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阶段性测试题1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498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阶段性测试题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阶段性测试题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阶段性测试题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阶段性测试题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阶段性测试题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阶段性测试题14.docx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阶段性测试题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阶段性测试题1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阶段性测试题14.docx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阶段性测试题14

阶段性测试题十四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下列各项中,包含非生物因素的是(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D.物种

答案 C

解析 种群是同一地点、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落是不同种生物种群的总和,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而物种是由许多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组成,只有生态系统中涉及无机环境。

2.2009年夏季,四川和重庆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有关当地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持续降雨会引起当地生物种群增长曲线由“J”型变为“S”型

B.当地植物基因突变发生的某种新性状有可能适应水生环境

C.持续降雨导致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锐减,抵抗力稳定性减弱

D.水分是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重要生态因素之一

答案 A

解析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而呈现“S”型曲线增长,这与特大水灾无直接关系。

3.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A.共生、竞争、捕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生物的种间关系的理解与区分。

捕食和竞争属种间斗争,共生属种间互助。

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对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可见共生的两种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个体数量应是同步变化的,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相互之间具有调节和抑制作用,以维持两个种群数目的相对稳定。

竞争是两种生物为争夺食物、空间而发生的斗争,竞争的结果是一种生物生存下来,种群密度增加,另一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减小,乃至最后消亡,表现为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

故选B。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图像表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大、小草履虫是捕食关系,因为曲线表现出此消彼此

B.通过图2可知,植物群落结构具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

C.图3中,假设丙、丁、甲、乙构成一条食物链,若甲增加,则丁少,乙增多

D.图4中,昆虫与鸟是捕食和竞争关系,鸟属于第三、四营养级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四种生物有机物的含量,可得出如下食物链:

丙→丁→甲→乙,若甲增加,则丁减少,乙增加。

大、小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关系;植物群落具有分层现象,与单一的玉米合理密植没有因果关系;鸟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

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单位

B.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共同构成群落

C.群落一般都由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形成的种群构成

D.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都与生态因素密切相关

答案 C

解析 考查种群和群落两个概念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

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群落的单位。

种群具有的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以及群落具有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与各种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选项A、B、D叙述均正确。

群落不仅包括植物和动物,还有大量的微生物。

6.蒲公英种群密度取样调查过程是(  )

①随机选取若干样方 ②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目 ③确定某一地段中的蒲公英为调查对象 ④计算种群密度 ⑤求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④⑤

C.③①②⑤④D.①④②③⑤

答案 C

解析 样方法为植物种群密度调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掌握基本步骤即可正确作答:

①确定对象;②随机确定样方;③统计各样方数量;④计算,求平均值。

7.在潮间带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它能够吃掉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如浒苔)。

如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种藻类间存在竞争关系

B.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多

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

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

答案 B

解析 各种藻类因为争夺阳光和矿质元素等资源,存在竞争关系;对照曲线图,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种数最多,故D选项正确;滨螺喜食小型绿藻,这样对于大型藻类有利,而大型藻类茂盛势必对小型藻类有遮盖作用,从而滨螺过多会降低藻类多样性,无滨螺,大型藻类竞争优势也会降低,由图可明显看出该结果。

8.狼、狗、猫常把排尿作为与同类其他个体交流情况的“气味标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种内互助B.种内斗争

C.共生D.生存斗争

答案 A

解析 考查生物和种内关系。

狼、狗、猫以排尿点作为“气味标记”,以期待与同类其他个体交流情报,获取信息,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种内互助。

9.动物学家考察某牧区后,认为当地狼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

预测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  )

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B.狼群的年龄组成

C.种群的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

答案 B

解析 当地狼群处于繁殖增长高峰。

因此幼年个体数量较多,成年和老年个体数量较少。

故该地狼群是一个年龄组成呈增长型的种群,种群密度越大,出生率较高。

10.下列能量流动模型表示寄生关系的是(  )

答案 B

解析 选项B表示的是寄生关系,分别为寄生在体内和寄生在体表。

选项A表示的是互利共生关系,选项C表示的是竞争关系,选项D表示的是捕食关系。

11.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

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

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A.小于92只B.大于92只

C.小于161只D.大于161只

答案 C

解析 根据公式,第一次标志数/种群数量=第二次标志数/第二次捕获数,故种群数量=50×42÷13=161,但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所以灰苍鼠重捕时带标记的个体数量应多于13只,因而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应小于161只。

12.我国海关对入境地进口货物都进行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进入境内,若有害生物一旦进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结果①某些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天敌数量较多 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④很快被淘汰

(  )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有害生物一旦进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因缺少天敌、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该生物的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在与本地物种的竞争中,该有害生物占优势,可以导致本地物种被淘汰,从而使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13.某种群以“J”型曲线增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在环境中只有该种群

B.该种群比其他种群更适合环境

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

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答案 C

解析 当种群所处环境资源无限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制约,呈“J”型曲线增长。

14.生态学家高斯(G.W.Gause)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在培养5天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将此数值定为K值,关于K值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仅适用于大草履虫在该培养条件下

B.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也适用于大草履虫在其他培养条件下

C.不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相同或近似

D.相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K值不同

答案 A

解析 K值是环境容纳量,它的大小由环境决定,因此A项叙述正确。

15.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初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替换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也可能形成森林

答案 B

解析 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均是初生演替,故A正确;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群落内都会有竞争现象,故B错误;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只要条件具备,都能演替形成森林,故D正确。

16.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

①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②该植物平均每株要产生400粒种子;③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

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  )

A.400a·0.8mB.0.8a·400m

C.a·320mD.320am

答案 C

解析 据题意可知:

该种群一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则两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80%×400=a×(80%×400)2,三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80%×400×80%×400=a×(80%×400)3,以此类推,m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m=a×320m。

17.(2009·泰安)如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增长曲线呈“S”型,d点对应的是K值

B.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c

C.图中种群数量的增长在迁入第2年后明显加快

D.图中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S”型曲线的识图分析能力。

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应是b点,即K/2处。

18.生物群落甲、乙、丙含有数字1到8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表中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个/m2)。

请指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群落

种群1

种群2

种群3

种群4

种群5

种群6

种群7

种群8

92

4

0

0

1

1

1

1

0

25

20

20

20

5

0

0

0

65

20

10

3

2

0

0

A.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

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

C.在生物群落丙中,物种2、4、6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竞争

D.在生物群落丙中,物种2、4、6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

答案 C

解析 生物群落是由若干个种群组成的有机结构,群落中物种的种类越多,个体间数量分布越合理,越有利于能量流动,其稳定性越大,反之则越小,因此,A、B选项正确。

分析群落丙中物种2、4、6的数目可知,其基本呈现数量金字塔型,则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

19.上海市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萍-鱼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和水稻生长;②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

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

下列关于该稻-萍-鱼生态系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