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托班社会活动鸡妈妈请客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1231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托班社会活动鸡妈妈请客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幼儿园托班社会活动鸡妈妈请客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幼儿园托班社会活动鸡妈妈请客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幼儿园托班社会活动鸡妈妈请客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幼儿园托班社会活动鸡妈妈请客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托班社会活动鸡妈妈请客教案设计.docx

《幼儿园托班社会活动鸡妈妈请客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托班社会活动鸡妈妈请客教案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托班社会活动鸡妈妈请客教案设计.docx

幼儿园托班社会活动鸡妈妈请客教案设计

幼儿园托班社会活动鸡妈妈请客教案设计

幼儿园托班社会活动鸡妈妈请客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体验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2、让孩子懂得要有礼貌地做客

活动准备:

课件:

鸡妈妈活动图片;录音机、磁带;小鸡、小鸭、小猴头饰每个幼儿一个;每个幼儿两个碗、两个小勺。

塑料垫子若干块。

找两名教师分别扮演鸡妈妈和鸭妈妈。

活动过程:

1、幼儿坐在垫子上,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让幼儿看鸡妈妈的活动图片。

啊,原来是鸡妈妈。

小朋友,你们听,鸡妈妈对我们说什么?

2、打开录音机:

小朋友,你们好,我是鸡妈妈,现在果园里各种水果都成熟了,今天,我想请咱小朋友到我家去做客,去品尝各种水果,小朋友,赶快来吧!

3、啊,原来是鸡妈妈想请咱们去做客,小朋友,要注意到鸡妈妈家去做客一定要有礼貌。

到鸡妈妈家门口要先敲门,见到鸡妈妈要先说“鸡妈妈好”。

小朋友听到了吗?

听开车的音乐做开车的动作,来到鸡妈妈家门口。

先敲门,鸡妈妈开门后,引导幼儿说出“鸡妈妈你好”。

鸡妈妈说“小朋友们好,今天我给你们准备了各种水果,现在请小朋友们品尝各种水果吧!

”此时,引导幼儿说“谢谢鸡妈妈”。

在小朋友吃水果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各种良好习惯的教育,教育幼儿吃东西时,不要讲话,小朋友吃完水果后,引导幼儿与鸡妈妈说“再见”。

4、此时电话响了,老师接电话。

“喂,你好!

你是谁呀?

啊,你是鸭妈妈。

好、好。

我们一定去。

”原来老师接到鸭妈妈的邀请,让咱小朋友到鸭妈妈家去做客。

因为鸭妈妈家开了一个点心店。

她的点心店今天开业了。

今天她想请咱小朋友去品尝各种小点心。

老师知道咱小朋友都想去,可是小朋友一定要注意要有礼貌呀。

5、听音乐开着车,来到鸭妈妈家门口。

先敲门,见到鸭妈妈后,引导幼儿先说出:

鸭妈妈,你好。

当鸭妈妈请小朋友品尝点心时,引导幼儿说出:

谢谢你,鸭妈妈。

吃完点心后,引导幼儿说出“鸭妈妈,再见。

6、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特别好,咱们出去做“小猴摘桃”的游戏吧!

幼儿戴上小猴的头饰,随音乐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节教育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特别适合小小班的幼儿。

因为小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

课的开始,先用动画图片――鸡妈妈,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接下来的是录音机里鸡妈妈的话,又吸引了幼儿。

在整个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始终没有忘记活动目标,将礼貌做客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中,这样,不仅使幼儿获得了快乐,同时使幼儿懂得了基本的礼貌用语。

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教案设计

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教案设计

一、课堂目标:

1、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渗透法识字,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

3、学会基本的陈述句式,开始培养自检习惯。

4、培养读书习惯,初步领悟诗歌意境,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陶冶情操。

5、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想像力。

二、学习重点:

听读识字培养阅读习惯,感受诗歌

三、教学方法设计:

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五、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什么礼物来了?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支非常好听的歌曲。

喜欢吗?

