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讲座10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411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人生讲座1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幸福人生讲座1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幸福人生讲座1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幸福人生讲座1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幸福人生讲座1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幸福人生讲座101.docx

《幸福人生讲座1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人生讲座10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幸福人生讲座101.docx

幸福人生讲座101

2006年幸福人生講座—如何建立理智的人生觀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集)  2006/11/5  台灣中壢善果林  檔名:

52-177-10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

我們剛提到孔子、孟子的教誨,都是教誨我們事情做得不如意不好的地方,首先要先反省自己還有哪些不足之處。

剛剛講孟夫子那一段話,愛人不親反省自己的仁德不夠,「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

帶人的時候沒有把下屬帶好,首先是反省自己智慧不夠,關愛他人不夠。

在世界公認成功的企業家,我們比較耳熟能詳的日本松下幸之助,他今天為什麼那麼成功?

因為他所受的也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誨,他帶領他的員工告訴他們,「我們是要來成就二百五十年的夢想」,他一下就看得很深遠。

  他到底是怎麼樣能帶得好他的企業組織?

有一次他的員工擅離職守,結果廠就燒掉了。

諸位朋友,當你的部屬擅離職守結果工廠燒掉了,你下一個念頭是什麼?

沒什麼好說的,可能就叫他走路了。

他下一個念頭是先問他為什麼擅離職守,接著了解到因為他母親臨時出狀況,病比較危急,所以情急之下就剛好離開,離開剛好就燒起來。

松下馬上下了一個指令把他調職,並沒有把他辭掉,但是對著這個員工說:

你母親病得那麼重,我都沒有表達我的關懷,這一點我覺得很抱歉。

你看工廠燒了是好事還是壞事?

當然也算壞事。

但是他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畢竟工廠燒了都燒了,但是他傳遞給員工的就是時時對他們的體貼、體諒,絕對不把所有的責任完全都推給員工。

  他在一九六六年就已經推行周休二日,我們周休二日才多久的時間,他在一九六六年。

為什麼他能夠下這樣的決策,做這樣的員工福利?

是他真正愛護他的員工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樣,還馬上推出十五年的貸款,讓員工趕快有房子住。

然後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有員工家屬,假如員工去世了,家屬的撫卹這筆福利基金,他們都在那個時代就開始推展。

所以經營之神絕對不是很會算計、很會用謀略;沒別的,就是一顆仁慈之心。

  孟夫子講誰能把天下歸為一,有仁愛心的人能辦得到,因為「仁之所在,天下愛之」,天下人都會擁戴他。

所以「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你時時都帶給下屬、人民安樂,自然他回饋回來也帶給你安樂;你擔憂他們的痛苦,他同時也擔憂你的痛苦。

我們在湯池辦了很多活動都是跟鄉民一起辦的,一開始都是我們主動付出,慢慢辦了幾場之後,每一次辦大型活動都有幾十個當地的人民來一起做義工。

你看樂其樂憂其憂,自然就反饋回來。

所以我們今天治人治不好,愛人不親,一定要反省自己才對。

  就像我們去買菜,買的菜量都很多,踩三輪車的就幫我們把菜給載回來。

踩三輪車一天能賺多少錢?

但是當他們把菜載回來的時候,我們把錢給他他不拿,他說不用了,我們就把它塞到他口袋裡去,他馬上沒說話。

鄉下的農民很淳樸,也不大會表達,他又把它掏出來放在桌子上,沒說話就走了。

還有挑水果的,他一天也賺不了多少錢,結果他一挑過來,「走走走」,然後就放下來。

我們說不用了,我們自己水果還沒吃完。

他說不是賣的,送給你們的,就整籃送給我們吃。

所以事實上人與人相處並不是那麼難,我們多付出、多關懷。

  有一天剛好我下課,我們種子教師培訓的地方跟中心有五分鐘的車程(因為培訓老師要在很幽靜的地方,所以離鎮中心有五分鐘的車程),那天我一上車開了一百公尺的路,突然看到一個老太太背了一包大的穀類很重,在那走。

因為我已經習慣一坐上車看到鄰里鄉黨,我就開始給他笑。

為什麼我要這麼笑?

因為在湯池鎮有一條馬槽河,在河邊我們架了一個電視牆,那個河邊都是樹,架了一個電視牆叫綠色教室,我們要用綠色教室打敗麻將桌。

那時候我很緊張,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打敗麻將。

我們就放講課的碟給他們看,慢慢的,其實人是空虛才打麻將耗時間,很多夫妻一起來聽,坐在那裡看,看到會心處,兩個夫妻還會咚一下,互相笑一笑繼續看,很有意思。

  有一位從深圳來的老師,他來以後就到廬江縣去了一趟,去完他要回來就跟計程車司機說我要去廬江文化中心。

他說我不知道在哪裡,然後問了半天他說:

那你知不知道蔡老師?

