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检测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4821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检测题含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检测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检测题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检测题含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

模拟测试卷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时间:

90分钟,满分:

120分)

一、读拼音,写字词.(8分)

这个学期的语文学习,我知道了:

北京人过春节有熬làBāzhōu()的习俗,鲁滨逊流落荒岛也没有奄奄DàiBì();李大钊备受kǔxínɡ(),但始终严守党的mìmì();德国气象专家wèiɡénà(),从大量的文献中sōují()证据,ChūBǎn()了《海陆起源》一书.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狩猎shòu厌恶wù恐吓hè九里提tí

B.阔绰Chuò蓦然mù惬意qiè衣冠庙guān

C.发酵jiào称职Chèn濒临Bīn浣花溪huàn

D.矜持jīn嫉妒jí惩罚Chéng九寨沟zài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掺和搀扶餐饮潺潺B.皎洁搅拌绞刑角落

C.偏僻避开噼啪精辟D.骠勇缥缈漂流飘荡

3.下面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A.各形各色的纸灯急遽的变化B.局势严肃心质成熟

C.吐露想法显示图像D.春风拂面鲜花绽放

4.对加点字读音和笔顺作出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故宫,在数百年的岁月里,承载着国家记忆,延续着中华文脉,撑起了一城一国的魂魄.

A.载zăi,“延”字的第五笔是“︱”

B.载zài,“延”字的第六笔是“㇏”

C.载zăi,“延”字的第五笔是“フ”

D.载zài,“延”字的第五笔是“一”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目之所及,尽是欣欣向荣的绿意.

B.我们虽然输了这场足球赛,但是依然心平气和地祝贺对手取得胜利.

C.哥哥那本珍贵的相册不见了,他在家翻箱倒柜,最终也没有找到.

D.他出卖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最后客死他乡,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6.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

B.《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

C.《骑鹅旅行记》——列夫·托尔斯泰

D.《爱丽丝漫游奇境》——刘易斯·卡罗尔

7.下列节日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A.④③②①B.④③①②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8.下面各句中的歇后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老师让他以后不要再迟到了,结果第二天他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又迟到了.

B.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可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C.这件事对你来说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D.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度过了二十八年后,终于回到了英国.

B.《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式的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并且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C.《腊八粥》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等粥略写,喝粥详写.

D.《藏戏》中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的,代表其两面三刀.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恰当的成语填进句子中.(14分)

()钉()铁别()心()()笔()花

()()所以()歌()舞理()气()

(1)陈平同学平时热爱阅读,所以她的作文的构思总是___________.

(2)他表面上一副__________的样子,其实心里虚得很.

四、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9分)

1.难道你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吗?

(改陈述句)

2.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老人平时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缩句)

3.老师从进教室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紧张了.(修改病句)

五、根据语境填古诗.(10分)

1.每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用《石灰吟》中的“_”这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十五夜望月》中的“”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

2.又一次竞选的失败,将我的心抛入到万丈深渊.哎,要知道我投入了多少精力,花费了多少时间应对这两次竞选呀,老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

我几时才能,呀!

3.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表达了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下了“,”,表达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4分)

临近毕业,学校开展了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成长纪念册

多彩生活

才艺荟萃

班级之最

毕业赠言

班级之最

最爱的老师

赠言

最好的朋友

赠言

节目单

1.放飞梦想(集体朗诵)

2.高山流水(古筝独奏)

3.最好的回忆(歌曲联唱)

4.团结就是力量(游戏)

5.校园的早晨(集体歌舞)

6.离别(诗朗诵)

7.老师寄语

1.小明将自己的成长纪念册分成了四个栏目,你认为“2021年5月,班级开展防疫情演练活动”这一事例适合入选哪个栏目?

()(2分)

A.班级之最B.毕业赠言C.才艺荟萃D.多彩生活

2.成长纪念册中“班级之最”栏目中关于最爱的老师和最好的朋友的页面还缺少文字,以下诗句中分别适合送给他们的是()()(2分)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C.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班级举办了毕业联欢会,下面这段节目串词放在哪两个节目之间最合适?

()(3分)

“每一个走在校园的美好早晨我们都会铭记,时光匆匆,终要离别,离别是一首诗,能读出我们的情,离别是一封信,能道出我们的爱.”

A.节目一和节目二.B.节目三和节目四.

C.节目五和节目六.D.节目六和节目七.

4.在毕业联欢会最后,老师给同学们送上寄语,请根据课文内容及积累填空.

孩子,愿你能珍惜时间.朱自清曾感叹时间易逝: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从我脚边飞走了.”因此我们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然就会如《长歌行》中所写:

,!

孩子,愿你能结识智者.他们愿意指出你的缺点,因为他们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有时,他们的一番话会让你有很多的收获,甚至抵得上多年读书所得,所谓“,”.孩子,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

正直、勇敢、独立.愿你们成为我们的骄傲,我们相信,“青,”.(7分)

七、课外阅读.(17分)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①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

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

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②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哦!