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块来听歌曲。

这首歌是写美丽的夜空的,美丽的夜空中有什么呢?

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边听歌一边想。

(教师播放音乐)

师:

歌曲听完了,美丽的天空中有什么呢?

7

学生回答。

师:

同学们,你喜欢星星还是喜欢月亮?

为什么?

(学生回答)(学生:

喜欢星星。

生:

喜欢月亮。

教师随机引导入课)

师:

老师和你一样,也喜欢月亮,因为老师觉得那弯弯的月亮简直太美了!

(教师出示月亮图画)

师:

看,这弯弯的月亮既像一把弯弯的镰刀,又多像一只小小的船呀!

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块学习新课文《小小的船》。

喜欢吗?

(板书课题):

小小的船

二、学习课文。

师:

同学们,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小小的船》(出示课文)。

同学们,你们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下?

好,同学们坐好了,让我们一起认真听一下这位同学读课文。

1、学生范读课文。

(用教鞭指读)

师:

这位同学读的真好听!

你们愿意当小老师吗?

谁想当个小老师,来领着同学们读一遍课文呢?

(请一位同学上来读课文)

拿起课本,用你的小手指着课文,跟这位小老师读一遍课文,他读一句,你读一句,好吗?

我们看谁读的最认真!

2、学生领读课文一遍。

3、师:

同学们,你看这儿,课文中有许多字变成可爱的小动物和好吃的水果,并且一个一个都飞走了?

它们飞到哪儿去了?

赶快找一找!

(引起学生注意)

师:

(打开黑板幕布)喔,找到了,原来在这儿!

你们喜欢这些好吃的水果和可爱的小动物吗?

下面,我想请几名同学来跟我和这些有趣的水果动物做一个游戏,谁想来?

(学生兴致高昂,跃跃欲试)

师:

同学们,我们是一支浩大的队伍,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游戏。

老师先来!

(教师示范)

(教师引导学生识字,并且再组词,说句子,渗透识字)

师:

学完这些字后,我们来一个小小的比赛。

我们分小组读课文。

前后桌四个人为一组,每组先选出一人读课文,其他人听,然后,另一人再读,其他的人再听。

请同学们站起来读,读完的同学就坐下。

一会儿,每个小组推选一个读的最好的来上面读。

读的好的奖给他一个月亮小博士的标志。

(出示月亮小博士图案,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

3、学生小组读课文。

(教师下去巡视,注意学生读书的姿势)

师:

哪个小组先上来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4、学生汇报读书情况。

(小组各一人,教师反馈信息。

师:

同学们读得真好。

老师听完以后,也很想很想读课文。

喜欢听吗?

看老师这次怎么读。

5、教师配乐读课文,感染学生。

师:

老师读的好听吗?

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好吗?

因为老师一边读课文,一边随着那美妙的音乐声来到了空中。

蓝蓝的天上,挂着一个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两头尖尖的小船。

我就在小船上坐着,一伸手就能摸到那一闪一闪的星星。

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教案3》,来自网!

真是太美了。

同学们,你想不想走入那美丽的夜空?

请你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一会儿,老师请一名读的最认真的.同学来随着音乐读课文。

6、学生自由练读。

师:

老师想请一名同学来读一遍课文,他在读的时候,其他的同学在下面闭上眼睛,一边听他读课文,一边想像一下美丽的夜空,好吗?

7、指名学生配乐读课文。

师:

同学们还有谁愿意读?

想读的同学请起立,我们一块把课文读一遍!

(学生起立)

8、学生自由配乐读课文。

师:

课文我们学到这儿,老师有件事想和大家商量一下。

昨天,老师收到一封奇怪的信,同学们请看!

(出示教学课件)

三、课堂练习与引申。

1、出示课件1:

出示小鸟图片。

(画外音:

同学们,我是动物王国派来的给你们送信的,我们国王想邀请你们到我们王国做客去!

