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发展研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711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发展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发展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发展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发展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发展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发展研究.docx

《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发展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发展研究.docx

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发展研究

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发展研究

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发展研究

  摘要: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都是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而“担保难”又是造成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项重要原因。

现阶段,深入了解我国小微企业的担保现状和存在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支持政策,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

本文利用对山东省枣庄市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的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数据,采用规范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研究结论对我国政府推动信用担保业的规范健康发展和制定扶持政策解决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作用。

  关键词:

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与发展,政策建议

  一、引言

  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最具创新活力的“经济细胞”。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8%,其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60%和40%左右,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总额的60%,并为社会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

鉴于其对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点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然而,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和融资外部环境的制约,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小微企业成长的主要瓶颈。

 

  特别是在政府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背景下,银行业整体信贷额较为紧张,小微企业可获得的贷款金额更是大幅收缩,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凸显。

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通行作法,我国也在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此,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小微企业的信用担保问题。

温家宝在其总理任期内,更是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支持,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抓紧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健全信用担保体系,简化贷款程序,增加贷款规模”。

因此,在现阶段如何全面建立符合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特点的信用担保体系,是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鉴于此,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完善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①。

问卷调查采用发放问卷并结合走访的方式进行,调研对象为山东枣庄市1100家企业②,获得有效问卷962份。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政府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制定有效的信用担保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指明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改革方向,结论具有重要政策启示作用。

本文结构如下: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理论分析,第四部分是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问题分析,第五部分为主要结论和构建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在已有的文献中,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企业,关于小微企业的研究相对较少,故本文主要参照的也是国际、国内关于中小企业的研究。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信贷配给理论(Credit Rationing)和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Financial Growth Cycle)。

信贷配给主要是指银行出于利润最大化动机而发生的在一般利率条件和其它附加条件下,信贷市场不能出清的现象,而这一现象的产生与货币当局对利率上限管制无关。

Stiglitz和Weiss(1981)以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为基础,建立了理论模型来解释信贷配给的生成机制;随后Wette(1983)、Bester(1985)和Schmidt-Mohr(1997)等学者沿着这一思路进行了理论性的扩展研究。

而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则认为,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随着资产规模和信息等约束条件的变化,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结构也将发生变化(Berger和Udell,1998)。

他们同时采用美国全国小企业金融调查(NSSBF)和美国联邦独立企业调查(NFIB)数据对美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在婴儿期和青少年期会上升,进入中老年期会出现下降的结论。

 

  我国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注起源于上世纪末。

其中,部分学者多角度地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形成原因(王朝弟,2003;王性玉和张征争,2005;沈洪明,2006;刘静海,2012);部分学者探讨了有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资本结构的相关问题(张捷和王霄,2002;张杰和尚长风,2006;田秀娟,2009);鉴于银行信贷对中小企业融资所起到的重要支持作用,一些学者也开始重点研究银行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之间的关系(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李志赟,2002;鲁丹和肖华荣,2008)。

此外,由于在我国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民间金融已经作为一种既成事实,并以半公开、半地下的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郭斌和刘曼路,2002),因此也有一些学者开始探索非正规金融对中小企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林毅夫和孙希芳,2005)。

以上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问题,然而仅有少数文献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问题进行了关注(杨胜刚和胡海波,2006;唐平,2006;李毅和向党,2008),且其中大部分又是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没能够深入地了解中小企业担保的现实情况。

再一问题,就是大部分文献中均是以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而众所周知,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在各个方面都存在较显著的差异,这就导致上述研究结论的针对性不强。

迄今为止,尚未有人专门对我国小微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进行过研究和探讨,这就无法为支持政策的进一步有效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因此,本文将结合企业问卷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主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政府制定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有效信用担保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三、理论分析

  信用担保是一种在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中介服务活动。

信用担保机构的功能是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同时对商业银行做出承诺,以此来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进而帮助企业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顺利获得融资。

信用担保机构凭借自身的信用与实力承担数倍于自身资产的担保责任,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具有放大小微企业信用等级的效用,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则需要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

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一直是阻碍各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和经营不够规范等特点(刘金文,2012),因此商业银行为了减少自身经营风险,不愿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

