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0297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财政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家财政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家财政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家财政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家财政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财政学案.docx

《国家财政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财政学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财政学案.docx

国家财政学案

国家财政学案

一、课标要求

理解财政的作用2、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

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4、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

其种类

了解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二、教材梳理.

财政就是国家的和,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财政的作用

财政收入可以分为、、和。

其中,,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和。

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稳步增长,又促进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财政支出可分为: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三、易错易混.

财政收支平衡就是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唯一。

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的。

四、典型题例.

单选题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XX年4

月24日起,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3%。

调整为1%0。

受证券交易印花税调降利好政策刺激,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双双出现9%以上的巨大涨幅,创下近七年来最大单日涨幅。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财政政策B.货币扩张政策c.收入政策D.货币紧缩政策

简析题

材料一:

XX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上涨压力加大。

面对通货膨胀苗头的不断加剧,国家通过减少经济建设支出,增加了对房地产企业的税负,降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等措施,稳定物价,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材料二:

最近几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家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

如连续六次下调人民币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并改为单边征收、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以及高达4万亿元投资的经济刺激方案等等,都体现国家努力刺激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发展的决心。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财政政策是如何控制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

五、课堂检测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下列可以直接表明财政这一作用的有

1国家投入资金用于公共卫生事业②国家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④国家提高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在经济增长滞缓时,国家采取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可以采取财政政策,给经济“降温”。

A.紧缩性扩张性B.扩张性紧缩性

c.紧缩性稳健性D.扩张性稳健性

当社会出现经济过热时,为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国家进

行宏观调控所运用的经济政策通常是

1增加税收②增加财政支出③减少银行贷款④降低利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

点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财政收入包括:

A、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B、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D、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债务收入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截至5月22日14时,中央财政累计拨款102.95亿元.政府的这一救灾拨款属于

A.财政收入B.财政支出c.财政结余D.财政决算

六、反思质疑

高一政治教学案十六《征税和纳税》

一、课标要求

了解税收的含义2、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

了解个人所得税4、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材梳理

税收是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1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2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

个人所得税

含义:

是指国家对征收的一种税。

计税方法:

按不同,分别实行税率和税率;

作用:

①;②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1在我国,税收、,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的。

2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昌盛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

3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自觉诚信。

公民要增强纳税人意识:

1当发生应税行为时,公民要自觉诚信。

2反对、、、等违反税法的行为。

3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

三、易错易混

不同性质国家的税收,其分配主体都是国家,税款都是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在我国,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纳税人,人人都应该具有“纳税人”意识。

纳税人意识,就是指公民要诚信纳税。

偷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我国个人所得税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四、典型题例

单选题

税收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1紧密相联,不可分割②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

3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4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简析题

材料一:

在今天,我们所缴纳的每100元税款中就有17.6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有14.7元用于能源、交通等基础设

施建设,有8.7元用于改善治安状况,有3.7元资助他人,还有用于国防科学技术研究等。

材料二:

作为纳税人,我们是光荣的建设者,同时我们

也时刻享受着纳税所带来的文明、安宁和幸福的生活环境。

材料三:

青岛市百余家企业带着10万余户的重托,在

北京人民大会堂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向全国纳税人郑重发出“爱我中华,强我民族,报效祖国”的倡议。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结合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

识。

五、课堂检测

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

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A.经济权力B.社会权力c.政治权力D.法律权力

国家征收个人所得税

A.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B.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

c.加重了人民负担,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有利于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XX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元/月提高到XX元/月。

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

①增加财政开支②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

③增加财政收入④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

有效手段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为了提高我国高收入群体自觉纳税的意识,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

首次明确提出个人年收入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

该文件的发布体现的税收特征是

A.无偿性B.强制性c.固定性D.自觉性

病危的张大爷把儿子叫到床前,嘱咐说:

“我一生从未

拖欠过国家一分钱税款,你替我

到税务所把这个月税款交了吧。

”这启示我们

1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每个公民必须自觉履行义务,诚信纳税

4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政府日常开支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③

六、反思质疑

高一政治教学案十五《国家财政》

三、易错易混BBBB

四、典型题例

A

简析题

答:

①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

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2经济发展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到供给能力的制

约,物价上涨,政府应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

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给经济降温。

材料一说明了这一点。

3在经济增长趋缓阶段,经济发展主要受到需求不足制

约,政府应该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材料二说明了这一点。

五、课堂训练1、D2、B3、D4A5、B

高一政治教学案十六《征税和纳税》

三、易错易混1、B2、B3、B4、B5、B6、B

四、典型题例

简析题

答:

、材料一说明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为实现国家职能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说明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也在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

1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在根本上一致的。

2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项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3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4因此,每个公民要增强自己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国家和人们的利益。

【解析】材料一考查的是税收的性质,材料二考查的是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材料三属于认识类题型,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解答。

课堂训练1、c2、A3、c4、B5、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