师:

同学们,愿意去吗?

好,让我们一起走入神秘的动物王国。

2、出示课件2:

出示动物王国场景。

(引起学生兴趣)

师:

动物王国到底有什么呢,让我们走进去瞧瞧!

3、出示课件3:

出示老虎大王图片。

(伴有画外音)

师:

听老虎大王一说,要想进入动物王国可不容易。

同学们,老虎大王想考考我们,怕不怕?

好我们看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4、课件4:

出示谜语。

(画外音:

请你猜一猜)

师:

同学们这是什么?

对!

是月亮。

同学们,为什么说月亮像圆盘,还像弯刀呢?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了解自然,了解月亮的阴晴圆缺)

5、学生回答。

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

同学们,后面还有问题吗?

我们来看一看!

6、课件出示小精灵祝贺场景(画外音:

掌声)。

师:

同学们,它在向我们祝贺呢!

让我们接着看后面的问题是什么?

7、课件8出示小动物图案(画外音:

学一学,说一说)

师:

同学们,这个题目讲的是谁——在哪里——干什么?

我们看题目是怎样教我们做的。

你看第一个题目怎么做?

(利用幻灯依次出示题目:

并且依次处理完后面两个题目。

8、学生回答。

师:

这下我们该进入动物王国了吧?

让我们试试!

教师点击课件9后出现老虎大王图片。

(伴有画外音)

师:

同学们,怎么办?

遇到困难不要怕,继续前进!

9、课件出示问题。

学生回答。

师:

同学们,这次我们能不能进入动物王国呢?

让我们试试!

点击课件。

10、学生观看课件录像资料。

(跳一跳,摘桃子,为学生以后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四、唱诵诗文,升华课文。

师:

同学们,参观完了美丽的动物王国,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来。

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课文,老师把课文编成了一首歌谣,想听吗?

请同学们坐好,听老师唱一遍。

老师看谁听得最认真!

学的最快!

1、师范唱课文。

师:

老师唱的好听吗?

想学吗?

下面,请你用手指着课文,跟老师唱一遍。

老师唱一句,你就跟着唱一句,好吗?

2、师领唱课文。

师:

同学们唱的真认真,学会了吗?

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伴奏唱一遍,好吗?

(放伴奏带,学生唱课文)

3、师生合唱课文。

师: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唱这首歌,来结束今天的课,好吗?

(教师轻声和唱,学生大声唱)

4、齐唱课文,下课。

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教案3》,来自网!

《旅鼠之谜》优秀教案设计

《旅鼠之谜》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从旅鼠惊人的繁殖能力连想到人类毫无限制的繁衍将会带来可怕的后果,从而警示人类关注人口问题,关注生态平衡问题。

内容前显,但带给人们的思索是深刻的,教学思路设计如下:

1、图片导入,阅读课文,解决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带给人们的启示。

3、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杂交体)。

4、讲述自然界还有那些奇异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5、课堂练笔:

把你这堂课的收获、感想写下来,注意推敲词句。

教学目标

1、概括北极旅鼠三大奥秘。

2、多角度领会本文给人的启示。

3、领会、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记叙文、说明文的杂交体)。

4、培养学深热爱科学,用于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5、课堂练笔。

教学重点:

1、概括旅鼠三大之谜。

2、多角度领会本文给人的启示。

教学难点:

领会、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

教学可是: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访旅鼠图片)

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上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他们的奥秘。

今天学习这篇文章,相信同学们也会产生探索旅鼠之谜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本文写了旅鼠的三大之谜。

这些内容集中在课文的那几个段落?

7至17段,这三大之谜是通过丹尼斯和“我”的对话表现出来的,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这几个段落。

朗读时要注意旅鼠之谜的句子。

2、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旅鼠三大奥秘,要求语言要准确、见解。

三大奥秘

(1)繁殖能力惊人,一对旅鼠一年就有约百万只后代。

(2)能控制繁殖,一旦过多,就停食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3)周期性死亡大迁移,汇成数百万的队伍,葬身大海。

三、讨论、探究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1)作者写作本文只是向人们介绍旅鼠的奥秘吗?

