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6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477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16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16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16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16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16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16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docx

《小学16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16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16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docx

小学16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本学期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实践,使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基本的演唱技巧,能有感情、有表情的进行演唱。

本期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如下:

 一、教学任务

 1、表演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子,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和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3、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4、读谱知识认唱1、2、3、5、6、等几个音,认识连线、延长记号等,并知道作用。

 二、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教学措施:

(一)以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

在心灵上受到启迪。

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

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国歌》。

 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画国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其次通过欣赏优秀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

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另外,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将这些内容编成小故事。

如“音乐神童莫扎特”、“贝多芬和《欢乐颂》”、“聂耳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让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地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

从创设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

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可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呛呛|呛呛”,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

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

为了使简单的节奏练习变得饶有兴趣,选几首儿童熟悉的8小节或6小节的短歌,由学生按练习中的顺序拍手,老师在琴上奏出旋律。

这样通过以上练习,不仅可以使单纯的节奏练习与旋律结合起来,增加了音乐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能培养儿童随音乐的节奏拍手的能力。

从形象、直观出发,让孩子得到美的感受和联想。

 

(二)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

“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

”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

 在音乐课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段琴声都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力求音乐课有别于其他课,从而吸引学生。

-例如:

一节课的开始采用让学生听音乐进课堂的形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感受音乐情绪的能力。

师生问好采用唱师生问好歌的形式。

音乐课中常有律动教学,律动时站立和坐下都可以用固定的音乐与之相配合(站立:

1355|1-| 坐下:

1533|1-|)。

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学生用唱歌方式表扬(123|123|你真棒)。

这样都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独特魅力,成为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2、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教学《感受音的强弱》一环节时,可设计如下:

多媒体出示一辆红色小汽车从公路一端开过来,经过弱中强标牌时分别按一下喇叭,让学生感受强弱的对比,经过三次不同体验后,点按实践按钮,根据画面中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

这样把抽象枯燥的乐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小常识,创造出了优美的音乐氛围。

使学生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愉快而积极地获取知识,趣味盎然。

 3、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唱歌的最大目的是给人美的享受。

我们不能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

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准确的表达好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

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具有感染力、生命力。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

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中的艺术内涵挖掘出来,激发起学生深厚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唱歌中去,正确的、创造性的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美。

 4、引导学生歌表演,增强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记忆歌词。

在启发学生表演时,可以这样做:

(一)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

(二)教师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

(三)个别检查。

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会自发的爆发热烈的掌声。

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以下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以审美为中心;

3、以文化为主线(单元主题);

4、加强实践与创造。

本册共编10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

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重点内容)。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

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律师改用图谱为主。

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了。

二、学段目标:

1、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具体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用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

2、听长短音;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

4、聆听进行曲、舞曲、儿歌不同风格并作出相应;

5、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乐器片段,初步感受风格。

(二)表现

1、歌唱的正确姿势;

2、每学年背唱4、6首歌曲;

3、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作简单的律动、歌表演;

5、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三)创造

1、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歌词的创作活动。

3、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乐于与他人参与音乐活动;

2、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3、声音与生活的探索。

四、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3、遵循听觉规律,突出学科特点;

4、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5、改革评价机制。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我担任三年级音乐课.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比较感兴趣,上课也较认真.女生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学生们的唱歌习惯比上学期要好,喊唱的现象减少了.他们爱表现的心理还是比较强烈,但是创编动作的时候往往是女生比男生积极.他们不能很长时间安静地欣赏一首乐曲,根据音乐展开想象的能力还是不够好;但是欣赏简短的歌曲(乐曲)时他们还是饶有兴趣的,基本上能正确地说出歌曲的速度,力度与情绪.

二、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并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二)表现

1、演唱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的评价.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五首.

2、演奏

(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3)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4)每年能够演奏乐曲三首.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快乐.

(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任一个角色.

(3)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评论.

3、识读乐谱

(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3)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教学重点

1、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2、进一步加强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

3、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4、能参与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创编活动

四、教学措施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本学期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强调以音乐为本,注重情感体验,发挥音乐对人发展促进的作用,注重音乐的审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作意识,让音乐走进每个孩子.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提倡民主教学,使学生的心情愉快,想象力丰富,使学生以充满自信的态度迎接每一次的学习.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册音乐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学生们的唱歌习惯比上学期要好,喊唱的现象减少了.但是创编动作的时候往往是女生比男生活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地喜欢上欣赏课,但是有些复杂,很古典的乐曲,他们有时还是会耐不住性子.

二、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不同类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

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