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7677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

1、什么是城市?

城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3)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4)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

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

另外,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属于历史范畴。

2、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城市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其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城市化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研究、城市分类研究

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演化、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3、城市地理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举例说明)

遥感技术、GIS技术的逐步推广和二者应用的相互结合,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尤其应用于城市布局、城市形态及其演变、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研究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研究。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1、两次社会分工分别出现了什么?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市集的出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继续提高,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分离开了。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各自都有若干产品剩余,因此,就为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间开始进行商品交换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交换从偶然性逐渐变为经常性了。

交换一具有经常性,就必然出现固定交换的场所。

这些场所逐步演变为市集。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城市的出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原为农人和牧人的副业——织布业、金属加工业、陶器制造业等手工业,逐步完善起来,成为许多人的独立职业。

手工业又与农业分离开来,形成第二次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交换范围。

交换的扩大引起了商品生产的萌芽和发展,交换日益繁荣和扩大,逐渐形成了许多手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地。

市集逐步成为城市。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1、城市化的定义/各个学科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

普遍的认为: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人类学:

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由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生活方式。

经济学:

城市化是指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

地理学∶地理学除了认识到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与经济的转换与集中外,特别强调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包括区域范围内城市数量的增加和每一个城市地域的扩大两个方面。

2、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

(1)城市化究竟表示一种结果?

还是一种过程?

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就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城市化的研究来看,大都认为城市化概念应该是一种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包含某种结果,城市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但如果没有一定结果的话,城市化无从继续发展,对此进行研究也是不可能的。

(2)城市内部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化,算不算城市化?

①英国学者施梅莱斯(A.E.Smailes)和瑞典学者亚历山德逊(G.Alexanderson)等认为,城市化概念只能包括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过程,不能包括城市内部的地域级差转化。

持这种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城市性地域(或城市性状态)与农村性地域(或农村性状态)之间存在一条明确的界限。

城市化,指的是超越这条界限的转换过程,至于界限内部的转化过程不属于城市化。

这种理论即为农村城市二元论。

②如美国的哈里斯(C.D.Harris)等认为,城市内部的地域级差变化完全是城市化中的一种现象,它从属于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总过程。

他们认为,城市性地域与农村性地域,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衔接的、渐变的、连续的。

即使进入城市性状态,“质”与“量”上的转化也仍在进行。

这种理论即为农村城市连续论。

③我国学者倾向于赞同第二种观点。

这是因为,我国很多城市是从前工业化社会演变而来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至今大多数城市的基础设施还不足,特别是在旧市区、小城镇,缺乏铺装道路、下水道、煤气等等,城市现代化程度很低。

因此,加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现代化,也属于城市化这一总进程。

(3)城市化究竟始于何时?

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自工业革命始,因为在此以后城市才大规模扩展,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力量。

另一种观点认为,城市是滋生于地表的一种渐变的人文地理现象,现代城市是古代城市的继承和变革,因此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因此,目前赞同第二种观点的学者有增多趋势。

3、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本质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本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化与城市化

a.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了人口。

由于农业生产中的机器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使被替换下来的农业工人为寻求就业而流向城市。

b.工业本身向城市集中

c.工业部门吸收了大量劳动力

(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a.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

现代条件下,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容量在加大,市场交换的频率在加快。

企业对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也就不断提出新要求。

例如,生产运作,要求有金融、通讯、运输、研究机构的协助,产品流通,要求有批发、零售、仓库、广告等行业的配合。

b.生活性服务业与城市化

城市居民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消费性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求有物质消费,也要求有文化消费、精神消费。

这些要求,刺激城市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服务性行业,如零售饮食、社会保险、文化娱乐、体育卫生、文化教育、房地产等。

(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

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

对低收入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绝对差异不大,但是所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

对中等收入国家来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000到5000美元左右),由于处于经济起飞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最高;

对发达国家来说,当前已进入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阶段,因此用城市人口比例表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不存在着显著相关;

4、城市化的类型

(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

A向心型城市化:

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这就是向心型城市化,也称集中型城市化。

向城市中心集聚部门包括∶

a是决策部门(如政府机关、公司总部、银行等),

b需要与服务对象进行直接交流的部门(如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等),

c需要以稠密的人流作为经营对象的部门(如商店、酒楼等)。

这些部门的职能特点,要求它们向城市中心运动,密集布置。

向心型城市化促使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密度升高,向立体发展,形成中心商业事务区。