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

警示人类,关注人口问题。

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

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美国35年就增长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

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2)想一想,说一说在本文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启示?

A、自然界本身就有调节剂制,一旦被破坏,会相新的平衡转化。

B、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

C、从位梦华、丹尼斯身上我们看到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D、探索奥秘要有创新思维,敢于吃苦的精神。

E、大自然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于人类去研究。

2、把思考的结果拿到小组交流、讨论。

3、找代表发言。

四、领会、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

我们再来探讨一个问题:

我们学过的文章,大致都有分类,以你所掌握的文体知识,你觉得这是篇什么文体的文章?

并说说你的理由。

(1)记叙文。

理由:

通篇都是对话形式,又急需的六要素:

时间——有一天。

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

事件的起因——我捉了一只旅鼠。

经果——“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

结果——丹尼斯就旅鼠行为发表自己的感想。

(2)说明文。

理由:

全篇讲的都是旅鼠的知识,还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特殊之处,作者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兼有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因此,本文的文体是:

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杂交体,它的优点是既给人以知识又使人读来饶有兴趣。

五、拓展,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旅鼠的奥秘,科学家研究了几个世纪,至今也未解开谜团。

大自然神秘莫测,尽管人类一天也没有停止对大自然的探索,但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你还能说出一些人类为破解的自然之谜吗?

1、你对此有兴趣吗?

想不想将来用自己的努力揭开谜团?

2、现在我们要怎么样?

六、课堂练笔

请同学们把本子拿出来,把这堂课的收获、感想记下来。

七、布置作业

板书繁殖能力惊人

旅鼠之谜自我暴露于天敌

死亡大迁移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设计

《信陵君窃符救赵》精品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

2掌握“者”“所”“安”“何”“故”“且”“莫”等几个虚词以及“……为……”格式在文中的用法。

3了解本文中一些词的多义现象。

4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教学设想

1本文的教学重点为教学目的的第1、4点。

2教学难点是对“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的理解。

3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导读、提问、讨论等方法。

4教具:

绘制一幅信陵君礼待侯生,亲自给他驾车的场面图,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文章的主题。

课文原插图有三处失真:

车错、马错、座次错。

据王力先生《古代汉语·车马》一节说,战国时供贵族出行的人坐的马车叫小车,运载货物的叫牛车。

小车只有一根或直或曲的辕(当时称为“轅”),这根独辕上应有挂马具的“衡”。

但书上插图中的车,却有两根辕木,辕木上也没有“衡”,却有轭,这是运货的牛车上才有的物件。

其次,插图上马的数量错。

战国时,驾人乘小车的马,或是二匹,或是三匹,或是四匹,分别称为骈、骖、驷。

插图中的车前只有一匹马。

信陵君为礼贤下士,专程亲自去接侯生,自然应该是用骈马、骖马甚至驷马。

另外,插图所绘座次也错了,课文明确写着: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从插图上看,实际是“虚后”。

正确的座次排列,应该是信陵君和侯生同在车厢前部,侯生居左。

(摘自《语言知识》1991年11期李瑞琴文)

教学时数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指导预习,讲读第一、二部分。

导入新课

《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

它不仅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

《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五种不同的体例,其中“本纪”“世家”“列传”写了一系列历史人物。

司马迁曾为战国时代哪四大公子作传?

