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精练测试43.docx
《新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精练测试4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精练测试43.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精练测试43
9年级第四单元检测题
(考试用时:
100分钟满分: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淤滩(yū)恣睢(suī)诘难(jié)锲而不舍(qì)
B.慰藉(jiè)拂晓(fó)炽热(chì)吹毛求疵(cī)
C.瘠薄(jǐ)狡黠(xiá)颓唐(túi)引颈受戮(jǐng)
D.公爵(jué)迸射(bèng)挑衅(xìn)十恶不赦(sh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怡然自得惊慌失措戛然而止略胜一筹
B.不可名状一泄千里沧海桑田断壁残垣
C.怒不可遏五彩斑斓根深缔固骇人听闻
D.因地置宜通霄达旦睡眼惺忪义愤填膺
3.按课文原句默写。
(共7分,每小题1分)
①可怜后主还祠庙,。
(杜甫《登楼》)
②,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③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④?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⑥,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⑦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永远的战士——朱彦夫的事迹感人至深,2014年3月31日,国家授予朱彦夫“时代楷模”称号。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参考示例为他拟一则颁奖词。
(60字左右)(4分)
1947年,朱彦夫入伍,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
战争中,他十次负伤,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右眼视力只有0.3。
1957年至1982年,他主动放弃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带领乡亲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
1982年,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历时七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了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
颁奖词示例: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
相信自己。
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2012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无臂钢琴师刘伟的颁奖词)
5.名著阅读。
(共5分)
双手递与玄德。
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
“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
A.“这孺子”指的是;请简述“几损我一员大将”这一情节。
(3分)
B.从简述的故事情节中可以看出这员“大将”是一个的人。
(2分)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
送别歌。
1.下面关于本诗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诗是一首写送别的七言绝句。
B.一二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劳歌一曲,缆解舟行。
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呈现出欢快轻松的气氛。
C.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并不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
以暮色苍茫,风雨凄迷之景表现孤寂落寞的离愁。
D.这首诗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更富含蕴味,更有感染力。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红叶青山水急流”的画面。
(30字左右)(2分)
(二)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年且九十②甚矣,汝之不惠
2.下面各项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面山而居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B.汝心之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河曲智叟亡以应以衾拥覆D.其如土石何?
蹲其身,始与台齐
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这里借“孀妻遗男”表现了人们对愚公(四字短语)精神的感动和支持,这种写法是。
(2分)
(三)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
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盖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①,叶细而条长,离奇而高耸,潇洒而扶疏,鬖髿②而玲珑。
故风之过之,不雍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听之可以解烦忧,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
宜乎③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反也。
(节选自刘基《松风阁记》)
【注释】①樛:
弯曲向下。
②鬖髿(sānsuō):
比喻草木枝叶下垂貌。
③宜乎:
怪不得。
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一处停顿。
(2分)听之可以解烦忧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反也。
3.本文描绘了松风阁的独特风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2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花事(17分)
文文6岁那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一棵小树开满了粉红的花朵,小而密,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引来了不少小蜜蜂和白蝴蝶,过路的行人无不驻足观望。
文文不知道那是什么花,问妈妈。
妈妈说是桃花。
过了半个来月,那树上的花朵落光了,枝上长出了绿叶。
文文慢慢把这事忘了。
第二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粉红的花朵。
文文和爸爸路过院墙外,文文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桃花啊!
爸爸说,那不是桃花,桃花开得更大,开得更稀,颜色更红。
文文问,那是什么花?
爸爸说他见得少,不大清楚,也许是樱花。
文文一定要问个明白。
爸爸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饭吃!
过了十来天,那树上的花朵全都凋谢了。
文文又慢慢忘了这事。
第三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花。
文文叩开王大伯的院门,问他那树上开的是什么花?
王大伯说是一个远方亲戚给的树苗,他也不清楚,不过看样子像是海棠花。
文文从没有见过海棠花,但他似乎听人说过海棠是在秋天开的。
于是又继续问下去。
王大伯很不耐烦地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钱花。
后来花落了,文文又慢慢把这事忘了。
第四年春天,王大伯院子的花如期开放,又唤起了文文的好奇心。
文文特意找来邻居家的一个读中学的大哥,问他那是什么花?
那大哥睁大眼睛,看了大半天也说不出花的名字。
文文急了,问,你不是上了生物课吗!
怎么会不知道?
大哥说,甭提了,生物课是副课,全被主课老师占用了。
不过看花样子像是桑树花。
文文不信,说他见过桑树花,不是这样子的。
大哥很丢面子,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几度花开花落。
不知不觉,文文已经中学了,这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那棵小树悄悄长成了大树,树上的花越开越多,煞是壮观。
可他仍不知道那是什么花。
一次,文文问生物老师,生物老师却说课本上也找不到,文文便说您教生物课,肯定知道。
生物老师很生气,说,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多着呢!
知道又有什么用,你还是先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
直到l6岁那年,文文读高中,他看了很多课外书,他在读契诃夫的戏剧《樱桃园》时,从书页间看到了一幅彩色插图,图中樱桃树上的花与王大伯院子里的树上开的花竟一模一样。
文文终于知道王大伯院子里开的是樱桃花了。
更可喜的是,他在这年夏天还意外地看到树枝上结满了长柄小个的红樱桃。
不会错。
他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
他要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每一个人。
他告诉了爸爸妈妈,也告诉了王大伯等人。
可是他们对此一点兴趣也没有,都说知道那是樱桃树又有什么用!
不过,文文觉得挺有用。
等到来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樱桃树再次开花时,文文总自豪地对围在墙外看花的小朋友说,你们都看清楚,这树上开的可是樱桃花呀!
好美的花!
1.请用简洁的语言填上小说的主要情节。
(4分)
(1)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开满了花;
(2) ;
(3) ;
(4)文文自豪地告诉看花的小朋友这是樱桃花。
2.从修辞角度品味“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一句中加点词的妙处。
(4分)
3.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说文文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5分)
4.小说中文文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
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是否有遇到类似的问题?
你是怎么解决的?
(5分)
(二)阅读安宁《轻放》。
(17分)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
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
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
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
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
“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
“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
④我笑:
“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
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
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
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
“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
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
”父亲呷下一口酒,道:
“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
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
⑦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
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
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
“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
”我不解,说:
“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
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
“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
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
“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
“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
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
⑾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
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
请简要概括。
(4分)
第一件:
;第二件:
;
第三件:
;第四件:
。
2.语段②③中两次出现“光明使者”,一语双关,一指“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请结合上下文说说又指 (3分)
3.理解第(11)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2分)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5.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
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
说说你的看法。
(4分)
四、作文(50分)
按要求作文。
请以“目光因你而停留”为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