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5989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方案

 

申报学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所属系电气电子工程系

专业负责人潘春月

申请日期2020-10-10

 

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1.专业的社会需求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敢为人先,专门能创业”的温州人谱写了民营经济的辉煌:

全市现有个体民营企业30多万户,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8%以上,民营经济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6%以上。

企业调研说明,温州地域对电子类人材的需求十分强烈,包括产品辅助设计、产品生产工艺、产品维修、设备保护等相关技术型和技术型人材。

在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进程中,科技部从将温州高新区打造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创新驱动转型进展现范区”的高度动身,提出在温州市建设国家级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构思。

充分考虑温州产业规模和基础,最终确信在温州市建设“中国(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目前要紧涵盖激光器件与设备、光电能源(光伏发电)、半导体照明(LED)、光通信等四大领域。

该项目已在今年6月份被科技部和省政府列为2020年度部省会商项目。

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要推动产业升级,提升进展先进制造业,培育进展现代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和进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新能源产业重点进展光伏设备及器件、风电装备、风电场利用、核电厂建设等。

从市域重大项目布局图上看,第103项“光伏能源产业项目”是4项先进制造业工程之一。

2020年6月24日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温州市创建国家高新区进展顺利,估量“十二五”期末,温州市激光产业与光电总产值可超1000亿元。

产业进展必将带来庞大的人材需求,作为温州唯一一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咱们有义务为这一即将蓬勃进展的产业提供人材支持。

2.专业现状

本专业自2001年开始招生,已有8届学生毕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5人;专职教师12人,其中“双师”素养教师8人,从企业引进的教师3人,都有五年以上的企业技术职位工作经历;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4人,具有硕士学位6人,具体见表1。

另外,本专业还从行业协会、申瓯通信设备等知名企业中聘请行业专家与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业务技术精湛的高素养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见表2。

表1本专业教师一览表

序号

姓名

年龄

职称

学历或学位

是否双师素质

1

谢树林

57

教授

本科

2

陈大路

58

教授

本科

3

苏绍兴

49

教授

本科

4

潘春月

44

副教授

硕士

5

王瑞阳

55

副教授

本科

6

康秀强

46

高级工程师

本科

7

余剑敏

53

高级工程师

硕士

8

吴加国

49

实验师

本科

9

颜晓河

35

讲师

硕士

10

董玲娇

33

讲师

硕士

11

章晓春

31

讲师

硕士

12

纪忠宝

33

助讲

硕士

表2企业兼职教师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学位

职称

是否双师素质

担任教学任务

1

陆大庆

66

专科

高级工程师

电气控制与PLC

2

于常利

37

本科

高级工程师

顶岗实习(含毕业综合实践)

3

蘧忠爱

40

本科/学士

高级工程师

AutoCAD

4

余清华

43

本科/学士

中级工程师

单片机技术综合技能实训

本专业实践条件比较完善。

现有EDA实训室、电子创新实训室、快速制板实训室、SMT自动生产线实训室等9个校内实训室,面积3152m2,拥有价值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

本专业与45家民营企业签定协议,成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基地,确保了工学结合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其中紧密合作的企业有申瓯通信设备、浙江亚通科技、亚龙科技集团等。

 

图1校内实训室------SMT自动生产线实训室图2校内实训室------电子技术创新工作室

 

图3校企合作基地------申瓯通信设备

 

图4校企合作基地------亚龙科技集团

 

图5校企合作基地------浙江亚通通信科技

本专业在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上功效显著。

课程建设重点突出了教学改革与精品课程建设,以“学做合一”教室为载体,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

具体的功效要紧有:

已验收的省级精品课程1门,已验收的院级精品课程2门,在建的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已完成建设的网络课程5门。

本专业超级重视科研工作,坚持以通过科研的方式强化专业实力,并踊跃搭建科研平台,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气氛。

在有关领导的指导和广大教师的尽力下,近三年来,承担了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及其它相关项目40项。

其中,国家863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6项,市科技局科研项目2项,已完成或在研的本专业其它科研项目30项,横向课题8项。

已验收和在研的教改项目10项。

立项省重点教材4门,自编实训指导书4本。

发表各级科研论文50余篇,获院级优秀科研功效奖一、二、三等奖各一项,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软件评比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获发明专利1项,另2人次获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1人获温州“新世纪551人材工程”第三层次。

 