(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我们今天要学的《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司马迁在这篇列传中,亲切地用了一百四十七个“公子”,叙述信陵君“仁而下士”,终于得到游士、门客的帮助,抵抗了秦国的侵略,救赵存魏,振奋诸侯的故事。

时代背景简介(参看人教社1991年5月第1版高中第四册《教参》第175页)。

指导预习:

1学生阅读“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并为归纳“提示”要点:

(1)课文的主要内容:

(2)一般传记的写法;(3)本文情节结构;(4)本文表现人物的方法;(5)叙事曲折起伏,精选典型事例,结构谨严的特色。

2根据要点让学生:

诵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师巡堂释疑、归纳有关字词的读音、释义及用法。

实词(除课文已有注释的):

敝衣冠:

敝,坏、破旧。

公子执辔愈恭:

辔,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公子自度不能得之于王:

度,(duó),估计。

动词。

直上载公子上坐:

载,乘坐。

动词。

实持两端以观望:

端,事物的一头或一方。

侯生果北乡自刭,刭(jǐng)用刀割脖子。

虚词(据《单元知识和训练》中所提的几个虚词:

所、者、安、何、故、且、莫,画出文中有关的例句(略),联系上下文体会其含义、用法。

3学生讨论后,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

第1、2自然段。

概述信陵君的身分和为人声望。

第二部分:

第3、4自然段。

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为举动。

这部分分为两层:

第1层:

新迎侯生。

(详写)

第2层:

数请朱亥。

(略写)

第三部分:

第5—12自然段。

记述信陵君窃救赵的全过程。

第1层:

(5、6自然段)写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不能。

第2层:

(7、8自然段)写侯生献奇谋,朱亥慷慨领命。

第3层:

(9—11自然段)写合符椎杀晋鄙,公子破秦救赵。

第4层:

(12自然段)写魏王怒兵符被窃,公子留赵不归。

研习新课

1讲读第一部分

教师出示问题

(1)

(2)(见下文),对一些重点词语用现代汉语作出解说。

例如:

“仁而下士”中的'“下士”指屈己尊人,即降低自己身分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交往;“士无贤不肖”中的“无”“不肖”作“无论”“不贤”讲;“不敢以其富贵骄士”中的“骄士”作“对士骄傲”讲。

也可以让学生比较此部分中三个“以”字的不同含义“不敢以其富贵族骄士”的“以”,作“凭”讲;“士以此……”的“以”,作“因此”讲;“诸侯以公子贤,多客”的“以”作“认为”讲。

(1)提问:

这部分的两个自然段怎样介绍信陵君的?

明确:

文章首先按传记的一般体例,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分:

“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异母弟”“封公子为信陵君”然后介绍他的品德特点:

“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最后介绍信陵君的威望: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提问:

这部分所写的内容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此问题可不急于要求学生回答:

提示学生思考,在全文分析完后回答。

明确:

这部分的概括介绍,起了笼罩全篇的作用。

文章的后两部分就具体描写信陵君“仁而下士”及他“仁而下士”所获取的成果。

2讲读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第3、4自然段后,要求学生回答:

(1)作者怎样具体描写陵君与侯生的交往从而体现他“仁而下士”的?

明确:

作者选用了典型的事例:

第一件是身为魏国公子的信陵君,听说侯生是个隐士,并不顾及他是一个看管城门的老头,家境贫寒,地位低下,而“往请,欲厚遗之”。

当侯生不肯受,说: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时,信陵君反而更优厚地以礼相待。

第二件事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自迎夷门侯生并篇赞宾客。

(2)作者在记叙上述两件事中如何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特征的?

答:

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写信陵君,写他“置酒大会宾客”,等宾客坐定,他才“从车骑”“自迎夷门侯生”且“虚左”以待。

而侯生毫不谦让直上公子上座,“侯生摄敝衣寇,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又写侯生“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而信陵君竟还为侯生“执辔愈恭”“颜色愈和”;还写“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者窃骂侯生”,信陵君则“色终不变”。

至家,“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通过这些不同人物的不同反映,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把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同时所选的这几个细节,都安排在“大庭广众”的特定的典型环境中,更使得信陵君求贤若渴,仁而下士的鲜明形象,得到充分而具体的展现。

略讲第4段:

只须指出作者在这段对朱亥的两次描写,一是朱亥与侯生在市中久久谈话;二是侯介绍朱亥的贤能,信陵君“数请之”,而朱亥“不复谢”,是与反文相照应,表现他不以“小礼”回报,而终能舍身相报的义勇精神。

归纳指出:

这部分详写信陵君与侯生的交往,略写与朱亥的义往,正由于他“仁而下士”,他才能得到士的真正帮助,侯生为他谋划救赵的计策,使他能却秦救赵,建立功业。

在结构上这部分为下文救赵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的词:

(1)公子闻之,往请(谒见)

(2)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

(3)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

(4)微察公子(暗暗地)

(5)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代信陵君)

(6)往请,欲厚遗之(代侯生)

(7)公子怪之(代朱亥不答谢回拜)

(8)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亦(在主谓间,结构助词)

2预习第三部分。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讲读第三部分。

研习新课

1讲读第三部分第1层(5、6自然段)。

学生朗读这两段。

引导学生弄清下列字词含义:

“胜所以自附为婚烟者”中的“所以”表“……的原因”;“以公子之高义”中的“以”作“由于”讲;“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中的“安”作“哪里”讲;“独不怜公子姊邪”中的“独”作“难道”讲。

(1)提问:

平原君在怎样的情况下,向魏国求救?

明确:

当时,“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邯郸”(长平之战,赵国重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使40万士兵被活埋,因而兵力空竭,只有依赖外国的援兵)。

赵国局势非常紧张。

信陵君的救赵就成为赵国生死存亡的关键。

(2)提问:

对于赵国的求救,魏王及信陵君各抱什么态度?

明确: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由此可看出他自私、怯懦,屈从于秦国的压力,而取观望态度。

信陵君则明确救赵即自救,见义勇为,“数请魏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3)引导学生领会第6段写平原君“使者寇盖相属于魏”,接连派使者赴魏国,万般无祭,只好提到信陵君的姐姐,以求救兵,而信陵君“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始终不听。

这一段描写,对侯生于危难之中巧设奇谋是一种衬托。

2讲读第三部分第2层(7、8自然段)。

学生朗读这两段。

(1)让学生解释下列加黑的词语(可先写在小黑板上):

①计不独生而令赵亡(单独)

②约车骑百余乘。

(套、备办)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不满意)

④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表被动)

(2)提问:

侯生向信陵君献了怎样的计谋?

要求学生据课文内容复述献计经过,即“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一段。

又,要求学生找出描写信陵君与侯生几次见面时各自的言行:

(3)学生讨论评价侯生献窃符的奇谋及“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明确:

①面对侯生的冷淡态度,信陵君“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从而“复引车”向侯生求救,说明信陵君知人善任、虚心谦恭。

侯生所说:

“尚安事客?

”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伦理道德。

侯生在信陵君走投无路时,想到的窃符之计是救赵的万全之策。

他对计策的每一环节都作了周密的分析和妥善的安排,以至想用朱亥推杀晋鄙,解救一时之急。

他对当时的国事、人事了如指掌,“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表现他料事如神,是一个出众超凡的人才。

②侯生献策,“公子从其计,请如姬”,说明信陵君善纳人言、大勇大义。

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畏秦的暴力,扶持弱小。

值得强调指出,秦的野心是要并吞六国,一旦秦灭赵,魏则势孤,也会被秦所灭。

所以窃符救赵,也是自救,表现了信陵君的爱国精神。

(4)提问:

这两段侧重写谁?

与表现信陵君有何关系?

明确:

侧重写侯生,表现他出众的智慧和忠诚,但中心人物仍是信陵君,反映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效果,表现他义勇的精神。

文章通过人物的相互关系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讲读第三部分第3层(9-11自然段)。

学生朗读这三段。

(1)让学生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①矫魏王令(假传)

②袖四十斤铁椎(袖里笼着,名词作动词)

③公子遂将晋鄙军(带领)

④公子与侯生决(辞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