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7752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docx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docx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2、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又称旧石器会制

造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靠采集、渔猎为生)。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

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人类已经定居靠农业为生出现制陶业)。

2、河姆渡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距今大约7000年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

农耕的代表。

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ahref="//.zhuna/pu/"target="_blank">乐谱鞴ぞ撸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的。

3、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距今大约_6000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_粟__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

农耕的代表。

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彩陶)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他们居

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农业和医药学的创

始人)。

2.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

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是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

炎黄战蚩尤

阪泉之战走向联合。

形成华夏族的主体。

3.黄帝和炎帝被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尧舜禹时期(距今约4000多年前)部落联盟首领实行民主推举产生称为禅让制。

大禹

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奴隶制)都阳城(登封)。

我国

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禹死后传位给儿子启从此禅让制(公天下)被家天下的王位

世袭制所代替。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打败桀建立商朝定都亳。

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朝又称殷今

河南安阳)。

3、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都镐京。

史称西

周。

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

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和战国(公

元前475-公元前221)两个时期)

2

5、夏、商、西周更替表格比较记忆

朝代建立者建立时间末代暴君灭亡时间都城

夏禹公元前2070年桀公元前1600年阳城

商汤公元前1600年纣公元前1046年亳--殷

西周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周幽王公元前771年镐京

6、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

由公天下

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7、夏商周朝代灭亡教训: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

民所抛弃。

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1、西周的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①目的:

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②内容:

授民授疆土受封者的义务:

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保卫周王。

分封制的主体:

同姓亲族。

还有前朝贵族、功臣、姻亲等。

③分封制的作用及影响:

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

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春秋战国时期(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衰亡。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

1、春秋五霸: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

阖闾越王勾践)。

(1)齐桓公称霸原因:

东方大国;管仲改革;尊王攘夷

标志: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2)晋楚争霸:

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成语);楚庄王问鼎中原邲之战。

(3)吴越争霸:

勾践卧薪尝胆

2、战国七雄: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齐、楚、

秦、燕、赵、魏、韩

合纵:

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

(合纵家:

公孙衍)

连横:

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连横家:

张仪;成语:

朝秦暮楚。

3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春秋时期铁器牛耕(战国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

产成为可能。

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引发了社会变革(从千

耦其耘到个体农耕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内容:

集权: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

富国:

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

强兵:

奖励军功

意义:

秦国富强起来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启发:

改革是强国之路。

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等。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1、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我国最

早文字)。

★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大篆)秦朝

建立后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

后来又出现、推行新的字体---隶书(小篆和隶书多书写在

竹木简和丝帛上)

2、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

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1、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

儒家学说创始人。

弟子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思想家:

仁、礼。

提倡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教育家: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

2、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晚期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辩证法思想:

任何事

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3、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当时的思想家主要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子。

春秋时期

兵家的创始人

孙武写了一部

军事著作《孙

子兵法》。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1、都江堰:

战国秦国李冰父子岷江流域(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构成:

分水鱼嘴

飞沙堰宝瓶口。

作用:

既可以防止洪水又可以引水灌溉维护了生态平衡体现了人与

自然的和谐;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灌溉农田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

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编钟: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战国编钟。

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

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观点

儒家孟轲(孟子)《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墨家墨翟(墨子)《墨子》兼爱非攻

法家韩非(韩非子)《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

道家庄周(庄子)《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4

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1、秦的统一:

背景(原因):

⑴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⑵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

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⑶秦采用了有效的军事策略连横破了六国的合纵。

元前260

年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攻势。

(纸上谈兵)

统一:

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

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都咸阳。

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

央集权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秦的灭亡:

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

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成语:

破釜沉舟)。

刘邦攻取咸阳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202年楚汉之争(项羽与刘邦;成语:

四面楚歌)。

3、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都长安。

西汉开始。

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1、秦始皇加强统治巩固统一的措施:

⑴政治上采用皇帝称号;中央:

设太尉(军事)、丞相(行政)、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地方:

废分封制推郡县制。

影响:

被以后的封建王朝沿用

⑵经济文化上统一车辆形制;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

准文字后推行隶书。

作用:

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

⑶思想上焚书坑儒。

压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⑷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全长一万余里。

目的;防

匈奴;

影响:

这一政治体制为以后历代王朝加以沿袭和发展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大一统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⑴政治上颁布推恩令(主父偃)进一步削弱封国势力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加强

监察制度中央司隶校尉地方十三州部刺史。

⑵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意思是排斥和抑制其它学说把儒家确

立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措施:

改革选拔官员的方法在长安举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从此儒家

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⑶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彻底解决了匈奴威胁西汉政权的问题

2、影响:

出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西汉

进入鼎盛时期。

5

_1(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重要君主,都采用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

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对封建社会历史产生了推动作用。

秦皇汉武成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西域:

玉门关和阳

关以西包括今新疆和中亚以至更远地区)。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意义:

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通了丝绸之路。

2、公元前60年(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3、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

欧洲。

因此有了丝绸之路的美称。

中国的丝织品、冶铁、凿井、造纸、茶叶、瓷器西传佛教、

皮毛、瓜果等东来。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1、造纸术:

西汉前期发明纸。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

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

当普遍。

2、医学:

东汉医圣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东汉神医华佗:

针灸和外科手术。

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3、数学:

东汉成书的《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

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

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第18课昌盛的文化

1、宗教:

佛教:

起源于古印度(公元前6世纪)。

西汉末年传入中原地区。

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道教:

东汉后期产生于中国本土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

宣扬通过修身养性

和炼丹服药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

2、史学:

西汉司马迁撰写《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约

3000年的历史。

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

3、雕塑:

秦汉时期代表作是气势恢弘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生动展现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1987

年秦始皇兵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200年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208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

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