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区惠民工作总结精选word文档 10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458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社区惠民工作总结精选word文档 1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社区惠民工作总结精选word文档 1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社区惠民工作总结精选word文档 10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社区惠民工作总结精选word文档 10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社区惠民工作总结精选word文档 10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社区惠民工作总结精选word文档 10页.docx

《最新社区惠民工作总结精选word文档 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社区惠民工作总结精选word文档 10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社区惠民工作总结精选word文档 10页.docx

最新社区惠民工作总结精选word文档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社区惠民工作总结

篇一:

惠民活动总结

二道河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生服务项目惠民政策宣传月活动总结二道河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确保广大居民及时了解、主动参与、实时监督和免费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使用基本药物零差率的惠民政策,切实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目的,使党的这一惠民政策真正惠及百姓。

我们开展了国家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惠民政策宣传月活动,具体工作如下:

一、活动主题

免费服务惠及百姓健康;零差率售基药让利百姓。

二、宣传内容

(一)、对我辖区居民进行宣传11大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项目内容。

(二)、宣传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的目的、意义等内容。

(三)、在我社区就诊享受基本医疗优惠减免20%。

三、开展“八个一”的宣传活动

(一)、主动请示矿党委宣传部,帮助安排宣传媒体,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电视、广播、版报,突出宣传主题活动。

(二)、帖发三种宣传单。

在居民小区公共揭示板或楼门上贴了20份宣传单,给恒山区及鸡西卫生局信箱发了一份宣传单。

(三)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居民小区显著位置摆放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联系卡。

(四)为重点人群提供免费服务时,如没有见到服务对象,在其家门上贴一张温馨提示卡,提示居民何时接受免费的服务。

对同一服务对象每次温馨提示应换不同的颜色,以提高警示效果,让居民主动接受国家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五)、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一次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仪式,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契约90余份。

(六)、更换了一期宣传板。

(七)、在我社区中心悬挂了一幅宣传标语。

(八)、举办了一期高血压、糖尿病、妇女保健、中医治未病、老年保健等专题内容的健康知识讲座。

为使国家惠民政策达到家喻户晓,让全体居民主动参与免费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享受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为广大居民服务,为社区卫生工作再做新贡献!

二道河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七日

篇二:

端州区文化惠民工作汇报材料

端州区文化惠民工作汇报材料

端州区文化局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区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打造品牌,不断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构建综合文化服务网络,形式多样的文化盛宴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

图书公益服务、艺术展览、少儿文艺、少儿合唱、艺术培训、广场文化、电影巡播、粤曲“私伙局”等群众文化发展均走在全市各县(市、区)前列,我区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实施‘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区”称号。

一、成绩现状

1、努力完善文化设施建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近年,我区共投入1800多万元到区、镇(街)、村(居)三级文化设施建设中,推进了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建设。

区文化馆经改造,建成总面积460平方米、展线210米的双层展览厅,以及230平方米的室内演出排练场馆;城北、城西、城东、睦岗建起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端州图书馆不断进行改造和修缮,大大增加了馆藏书库容量和阅览坐席;广东省流动图书馆端州分馆经搬迁装修和增加设备,成为全省最大的流动图书馆分馆;省市区三级政府共同投入近400万元建起21间农家书屋;相继启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端州支中心、端砚数据库等项目,城区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夯实,文化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

端州图书馆在第四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被广东省文化厅列为“免检馆”,顺利被评为国家县级一级图书馆,并连续四年被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单位”;城西文化站多次受到中央、省、市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赞扬;城北办事处年获得“全国读书活动先进街道”,城东办事处获得“全国第六批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广东省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街道”,城北康乐北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城西府前东社区被评为“全国学习型社区”。

2、打造群众文化品牌,繁荣群众文化生活

树起了一批群众文化品牌。

“端州区文学艺术创作年”活动催生了本土群众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有力地舞动了群众文学艺术创作的龙头;“五四”征文活动和“迎春书画摄影展”坚持举办了32年,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与区纪委共同举办的“颂荷说莲”文艺演出和“清风·莲韵”文艺晚会成为打造廉政文化的又一品牌;广佛肇粤语童谣大赛开启三地联创群众文化阵地的先河;端州敬舞团、海韵童声合唱团、天天舞蹈室、城北腰鼓队、城西夕阳红艺术队等群众文艺团体以及近15支曲艺队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少儿文艺事业领跑全市。

区文化局组织端州图书馆、区文化馆、城区电影公司每年都超额完成三送任务。

举办高雅、大众、贴近生活的各类展览,迎合各层次群众。

3、主要做法

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大省之后,我区及时按照市委市府的要求,制订建设文化强区总体规划,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日程。

成立区、镇(办事处)、村(居委会)三级建设管理机制,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先后制定《端州区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端州区五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设立《端州区文化站站长年度工作奖励制度》、《端州区业余文艺创作奖励基金》和《端州区农家书屋奖励制度》,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坚持把文化设施建设作为城乡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文化事业经费年年有增加,财政安排的文化事业经费不少于区财政总支出的1.01%。

积极争取中央、省的基层文化专项资金,尽最大努力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提升全民素质。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部分文化基础设施空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惠民工作的开展。