B离心型城市化∶

与上述部门相反,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这被称之为离心型城市化,也称扩散型城市化。

这些具有离心倾向的部门包括:

①需要宽敞用地,如大型企业,自来水厂等;

②需要防止灾害和污染,如煤气厂,垃圾处理厂等:

③需要安静环境,如精神病院、传染病院等;

④具有特殊使命,需要离开市区,如兵营、监狱、火葬场等。

离心型城市化导致城市外围农村地域变质、城市平面扩大。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A外延型城市化∶

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这种扩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市化。

最为常见的一种城市化类型,在大中小各级城市的边缘地带都可以看到这种外延现象,在进行外延型城市化的边缘地带被称之为城乡结合部。

B飞地型城市化∶

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特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则称为飞地型城市化。

飞地型城市化一般要在大城市的环境下才会出现。

因为大城市的人口、用地规模业已十分庞大,各类城市问题较多,如果继续采取外延型的发展方式,将使各种矛盾更为尖锐。

在此情况下,通常采取跳出中心城市现有边界,到条件适宜的地理位置上去发展。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经济过分集中于沿海地区和发展内地经济的目的,将首都搬迁到内地,或在内地开辟增长中心,从广义上讲,这也是飞地型城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A景观型城市化:

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

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所以也称直接城市化。

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某些地区,农业人口的职业已基本转化,他们有着宽敞的住宅和现代化的家庭设施,尽管他们没有搬到城镇中去,但是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居民相比,显然也更“城市化”。

B职能型城市化:

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

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所以也称间接城市化。

在发达国家的城市中正在进行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地带内,留有大片的自然景观,人口和建筑密度都比较低,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却比城里人高

间接城市化的出现,对城市地域的划分和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有重要影响。

目前,国外普遍采用城市功能区(即城市核心连同周围功能上有联系的区域)来替代城市行政区作为城市的地域范围,并以城市功能区的人口作为城市总人口。

(4)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

A积极型城市化:

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

B消极型城市化:

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

消极型城市化的产生是由于农村经济的破产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缓慢所造成的。

由于农民在乡村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条件(原因是多样的,如人口激增、灾害、土地制度、战争等),只好向城市迁居。

尽管实际上城里生活条件丝毫不优于乡村,但给人们以某种希望。

随着农村人口源源不断涌入城市,贫民窟、失业、犯罪、饥饿、传染病等各种城市病症开始蔓延。

显然,要消除消极城市化现象,除了发展经济之外,还要实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变革。

(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A自上而下型城市化

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地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

B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5、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

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主要指标法主要有两个:

人口比例指标、土地利用状况。

人口比例指标:

优点: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

因为人口比例指标比土地利用指标在表达城市成长状态方面更典型深刻,更便于统计。

局限性:

首先,城市定义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城市人口数量的统计,进而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和比较。

其次,城市人口的定义不同也将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

第三,以城市人口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只是测度了城市化的数量,不能反应城市化的质量。

如非城市型景观向城市型景观的转化过程,更不能反映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因而,在国际上它无法辨别真假城市化。

以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可能水平相同,但现代化设施和生活质量相距甚远。

在我国,如仅用城市人口比重衡量省际城市化的差异,会出现西北某些省区的城市化水平高于江苏、浙江、广东等省。

显然,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第四,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比重表示,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规模。

例如,我国虽然是一个城市化水平很低的国家,但城市总人口数却位于世界前列,城市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要增加数百万城市人口。

6、城市人口演化过程

西方学者在城市化的研究中,把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看作为一个连续演变的过程

彼得·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归纳为六个阶段)

(1)流失中的集中: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大城市体系的发展。

中、小城市体系吸引人口的能力较弱。

中心市吸引部分周围郊区和农村地区迁出的人口外,还有人口流失迁往大城市。

(2)绝对集中:

工业化遍及大多数城市,吸引了大批劳动力,乡村人口继续大量减少,城市化水平增加迅速,各都市区的人口规模都在绝对增加,人口主要向中心市集中。

(3)相对集中:

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都市区人口增长迅速,但中心市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仍是向心集聚的过程。

(4)相对分散:

城市化增长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即都市区人口在继续膨胀的过程中,中心市人口尽管仍有增长,但郊区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中心市,中心市在整个都市区人口中的比重开始下降。

(5)绝对分散:

都市区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发生逆转,即在都市区人口继续增长的过程中,中心市的离心分散力量超过了向心集聚力量,人口从中心向郊区迁移,绝对量下降,郊区人口低速增长。