图6《数字电子技术》省级精品课程图7《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院级精品课程

 

图8《电气操纵与PLC》省级精品课程

人材培育质量过硬。

近3年录取新生平均报到率超过90%,毕业生平均整体就业质量高,毕业生的社会声誉好,社会用人单位对近三年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文化素养和躯体心理素养评判高,2020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判的称职率为均高于96%,优良率≧74%;2020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判的称职率为100%,优良率≧%;2020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判的称职率为100%,优良率≧90%;

 

图92020“康尼”杯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

全国大赛二等奖

图102020年全省高职院校“机械人”项目

技术大赛二等奖

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术大赛,取得良好成绩,2020年获奖项如下:

2020全国电子专业人材设计与技术大赛中,获国家二等奖1项,获国家三等奖1项,2020“康尼”杯全国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全国大赛中,获国家二等奖1项。

2020年全省高职院校“机械人”项目技术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

202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省赛二等奖1项,三等项3项。

通过量年实践,本专业在积存体会的同时也取得了学院和社会的认同。

与申瓯集团合办申瓯定单班,最终形成令人注目的“申瓯现象”。

2009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被评为浙江省特色专业建设。

3.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近几年的专业建设实践,在切近产业,效劳区域经济,培育企业急需的人材方面做了大量的尽力,但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要紧表此刻:

(1)专任教师“双师素养”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

(2)企业参与教学资源建设力度不够。

(3)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体会交流不够深切。

(4)教材建设工作进展需要加速。

二、专业进展与人材培育目标

专业建设目标:

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成教学团队一流、办学水平高、专业效劳能力强、在本地域知名度高、特色鲜明的专业,把实训基地建成温州及周边地域企业员工培训和技术鉴定基地。

人材培育目标:

依托应用电子、激光与光电能源、通信设备等行业,培育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能从事电子信息类产品辅助设计、生产治理、营销保护等技术型和高端技术型人材。

三、专业建设内容

1.创新“双层次多方向”人材培育模式

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定位为国家级激光产业集群进展核心区,光伏能源产业项目、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都是温州“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结合区域产业升级,与浙江晶德光伏科技等企业合作,一起制订专业人材培育方案,创新“双层次多方向”人材培育模式,所谓双层次,是指培育从事电子信息类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治理、质量查验的高素养技术型人材,及培育部份从事电子信息类产品装配、销售、保护等职位的高素养技术型人材。

所谓多方向,包括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电子信息类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与治理和通信设备保护等专业方向。

2.增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模式

依照人材培育目标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成立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优化、整合专业核心课程,建设3门专业方向课程,并在现有的定单式培育模式基础上,实行多方案灵活组合、尝试对三校生源高职学生中职期间已学课程实行有效整合,推动中高职衔接,增强教学资源建设,明确各自教学重点,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大力开展学生技术竞赛和作品展现活动,探讨部份学生实施导师制培育、学生介入实训室进行设备保护治理等方式,增强应用电子技术研发中心和光伏发电工作室在学生毕业设计中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好和潜能,培育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尽力探讨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提升能力。

在现存的申瓯定单班基础上,继续探讨、改革定单班培育模式,上开设特色鲜明的光伏发电专业方向定单班,并将该培育模式真正融入到修订的人材培育方案中。

3.完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在原有SMT自动生产线实训室基础上,完善“学做合一”教室,着力建设“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实训室”和“光伏发电系统实训室”,为实现多方向培育人材提供保障。

其中“光伏发电系统实训室”将由学校提供场地和治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并由企业冠名,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职位训练、职场气氛和企业文化。

探讨创建“厂中校”实训基地。

实训指导教师以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为主,受训学生以定单式培育方式为主,学生能提早实现与企业的无缝连接、培育出企业加倍适用的相关人材。

4.建设教学团队

培育“双师素养”教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提高现有专业教师的学历与业务水平,以“三能”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

“三能”教师指:

高职教师要能胜任理论课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还能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的能力。

从企业引进实际工程体会丰硕的高级技术人员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中,形成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双师素养教师比例高,专兼职比例合理,具有进展潜力的教师队伍。

5.构建合理的质量评判体系

成立完善的人材培育质量评判体系,在学院现有体系基础上,构建第三方评判系统,该评判系统由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一起参与,完善毕业生专项调查,重点将毕业生可持续提升能力、企业用人单位中意度调查、学院教学督导评判等指标纳入到人材培育质量评判系统中。

