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6821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多媒体教室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多媒体综合教室的功能与设备配置。

2.了解多媒体综合教室的构成与设备的连接。

3.掌握多媒体综合教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多媒体计算机、多功能视频展示台、高清晰度投影机、大屏幕、视频切换器、功放机、音箱、话筒、数字电视机等。

三、实验原理

把多媒体设备按线性逻辑连接,集成在一个应用系统中,并具有交互功能,就构成了多媒体系统。

多媒体综合教室是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实现方案。

其功能为:

连接校园网、Internet,使教师能方便地调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网络联机教学;连接闭路电视系统,充分发挥电视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演示各类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播放录像、VCD、DVD等视频教学节目;展示实物、模型、图片、文字等资料;能以高清晰、大屏幕投影仪显示计算机信息和各种视频信号;用高保真音响系统播放各种声音信号。

一般多媒体综合教室的配置包括:

多媒体计算机、多功能视频展示台、DVD影碟机、录像机、录音机、高清晰度投影机、大屏幕、视频切换器(中控)、调音台、功放机、音箱、话筒(有线/无线)。

四、实验步骤

1、打开电视机电源。

2、打开计算机电源。

3、打开中控电源。

4、在控制面板通用控制区按“开关机”按钮(电视机控制钮)按“AV/TV”按钮,选VGA模式,即可在电视机上显示电脑内容。

5、打开视频展示台电源,按“输入选择”按钮左边第一个指示灯即可。

6、在控制面板投影区按亮“数字展台”,按“AV/TV”转换按钮,选视频1或视频2模式,即在电视机上显示视频展台的内容。

7、声音控制由下列四项串联控制:

①电视机“V+”“V-”

②中控面板“音量+”“音量-”

③计算机右下角小喇叭④

④播放器音量控制

实验二图形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一、实验目的

1.知道编辑修改图形图像的基本方法。

2.知道常用的图形图像格式,掌握常用图形图像的格式转换方法。

二、实验器材

硬件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

软件环境:

可用Windows98/Me/2000/XP/2003操作系统,图形图像编辑处理工具可用Photoshop、ACDSee、照片编辑器等软件工具。

三、实验原理

图片加工过程基本上是三部曲,即获取图片素材;进行具体的加工处理;保存加工处理结果。

获取图片素材通常可采用数码相机拍摄和在期刊、书本以及在资料库中找到所需图片和照片。

加工处理是将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输入到计算机和利用扫描仪将需要图片、照片处理成数字文件。

保存加工处理是用图形图像编辑软件对其处理并转换成需要的文件格式保存;还可将扫描仪扫描出的文本图片利用OCR文字识别软件转换成所需要的文本。

四、实验步骤

用Photoshop处理图片

去除影像中的瑕疵(如斑点):

图1去除斑点

(1)打开PhotoshopCS,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打开”命令,弹出“打开”对话框,

找到相应的图片打开。

(2)在此例中选择“修复画笔工具”,首先结合Alt键,单击鼠标左键,在正常颜色地方进行取样,注意取样的时候尽量在离修复点最近的地方取样。

(3)按住鼠标左键,在要修复的地方进行涂抹。

(4)在“文件”菜单中选择“存储”命令,对文件进行存储。

最终效果如图1。

去除紫边

下面如图2所示是一张紫边现象非常严重的照片,已经影响到了画面的美感,现要对其进行处理以恢复正常的照片效果,如图3所示。

图2带有“紫边”的图片图3去除紫边后的效果

(1)打开PhotoshopCS,在工作区的空白处双击鼠标,弹出“打开”对话框,找到相应的图片打开。

(2)选择“图像”菜单中“调整”--“色相/饱和度”。

(3)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选择“编辑/蓝色”。

(4)先将饱和度调节为“-100”,然后适当减弱一下明度,使图像边缘过渡得更加自然,最后保存图片。

处理曝光不足照片

下面如图4所示是一张曝光不足的照片,现要对其进行处理以恢复正常的照片效果,如5图所示。

图4“曝光不足”的照片图5亮度增加后的效果

处理曝光不足照片,最简单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图像”菜单“调整/曲线”进行图像曝光量的调整。