(6)流失中的分散:

大都市区的中心市人口大量外迁,除部分被周围郊区吸收,另一部分则向非都市区扩散。

大都市区人口总量下降,标志着城市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此时,霍尔认为城市地区将有一个明显的衰落,而且这种衰落将持续一定时期,小的都市区和非都市区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大都市区人口的增长。

在霍尔的模型中

前三个阶段,中心市人口高速增长,城市发展以向心集聚为主;

第四阶段中心市人口增长速度低于郊区,是离心扩散的初始阶段,出现了郊区化的前兆;

第五阶段中心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向郊区迁移,为典型的郊区化阶段;

而第六阶段则与逆城市化阶段相联系。

该模型充分展示了流量经济五大要素流集聚与扩散的阶段性。

7、再城市化的概念(中产阶级化)

为了提升中心区的竞争力,增强其吸引力,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优惠政策,刺激了市中心地段的再度繁荣,环境也得以改善,加上中心区中多元化的社会文化气氛,致使富裕的阶层重新考虑搬回市中心居住。

于是出现了一些富裕的中产阶级购买中心区中贫民的住宅并对其进行改造,而城市贫民前往郊区居住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化,又被称为绅士化(gentrification)。

8、逆城市化的概念

逆城市化并不是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周围的郊区和农村地区的迁移,而是指人口从大城市区域向较小的城市和城镇的移动。

“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1、哪些是基本经济活动,哪些是非基本的活动:

基本经济活动:

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导致城市展的主要动力。

离心型的基本活动:

城市生产的工业产品或城市发行的书刊报纸运到城市以外销售;

向心型的基本活动:

例如,外地人到这个城市来旅游、购物、求学或接受医疗等。

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它被称为非基本活动部分。

非基本的活动:

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

2、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

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

例:

一个城市的钢铁工业,其产品的80%供给外地,20%在本城市消费,则钢铁工业部门在本市的B/N比是l:

0.25,就是100:

25。

如果城市各经济部门把从业职工划分成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即可得到整个城市的B/N。

现代城市的每一个经济部门都可能既为外地服务又同时为本地服务,不过二者的构成状况,即B/N可能很不相同。

3、划分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的方法

(1)区位商法(或宏观法)

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

 ei为城市中i部门职工人数;et为城市中总职工数;

Ei为全国i部门职工数;Et为全国总职工数。

Li为区位商。

Li大于1的部门是具有基本活动部分的部门。

 

ei为城市中i部门职工人数。

et为城市中总职工人数。

Ei为全国i部门职工数,Et为全国总职工数。

Bi为剩余职工指数。

Bi小于0,则此部门只为本地服务;Bi大于0,则

Bi为i部门从事基本活动的职工数。

B为城市中从事基本活动的总职工数。

优点:

简化了区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部分的复杂过程。

缺点:

假设的前提有问题。

区位商法的假设只有在国家没有外贸出口和全国各城市都有相同的生产率和消费结构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对于重要的出口部门,用全国比重去衡量城市满足本地需要的部分,显然标准就偏高了。

城市之间在同一部门生产率的实际差别和消费习惯的不同也会影响计算的准确性。

(2)正常城市法

方法①确定城市、划分部门:

阿历克山德森收集了美国864个10000人以上城市的职工资料,按36个部门计算了每个城市的职工构成百分比。

②排序、画累计分布图:

分别把每个部门的864个城市按职工比重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并据此画成各部门职工百分比的累积分布图。

③确定基本活动的界限:

经过大量的对比,最后确定选取各部门序列中第5个百分位(即第43位城市)城市的职工比重作为该部门满足本地需要的正常比重,并称之为K值。

超出K值的部分为基本活动部分。

④汇总:

36个部门的K值加起来一共是37.7%(表6—1)。

意味着美国城市当时为本市服务的“正常的”职工比重应该在37.7%左右,即B/N约1:

0.6。

优点:

“正常城市”的思想有一定的作用

缺点:

①K值选取的随意性。

选用第5个百分位,这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很大程度上是经验性的决定。

接近于作者想象中的具有37.7%非基本部分的所谓“标准结构”的城市,都是人口为1—5万的小城市。

②不同规模的城市同等对待

(3)最小需要量法

方法的主要内容:

城市经济的存在对各部门的需要有一个最小劳动力比例,这个比例近似于城市本身的服务需求,一个城市超过这个最小需要比例的部分近似于城市的基本部分;