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

“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③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④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

有!

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

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⑤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⑥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

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选自《汪曾祺全集》

1.作者要写的是家乡的鸭蛋,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要介绍家乡的端午风俗呢?

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

(2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②③段的主要内容.(2分)

3.本文透露了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什么感情?

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一例简要分析.(2分)

4.分析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2分)

5.文中提到的“袁枚”是哪个朝代的诗人、诗论家?

文中引用他的文章有什么作用?

(2分)

6.课文第⑥段讲到小时候读“囊萤映雪”故事.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来读书.现在用来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刻苦的故事?

请写出两个成语,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的内容.(2分)

7.材料连接:

端午包粽子,中秋观圆月,重阳赏菊花……在中国古来绵长的文化书卷中,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却拥有一种相同的文化情怀.但与此同时,外来的文化和风俗在华夏大地上席卷开来.雍容的西方情人节——巧克力和玫瑰的魅力让人们忘却了七夕“鹊桥相会”的浪漫故事;狂欢的圣诞节——圣诞树和震撼的音乐让人们丢弃了火红的灯笼……

针对上述现象,六年级(5)班准备举办一次“走进民俗,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

(1)布置会场时,同学们想选用一种富有传统文化意味的装饰物,你推荐选用哪一种?

说说理由.(3分)

(2)请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能够让多数同学都参与的活动,并写出这个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2分)

活动内容:

基本思路:

八、习作(30分)

题一: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生活中,相信有许多人帮助过你,你也帮助过别人.请你以“感谢”为题写一篇习作,不少于500字.

题二: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许多“第一次”:

第一次得奖,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养小动物……请选取一个内容,以“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详略得当,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腊八粥待毙苦刑秘密魏格纳搜集出版

二、1.C2.B3.B4.B5.D6.C7.B8.D9.C

三、斩截出裁妙生忘乎轻曼直壮

(1)别出心裁

(2)理直气壮

四、1.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2.风缭乱银发.3.从老师进教室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紧张了.

五、1.粉骨碎身浑不怕不知秋思落谁家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1.D2.AD3.C

4.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忠言逆耳利于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七、1.从文章思路来看,文题是“端午的咸鸭蛋”,因此,首先必须写端午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在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从写作手法上看,先浓墨重彩地描写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题“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2.第②段高邮咸鸭蛋名声大,第③段高邮咸鸭蛋质细而油多的特点.

3.赞美、自豪.举例分析:

“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两个“多”,一个善于写出了对家乡人的赞美.“我走的地方多……我实在瞧不上”“完全不能相比”和“实在瞧不上”从侧面突出家乡鸭蛋的好,表达了作者赞美、自豪之情.

4.用“敲、挖、扎”三个动词,形象生动地把鸭蛋的吃法描绘出来了,“吱、冒”把吃鸭蛋时的动感和快乐的感受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活灵活现极富生活情趣.

5.清代.家乡的咸鸭蛋在历史上已负盛名(很有名气),作者以自己家乡的咸鸭蛋历史悠久,闻名全国而自豪骄傲.

6.成语凿壁借光、韦编三绝、悬梁刺股、闻鸡起舞等.凿壁借光;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的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闻鸡起舞;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7.我推荐悬挂中国结.大红的中国结悬挂在会场,富有民族的特色,也可以烘托出会场里热烈、喜庆的气氛.或我推荐贴一些窗花.红色的窗花,多姿多彩的图案,一定可以更好的表现出传统文化的韵味.民俗文化知识竞赛.组织者先设计竞赛题,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抢答,最后给优胜者颁奖

八、范文:

感谢

小学的六年很快就结束了,校园中的每一个老师都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付出的一切,千言万语都不能表达.

在我有难题不会解的时候,是数学老师开导我;在我遇到挫折是,是班主任老师用和蔼的语气鼓励我,让我奋发图强,勇敢地面对挑战.但是,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语文老师——俞老师.

还记得四年级的时候,我总是字写不好,歪歪扭扭,每一笔每一画都写的很难看.有一天,我们在做练习,俞老师在我们周围看我们写作业.走到我的座位边,俞老师停下了,对我的作业注视了很久.过了几分钟,她弯下腰,亲切地对我说:

“你看,这个“荡”字,是上下结构的,可是被你写成了左右结构.”我点点头,接着老师握住我的手,一笔一画把着我的手写.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在写字的时候都会想起这个画面,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写好每一个字.每一个字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国家的汉字,也代表着老师对我的关心以及对我好好写字的期待,我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认真写好每一个字.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的写字水平大大提高了.

现在我即将离开母校,我想对所有教导过我的老师说:

“老师,你们辛苦了,在我的的成长中,你们给了我数不清的教导和关爱.你们是伟大的,你们的教诲我一定牢记在心.”

再见了,老师,你们所给的爱与指导我会永远记住.有了你们的嘱咐,我的人生会更加灿烂,更加成功.我一定好好学习,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你们的感谢与崇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