对这张照片的调整可以将参数设置为:

首先建立第一个节点,将节点位置移动至“输入207,输出228”,对高光部分进行调节,如图6所示。

图6“曲线”的设置

同样方法建立第二个节点为“输入57,输出119”,对暗调部分进行调节。

最终效果见图所示。

4.处理曝光过度照片

图7“曝光过度”的照片图8亮度减小后的照片

对于曝光过度的照片,如图7所示,同样可以用曲线进行调整,另外也可以用“图像”菜单中的“调整—暗调/高光”进行调整,如图9所示,最终效果如图8所示。

图9“暗调/高光”的设置

抠取图像,实现图片的合成

(1)打开PhotoshopCS2,选择文件→打开,弹出打开对话框,找到图片“草地.jpg”、“汽车1.jpg”和“汽车2.jpg”并打开。

“汽车1”、“汽车2”分别如图10、11所示。

图10汽车1图11汽车2

(2)比较两幅图片,“汽车1”的背景为纯白色,只需用魔棒工具便很方便地将背景全部选中,然后再反选汽车即可;而“汽车2”的背景比较繁杂,不容易对背景操作,则需使用磁性套索工具直接对汽车操作。

(3)对“汽车1”操作,选择工具箱→魔棒,其所对应的属性栏上的容差设置为默认值32,如图12所示;在白色背景的任意一点单击鼠标,背景被全部选中,如图所示;使用选择菜单中的反向命令,汽车被选中;然后将工具切换为移动工具,将选中的汽车移动至“小草”图片的合适位置,使用编辑→自由变换缩小即可。

效果图如图13所示。

图12魔棒属性栏的设置

图13用魔棒选中白色背景

(4)对“汽车2”操作,选择工具箱→磁性套索,属性栏上的参数设置为默认,沿着汽车的边缘拖动鼠标,将会自动建立节点吸附于汽车边缘。

如若操作时自动建立节点的位置不准确,则可单击鼠标左键手动建立节点,有误的节点可使用Delete键删除(操作中若细节部分不方便处理,可使用导航器面板,将滑块向右拖动,增大图像的显示比例)。

最后结点的终点与起点会合,选区即建立完成。

如图14所示。

同理,使用移动工具,将选中的汽车移动至“小草”图片的合适位置,并选择编辑→自由变换进行缩小和旋转操作。

效果图如图15所示。

图14用磁性套索选中汽车

图15最终效果图

(5)保存图片,选择文件→存储为进行保存。

注意存储时选择所需要的图片格式(如PSD、JPEG、GIF等格式)。

 

实验三利用Flash制作形变动画

实验目的

1.理解形状补间和动作补间动画的基本原理。

2.掌握形状补间和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

3.能进行形状补间和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原理

1.形状补间动画

(1)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在Flash的时间帧面板上,在一个时间点(关键帧)绘制一个形状,然后在另一个时间点(关键帧)更改该形状或绘制另一个形状,Flash根据二者之间帧的值或形状的变化来创建的动画被称为“形状补间动画”。

(2)构成形状补间动画的元素

形状补间动画可以实现两个图形之间颜色、形状、大小、位置的相互变化,其变形的灵活性介于逐帧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二者之间,使用的元素多为用鼠标或压感笔绘制出的形状,如果使用元件或文字,则必需先“打散”,再变形。

(3)形状补间动画在时间帧面板上的表现

形状补间动画建好后,时间帧面板的背景色变为淡绿色,在起始帧和结束帧之间有一个长长的箭头,如图1所示。

图1“形状补间”动画的表现形式

(4)认识形状补间动画的属性面板

“缓动”选项:

在“0”边有个滑动拉杆按钮

 ,单击后上下拉动滑杆或填入具体的数值,形状补间动画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取值在1到-100的负值之间,动画运动的速度从慢到快,朝运动结束的方向加速补间。

取值在1到100的正值之间,动画运动的速度从快到慢,朝运动结束的方向减速补间。

默认情况下取值为0,补间帧之间的变化速率是不变的。

“混合”选项:

“混合”选项中有二项供选择。

“角形”选项:

创建的动画中间形状会保留有明显的角和直线,适合于具有锐化转角和直线的混合形状。

“分布式”选项:

创建的动画中间形状比较平滑和不规则。

2.动作补间动画

(1)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

在Flash的时间帧面板上,在一个时间点(关键帧)放置一个元件,然后在另一个时间点(关键帧)改变这个元件的大小、颜色、位置、透明度等等,Flash根据二者之间帧的值的变化所创建的动画被称为动作补间动画。

(2)构成动作补间动画的元素

构成动作补间动画的元素是元件,包括影片剪辑、图形、按钮等等。

除了元件,文字也可以作为动作补间动画的对象。

但如果是形状,必须把形状“组合”或者转换成“元件”后才可以实现动作补间动画。

(3)动作补间动画在时间帧面板上的表现

动作补间动画建好后,时间帧面板的背景色变为淡紫色,在起始帧和结束帧之间有一个长长的箭头,如图2所示。

图2“动作补间”动画的表现形式

(4)动作补间动画的属性面板同形状补间动画。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

实例:

“樱花节”的形状补间动画

(1)新建文档,设置其背景色和文档大小。

(2)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导入”,将光盘中的素材图片“樱花1.jpg”、“樱花2.jpg”、“樱花3.jpg”(光盘/Course/Flash/sucai.rar)导入至库。

(3)选择“图层1”的第1帧,该帧默认情况下为空白关键帧。

从库中将“樱花1”拖放至舞台,该图片与舞台默认大小一致,为550*400像素,此时只需打开对齐面板,使图片相对应于舞台水平中齐和垂直中齐即可。

(4)选中图片,选择“修改”菜单中的“分离”命令或使用快捷键Ctrl+B,将位图分离。

然后选择椭圆工具,笔触色设置为“黑色”,填充色为无色,在图片中央绘制一个正圆,如图3所示。

最后选中椭圆外的内容,按Delete键删除。

图3编辑图片

(5)同理,分别在第5、10帧处插入空白关键帧,将“樱花2”和“樱花3”放置于第5、10帧,并进行同样的编辑操作。

(6)在第15帧处插入关键帧,将樱花图片的黑色线条去除。

(7)在第35帧处插入空白关键帧,使用文本工具输入文字“第三届樱花节”,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和颜色,使文字相对于舞台水平中齐和垂直中齐。

然后选中文字,两次使用Ctrl+B分离文字,文字外边框消失,此时文字被分离为矢量形状。

(8)将鼠标置于第15-35帧中的任意一帧上(第35帧除外),打开“属性”面板,将“补间”类型设置为“形状”,即可实现樱花向文字的变化。

“属性”面板如图4所示。

图4形状补间的属性面板

(9)在第45帧处插入关键帧,使樱花变化为文字后可在“第三届樱花节”停留10帧的时间,不致于一闪而过。

然后文字“第三届樱花节”再向“即将开幕”变化。

(10)在第65帧处插入空白关键帧,输入文字“即将开幕”,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并居中,同样将文字分离两次成矢量形状。

最后创建45帧向65帧变化的形状补间。

(11)在66、67、68、69、70处分别按下F6插入关键帧,选中每一个关键帧对应的内容,然后在工具箱中的“填充色”中设置不同的颜色对“即将开幕”进行填充。

(12)在第80帧处按下F5插入普通帧,使“即将开幕”延长至80帧。

最后保存文件,并测试影片观看动画效果。

该动画的帧的分布如图5所示。

图5帧的分布

2.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

实例:

“樱花节”的动作补间动画

(1)新建文档,设置其背景色为白色、文档大小为550*400。

(2)插入一个图形元件,命名为“文字”,在这个图形元件的第1帧中输入文字“第三届樱花节”,并使文本相对于舞台居中。

(3)回到场景,将“文字”这个元件拖放到图层1的第一帧中,注意“文字”在场景中的位置,将其先放在白色舞台外的右上角。

如图9所示位置。

(4)在第5帧插入一个关键帧,将文本沿水平方向拖动到舞台上的右上角。

如图10所示位置。

在这两帧中要注意,元件不能被分离。

图9文字的位置(舞台外)图10文字的位置(舞台内)