①把城市分成规模组,分别找出每一规模组城市中各部门的最小职工比重,这个比重值作为这一规模组所有城市对该部门的最小需要量。

②一城市某部门实际职工比重与最小需要量之间的差,即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

③把城市各部门的基本部分加起来,得到整个城市的基本部分。

优点:

按城市规模组来确定城市经济的基本部分,又向前跨出了一步

缺点:

①假如被选择出来作为衡量某一规模组最小需要量的那个城市,经济结构恰恰很特殊,不能代表一般状况,那就会影响一大片城市的计算的准确性。

②假如按照厄尔曼等的方法认为具有最小需要量比例的城市能满足自身需要,其余城市都有输出,那么就会得出一个矛盾的结论:

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输出,却没有一个城市需要输入。

4、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总就业(E)等于基本部分就业(BE)和非基本就业(NBE)之和

城市人口(P)与城市就业职工(E)和基本职工(BE)之间也有一种乘数关系,乘数大小也和B/N比有关:

公式P=αE(α>1,也称带眷系数)

如果我们知道城市非基本职工(NBE)与它所服务的总人口(户)之间的系数,则NBE=βP(β<1)

公式E=(1-αβ)-1BE

P=α(1-αβ)-1BE

NBE=αβ(1-αβ)-1BE

服务职工即非基本部分职工被细分成为消费者服务的职工和为基本生产服务的职工两个部分。

并且假设城市已知的人口职工比α、消费者和服务职工β1、基本生产者和服务职工比β2是不变的。

只要把基本职工数量输入后,就可确定最终造成的服务职工和城市人口的增长量。

利用这个结果,人们可以进而预测由于基本人口的增加,所需增加的新住宅单元数、中小学的班次、电话门数、公共交通和上下水道设施等等。

5、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的联系与区别

城市职能:

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联系:

①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②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区别:

城市性质并不等同于城市职能。

①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里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

②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职能强度和影响的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关注的是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

③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而城市性质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揉进了人的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

1、首位城市、首位度的概念

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定义为首位城市(primatecity)。

首位度:

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首位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体系中的城市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

2、罗特卡模式的一般化模式

Pi=P1·Ri-q…Pi是第i位城市的人口;P1是规模最大的城市人口;Ri是第i位城市的位序;q是常数。

捷夫模式是q=1时的特例。

对上式作对数变换:

lgPi=lgP1-qlgRi

Pi=P1·Ri-q…=P1/Riq

✧当q大于1,说明规模分布比较集中,越大越集中,

✧当q小于1,Pi较大,规模分布比较分散。

越小越分散。

✧当q等于1,捷夫模式。

✧当q趋向零,表明所有城市规模相等

✧当q趋向无穷大,表明只有一个城市分布

3、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应该放在什么规模的城市?

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观点概括有这样几种:

①小城市重点论;②城乡一体化论或城乡融合论;③大城市重点论;④中等城市重点论;⑤大、中、小合理结构论。

结论1、关于大、中、小城市发展重点的讨论,很多是在定义概念、分析方法、约束条件不同的情况下进行的。

如果单就“要不要发展大城市”,“要不要发展小城镇”来说,各家所言都有合理的成分。

2、对于任何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国家,特别是象中国这样的大国,永远是由大量不同规模的市镇组成的。

处在城市体系不同层次的大、中、小城市都有各自特定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过30年缓慢的城市化过程后,中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一样,进入了全面迅速增长的阶段,各个规模等级的城市都要有大的发展,它们的发展不应该是互相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和互相联系的。

3、小城市的发展就包含了成为中等城市的因素,中等城市的发展也包含了成为大城市的因素,大城市的发展也会带动中小城市。

如果用小城镇的发展来排斥大城市的发展,或把大城市的发展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用它来排斥小城镇的发展,那么他们的道理都不足以说服人。

4、我国的城市发展方针尽管改来改去,都是在城市规模的框框里转圈子,不是发展这个规模等级的城市,就是控制那个规模等级的城市。

用单纯的规模政策作为国家城市发展的总方针或基本方针,来指导这么大一个国家的城市发展难免带有片面性。

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1、空间相互作用的概念

地表上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

2、空间扩散有三种基本类型:

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重新区位扩散的概念。

(1)传染扩散

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作空间渐进的、连续的扩散过程,我们称之为传染扩散(ContagionsDiffusion)

采取传染扩散的例子很多,如城市对周围农村的影响即为一例。

又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征,向外扩散过程中波状现象特别明显,形成城市地域的圈层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