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773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案.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案.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案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知|识|目|标|我|明|确

①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史实;知道元朝的建立及陆秀夫、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简述忽必烈“治国安民”的方略。

②认识元朝统一,促进民族交融,使得经济继续发展,理解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上图是成吉思汗像,你知道他是如何统一蒙古草原的吗?

统一蒙古草原后,他采取了哪些促进蒙古族发展的措施?

1.生活状况: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

2.统一:

1206年,________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________。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1.灭西夏:

1227年,蒙古灭亡西夏。

2.灭金:

________年,蒙古灭金。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上图中的人物是谁?

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

1.忽必烈即位:

1260年,忽必烈继承了汗位。

2.忽必烈建制

(1)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2)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3.元朝建立:

________年,________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________。

4.南宋灭亡

(1)________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2)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____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5.元统一全国的影响: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________局面,为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预习反馈

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

(1)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政权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

(  )

(2)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辽朝。

1234年,蒙古灭辽。

(  )

(3)1271年,成吉思汗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  )

(4)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  )

(5)南宋灭亡之后,陆秀夫、文天祥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  )

快学快记

·图示助记·

·歌谣巧记·

成吉思汗铁木真,一二○六为大汗。

从此蒙古国一统,一代天骄后人敬。

忽必烈战功高,一二七一建元朝。

次年定都在大都,一二七六灭南宋。

探究点 如何认识元朝统一全国和文天祥抗元?

文天祥抗元被俘后拒绝投降,一次,宋朝降元叛将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劝坚持抗元的将领张世杰投降。

对话如下:

张弘范:

文天祥,如今本帅率军南下消灭南宋残余势力。

如果能和平招降当然最好,但你那好友张世杰拒不投降,本帅只希望你劝他投降。

文天祥:

你认为可能吗?

一个当初和我一起起兵勤王的将领可能会投降吗?

你们以为我大宋无人了吗?

没了我文天祥,还有千千万万个张世杰。

张弘范:

文天祥啊!

你是知道我元军的实力的,你认为他那点残兵能抵得住我的大军吗?

本帅只不过不愿双方再流血,染红这零丁洋。

你如果能写封信劝降张世杰,你就是功臣,圣上肯定会重重嘉奖你的。

文天祥:

我保护不了自己的父母,难道还教别人背叛父母吗?

张弘范:

本帅已对你够客气了,刚抓你时叫你给本帅下跪,你不从,本帅敬你是一条汉子,没有为难你,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文天祥:

好,我写,我写,我写。

随后文天祥写下千古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如何理解元朝统一全国是进步的,文天祥抗元也是值得肯定的?

 

·名师点睛·

(1)铁木真能够统一蒙古各部的原因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②长期战乱,人们渴望统一。

③蒙古部族的迅速崛起及其战斗力的强大。

④其他民族政权忙于相互作战,长期作战削弱了彼此的力量。

⑤铁木真个人的才能。

(2)元朝的统一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少数民族政权统一全国,加强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从此中华民族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长时期的民族分裂,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

课堂小结

课外链接

忽必烈与涮羊肉的故事

七百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经过多次战斗,人困马乏,饥肠辘辘。

忽必烈猛地想起家乡的菜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杀羊烧火。

这时,探子突然飞奔进帐禀告敌军大队人马追赶而来,离此仅有十里路。

清炖羊肉是来不及了,怎么办呢?

