AgNO3。

16.某气体是由烯烃和炔烃混合而成,经测定其密度为相同状况下H2的13.5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炔

∙B.混合气体一定是由乙炔和乙烯组成

∙C.混合气体可能由乙炔和丙烯组成

∙D.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

 A. √

 B.

 C.

 D.

解析:

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3.5×2=27。

烯烃的相对分子质量至少是28(乙烯),则炔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小于27,只有乙炔(相对分子质量26)符合条件;烯烃则不一定是乙烯,也可以是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丙烯、丁烯等。

17.生活中处处是化学,我们可以用化学的视角去解决、解释生活中的某些问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生活污水中富含氮、磷的废水可排放到河流、湖泊中,有利于淡水养殖

∙B.使用二氧化硫漂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C.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对人体无害

∙D.一些工业用染料,如苏丹红等,对人体无毒害作用,也可用作食用色素

 A.

 B. √

 C.

 D.

解析:

含氮、磷的废水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容易使水体富营养化,A项错误;氯气消毒的自来水,因产生有机氯化物,容易造成二次污染,C项错误;工业染料大多有一定的毒性,绝不能用作食用色素,D项错误。

18.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

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是______

∙A.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A.

 B.

 C.

 D. √

解析:

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依次降低,故pH依次增大;而乙醇属于非电解质,pH最大。

19.欲使x溶液滴到y溶液中能产生如下图所示的氢氧化铝沉淀曲线,则下列能符合该条件的是______

∙A.x为NaOH,y为AlCl3

∙B.x为AlCl3,y为NaOH

∙C.x为NaAlO2,y为HCl

∙D.x为HCl,y为NaAlO2

 A.

 B. √

 C.

 D.

解析:

显然,选项A、D从x开始加进去,就产生沉淀是不符合题意的。

选项B、C从x加进去一定体积后才产生沉淀,再加进去一定体积,沉淀量达到最大,而后沉淀量不再随x的多少而改变,现在就要研究两段体积的大小关系。

对于选项B,把AlCl,加到NaOH溶液后发生下列反应:

[*]

从方程式可以看出加入AlCl3的物质的量应为原NaOH溶液物质的量的[*],继续滴加AlCl3,发生双水解反应:

[*]

再加入AlCl3的物质的量为NaAlO2的[*],即为原.NaOH溶液物质量的[*],与图像相符合。

对于选项C,把NaAlO2加到HCl溶液中,由于HCl过量,只生成AlCl3,而无沉淀。

[*]

加入NaAlO2的物质的量应为原HCl的物质的量的[*]。

继续滴加Na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反应方程式同上。

发现再加入的NaAlO2的物质的量为AlCl3的3倍,为原HCl的[*],与图像不符。

20.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装置①中,d为阳极、c为阴极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