在这种情况下,担保机构应运而生,成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环节。

它可以有效降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

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信用担保机构的各项制度,可以直接有效地提高小微企业的资信等级,从而有效地分担银行的经营风险,帮助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融资。

 

  自1992年我国开始实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以来,我国的担保机构一直都在迅速发展。

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达5547家,共筹集担保资金3389亿元,当年为37万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额共计10796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占全国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的7.5%;新增担保贷款7240亿元,占中小企业新增贷款总额的21.4%。

5547家担保机构当年实现收入180亿元,纳税16.4亿元,实现利润44.5亿元。

2009年在保中小企业27.5万户,在保责任余额7289亿元,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额已累计达2.5万亿元,累计担保企业112万户。

一般来说,信用担保机构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一是信用担保机构可以增强小微企业信用等级,降低小微企业融资缺口。

在小微企业向银行贷款的过程中,由于大多数小微企业都处在发展期或成长期,企业规模较小、资产规模较小,一般不具备银行所需要的抵押品和质押资产;另外,小微企业一般为私营或个体企业,其财务制度相对不健全,信息不透明、信用等级低。

面对这些小微企业先天的劣势,信用担保机构可以利用自身的信用与资金实力,直接放大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增强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还款信心,进而增强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

 

  二是可以缓解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信用担保机构与小微企业具有天然的联系,能够通过地缘、人缘关系或其他商业关系,低成本地获得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

在其作为第三方介人到银行和企业的借贷关系之前,担保机构能够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受保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进而评估其偿债能力,担保机构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

因此,信用担保机构作为小微企业的担保者就可以成为信息沟通的桥梁,使得银企之间信息传递得更为顺畅,融资交易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

 

  三是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能够有效分担银行对于放贷给小微企业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

由上文所述的担保机构职能可知,担保机构作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人,当小微企业出现无法偿还债务情况时,担保机构需要对其债务进行代偿,从而有效地分担了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小微企业违约风险。

也就是说,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的存在,可以通过增强小微企业的信用来间接产生外部效益。

由于缓解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使商业银行减少了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后顾之忧,因而可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推动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

 

  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样本数据 

  本次问卷调查以山东省枣庄市的企业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涉及枣庄市的7个行政区域。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共计回收962份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87.45%。

其中,峄城区156份,市中区196份,山亭区95份,薛城区64份,台儿庄区49份,高新区9份,滕州市393份。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绝大部分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1年6月18日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所规定的中型、小型和微型三种类型的中小企业。

根据新的划型标准,我们的有效问卷中有10.92%的企业属于微型企业,76.91%的企业属于小型企业,9.57%的企业属于中型企业,因此小微企业为此次调查对象的主体。

 

  枣庄市是山东省设立的第四个地级市,2010年全年生产总值为1362亿元,财政总收入130亿元,经济发展和经济规模在全国所有地级市中处于中等发达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出的2010年全国283个地级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值为1344.83亿元,枣庄市国内生产总值恰处于平均值上,故而本文选取枣庄市为研究样本恰好可以代表全国所有地级市的平均发展水平。

枣庄市政府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包括引导现有各类担保机构不断壮大实力、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支持等。

此外,由工商联牵头、小微企业自发成立的担保商会,也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所调查的小微企业当中,从企业的登记经济类型上看,共有938家企业提供了有效问卷,其中主要为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为260家和577家,共占到了总数的89.23%。

这反映出枣庄市当前的小微企业主以私营为主的特点。

从被调查企业的行业分布上看,共有944家企业提供了有效问卷。

结果显示,行业分布相对集中,绝大部分企业都属于工业制造业,共有780家,占到了企业总数的80.99%;其他类型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

从企业的规模来看,以工业制造业行业为例,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微型企业占9.10%,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占74.87%,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中型企业占4.74%。

 

  在企业的销售收入方面,枣庄市小微企业的销售收入在近三年中呈现出上升的态势:

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总体的比例由2008年的35.34%下降为2010年的24.33%,而收入在7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比则从2008年的12.93%上升为2010年的20.07%。

由此带来了企业营业利润的增长:

企业整体的营业利润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数量占比由2008年的4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