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部编版达州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A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0234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部编版达州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达州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达州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达州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达州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部编版达州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A卷.docx

《学年人教部编版达州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部编版达州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A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部编版达州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A卷.docx

学年人教部编版达州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A卷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达州)九年级上册:

期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语文课上,王老师将《藤野先生》里面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都沉浸在其中。

B.这伙犯罪分子非常嚣张,竟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向善良的群众。

C.六月的鄱阳湖畔,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散步,或跳舞,或垂钓,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

(“之所以”和“的原因”去掉其中之一。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依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将“依赖”改为“依靠”。

C.望着白云缭绕的香炉峰和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去掉“使”,并将“游览者”,移到“无不”之前。

D.在备考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删除“不足”与“不当”)

3.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而,我们信仰家,信仰我们的出处,又何以如此恒定?

②在我看来,“叶落归根”说的不仅是过冬的事情,更是回家的事情。

③有风,有流水,有兽的足踪,有鸟的羽翎……它们都会将叶子带到很远的地方使之永不回归。

④其实,叶落何以就一定归根呢?

⑤西山的木石不就被精卫衔去了东海么?

⑥地球载着我们每个人,从这个区域漂到那个区域,每一天都面对陌生,永远不会返回初始的道路。

A.②③④⑤①⑥

B.②④③⑥⑤①

C.②③④①⑥⑤

D.②④③⑤⑥①

4.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沉淀diàn百花绽放dìng挑衅tiāo挑拨离间tiǎo

B.舔食tiǎn舐犊情深tiǎn鞭炮pào如法炮制páo

C.痴心chī吹毛求疵cī星宿sù住了一宿xiǔ

D.骸骨hái骇人听闻hài新鲜xiān鲜为人知xiǎn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狗鼻子

[苏联]左琴科

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有件貉皮大衣给人偷走了。

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嚎了起来。

他真心疼这件皮大衣呀。

他说:

“诸位,我那件皮大衣可是好货啊。

太可惜了。

钱我舍得花,我非把这个贼抓到不可。

我要啐他一脸唾沫。

于是,叶列麦伊·巴勃金叫来警犬搜查。

来了一个戴鸭舌帽、打裹腿的便衣,领着一只狗。

狗还是个大个头,毛是褐色的;嘴脸尖尖的,一副尊容很不雅观。

便衣把那条狗推到门旁去闻脚印,自己“嘘”了一声就退到一边。

警犬嗅了嗅,朝人群扫了一眼(自然四周有许多围观的人),突然跑到住在五号的一个叫费奥克拉的女人跟前,一个劲儿地闻她的裙子下摆。

女人往人群里躲,狗一口咬住裙子。

女人往一旁跑,它也跟着。

一句话,它咬住女人的裙角就是不放。

女人扑通一声跪倒在便衣面前。

“完了。

”她说,“我犯案啦。

我不抵赖。

”她说,“有五桶酒曲,这不假。

还有酿酒用的全套家什。

这也是真的,都藏在浴室里。

把我送警察局好了。

人们自然惊得叫出了声。

“那件皮大衣呢?

”有人问。

她说:

“皮大衣我可不知道,听都没听说过。

别的都是实话。

抓走我好了,随你们罚吧。

这女人就给带走了。

便衣牵过那只大狗,又推它去闻脚印,说了声“嘘”又退到一旁。

狗转了转眼珠,鼻子嗅了嗅,忽地冲着房产管理员跑过去。

管理员吓得脸色煞白,摔了个仰面朝天。

他说:

“诸位好人呀,你们的觉悟高,把我捆了吧。

我收了大伙的水费,全让我给乱花了。

住户们当然一拥而上,把管理员捆绑起来。

这当儿警犬又转到七号房客的跟前,一口咬住他的裤腿。

这位公民一下子面如土色,瘫倒在人群前面。

他说:

“我有罪,我有罪。

是我涂改了劳动履历表,瞒了一年。

照理,我身强力壮,该去服兵役,保卫国家。

可我反倒躲在七号房里,用着电,享受各种公共福利。

你们把我逮起来吧!

人们发慌了,心想:

“这是条什么狗,这么吓人呀?

那个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一个劲儿眨巴着眼睛。

他朝四周看了看,掏出钱递给便衣。

“快把这条狗牵走吧,真见它的鬼。

丢了貉皮大衣,我认倒霉了。

丢就丢了吧……”

他正说着,狗已经过来了,站到商人面前不停地摇尾巴。

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慌了手脚,掉头就走,狗追着不放,跑到他跟前就闻他那双套鞋。

商人吓得脸色刷地就白了。

他说:

“老天有眼,我实说了吧,我自己就是个混帐小偷。

那件皮大衣,说实话也不是我的,是我哥哥的,我赖着没还。

我真该死,我真后悔啊!