6.提升专业效劳能力

以应用电子技术研发中心为平台开展技术效劳和新产品开发。

建设光伏发电工作室,依托研发中心和工作室,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实现教学与研发合一。

增强产学研合作,与企业联合开展电子产品开发;增强社会效劳功能,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和再就业培训。

四、改革举措

1.人材培育方案的完善与实施

深切进行市场、企业职位调研,考察其他院校专业建设情形,确信“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专业方向,通过企业人员、行业专家多次论证,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不断修改并完善本专业“双层次多方向”人材培育方案。

2020届学生第四学期开始选择专业方向并从头分班,教研室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辅导员办公室和班主任负责班级治理。

学生在校期间由学院督导处、系督导办公室负责教学质量监控,毕业生质量通过第三方评判,进行毕业生专项调查,为人材培育方案修改与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2.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改革

(1)课程体系建设

依照电子信息产业对电子类人材的能力结构要求,围绕职业职位群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确信核心课程,制订课程标准。

针对光伏发电专业方向,建设《光伏组件生产封装技术》、《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应用》、《光伏电站设备调试与保护》3核心课程。

(2)教学模式改革

利用“学做合一”教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开设光伏发电专业方向定单班,实现校企联合教学;以应用电子技术研发中心和光伏工作室为依托,实现教学与研发合一,每一年保证有20位学生在研发中心和工作室,以导师制的形式参与教师科研及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3)教学资源建设

实现学校的教学进程和企业的生产进程紧密结合,在已有的网络课程、精品课程资源基础上,与企业合作开发《光伏组件生产封装技术》、《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应用》、《光伏电站设备调试与保护》等课程,实现校企联合教学,增加企业实习、就业职位需求信息等,完成电子技术教学资源库建设。

完成《电力电子技术应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

(4)教研教改

通过教改项目研究,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人材培育模式改革、工学结合治理、课程内容建设,完成“构建电子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从芯片到系统的单片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教改课题,立项“创新‘双层次多方向’人材培育模式”、“暑期专业实践方案制定和实施”等2项教改课题。

3.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1)完善“学做合一”教室

在原有“学做合一”教室的基础上,改建教室布局,增加仪器设备,建成一个更适合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场所。

(2)校企合作筹建实训室

浙江晶德光伏科技以捐赠设备、企业冠名的方式为本专业提供实训设备,学院提供场地,系部组织人员,一起合作筹建“光伏发电系统实训室”,作为学生实训、企业员工培训的场所;由教仪生产企业提供“通信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实训室”筹建方案,报学院审批待建。

(3)成立“厂中校”,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与浙江晶德光伏科技、申瓯通信设备、亚通科技等企业在顶岗实习、实训环节方面进一步增强合作,成立“厂中校”,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建设期间争取每学期部份学生企业实习时刻合计达一个半月。

4.教学团队建设

培育“双师素养教师”,以“三能”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同时引进企业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

由教研室提出人材引进、教师深造、培训、下企业顶岗练习打算,系部负责审核,具体由学院、系部和教研室一起组织实施。

打算两年内引进2~4名具有丰硕工程实践体会的骨干教师,参与并带动专业和课程改革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实践能力;每年1~2组织教师到国内知名院校或企业调研考察;两年内选派1名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1名优秀教师作为专业“双师素养”教师培育对象参加职业技术培训,使其取得高级工品级证书或技师证书;每一年选派1名教师进行业务短时间培训。

通过建设,形成行业阻碍力大、专业方向涵盖面广、知识结构优化、年龄结构合理、专兼职教师比例达2∶一、双师素养教师达80%以上、擅长解决技术难题的教学团队。

5.成立人材培育质量第三方评判体系

在学院现有体系基础上,构建人材培育质量第三方评判系统,该评判系统组成:

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

评判项目:

毕业生专项调查、企业用人单位中意度调查、电子信息行业协会评判。

评判系统由系教学副主任负责组建,每一年一次对本专业建设进行评估与催促。

6.专业效劳能力的提升

(1)主动承担企业员工培训、城市劳动力再就业培训,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一年为企业培训员工达到300人次以上。

(2)通过电子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普遍开展技术效劳,承接研究和开发项目,帮忙企业解决电子产品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成为浙江中小电子企业的技术效劳和人材培育基地,年科技效劳到款10万元以上。