(5)选中第1关键帧,在“属性”面板中设置“补间”类型为“动画”,即完成第1帧到第5帧的动作补间。

“属性”面板如图11所示。

图11动作补间的属性面板

(6)在第15帧处再插入一个关键帧,将“文本”图形元件拖移到舞台的中央,然后在第5帧到第15帧的动作补间,在“旋转”中设置“顺时针”旋转“2次”即可。

(7)在第25帧处插入一个普通帧,使该动画延长至第25帧,最后保存即可。

帧的分布如图12所示。

图12帧的分布

实例2:

钟表动画的制作

(1)新建文档,设置其背景色为白色、文档大小为550*400,帧频为1。

(2)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导入”,将“钟表.jpg”(光盘/Course/Flash/sucai.rar)导入至库。

(3)插入图形元件,命名为“钟表”,进入图形元件的编辑状态。

选中第1帧,将导入的图片拖放至该元件的第1帧,并使其居中,然后使用直线工具绘制时针和分针,如图13所示。

图13钟表

(4)新建“秒针”这一图形元件,在该元件的第1帧上用直线工具绘制秒针。

(5)回到场景,将“图层1”的名称更改为“表盘”,将“钟表”元件从库中拖放至该图层的第1帧中,然后在第61帧处插入普通帧延长。

(6)新建图层,命名为“走动的秒针”,将元件“秒针”放置于该图层的第1帧,如图14所示。

图14场景中的钟表

(7)更改指针的中心,选中任意变形工具,将指针的中心移至最底端,如图15所示。

图15更改的秒针的中心

注意:

这一步非常重要,必须进行中心的更改,才能保证指针正确旋转。

(8)在“走动的秒针”图层的61帧处插入关键帧。

设置第1帧到第61帧的动作补间,并设置顺时针旋转1次。

(9)保存文件,测试影片。

实验四利用Flash制作运动轨迹动画

实验目的

1.理解轨迹动画的制作原理。

2.学会创建、设计轨迹动画。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原理

1.什么叫轨迹动画

将一个或多个层链接到一个运动引导层,使一个或多个对象沿同一条路径运动的动画形式被称为轨迹动画,或又称为引导动画。

这种动画可以使一个或多个元件完成曲线或不规则运动。

2.创建轨迹动画的方法

(1)创建引导层和被引导层

一个最基本引导动画由两个图层组成,上面一层是引导层,它的图层图标为

,下面一层是被引导层,图标

同普通图层一样。

在普通图层上点击时间轴面板的“添加引导层”按钮

,该层的上面就会添加一个引导层

,同时该普通图层缩进成为被引导层。

 

(2)引导层和被引导层中的对象

引导层是用来指示元件运行路径的,所以引导层中的内容可以是用钢笔、铅笔、线条、椭圆工具、矩形工具或画笔工具等绘制出的线段。

被引导层中的对象是跟着引导线走的,可以使用影片剪辑、图形元件、按钮、文字等,但不能应用形状。

由于引导线是一种运动轨迹,不难想象,被引导层中最常用的动画形式是动作补间动画,当播放动画时,一个或数个元件将沿着运动路径移动。

(3)引导线上对象的要求

引导动画最基本的操作就是使一个运动动画“吸附”在“引导线”上。

被引导的对象的中心一定要紧紧吸附在引导线的两个端点上。

实验内容与步骤

轨迹动画的制作

实例:

月球绕着地球转

(1)新建文档,设置为默认。

(2)导入光盘中的素材“星空背景.jpg”图片和“自转的地球.swf”的flash动画。

(3)创建元件:

按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或按Ctrl+F8,创建“月球”图形元件。

选取工具栏中的椭圆工具,将“笔触色”设置为“无色”,将“填充色”设置为黄色,在编辑窗口中画一个椭圆,并使其相对于舞台居中。

(4)进入场景1编辑窗口,建立两个图层,由下到上分别命名为“背景”、“地球”、“月球”,然后给“月球”图层添加运动引导层。

如果要查看图层的属性,则可以选中图层,单击鼠标右键,选中“属性”,即可查看。

(5)将“星空背景”从库中拖放至其对应图层的第1个关键帧中。

在属性面板中的将该图片的大小更改为550*400像素,并使之相对于舞台居中。

在第120帧处插入帧,使背景延长至120帧。

同理将“自转的地球”从库中拖放至相对应图层的第1帧,并延长至第120帧。

(6)“月球”图层暂不操作。

锁定除引导层外的所有图层。

选中引导层,选取工具栏中的椭圆工具进行绘制,在填充色工具栏中按下无色按钮,笔触色设置为白色,在引导层中画一个椭圆,用变形工具调整大小和角度,使用橡皮擦工具将椭圆擦去一个小缺口,如图1所示。

并将引导线延长至第120帧。

图1引导线

(7)锁定引导层,给“月球”图层解锁,对其操作。

根据创建的引导线的两个端点来确定运动的月球的起点和终点,选中第一帧,选取“月球”把它拖到椭圆上的一个端口(起点),在第120帧上按下F6插入另一个关键帧,再把“月球”拖到椭圆上的另一个端口(终点)。

注意:

月球的中心一定要紧紧吸附在引导线上。

回到第1个关键帧,在其属性面板中的“补间”窗口中选取“动画”,为两个关键帧中间加入补间。

(8)最后,按Ctrl+Enter进行测试观看动画效果(在生成的SWF文件中引导线是不可见的)。

实验五利用Flash制作遮罩动画

实验目的

1.理解遮罩动画的制作原理。

2.学会创建、设计遮罩动画。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原理

1.遮罩动画的概念

(1)什么是遮罩

遮罩,顾名思义就是遮挡住下面的对象。

在Flash中,遮罩动画是通过“遮罩层”来达到有选择地显示位于其下方的“被遮罩层”中的内容,在一个遮罩动画中,“遮罩层”只有一个,“被遮罩层”可以有任意个。

(2)遮罩有什么用

“遮罩”主要有2种用途,一个作用是用在整个场景或一个特定区域,使场景外的对象或特定区域外的对象不可见;另一个作用是用来遮罩住某一元件的一部分,从而实现一些特殊的效果。

2.创建遮罩的方法

(1)创建遮罩

在Flash中没有一个专门的按钮来创建遮罩层,遮罩层其实是由普通图层转化的。

只要在某个图层上单击右键,在弹出菜单中把“遮罩”前打个勾,该图层就会生成遮罩层,“层图标”就会从普通层图标变为遮罩层图标,系统会自动把遮罩层下面的一层关联为“被遮罩层”,如果想关联更多层被遮罩,只要把这些层拖到被遮罩层下面就行了。

(2)构成遮罩和被遮罩层的元素

遮罩层中的图形对象在播放时是看不到的,遮罩层中的内容可以是按钮、影片剪辑、图形、位图、文字等,但不能使用线条,如果一定要用线条,可以将线条转化为“填充”。

被遮罩层中的对象只能透过遮罩层中的对象被看到。

在被遮罩层,可以使用按钮、影片剪辑、图形、位图、文字、线条等。

实验内容与步骤

遮罩动画的制作

实例1:

探照灯效果

(1)新建文档,文档属性设置为默认。

(2)选中“图层1”的第1帧,用文字工具输入文字“遮罩动画”,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和颜色,并在第25帧处插入普通帧。

(3)在“图层1”上新建“图层2”,选中“图层2”的第1帧,使用椭圆工具绘制一个无笔触色的椭圆,使用Ctrl+G组合后将椭圆放置在“遮”字上。

此时绘制的椭圆便是用作遮罩的物体,填充色选择为任何一种颜色都行,因为在最终的影片中遮罩层的内容是看不见的;同时,椭圆的高度最低要与文字的高度保持一致,因为只有这样在影片播放时文字才能完全显示。

如图1所示。

图1遮罩层的椭圆

(4)在“图层2”的第25帧处插入一个关键帧,将椭圆移至“画”字上,然后创建第1帧至第25帧的动作补间动画。

(5)选中“图层2”,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击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遮罩”,即将图层更改为遮罩图层,此时位于其下方的“图层1”会自动更改为被遮罩层。