这下子人群哄地四散而逃。

狗也顾不得闻了,就近咬住了两三个人,咬住就不放。

这几位也一一坦白了:

一个打牌把公款给输了。

一个抄起烫斗砸了自己的太太。

还有一个,说的那事简直叫人没法言传。

人一跑光,院子便空空如也,只剩下那条狗和便衣。

这时警犬忽然走到便衣跟前,大摇其尾巴。

便衣脸色陡地变了,一下子跪倒在狗跟前。

他说:

“老弟,要咬你就咬吧。

你的狗食费,我领的是三十卢布,可自己私吞了二十卢布……”

5.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构思巧妙。

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完整下面的表格。

人物

罪行

费奥克拉

偷了五桶酒曲和酿酒用的全部家什。

房产管理员

私自乱花住户上交的水费。

七号房客

①______

叶列麦伊·巴勃金

②______

……

……

便衣

私吞了狗食费二十卢布。

6.文中有很多描写围观群众的语句,意味颇深。

请梳理心理变化的过程,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7.联系全文,小说第三段中设置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的语言描写有何作用?

8.这篇小说的结尾还有另一个版本,最后增加了一句话,如下面所示。

与原文相比,你认为哪个结尾更好?

请说明理由。

结尾:

后来怎样,我就不得而知了。

是非之地,不可久留,我便赶紧溜之乎也。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

①任何学问都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学习语文,同样非下苦功夫不可。

②俗话说:

“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

”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因此语文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单靠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③鲁迅在学习时,就坚持做读书笔记,写日记,手熟笔巧,为我们留下了大约一千万字的宝贵财富,成为文学大师,一代风范。

④马克思精心研读文学名著,谙熟莎士比亚作品的词句、风格,并能背诵海涅、歌德的许多诗,讲话、写作便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⑤毛主席求学时,每读一本书总是开动脑筋,细推深究,圈点批注,因此他的文章带有真知灼见,而被同学们传诵。

⑥至今"推敲"之类的写作生活,更不胜枚举。

⑦显然,大凡善于运用语文工具的人,无不经过一番苦苦磨练,谁怕下苦功,谁就学不好语文。

⑧所谓下苦功,就是要乐于“自找苦吃”。

一要苦于练笔,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齐白石石作画,“不叫一日闲过”,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要苦于阅读。

博览群书,早读夜诵,即使因此“口舌生疮”,“手肘生茧”也不以为憾。

三要苦于思考,摄取生活素材,识别书中的真伪优劣,消化语文老师讲解的知识,都得苦思熟虑,如果懒于思考,那就正中了“学而不思则罔”的古训。

末了,还要苦于修改,抱着“新诗千改姑心安”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作文和练习。

基础差的,不要自暴自弃;基础好的,更应精益求精。

总之,要掌握语文知识就得苦学,也就是要苦练,苦读,苦思,苦改。

当然,“苦学”决非“蛮学”,必须讲究科学方法,探求语文的规律才行。

⑨要想让自己的语文学习园地里硕果满枝,那就让我们铭记毛主席的教诲吧: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习的,非下苦功不可。

9.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③-⑤段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是            。

11.作者认为如何下苦功才能掌握语文知识?

12.本文多次运用引用论证,俗语、古诗文、名人名言信手拈来。

你能补充两则名人名言、俗语或警句论证文章的观点吗?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话说风筝

①中国是风筝的故乡。

古书中称“风鸢”,南方叫“鹤子”,北方称“纸鸢”。

早期用木料制成的叫“木鸢”。

由于社会不断进步,风筝的材|质也发生了变化,陆续出现了帛鸢和纸鸢。

如今也有人选用质轻、不易破损和经久耐用的化纤来替代纸和绢。

②“风筝”一词始见于五代,大约唐、五代时风等已由最初的军事工具和宫廷娱乐工具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一种艺术性和观赏性很强的娱乐游戏,同时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

每年的腊月初八到清明前后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据说这一时期放风筝可以去晦气,祈平安。

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很强的民俗活动。

③风筝种类繁多,造型各异。

中国制作风筝技艺精湛,经验丰富,《南鹤北鸢考工志》将制作风筝的技艺概括为扎、糊、绘、放“四艺”。

其中扎、糊、绘是风筝制作的关键环节。

扎是用竹子扎制风筝的骨架。

一只风筝能否飞得高、放得远,关键看骨架的扎制。

要根据风筝的大小来选择竹子的粗细软硬,还要做到对称均衡。

从风筝的骨架结构可以把风筝分为硬翅、软翅、长串、筒式、平挑、拍子、微型风等等。

·按形象分为人物、鸟兽、水族、草虫、器皿风筝等。

糊是用纸、绢、绸、无纺布等糊在风筝的骨架上。

糊的技艺要求也很高,一定要平整,松紧适度,对称的部位要一致,这样才能保持风筝的平稳。

绘是在风筝上绘上各种吉祥如意的美丽图案,有的是绘好后再糊,也有的是先糊好后绘,制作技艺高超的多选择后者。

④中国各地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它们风格各异,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活泼精巧,有的色彩绚丽,有的清淡素雅。