(3)与企业合作完成温州市科技局项目“组件式光伏并网逆变电源研发”(G)。

五、绩效指标

2020年,启动项目申报与建设方案设计工作;2021年,初步完成人材培育模式改革,提高人材培育质量和办学水平;2021年,全面提升专业效劳能力。

通过为期二年的提升专业效劳能力的专业建设工作,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办学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能表现温州精神的品牌特色专业。

专业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见表3。

表3建设进度和预期绩效

建设

时间

建设进度

预期绩效

2011年

开展前期建设准备工作:

1.制定师资引进与培养计划;

2.启动校企合作实训室建设方案。

完成“光伏发电技术实训室”方案的制定和可行性分析。

2012年

各项目建设全面展开:

1.启动“‘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光伏方向)”的制定”;

2.完成校企合作“光伏发电系统实训室”建设;

3.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4.启动“双师”素质教师建设工作;

5.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

6.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

7.完成“创新‘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教改课题立项;

8.开展应用电子技术研发中心项目研究;

9.进行第三方人才评价体系的建设。

1.引进"双师"素质骨干教师2人,教师下企业锻炼或考证1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3人,到企业或其他院校调研考察1次,新技术培训1人,参加国内外各类电子行业学术会议2人次;

2.为行业企业开发产品、完成一项目横向课题;年均到款额达到30万元;完成温州市科技局项目“组件式光伏并网逆变电源研发”

3.完成2项科研项目,2项教改课题结题,新立项2项科研、教改课题;

4.建成“光伏发电系统实训室”;

5.完成1门专业方向课程建设,完成《电力电子技术应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

6.完成第三方人才评价体系。

2013年

专业建设初见成效:

1.完成“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2.完成校企合作“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实训室”建设;

3.完成电子技术实训室建设;

4.完成教学模式改革;

5.完成教学资源库建设。

1.引进"双师"素质骨干教师2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2人,到企业或其他院校调研考察1次,新技术培训1人,参加国内外各类电子行业学术会议1人次;

2.行业企业开发产品、提供技术服务等年均到款额达到30万元;

3.完成2门专业方向课程建设;完成3本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式教材),

4.完成3项科研项目、2项教改课题结题;新立项3项科研、教改课题;

5.完成“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六、专业建设预算

为了保证以上各建设项目的完成,专业建设资金总预算为43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支持200万元,企业投入30万元,学院投入200万。

资金来源及利用安排见表4。

表4专业建设经费预算

建设内容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合计

(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

(万元)

行业企业

(万元)

学院投入

(万元)

总计(万元)

430

200

30

200

2012年

2013年

2012年

2013年

2012年

2013年

2012年

2013年

实训条件建设

改建“学做合一”教室

5

5

新建光伏发电系统实训室

130

50

30

50

新建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实训室

100

50

50

扩建电子技术实训室

50

50

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5

5

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内涵建设

5

5

5

5

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和引进

22

22

7

7

15

15

兼职教师聘用

7

7

3

3

4

4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5

25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15

13

12

13

3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1

1

1

1

教材建设

2

3

3

2

专业服务能力建设

专业研发中心建设

1

1

1

1

科技服务与培训项目

5

5

5

5

小计

218

212

108

92

30

0

75

125

注:

(行业企业资金来源:

浙江晶德光伏科技)

 

1.中央财政支持经费利用安排:

中央财政支持经费共200万元,要紧用于专业实训条件、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等建设项目。

其中光伏发电系统实训室和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实训室各50万元,用于购买实训设备、仪器、材料;实训室内涵建设和校企合作制度建设15万元;师资培育20万元;人材培育模式创新25万元,要紧用于市场、企业职位调研,人材培育方案的制订和专家论证;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25万元,要紧用于课程开发和校企合作资源库建设;教材建设3万元,用于校本教材、自编讲义的开发,教研教改2万元,科技效劳与培训项目10万元,用于教师社会效劳能力的提高。

2.企业支持经费利用安排:

2012年企业支持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实训室”的建设经费为30万元。

3.学院投入经费利用安排:

学院投入经费200万,其中2021年学院投入50万元用于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实训室”,2021年投入50万元用于建设“通信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实训室,投入50万元用于扩建电子技术实训室,投入5万元用于改建“学做合一”教室,投入38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投入5万元用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投入2万元用于专业效劳能力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