如果未自动更改,则在该图层上单击右键,选择“属性”,在“属性”面板中选择“被遮罩”。

(6)此时,一个模拟简易探照灯效果的动画制作完毕,测试影片观看动画效果。

实例2;自转的地球

(1)新建文档,将文档的大小设置为60*60像素。

(2)将光盘中的素材图片“地球.jpg”导入至库。

(3)暂且不对“图层1”操作,在“图层1”上方创建“图层2”,将“图层2”更改为遮罩层,“图层1”更改为被遮罩层。

(4)选中“图层2”的第1帧,绘制一个无线条的正圆,大小为60*60像素,相对于舞台居中,并延至30帧。

如图2所示。

图2绘制的椭圆

(5)选中“图层1”的第1帧,将“地球”从库中移至该帧中,移动图片的位置,使其最右边的部分能于遮罩层中的椭圆的位置一致。

如图3所示。

图3“地球”图片的起始位置

(6)在“图层1”的第30帧处插入关键帧,移动“地球”的位置,置于如图4所示的位置。

并创建第1帧到第30帧的动作补间。

图4“地球”图片的终点位置

(7)为了使自动的地球更显立体感。

在遮罩层的上方创建一个新的图层“图层3”,在“图层3”的第1帧处绘制一个60*60像素的球,颜色为白色到黑色的放射状。

从中白色的Alpha值为0,黑色的Alpha值为50,如图5所示。

图5绘制的“球”

(8)保存文件,测试影片。

实例3:

切换背景

(1)新建文档,设置为默认。

(2)导入光盘素材“image1.jpg”、“image2.jpg”入库中。

(3)先制作“image1”向“image2”的切换。

将“图层1”的名称更改为“信纸”,选中第1帧,从库中将“image1”拖放至该帧,并将该图片的大小设置为550*400像素,与舞台背景大小一致,使其相对于舞台水平中齐和垂直中齐。

同时在第25帧处插入普通帧。

(4)在“信纸”图层上新建“茶杯”图层,选中该图层的第1帧,将“image2”拖放至该帧,同理设置大小并居中。

(5)在“茶杯”图层上创建“图层3”,将名字更改为“遮罩层1”。

在该图层上使用矩形工具绘制四个矩形,矩形的颜色设置:

笔触色无,填充色为任意一种颜色,如图6所示。

图6遮罩中的矩形

(6)在遮罩层的第25处插入关键帧,用任意变形工具分别对四个矩形变形,变形后的效果如图7所示。

注意变形时四个矩形不能贴到一块形成一个整体,必须如图所示每个矩形之间要留有一点缝隙。

图7遮罩中变形后的矩形

(7)为矩形创建形状补间,并将该图层的属性更改为“遮罩”,“茶杯”图层更改为“被遮罩”,则两张图片类似百叶窗的切换效果完成。

(8)接下来制作“image2”向“image1”的切换。

在最上面新建图层,命名为“茶杯”,在第26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将“image2”放置于该帧,设置大小并对齐。

将内容延长至第60帧。

(9)在“茶杯”图层上新建“信纸”图层,在图层第30帧处插入空白关键帧,将“image1”放置于该帧,同样设置大小并对齐。

将内容延长至第60帧。

(10)在“信纸”图层上创建“遮罩层2”,将“遮罩层1”中的25帧全部选中复制,然后回到“遮罩层2”,在第30帧处单击右键选择“粘贴”,将内容复制过来。

并更改图层的属性。

(11)最后在最上面新建图层再次命名为“信纸”,在该图层的第55帧处插入空白关键帧,将“image1”放进来,并延长至60帧。

这样能在最终得到的“image1”上停留5帧的时间。

(12)保存文件,测试影片。

该动画的图层分布如图8所示。

图8图层分布

实验六利用PPT制作幻灯片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利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多媒体幻灯片;

2.掌握制作幻灯片的一般过程和技巧;

3.了解一组幻灯片的播放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