⑤北京风筝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借鉴、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真正形成流派乃至高潮的兴起,还是从曹雪芹的《南鹤北莺考工志》开始的。

大约乾隆二十年(1755),曹雪芹所创图式的风筝出现在京城,自此迎来了北京风筝的鼎盛时期。

⑥天津风等以造型优美、人物生动、色彩艳丽、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其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骨架扎法和绘画上。

杰出代表为魏元泰;人称“风筝魏”。

⑦山东潍坊旧称潍县,是著名的民间美术之乡,不仅风等名扬四海,杨家埠也是木版年画的产地之一,“家家能染墨,户户会点青”。

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与风筝艺术相结合,更加突出了潍坊风筝的地方特色。

⑧江苏南通风等又称“鹤子”,其造型优美,工艺精巧,音响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主要有“板鹞”和“活鹞”两大类。

13.题目“话说风筝”指明了本文的什么?

14.读第①段,看看风筝在材质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15.北京风筝和山东潍坊风筝各有什么特点?

(1)北京风筝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东潍坊风筝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比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①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②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掇(duō):

拾取,采取。

②本:

根据。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佳木秀而繁阴(_____)

(2)遂书以名其亭焉(_______)

(3)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B.道其风俗之美       其西南诸峰

C.山间之朝暮也       修之来此

D.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 朝而往,暮而归

18.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文是游记散文,采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B.甲文介绍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听觉置换视觉。

一“回”一“转”,方见亭子。

C.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

甲文用㪚句描写,且巧用“而”“也”,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D.甲乙两文均写到了“四时之景”,但各自描绘的景物特征有比较大的差异。

19.结合乙段的具体内容,说说欧阳修取名“丰乐亭”的深刻用意。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四、句子默写

21.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3)同是送别,离情却不尽相同。

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王昌龄遭贬谪的关切、惋惜与同情;岑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达对朋友离去的惆怅和担忧;刘禹锡用“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互相劝慰、鼓励。

五、诗歌鉴赏

阅读《池鹤》,回答问题:

池鹤  (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

怅望青田云水遥。

22.这首诗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仙鹤之美的?

23.请对“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两句作简要赏析。

六、语言表达

24.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3分)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

在书里:

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连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                     ,                  ,                     ;

,                     ,                    。

七、综合性学习

25.某校开展以“关爱贫困儿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2)活动中,大家发现不少贫困学生还是留守儿童,为深入了解贫困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校团委决定组建一支志愿者队伍,利用节假日调查走访。

成绩一般小明同学想报名参加,但又担心影响学习,请你劝导他参加活动。

(3)经过调查走访部分贫困留守儿童,大家发现他们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

下面是一张调查统计表,请写出你的探究发现和相应对策。

贫困留守儿童情况调查统计表

缺乏感情寄托

缺少照顾关爱

作息混乱

娱乐活动贫乏

57.9%

51.8%

39.6%

33.2%

(4)下面是活动结束后小明同学在日记中写下的一段心理感受,但是有两处语病,请你根据语境找出并修改。

①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感慨颇多。

②晚上回家趴在桌子上伏案写下我的心得体会。

③这些贫困留守儿童,他们有的从来就没有过零花钱,连吃零食也是一件奢侈的事,而我们却经常在父母面前抱怨,我们真的不应该再向父母伸手要这要那了。

④从今天开始,我要认真听父母的话,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做一个让他们骄傲和放心的孩子。

第___句,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句,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26.诗人艾米莉•迪金森说,“去尽情享受生活吧,因为生活充满了太多惊喜”。

老舍先生从新加坡回国,到齐鲁大学任教,惊喜于济南的“温晴”,赞叹“真得算个宝地”;谢安寒雪日举办家庭诗会时,惊喜于侄女谢道韫诗意的比喻,“大笑乐”;海伦凯勒与莎莉文老师磨坊散步时,惊喜于“一下子理解了文字的奥秘”,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惊喜常常如一粒石子,打破生活的平淡,激起圈圈涟漪。

请沉入生活的湖底,调动你的积累,以“惊喜”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说真话,抒真情,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16行,并符合诗歌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二、现代文阅读

1、

2、

3、

三、对比阅读

1、

四、句子默写

1、

五、诗歌鉴赏

1、

六、语言表达

1、

七、综合性学习

1、

八、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