厨师急中生智,飞快地切了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了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撒上细盐、葱花和姜末,双手捧给刚来到灶旁的大帅。

忽必烈抓起肉片送进口中,接连几碗之后,他挥手掷碗,翻身上马,英勇地率军迎敌,结果旗开得胜,生擒敌将。

从此,涮羊肉成了宫廷佳肴。

 

一、选择题

1.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拥立铁木真为大汗,成立蒙古汗国是在(  )

A.1206年

B.1271年

C.1272年

D.1276年

2.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一代天骄”指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成吉思汗

3.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亡南宋

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4.下列政权中由成吉思汗率军灭亡的是(  )

A.辽B.西夏

C.北宋D.南宋

5.南宋和蒙古政权直接对峙局面形成是在(  )

A.契丹灭亡后

B.北宋灭亡后

C.西夏灭亡后

D.金朝灭亡后

6.1206年,我国土地上并立的政权主要有(  )

A.北宋、辽、西夏、金

B.南宋、辽、西夏、金

C.南宋、西夏、金、元

D.南宋、西夏、金、蒙古

7.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哪一方略(  )

A.“重农抑商”

B.“军政合一”

C.“治国安民”

D.“统一全国”

8.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巧妙结合。

下面是哪座城市的平面图(  )

A.秦咸阳B.唐长安

C.宋开封D.元大都

9.1276年,因元军攻占都城而灭亡的政权是(  )

A.南宋B.辽

C.金D.西夏

10.若想欣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诗的全文,需查阅下列哪位人物的诗作(  )

A.岳飞B.文天祥

C.戚继光D.陆秀夫

11.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

辽、西夏、金和元。

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

A.契丹族B.女真族

C.蒙古族D.党项族

1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①蒙古政权建立 ②南宋灭亡 ③定国号为元

④元朝统一全国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

二、非选择题

13.看剧情,回答问题。

某部电视剧全面介绍了蒙古族英雄的一生:

12世纪中叶,中国北方在金朝统治之下。

大漠南北草原各部还各自独立,互不统属。

金朝对其实行“分而治之”和屠杀掠夺的“减丁”政策,蒙古族首领曾被金朝统治者残酷地钉死在木驴上。

正是这种几代冤仇导致了草原内外的长期征战,孕育了以征战为主要生活内容的一代天骄!

(1)结合以上描述分析,剧情中的英雄人物是谁?

 

(2)该剧情反映了当时的什么问题?

 

(3)这位蒙古族英雄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

“我朝旧的传统制度与汉法不同,你现在久居汉地,建都立城,各种制度全部采用汉法,是出自什么动机呢?

材料二 世祖即位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

1263年又下令:

“戒蒙古军不得以民田为牧地。

”1270年又下令:

“申严畜牧损坏禾稼桑果之禁。

(1)元朝初年,为什么会有汉法与旧俗之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统治者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3)元朝统治者大力推行汉法有何意义?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

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1)材料一记述了忽必烈的哪两大功绩?

他即位后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2)材料二的这句名言是谁说的?

请写出他的主要事迹。

 

(3)元朝的统一有什么重大意义?

 

 

详解详析

【自主学习】

一 2.铁木真 成吉思汗

二 2.1234

三 3.1271 忽必烈 大都

4.1276 文天祥

5.分裂割据 统一多民族国家

【预习反馈】

(1)× 

(2)× (3)× (4)√ (5)√

【要点探究】

探究点 元朝统一全国是我国各民族统一及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历史的进步。

文天祥的抗元斗争也具有正义性。

文天祥抗元从反对民族掠夺的角度出发,体现了汉族人民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的崇高气节,应该给予肯定。

元朝统一全国和文天祥抗元在我国历史整体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课时作业】

1.A [解析]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

2.D [解析]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一代天骄”指的是成吉思汗。

3.C 4.B 5.D 6.D 7.C 8.D

9.A [解析]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10.B 11.C 

12.D [解析]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1276年,南宋灭亡;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

故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

13.

(1)铁木真(或成吉思汗)。

(2)当时蒙古各部相互混战,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遭受深重的灾难。

(3)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

14.

(1)双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生活区域、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

(2)注重农桑,开始向农耕文明转变;保护农田,发展农业生产,建立指导农业生产的机构和制度;高度重视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如组织人编写《农桑辑要》,并颁行全国。

(3)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复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5.

(1)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2)文天祥。

开展抗元斗争。

(3)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