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模拟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字词书写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清新隽永、质朴无华。
朱自清的父亲那蹒()跚的背影深深扎根于每一代人的心中;黄土高原上那参天的白杨树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傲然挺立;昆明雨季中那鲜yú()的菌子让人禁不住唾津潜溢;山坡上那些跳着蹦着的小牛牍,不禁让人赞美生命 的永久。
这一切都是散文带给我们的感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字注音。
蹒(______)跚 鲜yú(______)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_____改为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中国姓氏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姓氏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后期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华夏先民开始摆脱原始群状态,进入氏族社会。
在氏族社会,姓和氏是分开的。
姓用于指称源于同一始祖、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人,而氏用于指称某个具体氏族中的人。
由于最初的氏族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因此正如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所说,“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中国最古老的姓大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姒、妫、姞、妘、婤、姶、嫪等。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姓氏快速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历史时期。
特别是西周以后,形成了一套严格的姓氏制度。
姓和氏仍然分开使用,姓的功能在于“明血缘”、“别婚姻”,配合实行“同姓不婚”制度。
氏的功能在于“标身份”、“别贵贱”。
秦王朝统一六国,姓氏不再作为标榜贵族身份的标志,一般平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姓氏。
姓与氏之间的区别逐步消失,合而为一。
到了汉代,中国姓氏制度基本趋于稳定和普及,每个家族有了自己固定的姓氏。
此后各个时代,中国姓氏在数量上增减损益,在称谓上承变相交。
如今,姓氏绝不仅仅是一种名号,其所反映的社会内容相当丰富,从姓氏入手,能让我们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观察更清晰、更深入。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中华姓氏文化的时候,有几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第一所有的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第二汉族主要是靠文化来认同,这一点无比重要,汉族的血缘实在复杂,我们大概找不到,任何一个比较常见的汉姓,姓它的都是汉族。
每一个姓里边都有兄弟民族的血缘,有些血缘非常遥远,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
同时在我们姓氏文化的认识里边,还存在一个误区,人们会认为姓是不会改变的,其实不然。
而姓之所以会改变,其原因也各异。
第一,因避祸或避仇改姓。
如司马迁的孩子后来不姓司马了,起码有两个孩子改了姓,因为爹犯事了嘛。
一个改成了冯,马字加两点就变成冯了。
还有一个改姓同了,司加一竖就是同了,现在姓同的很少,基本可以判断是司马迁的后代。
第二,因帝王赐姓而改姓。
比如刘邦建立汉朝,刘姓成了国姓,在刘邦造反的时候有一个功臣叫项伯,刘邦就赐项伯姓刘。
所以现在姓刘的人,不一定祖先都姓刘。
第三,兄弟民族改汉姓。
大家都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拓跋鲜卑族很多人改了姓,比如拓跋氏改成元氏等。
第四,汉族人改兄弟民族姓。
特别像元朝的时候,因为地位太低,汉人、南人就改了兄弟民族姓,主要是蒙古族和色目人的姓。
第五,还有部分兄弟民族的姓氏,不像我们汉族那么严格,它有时候会变化。
第六,因避讳而改姓。
在清朝雍正皇帝以前,中国姓邱的都没有耳朵旁,就是丘陵的丘,因为要避讳孔丘,就下令不能用丘,所以今天中国都是姓邱。
第七,因入赘、过继、收养改姓。
……
总之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也都包含其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
(链接材料1)
片段一:
秦汉时的籍姓,因避西楚霸王项籍的名讳而改姓席。
片段二:
七下西洋的郑和原来是姓马的,本名叫马三宝,还是回族,后来才被赐姓为郑。
这个当然很荣耀,一般的子孙也不会改回去的。
也就是说,同为郑姓的人,很可能有不同的血缘关系。
片段三:
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田完本名陈完,陈国王子,因陈国内乱而逃亡齐国改名田完,其八世孙田和夺取齐国政权,史称田氏代齐。
(材料链接2)
在班会课上,满族的金姓同学说:
“我祖上本是清朝皇室爱新觉罗家族,因为辛亥革命,当时爱新觉罗家族为了自身的安全,纷纷改姓,其中很多就改姓为金了。
”此时,李同学很轻视不屑地小声说: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应该是准则,姓是不能变。
我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后裔呢,比他高贵多了。
””
2.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华夏先民使用姓氏的时间可往前推到原始社会后期,姓氏文化在中国历史十分悠久。
B.夏商周三代姓和氏的功能是有区别的,但此时姓氏不再作为标榜贵族身份的标志。
C.同姓的人,他们也并不一定有相同的血缘关系。
D.中国姓氏制度在汉代才基本趋于稳定和普及,每个家族有了自己固定的姓氏。
3.下面原文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改为括号内的词语,哪一句改变了原意?
()
A.中国最古老的姓大都(多数)带有“女”字,如姬、姜、姒、妫、姞、妘、婤、姶、嫪等。
B.姓与氏之间的区别逐步(渐次)消失,合而为一。
C.所以现在姓刘的人,不一定(不见得)祖先都姓刘。
D.如司马迁的孩子后来不姓司马了,起码(估计)有两个孩子改了姓,因为爹犯事了嘛。
4.阅读(链接材料1),结合选文内容,补全下列图表中的信息。
5.依据选文内容,请说说我们现在重视和发扬姓氏文化有哪些益处。
6.阅读(链接材料2),你认为李同学的观点正确吗?
请你运用选文知识,对小李同学的观点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第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
”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
”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
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7.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8.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
(1)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常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多感官互通)
(2)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物我交融)
9.作者由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什么?
请谈谈你的认识。
10.选文末尾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1.本文作者是背诵是的文学家_________,他和韩愈、柳宗元还有其他五位文学家并称为“__________”。
12.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__
(2)释担而立_____________
(3)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
(4)康肃笑而遣之___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无他,但手熟尔。
1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中“睨”换成“看”“望”等词可以吗?
为什么?
15.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四、句子默写
1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2)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3)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__,___。
(4)____,_____!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请把李商隐的《无题》诗默写完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7.首句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18.下列对本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和第二句中的“龙标”都是指作者被贬官的地名。
B.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C.首句写景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
D.诗歌想象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六、名著阅读
19.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它的回目往往对仗工整,并能概括本回故事内容。
请补全下列回目。
(1)周学道校士拔真才,_________
(2)____________,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3)假李逵剪径劫单人,____________
A.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B.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C.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D.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E.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F.梁山泊戴宗传假音
七、综合性学习
20.填空。
(1)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________(指___________)的人,一个______________(指______________)的人,一个______________(指______________)的人,一个______________(指______________)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按原文填空,并指出所填内容是指哪个方面。
)
(2)本文简单记叙了__________的感人事迹,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高度评价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21.语言综合运用。
某校七年级1班将要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甲)孟子云: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爱国是人的本能。
(乙)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发展和凝聚的强大动力。
(1)以上语段(甲)处句子有一个标点错误,(乙)句有一处语病,请你修改。
(2)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书写一则爱国名言。
八、作文
22.按要求作文。
关于家乡,你应该有许多内容要写……请以“家乡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风光、风俗、小吃、变化以及生活。
”②适当地运用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表达方法。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字数不低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字词书写
1、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文言文阅读
1、
四、句子默写
1、
五、诗歌鉴赏
1、
六、名著阅读
1、
七、综合性学习
1、
2、
八、作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