他說:

我知道蔡老師。

然後就把他載來,結果把他載到哪裡去?

載到那個綠色教室:

來,蔡老師就在這裡。

很有意思,後來還是當地的人把他帶到文化中心去。

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誰認識我,假如人家看過你,跟你笑,你都沒表情,很失禮。

所以我看到人就笑,但是這樣也很好,當你這樣笑的時候,很多人自然就對你笑。

一回生二回熟,那就是常常走過的路,所以很自然就對他們笑。

  結果我對這個老太太笑,她也對我笑。

我馬上說停車、停車,叫我們同仁停車,因為她帶的東西很重。

所以下來我們就跟老太太講:

老太太,您是不是要去鎮中心?

她是住在村莊裡面,不是在鎮中心。

她那一走要走半小時,提那個可重了。

您是要去鎮中心嗎?

她說是、是。

那坐我們的車吧!

那老太太馬上退了兩步:

不用了,不用了。

剛好我們停在那裡,對面的鄰居看到了,看到老太太不敢上,他們幾個人大喊:

那個是廬江文化教育中心的車,坐沒有關係。

他這麼一講,他們是鄰居,心就安了,這個老太太就準備坐我們的車。

所以現在我們的車開到哪,旁邊都有很多老人在那招手。

那個老人可可愛了,你載他一程,他一下車馬上在那裡:

好人!

那老人最淳樸了,都是活廣告。

  這個老人很可愛,現在他沒有錢坐車回去都會到我們中心去坐,他又很老實又不會開口,所以我們老師訓練出來,一看可能是沒錢坐車回去,馬上:

老人家,我們送您回去。

他很高興就走了。

甚至於還有一個人心情不好想自殺,也到中心來。

因為他說我心情很不好想自殺,結果他的朋友說你先去文化中心聊一聊。

我們跟村民要融成一體,就像一家人。

這個老太太正準備坐上來,她剛好拿了一包東西,我們的同仁一看那包東西有土,比較髒,他馬上說:

老太太,這包東西我給你放後車廂。

這樣有沒有禮貌?

你看有沒有禮貌在我們有沒有感受到對方的心,禮敬禮敬,禮是外在形式,真正對對方恭敬,而不是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學禮是愈學恭而安,對人恭敬非常的安詳。

結果你看我們學禮學得怎麼樣?

好緊張。

你看在那吃飯,一進來就一個人九十度:

你好,老師好!

一鞠下去所有的人都跳起來了。

人家在吃飯不能行此大禮,害人家消化不良。

縱使一個人進來點點頭,誰回禮?

主人回禮就好。

你看一個人進來,所有的客人統統立正站好,一站起來的時候連碗都打破了,如果學禮學成這樣是很麻煩。

  比方說送客,剛好同修五十個人在一起,五十個人統統浩浩蕩蕩去送他,你看他有沒有壓力?

有沒有?

我們有這分恭敬心都能微細的感覺到那個禮的度,分寸的拿捏,這個沒有定法的。

這時候應該怎麼送?

主人或者主要跟他比較熟的人二、三個去送他就好,我們站在遠方遙望,不要讓他壓力很大。

如果我們浩浩蕩蕩過去了,你看那個被送的人怎麼樣?

好了、好了!

那他的壓力也很大。

內在是恭敬,外在要懂得權變。

像我們中心也是很多工作人員很熱情,人家揹著行李,坐了一、二天的火車到了,很多行李,我們三、五個人,衝,統統把他的行李拿了,然後連他的皮包:

來,皮包我幫你拿。

人家不給你也不是,給你也不是。

這都要省察,哪有人家最貼身的皮包也要把它拿走,這都是我們要感知對方。

  不是說我要恭敬、我要行禮,都是我,都感知不到對方的感受。

有的行禮一鞠下去,差點沒起來,下去已經都十秒鐘了還沒起來,人家看你這樣還繼續鞠,鞠了二、三個你還沒起來,那個叫有禮?

那叫無禮。

所以這個老太太跟我們才第一次見面,你就要把她的東西給拿走,不大恰當。

所以那個老太太馬上就在那裡僵持半天,剛好我們中心周老師,周老師也是我們台灣的同胞,現在也在廬江湯池跟我們一起努力。

他看到我的車停下來,怕我有事,他就馬上跑過來看,一看到這一幕,他馬上過去說:

老太太,你就拿上去吧!

一下就把老太太護送上去,東西跟她放一起,她就心安坐車上,我們就開車。

開車開著開著快到目的地了,這個時候要先問:

老太太,你是直走還是右轉?

不要等到三叉路口了,才讓老太太說,那就沒有仁德心,仁德心是處處能感知到對方的心情需要。

我們馬上請問她:

老太太往哪裡?