文化事业与教育事业一样,都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主要是靠政府的投入和扶植。

我区尚有2个文化站站舍空缺。

解决独立站舍难处在于选址、资金投入上,由于省、市政府关于文化站建设的文件较少,下拨扶持资金也少,纳入泛珠三角后,更是不能享受山区优惠政策,扶持资金骤减。

当地政府不仅要解决资金问题,还要解决楼舍问题,而文化站属于公益行业,没有经济效益,使得当地政府望而却步,欲为而不为。

2、文化站缺乏专职、专业人员,组织群众文化工作缚手缚脚。

除了城西文化站有3名专职人员外,其他各站人员以文化站编制入职的都是兼职文化工作或从未涉足文化站。

文化站人员编制被占用的问题已存在很久,多数文化站站长身兼多职,同时对口民政、环卫、卫生、教育、体育等部门,文化只占他们工作的1/6。

3、文化人才结构和能力与端州文化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

一是文化从业人员年龄老化,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区文化公益性单位的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为45岁,人员新进速度跟不上退休速度。

街道社区6位文化站长的平均年龄为40,只有1人是专职文化工作的。

二是高层次和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

以文化馆为例,原来的美术、摄影、舞蹈三个品牌,随着“带头人”的退休,由于新进人员无法达到专业和管理要求,优势逐渐弱化。

十几年来,摄影和戏曲类人员一直空缺。

另外,区文化馆、图书馆都没有高级职称人才,同时,与当今公共文化群众需求和审美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与建设端州文化特色区的高要求与任务不匹配。

三、措施

1、以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为重点,以“十分钟文化圈”建设为目标,建设一批基层文化设施,抓好公共文化基础建设。

整合现有宝月台文化馆、图书馆、老干之家、宝月公园、宝月荷塘等公共资源,建成一个具有综合文化功能,代表端州文化形象、辐射面广、贴近群众的全新“端州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完善文化站和文化室建设,力争各文化站拥有独立站舍。

实现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覆盖到每个社区,每个行政村有农家书屋,每个社区有综合文化活动室。

2、以繁荣群众文化为抓手,以中心城区人才优势为动力,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培育群众文化知名品牌。

打造社区文化品牌。

鼓励扶持各社区文化中心建设,进一步将社区文化专干、社区文化辅导顾问和辅导员工作制度完善起来,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在不断将先进文化送到基层的同时,培养群众自己的文化队伍,带动其他社区规范化将活动开展起来。

打造文艺团队品牌。

大力扶持和引导群众文化团体不断做大和提升档次,争取政府支持,对大力支持送戏进社区的艺术团队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和培训帮助,让各业余团体能够有更大的提升。

打造节庆文化活动品牌。

将“端砚文化节”、“纪念伍丁先师宝诞节”等节庆活动推向深入,不断挖掘传统文化潜力,组织开展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将“迎春书画摄影展”、宋城墙灯谜竞猜等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基础的文化活动推向深入。

打造文艺培训品牌。

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市区一体化,多部门联动,充分利用好区文化馆、青少年宫、老干部大学、社区文化中心等阵地,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群众的文化培训,提升全民素质。

充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艺培训工作,大力扶持各种民营培训机构发展。

重点开展少儿舞蹈、少儿语言类的培训,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比赛、交流活动,创出特色。

3、积极推进文化站人事制度改革,把人员编制划归区文化馆统一管理,区财政统一供养,不与镇、街行政机关相互混岗,全面推行文化站站长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着力实现文化站人员编制专职专用。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高明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树立“文化民生”理念,坚持统筹兼顾,把资源资金向基层倾斜,全区基层文化惠民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文化惠民保障机制扎实有力。

一是建立规范有效的公益文化事业筹资机制。

区、镇(街)财政对文体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实现文体事业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1%以上。

二是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

区印发了《关于实施高明区公共文化设施覆盖工程的意见》(明府办〔201X〕147号),以及连续几年执行高明区“五项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方案,区、镇(街)两级财政加大了对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和文体惠民工程的扶持力度,发挥了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

三是把握机遇,大力实施《高明区革命老区文化惠民工程实施规划》,有力保障了高明区革命老区各项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

四是建立完善全区各级公共文体阵地管理机制,制订完善服务规范,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

五是继续实施基层文体建设年度考评机制,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确保文化惠民工作落实到位。

(二)文化惠民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推进新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等一批区级重点公共文体设施的规划工作。

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均达国家一级馆标准,区影剧院达国家三星级影院标准,6家博物展馆设施也不断完善,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

各镇(街)文化站向综合化转变,杨和镇新建文化广场、明城镇优化布局镇文化中心等。

村(居)一级文化设施不断扩容,实现农家书屋和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在72个行政村、社区的全覆盖。

部署开展93条人口500人以上自然村的综合文化室建设工程,201X年建成了

10家示范点。

全区51条行政村全部达到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实施要求。

(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明显。

高明区革命老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成效,老区镇文化站达到省一级站以上标准,“农家书屋”全覆盖老区行政村,老区500人以上自然村综合文化室建设工程全面铺开,老区健身广场建设进展顺利,启动了青少年文化宫和谭平山纪念园建设工程前期工作。

全区529条自然村全部通有线电视,相关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完成“园园通”有线电视工程,受惠企业800家、员工约8万人。

推动农家书屋、共享工程和联合图书馆协同发展,实现市、区图书馆业务“一卡通”,区、镇(街)和村(社区)公共图书定期轮换。

每年购买公益数字电影1000多场送到基层。

年平均组织“魅力大舞台·文化周末”活动100多场,观众近20万人次。

启动流动图书车、流动演出车,广泛开展“文艺三下乡”、“高明讲坛”、“高明艺术讲坛”等活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