直走就好了,再二、三百公尺就到了。

結果到了她們家路口停下來,請她下車,我們就站在那送她。

  老太太走了幾步,突然回過頭來說:

我給你兩塊錢。

我們馬上說:

送您老人家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不用、不用了。

她這樣半信半疑又走了幾步路,突然又回過頭來:

我真的給你們兩塊錢。

我們聽了會心一笑,但是要深深去體會到,一個七十來歲的老者,我們年輕人載他是應該做的本分事,為什麼長者受得如此的惶恐?

這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當中國炎黃子孫的恥辱,讓我們的上一代,我們今天能有這樣的日子都是上一代努力下來的,我們在享那個福,卻沒有盡我們的義務好好照顧他們上一代。

你看他為什麼不相信一個年輕人會服務她,會照顧她?

她可能在家裡兒子、孫子都不孝敬她,所以她一下子很難接受。

  這種人文的關懷一定要從我們寶島做起,要恢復那一分古樸、樸實。

小時候我們走一些路都還看得到路旁擺著一些開水,希望行人口渴的時候可以喝,都是那種互相關懷的氣氛。

以至於中午很可能看到一些行人、路過的人,那個老太太老人家還會出來:

吃中飯了,到家裡吃個飯、到家裡用個餐,都會有那種好客的態度。

所以當我們都有這分心境在,一定感得回來的就是那種氣氛,彼此都是互相關愛、互相幫助;如果沒有辦法感得互相關愛互相幫助,我們是要反省自己。

所以禮人不答,我們對人很恭敬,但是人家沒有什麼回應,要反其敬,我們只有外在的形式,而沒有真實內在的恭敬心。

事實上當我們跟人鞠躬是不是打從心裡出來的,對方能不能感覺到?

感覺得到。

所以立身行道一定要幹真的,不能幹假的。

  剛剛我們提到的是孟夫子這一句教誨,也讓我們反思到時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像教育小孩,我們常常在交流當中講到孩子很多的情況,我都會跟他們交流。

孩子不好學是結果,孩子自私是結果,原因在哪裡?

人一回光返照,自我反省,原因就不難化解。

原因往往我們沒有給他做好榜樣,沒有給他好的引導。

人真正能回到是我錯了,他的理智才會起作用。

假如只想著對方錯了,那起不了作用,智慧也起不了。

當人與人發生衝突,我們一再的想就是對方的錯,心情能不能平息下來?

都平息不下來。

縱使對方錯的多,比方說他錯八分,我們錯兩分,我們也應該怎麼樣?

先反省我們這兩分才對。

當我們只是一味的說你八分不對,他一定也說你兩分不對;而你說兩分錯了,他會告訴你明明就是我錯的多,你還說自己錯,我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所以人與人心靈的交感,很可能都在一個正念之間會有很大的差別。

  這是我們提到的十點。

最後再補充一點,「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當我們的念頭失去了對人之初性本善的態度,當我們的念頭不是隨順聖賢教誨,當我們的念頭不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的念頭不是掌握情緒,不是為成功找方法,不是這十條的時候馬上要怎麼樣?

警覺起來,趕快提起正確的人生態度,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常常我們修行都會說懺悔、懺悔,什麼叫懺悔?

後不再造。

什麼後不再造?

錯誤的想法、做法後不再造。

絕對不是到佛菩薩面前,把自己做錯的事在那裡一而再再而三的又講。

一而再再而三又講一遍,又在自己的八識田中又落下了種子。

所以懺悔是後不再造,後不再起那個錯誤的念頭,這叫真懺悔。

當我們說我這幾天都在反省我自己,反省了三天,那三天在幹什麼?

很多在打妄想。

當下做了當下轉念,聖狂之分在一念之間,你當下就是正覺,絕對不要再多事又想一大堆。

嚴格來講,只要不是聖賢佛菩薩的智慧教誨,只要跟本善的心相違背的念頭都不能夠放在自己的心中,一起就要趕快放下。

諸位朋友放下了沒有?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師長曾經有提到,他說最傻的人是什麼人?

什麼人是可憐憫者?

就是把別人的過失放在自己純淨純善的心中,那是最傻的。

我們聽完這句話之後怎麼辦?

要不要再做傻事?

不要,當下怎麼樣?

放下,絕對不把別人的錯、過失放在心上,當下就要棄捨。

但是有時候我們想想,這些念頭跟了我們很久了,就好像一個人揹了一包很臭的垃圾,人家一看說你揹的那包是垃圾,他一看真的很臭,馬上要把它扔出去,突然又把它拉回來,他說它也跟了我幾十年,沒有功勞怎麼樣?

真的,那個叫認賊作父,認煩惱賊作父親,這種傻事怎麼能幹?

所以心裡常保純淨純善。

好,這是第十一點。

  事實上我們冷靜來看高僧大德,來看我們這些古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